隨着首批38輛M1A2T主戰坦克將在本月陸續抵台,這些斥巨資買來、被台媒譽為“地表最強戰車”的坦克,號稱將大幅提高台軍所謂“固守待援”的勝算。那麼,這一投資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戰略意圖?M1A2T坦克又真的能發揮其設想中的作用嗎?
▲首批M1A2T將於本月全部運抵台灣
M1A2T作為美軍M1A2系列的出口版本,專為台灣定製。儘管該型坦克繼承了M1A2 SEP V3的部分先進設備,比如遙控武器站和數字化戰場管理系統(BMS),但它的綜合性能依舊不如美軍現役坦克。例如,雖然M1A2T配備了強大的120毫米M256滑膛炮,可以發射多種類型的穿甲彈,但由於出口限制,貧鈾穿甲彈顯然是沒有的,出口給台灣的KEW-A1穿甲彈在2000米距離時,只能擊穿約550毫米均質鋼裝甲。這對於解放軍的96A和99A主戰坦克來說,顯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防護方面,M1A2T採用複合裝甲和爆炸反應裝甲(ERA),但同樣也缺乏美軍版本的貧鈾裝甲技術。這意味着它的防護能力在面對解放軍主戰坦克的攻擊時很可能會“力不從心”。此外,M1A2T的戰鬥全重為68噸,這使得它在台灣多山的地形中,可能面臨機動性差、容易成為靶子的困境。
根據台灣軍方的計劃,這批M1A2T坦克將分配給269旅和第584旅,主要部署在台北北部,包括桃園、新竹等地,重點防守交通要道和重要基礎設施。這些坦克預計將在未來的戰術行動中,扮演“灘岸反擊”和“固守待援”的角色,作為抗擊解放軍登陸部隊的主力之一。
在台灣軍方的設想中,這些M1A2T坦克將用於應對解放軍的登陸部隊,通過在重要地區設置防線來“固守待援”。特別是在台北周邊的機場、港口以及高速公路等關鍵交通節點,在街區、道路等複雜地形中阻擊解放軍的快速機動部隊。然而,若從戰略層面看,這一部署的可行性卻引發了不少爭議。
▲被俄軍摧毀的烏軍M1坦克
從歷史和戰術分析來看,台軍的“固守待援”戰略有其深刻的局限性。首先,解放軍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尤其是火箭炮、導彈和空中打擊力量,已經能夠輕鬆覆蓋台灣西部和北部沿海的灘頭陣地。M1A2T坦克如果集結在這些灘頭,極易成為解放軍精確打擊的目標。即便台軍部署了防空系統和防護工事,但面對解放軍多層次的打擊體系,坦克陣地的生存能力依然堪憂。
其次,解放軍在現代戰場的綜合打擊能力,尤其是察打一體無人機和巡飛彈的大量裝備,意味着坦克在戰場上的優勢正在逐步削弱。正如俄烏戰爭中的經驗所示,即便是先進的坦克,也難以抵擋從空中或者遠程發射的精確打擊。
台灣之所以耗費405億元新台幣向美國採購108輛M1A2T坦克,除了解決裝備老化問題外,更多是出於政治考量,旨在增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提升與大陸對抗的“威懾力”。然而,現實中,台軍的“固守待援”戰術能否成功,仍取決於台軍在戰場上的綜合應對能力,而非單一裝備的提升。
面對解放軍日益強大的全域打擊能力,台灣的防衛戰略如果繼續依賴昂貴但性能不對等的武器系統,那麼無論是M1A2T主戰坦克,還是其他裝備,都很難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面前起到決定性作用。
總的來說,M1A2T主戰坦克雖然在台灣陸軍的裝備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在解放軍的現代化裝備面前,實際作戰價值受到多方面限制,M1A2T的優勢未必能轉化為實際的戰略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