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羅馬尼亞曾與蘇聯保持密切關係,但這份友誼在60年代後期產生裂痕,羅馬尼亞在失去華約這個強大依靠後決定自主發展軍工產業保障國防安全,制定了坦克、火炮、戰機等一系列先進武器的研製計劃,其中就包括IAR-95戰鬥機。
IAR-95的定位是一款輕型超音速戰鬥機,兼具較強的對地攻擊能力,因此很多人認為它應該是戰鬥轟炸機,軍方希望它能和F-4“鬼怪”媲美,整體來看它和稍早出現的F-5“虎”戰鬥機屬同一個級別。不過當時羅馬尼亞缺少獨立研製先進戰機的經驗和相關技術,IAR-95隻是一款沒能從圖紙上完全走出的設計,只有未完成的驗證機。
IAR-95項目在70年代中期啟動,設計團隊起初提出了多個方案,包括雙引擎、雙垂尾等版本,最終選擇了和F-5類似的布局,該機主翼為前緣後掠35°的梯形機翼,尾翼和垂尾常規布置,發動機進氣口設置在機身兩側,進氣量可調節,駕駛室比較靠前,飛行員的視野較開闊,由於機體內空間較小,機背隆起以容納相關設備以及更多燃油。
這個項目對當時的羅馬尼亞非常具有挑戰性,計劃在完成初步的風洞測試、等比例模型之後先建造一架技術驗證機,它被命名為IAR-95ME。軍方希望戰機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可本國根本沒有能力生產強勁的發動機,本打算向英國購買,由於兩國關係並不算好只能獲得低功率發動機,並且價格高得難以接受。
選來選去只有蘇聯的R-29-300,它的最大推力81.4kN,最大加力推力122kN,預計能讓空重7880千克的IAR-95ME飛到2馬赫,最大航程1500千米。可就算這款發動機來源也沒有保障,原因還是兩國關係惡化,因此羅馬尼亞一邊和蘇聯進行談判試圖獲取相關技術自行生產,同時打算先從空軍一架米格-23戰機上拆一台同型號發動機安裝在IAR-29-300ME上。
戰機設置了3對翼下掛架,還有一對翼尖掛架可以掛載短距離空空導彈,翼下掛架可以掛載常規航空炸彈、空射火箭等戰鬥武器,還可以使用副油箱增加航程,總的武器掛載重量為3200千克。
IAR-95項目進展比較緩慢,且不說羅馬尼亞是否有能力完美整合各系統,僅發動機一項就難以解決,蘇聯方面拖了很長時間才明確表示不會出售IAR-29-300,希望羅馬尼亞後續直接購買現成的蘇聯戰機。時間來到1985年,此時驗證機雖然已經開工建造,總統仍舊下令終止了先進超音速戰鬥機項目,這顯然是受到技術障礙、國際壓力等多方因素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