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到今天,網上突然又被所謂的轟-20型戰略轟炸機模型上架銷售給刷屏了,不少人都把圖片發給大伊萬看。由於最近中國空軍的新一代作戰平台(即軍迷口中的殲-36)刷足了熱度,大家對轟-20這種新型打擊兵器那就更是翹首以盼了,無數人都在盯着這個轟-20型戰略轟炸機的模型,在那兒煞有介事地分析來、分析去的。
此外,大伊萬還得說一句,這段時間在網上流傳出了另外一種觀點:有些人似乎認為,在現階段轟-20型戰略轟炸機似乎顯得沒有那麼必要了,要打第二島鏈上的美軍重要節點的話,我們有火箭軍的中導,有超音速巡航導彈;有空軍的轟-6K轟炸機帶着巡航導彈,現在又有了新一代作戰平台;海軍未來也有水面艦艇和潛艇帶着的巡航導彈實施對陸攻擊;即使要攻擊強敵本土,也有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帶着空射高超音速飛行器的轟-6N轟炸機了。因此,轟-20型戰略轟炸機,現在研製出來的話,顯得任務不清晰,項目可能已經取消或者回爐重做,甚至連美國前段時間都刊發報道,表示中國空軍新一代轟炸機項目可能已經推遲。一邊說轟-20型轟炸機馬上就要首飛,一邊說轟-20型轟炸機已經被取消,兩種說法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大伊萬認為吧,凡事不要在“贏”和“咩”之間左右搖擺,我們還是來借着轟-20型戰略轟炸機的事情,來說說轟-20和新一代作戰平台、和陸基海基諸多打擊手段之間是否存在互相替代的關係好了。儘管很多人覺得,空軍新一代作戰平台(殲-36)和轟-20可能存在一定的替代關係,但大伊萬的觀點,二者並不存在替代關係,甚至連新一代作戰平台是否可以和轟-6K之間存在替代關係都兩說:我們從空軍新一代作戰平台的彈艙設計來看吧,空軍新一代作戰平台的彈艙從現在的圖片看,就一個詞尺寸異常巨大,相比殲-20和殲-35A型戰鬥機的彈艙,其長度起碼長了2米左右,寬度也有提高。深度更不用說了,這毫無疑問是目前各國在研戰術飛機中,尺寸最大,能攜帶航空武器重量最高的彈艙沒有之一。這個彈艙裡邊能帶什麼航空武器呢?我們都知道,殲-20型戰鬥機目前披露出來可以攜帶的航空武器,主要就是PL-15系列空對空導彈。該彈長度按照航空工業在中國航展上披露的數據,為3.99米,彈徑8英寸(203毫米),重量200千克左右,外貿型的射程在145千米左右。但殲-16型戰鬥機曾經攜帶過的那枚飛行的電線杆,長度已經達到了接近6米,殲-20彈艙帶不動,只能採用外掛的形式攜帶。很顯然,新一代作戰平台要考慮到我們之前提到的,着重於超音速交戰,而且是超音速、超視距條件下、確保戰機光潔構型以提高航程和確保隱身性能的交戰,那麼,這枚飛行的電線杆子就必然可以在新一代作戰平台的彈艙內攜帶。當然了,新一代作戰平台也可以兼容攜帶上一代的PL-15和PL-10,只不過對於這款強調超視距交戰的機型來說,即使帶了這兩種航空武器,也是只起些輔助作用。對面彈藥呢?其實6米長度左右的彈艙長度,可以攜帶的對面彈藥種類依然不算太多,我們自己的對面彈藥暫且不談,英法自己的Scalp-EG巡航導彈,長度5.1米,美軍自己的AGM-158B,長度4.26米,但是,美軍的“戰斧”巡航導彈和俄軍的X-555巡航導彈,前者長度5.56米,後者長度6.33米,幾乎都已經接近或者超過了新一代作戰平台的彈艙長度,想要攜帶這種導彈的話難度相當高。因此,空軍的新一代作戰平台,其實在彈艙匹配的武器上,是有相應的考量的一架戰術飛機只負責攜帶戰術級別的空面武器就可以,比如K/AKF-98A,K/AKD-88C等,當然它最有可能攜帶的不是這些堪稱上一代裝備的空面戰術導彈,更可能攜帶的是新一代的戰術級空射高超音速飛行器,理論上來講這種空射高超音速飛行器長度在5米多,重量在1噸多,超音速條件下發射時可以極大地延展它的射程,射程在800千米一級,這樣可以確保新一代作戰平台足夠對第二島鏈目標形成威脅。所以,空軍的這個新一代作戰平台,其彈艙攜帶的,主要還是戰術級別的空面打擊武器,戰役級別和戰略級別的彈都帶不了,比如K/AKD-20,比如YJ-12和未來新一代的戰役級反艦導彈,比如兩屆中國航展上掛在轟-6K機翼底下的那個足足有八米多長的空射高超音速飛行器,這些彈明顯不是新一代作戰平台能帶的,那麼交給哪個平台攜帶,難道六爺真的要再戰五十年?因此即使是從這個角度看,空軍的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和新一代作戰平台,明顯不是互相替代的關係。雖然都是負責對關島、塞班島、天寧島的攻擊,但新一代作戰平台帶的是戰術級別的彈,轟-20帶的是戰略和戰役級別的彈,承擔的使命不同,攻擊的目標不同,二者之間任務分層次。大伊萬的觀點,認為有了新一代作戰平台就不用戰略轟炸機的,明顯是想的有點簡單了。更何況,新一代戰略轟炸機,還有些任務顯然是新一代作戰平台無法遂行的,比如最典型的,咱們必然有穿過北冰洋,對美國本土實施戰略威懾的需求。假以時日的話那說不定我們的戰略轟炸機在白令海遂行常態化戰略巡航,和俄羅斯空天軍遠程航空兵進行日常的聯合行動,都會成為常態。而要遂行此類任務,顯而易見的戰略轟炸機要具備最起碼10000千米以上航程,甚至12000千米都有可能,攜帶的空射高超音速飛行器最起碼要具備中導甚至中遠導級別的射程,具備在北冰洋上空對美國實施快速反擊,五到十分鐘之內打到懂王的辦公桌上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在美軍未來在亞太地區部署LRHW、CPS(美軍高超音速導彈項目)的情況下,可能會變得極其迫切,那要遂行這一任務,你叫我們的新一代空軍作戰平台怎麼遂行?它怎麼飛也不可能具備戰略轟炸機級別的航程性能,也不可能具備戰略轟炸機級別的打擊能力,現有的轟-6N同樣也不具備這一能力,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有些戰略空軍預定承擔的任務,新一代空軍作戰平台遂行不了,還得是戰略轟炸機出手解決。很多人可能會懷疑,這都21世紀馬上30年代了,戰略轟炸機真的還有必要嗎?我們有洲際彈道導彈,有潛射洲際彈道導彈,足以打到美國本土、建立起對美國的戰略核威懾了,戰略轟炸機是否可以被這些東西替代呢?大伊萬認為無法替代。就說一點吧,咱們前面提到美軍要在亞太地區部署LRHW和CPS,都在2030年節點前,這是正兒八經的類似於潘興2的中導,具備5分鐘到10分鐘左右的時間,對我核心部位實施先發制人核突擊的能力,其對美國帶來的核優勢,是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還是潛射彈道導彈都無法比擬的。而且,由於我方在美國本土附近沒有軍事基地,無法採用對等部署的模式,用中導重建對美的核均勢。因此在這種相對不利的戰略態勢之下,戰略轟炸機和戰略巡航將成為我對美重建核均勢的手段。試想美國在第二島鏈部署LRHW,我們就在某些特定時間段維持戰略轟炸機在北冰洋上空戰略巡航,一旦美國試圖對我實施先發制人的核突擊,我們也相應地用空射高超音速飛行器對華盛頓特區實施反擊。雙方幾乎都可以在10分鐘之內攻擊對手的核心區域,這才是真正的恐怖的核平衡,將極大地降低美國因為部署中導妄圖對我實施先發制人核突擊的衝動。即使是從這個角度來看,戰略轟炸機未來在中國空軍中的地位,也絕對不可能是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或者潛射洲際彈道導彈能取代的,不僅不會被取代,還會得到進一步加強。所以歸根結底,咱們稍微總結一下幾個要點:第一個要點,空軍新一代作戰平台彈艙相比上一代機型有極大的提高,但是帶不了戰役和戰略級別的彈,這些彈藥還是交給戰略轟炸機來帶;第二個要點,戰略轟炸機和新一代作戰平台,和陸海軍的打擊手段都無法互相取代,甚至將在中美建立核均勢方面承擔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關鍵性的作用;第三個要點,戰略轟炸機現在還沒出現,可能是多種因素導致的,這方面我們在先前的文章中提過,大家可以看上個月初關於轟-20的文章,咱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