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卡谷地之戰戰例分析 |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25年01月03日18:02:5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中圖分類號:E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4883-(2009)06-0030-06 1982年第5次中東戰爭(亦稱“黎巴嫩戰爭”)期間,從6月9日下午開始,以色列空軍與地面部隊密切協同,在2天多的時間裡一舉摧毀敘利亞部署在貝卡谷地的19個地空導彈連(其中SA-6地空導彈連12個),並在空戰中擊落了敘軍70架飛機。此戰終結了自1973年第4次中東戰爭以來SA-6地空導彈令以色列和西方倍感神秘而恐懼的歷史,在世界壓制防空作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響十分深遠。 一、貝卡谷地之戰經過 貝卡谷地位於黎巴嫩東部,處於黎巴嫩山與東黎巴嫩山之間,長約120公里,平均寬度約16公里,西側距首都貝魯特約30公里。東黎巴嫩山為黎巴嫩與敘利亞的界山。由貝魯特至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國際公路(簡稱貝大公路)自西向東橫穿貝卡谷地中部。1975年4月黎巴嫩爆發內戰,1976年5月敘利亞以“制止內戰、維持和平”的名義出兵黎巴嫩,進駐貝卡谷地和貝大公路沿線,進而於1981年4月29日派14個地空導彈連(其中SA-6地空導彈連7個)進駐貝卡谷地,建立起以SA-6為骨幹,以SA-2、SA-3地空導彈和ZSU-23/4蘇制23毫米口徑四管自行高射炮相配合的高、中、低防空網。1982年6月3日晚,以色列駐英國大使阿戈夫在倫敦遇刺重傷,刺客為巴勒斯坦人。以色列以此為藉口,於6月6日發動第5次中東戰爭,以消滅駐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敘利亞地空導彈部隊。戰爭爆發後,敘利亞於6月8日從戈蘭高地向貝卡谷地增派5個SA-6地空導彈連,使敘利亞駐貝卡谷地地空導彈連總數達到19個。 敘軍的19個地空導彈連部署在貝卡谷地南起赫爾蒙山、北至扎赫勒市之間。其中,SA-6地空導彈網由2個旅組成,每個旅包括6個SA-6地空導彈連,並配屬ZSU-23/4自行高射炮和“史垂拉”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分隊。敘軍在貝卡谷地部署的導彈在200枚以上,高射炮在400門以上。SA-6是蘇聯20世紀60年代裝備部隊的近程中、低空地空導彈,能對付距離5~25公里、高度60~1萬米空域的亞音速、超音速飛機和巡航導彈。其搜索雷達低空探測距離20~28公里,高空探測距離約40公里;其跟蹤雷達和照射雷達低空跟蹤距離為16~25公里,高空跟蹤距離約30公里。導彈最大速度為2∙2馬赫。SA-6以連為最小火力單位,能獨立作戰,各連配有1輛指揮車、1輛制導雷達車、4輛三聯裝導彈發射車和6輛輔助車(運輸裝填車4輛,電源車和運油車各1輛)。作戰時,制導雷達車位於中央,在半徑為200~500米的圓周上配置4輛發射車,每2輛發射車間相距約150米,用有線或無線通訊方式進行指揮。 以軍在重創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之後,6月9日下午,其空軍在地面部隊配合下,對敘利亞地空導彈部隊進行了毀滅性的突擊。這一作戰行動包括突擊地空導彈陣地和與前來保衛地空導彈陣地的敘軍戰鬥機空戰兩個階段。 (一)以色列空軍突擊敘軍地空導彈陣地 6月9日13時30分左右,以軍各部隊分別展開行動。E-2C“鷹眼”預警機和波音-707電子戰飛機首先升空。它們為避開敘軍戰鬥機和地空導彈的攔擊,在地中海上空飛行。E-2C使用APS-125雷達,能時刻監視從跑道上起飛的敘軍飛機;可協助(但不能控制)130架飛機進行空戰,監視200多架飛機的活動情況。以色列的多數空軍基地距貝卡谷地10~40分鐘航程。為了對所有目標同時進行協同一致的攻擊,F-15、F-16、F-4、A-4、“幼獅”戰鬥機分別從以色列的拉馬特大衛、哈茨里姆、奧烏達等空軍基地,依照距貝卡谷地導彈陣地的遠近,遠的先起航,陸續起飛。這些飛機中,只有F-15專門用於空戰。以軍飛機升空的同時,特種部隊摧毀了賈拜爾巴拉克山頂上的敘軍雷達站,這有助於以軍突擊機群秘密接敵,達成作戰突然性。與此同時,以軍地面部隊進入攻擊位置並迅速展開。 接着,以軍“偵察兵”、“猛犬”無人飛機,“參孫大力士”、“達利拉妖精”靶機,飛向敘軍地空導彈陣地,其目的是誘使制導雷達開機和導彈開火。這些無人飛機和靶機經過特別改裝,具有與以色列空軍戰鬥機相似的雷達信號特徵。敘軍果然上當,打開雷達並向逼近的無人飛機和靶機發射了大量地空導彈。以軍飛機的進攻方向背向太陽,降低了敘軍地空導彈光學制導系統的效能,迫使敘軍更大程度地依賴雷達設備,更易遭到反輻射導彈的襲擊。與此同時,以軍另外一些無人飛機在遠處觀測關鍵目標,向波音-707電子戰飛機提供SA-6導彈等關鍵目標的實時電子情報。 隨後,波音-707電子戰飛機開始干擾敘軍雷達,致使導彈迷盲。波音-707電子戰飛機的干擾能力得到陸基幹擾設備、CH-53直升機、AS-202前線電子戰飛機的加強。與此同時,以軍F-4和F-16戰鬥機開始投擲箔條和照明彈,整個地空導彈陣地全被籠罩,進一步遮蔽了敘軍雷達的圖象。由於以軍綜合運用多種電子干擾設備,在貝卡谷地形成了一個強烈的電子干擾區,致使敘軍警戒雷達、引導雷達、無線電指揮通訊系統全部癱瘓。 14時臨近之時,以色列地面部隊開始炮擊敘軍雷達、地空導彈和防空陣地,同時以多管火箭和其他集束武器攻擊敘軍面積目標及其後方遠距離目標。早已在黎巴嫩山西側待命的“狼”式反雷達導彈部隊,沿着山脈表面小角度發射導彈。以小角度發射的導彈攻擊效果好,即使敘軍發現,也來不及對付。敘軍事先不知道以色列有“狼”式反雷達導彈,又受到無人飛機的騷擾,因此防不勝防。緊接着第一波火力打擊之後,以軍又開始實施精心計劃的地面騷擾射擊,並一直持續到整個攻擊行動結束。 在以軍全面展開電子干擾和壓制、重炮和地地導彈開火之後,在黎巴嫩山後面敘軍雷達搜索盲區低空飛行的以軍戰鬥機躍出,連續發起4波攻擊。 14時整,第1波攻擊開始。24架美制F-4G“野鼬鼠”飛機開始攻擊敘軍地空導彈連的火控中心。“野鼬鼠”裝備美制“百舌鳥”、“標準”反雷達導彈。“百舌鳥”用於攻擊雷達天線,最大射程40~46公里,為提高命中率,多在高度1500~2000米、距離16~18公里發射。“標準”是一種重型導彈,威力比“百舌鳥”大2倍,但射程較近,只有25公里。兩者均裝有記憶裝置,一旦截獲敵方雷達頻率並確定其位置後,導彈就會自動飛向目標,即使敵方雷達關機,也難逃覆滅噩運。 “野鼬鼠”飛機摧毀敘軍地空導彈連火控中心之後,F-16、A-4和“幼獅”等各種飛機40架使用電視制導滑翔炸彈、激光制導炸彈、集束炸彈和普通炸彈,同時對敘軍各個地空導彈連展開第2波攻擊。以軍飛機依靠精確的轟炸計算機,將精確制導炸彈和普通炸彈準確地投在敘軍地空導彈陣地上。以軍還利用某些無人飛機上試驗性的激光照射器,照射最難對付的目標,使飛機發射的光電導彈在啟動自動跟蹤系統後,載機不必再引導。這極大地提高了載機的生存率和導彈的準確性。以軍的飽和突擊使SA-6導彈網措手不及,顧此失彼。敘軍的其他防空武器,如SA-2、SA-3導彈及ZSU-23/4自行高射炮,也遭到嚴重破壞,無法發揮作用。 之後,以軍第3波飛機搜尋敘軍殘存的防空設施進行轟炸。第4波飛機則轟炸移動目標,包括戰鬥車輛、裝甲部隊和補給卡車等。 敘軍遭到以軍突襲後發射地空導彈進行自衛,但失去雷達探測和目標跟蹤能力的導彈對飛機沒有什麼殺傷力。敘軍還企圖用煙幕來隱蔽地空導彈陣地,以防以軍採用激光制導炸彈。但實際上這使導彈陣地的位置更加清楚,更便於以軍飛行員捕捉目標。最終敘利亞導彈操作人員只好關閉殘存的雷達以免被摧毀。 經過2個小時左右的突擊,敘利亞19個導彈連中的17個及其周邊設施被摧毀。這是一次集中攻擊,以色列占有戰術主動性,綜合利用了多種手段,行動迅速,空中和地面協調行動,運用了大量尖端武器,投入了遠遠超出實際需要的兵力。 (二)以敘空軍交戰 敘利亞地空導彈陣地遭到攻擊後,敘利亞空軍起初不知所措,大約20分鐘後(即14時20分左右),敘軍戰鬥機才倉促升空攔截,試圖保護地空導彈陣地,與以軍飛機展開了大規模空戰。據敘利亞方面公布的資料,在2小時之內,以軍出動飛機188架次(包括參加空戰和突擊地空導彈陣地的飛機),敘軍出動116架次。 以軍參加空戰的飛機主要是美制F-15“鷹”式、F-16“戰隼”式。它們是當時世界上一流的制空戰鬥機,安裝了先進的“俯視/仰視”雷達,雷達探測距離分別在74、100公里以上,使用具有全向攻擊能力的美制AIM-7“麻雀”、AIM-9L“響尾蛇”空空導彈。“麻雀”導彈射程為20~44公里。此外,以軍還部署了E-2C“鷹眼”預警機和其他飛機,用於威脅評估和電子戰。 敘軍參戰的飛機主要是蘇制米格-21PF和米格-23BM出口型,雷達探測距離僅為29公里,沒有“俯視/仰視”能力,使用老式的蘇制AA-2“環礁”空空導彈。使用這種導彈必須繞到敵機尾部才能攻擊,最大射程僅為6公里。並且,敘利亞沒有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 空戰開始時,敘軍地空導彈已遭毀滅性損失,以色列空軍司令伊夫里少將便將對付地空導彈的後續事宜交給作戰部長澤拉處置,自己專心指揮空戰。他的基本戰術是,戰鬥機群一個編隊接一個編隊連續有序地投入戰鬥;每次只以一個4機編隊進入攻擊區,每場空戰持續1~2分鐘。伊夫里決不派遣4架以上的飛機同時進入攻擊區。因為空戰是在一個48×24公里非常狹小的空域進行的,極易發生誤傷。伊夫里認為,能不能打掉所有敘軍飛機並不重要,但至少要保證自己別把自己的飛機打下來。為了防止敘以戰爭升級,以軍飛機不能越過黎敘邊界,更不能攻擊敘利亞境內的軍事基地或者其他戰略目標。 以軍採用了一種新戰法,把一部分F-15當作“小型預警機”使用,協助控制空戰,預報什麼時候最便於攻擊敘軍飛行編隊。E-2C則將戰鬥機引導至敘軍米格戰鬥機的盲區,實施側面攻擊。側面是敘軍戰鬥機雷達告警系統效果最差的區域,因為米格飛機的前後告警雷達只能發現來自前面和後面的威脅,難以發現來自其他角度的敵機。 以軍還充分利用了新建立的地面C3I中心。以色列在馬利克村新建了1個地面控制攔截雷達中心,具有預警和電子支援/電子情報能力。同時,以軍還有1個高效的中央指揮部和2個地區指揮中心。地區指揮中心在空戰、壓制防空、近距離防空中成了關鍵的作戰管理中心。它們與E-2C預警機和波音-707電子戰飛機的數據鏈相連,裝備先進的計算機和自動顯示器,還配有作戰經驗豐富的航空管制員。 敘軍發現敵情後,只以小批次(每批不超過10架)出動迎戰,在數量上總體處於劣勢。一位西方軍事專家說:“這就像給一條餓狗餵肉。每當一批飛機被以色列人擊落後,敘利亞人又派出另一批,從來不投入足夠的米格飛機。” 只要敘軍飛機從跑道上一起飛,以軍E-2C預警機就能發現。敘利亞空軍航空兵嚴重依賴地面指揮作戰,但以軍精心安排的空中通信干擾,徹底斷絕了敘軍戰鬥機與地面控制中心的聯繫。敘軍戰鬥機早在進入以軍空戰範圍之前,通信能力和遠程雷達探測能力就都已喪失。而以軍戰鬥機裝備抗干擾雷達,即使敘軍進行干擾,仍能通過可靠的語音通信和數據鏈保證通信暢通。敘軍飛機由於缺乏“俯視/仰視”能力,被迫以高、低兩種編隊飛行。高、低編隊不得不相互充當對方的機載報警與控制系統,但一旦任何一個編隊投入交戰,這種戰術就失靈了。 敘軍飛行員在起飛和投入戰鬥的時候,對截擊目標和截擊路線一無所知,信心不足。以軍F-15戰鬥機從隱蔽的位置遠遠就可發現目標,而自己不被發現。以軍戰鬥機在空中、地面飛行控制系統和戰鬥機自身告警系統的引導下,可以從遠距離鎖定敵機、發射導彈,從容不迫地打掉一架又一架敘軍戰鬥機。以軍4機編隊幾乎每次攻擊都能擊落2~3架敵機。敘軍飛機損失越多,飛行員信心越弱。有幾個敘軍飛行員竟一接到雷達告警,就從彈射座椅上跳了出去。 結果,在6月9日下午2個小時的交戰中,以軍擊落敘軍飛機22架,而自己無一損失。6月10日,以軍又在黎巴嫩上空擊落敘軍25架戰鬥機和5架直升機,摧毀了敘軍在貝卡谷地殘存的2個地空導彈連,並協助地面部隊重創了貝卡谷地的敘軍坦克部隊。6月11日,以軍再次擊落18架敘軍飛機,迫使敘利亞不得不宣布從當日12時起停火。 二、以軍取得勝利的原因 以色列與地空導彈作鬥爭的歷史,起始於1968~1970年的消耗戰和1973年的第4次中東戰爭。消耗戰期間,以色列至少有22架飛機被阿拉伯國家的地空導彈擊落。第4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軍對首次投入實戰的SA-6導彈無計可施,在18天中損失飛機多達146架,約占以軍飛機編制總數的1/3。而貝卡谷地之戰中,以色列空軍卻擁有了絕對的優勢,使“剋星”SA-6地空導彈成為“待宰羔羊”。以軍的成功是長期科學探索和艱苦奮鬥的結果,來之不易,其做法值得借鑑。 (一)認真吸取第4次中東戰爭的教訓,切實彌補薄弱環節 第4次中東戰爭結束之後,以色列梅厄政府和軍隊受到尖銳批評。梅厄政府垮台,國防部長、總參謀長、南部軍區司令、軍事情報局局長和副局長等被免職。以軍上下進行了大調查、大改革。在這樣的氣氛下,以色列空軍司令佩萊德少將着手重整空軍。空軍副司令伊夫里負責評析戰爭的經驗教訓。所有部隊展開了為期數月以自我批評為主的檢討、調查和評估。之後,以色列空軍根據查找出來的問題,尋找對策,紮實改進,面貌煥然一新。 第4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軍與國防軍情報部之間的情報交流程序繁瑣,時效受到影響。鑑於這個教訓,佩萊德撤換了空軍情報部長,並在預算上優先大力發展情報部門,包括自主建立1個處理地面情報的機構。以軍在第4次中東戰爭中發現,司令部的計劃工作亟待改進。佩萊德認為,計劃人員如果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獨立作業,工作效果會好得多。於是,以軍將航空兵大隊的作戰計劃和作戰控制部門分成2個獨立的單位。同時,建立了新的作戰通信系統。現代快捷的通信系統取代了緩慢嘈雜的電傳打字機。作戰室的大桌子、圖表、模型飛機、蠟筆被淘汰,換成了遠程雷達的監視器,以及接收地形、天候、技術數據和最新情報信息的電子顯示器。空軍司令部一按按鈕,就能獲得有關前線人員、飛機、彈藥和戰況的實時報告。 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之前,以色列空軍雖然投入大量經費購買備用部件,但在存儲設備和管理上花錢很少,庫房陳舊。第4次中東戰爭結束之後,空軍撥款支持庫房組織和管理方面的變革,派維修軍官到國外觀摩。維修軍官參觀了許多現代化的倉儲設施,最後看上了美國莎拉李麵包廠的配送系統。這套系統的分類、揀選、送貨和接收原料方式,只要稍加改變,就正好符合以色列空軍的需要。這套系統的技術規範被移植到1978年開始運作的計算機程序及管理系統。這套系統的神奇在於,機器人能在中央計算機的控制下,到貨架上取下零件,送到每個飛行中隊或空軍基地維修隊的箱子裡,並包裝妥當。中央計算機還能跟蹤各部門的補給狀況,下達採購不足零件的指示。這一切都在管理人員的監視下進行。這套自動化補給系統在第5次中東戰爭中首次接受檢驗。如果說在第4次中東戰爭中,受損飛機恢復戰備的時間是以日計算,那麼新的系統則使這一時間以小時甚至以分鐘計算。 (二)勇於拋棄習慣思維,創造性地解決戰術難題 以往以軍對付地空導彈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年來,以軍一直試圖用常規空戰戰術來對付阿拉伯國家的地空導彈。20世紀70年代初,空空導彈仍被視為膽小鬼使用的武器。所謂的英雄,是咬住敵機尾巴,用機炮開火將其擊落的人。在這樣一種榮辱觀和習慣思維的影響下,消耗戰結束後,以色列空軍試圖利用飛機的性能和飛行員的技術,通過變換攻擊的高度與角度,減少暴露的時間等來對付高射炮和地空導彈。甚至還討論一旦被地空導彈咬住後如何設法擺脫。第4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軍駕駛員採取了一種躲避SA-6導彈的技巧,即通過超低空攻擊來降低地空導彈的命中率,但這樣做難免遭到密集高射炮火力的殺傷。實踐表明,飛行員逞個人之勇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沒有精確制導武器、電子戰手段、實時情報和戰術創新,就無法解決這個難題。 為了對付地空導彈,以軍與美軍通力合作。第4次中東戰爭中,以軍繳獲了大批蘇制SA-2、SA-3、SA-7地空導彈、ZSU-23/4自行高射炮和各種雷達。戰爭結束後,美國選擇一些樣品運回國內進行分析研究。但戰利品中沒有SA-6制導雷達,也沒有一枚完整的導彈,只有發射車和一枚導彈的彈片等零碎構件。這枚導彈發射升空後,戰鬥部沒有爆炸,落地時摔碎了。所有彈片都被送到以色列拉斐爾電子公司,在那裡拼湊起來,並使尋的頭恢復原樣。之後,美軍獲准將這些彈片運到美國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進行更加詳細的研究。作為以軍向美軍提供蘇制武器裝備的交換條件,美軍向以軍提供了相關的評估報告。 實戰中,地空導彈的基本使用方法是,只有當飛機進入或接近地空導彈射程時,其制導雷達才開機。制導雷達不開機,反幅射導彈就無法予以攻擊。以軍極富創意和想象力,發射無人飛機誘騙地空導彈雷達開機,從而使一個複雜至極的難題迎刃而解。 (三)既重視學習引進又重視自主研製先進武器裝備 以色列國小民寡,多面臨敵。以軍為了抵消對手的數量優勢,非常注重以質勝量、精益求精,一直試圖在武器裝備方面走在所有對手的前面,不僅重金購買當時最新的武器裝備,而且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加以改進,並注重自主研製。 佩萊德的原則是,永遠選擇最好的飛機。他將頂尖飛行員全都送到美國參加F-14至F-18共5種“F”系列原型機的試飛工作。最後確定的最佳購買方案是,F-15與F-16兩種機型搭配。以色列還採購了美制E-2C空中預警機、世界上最尖端的電子戰裝備、自動遠程導彈(以跟蹤機動的SA-6、SA-9導彈)和綜合電子系統中用於飛行控制的計算機。以色列根據歷史上關鍵武器來源多次遭到封殺的教訓,認識到武器裝備不可能完全依賴進口,於是下定決心自主研製尖端的飛機、坦克及艦艇等主要裝備。 以色列根據偷偷買到的法國“幻影”飛機設計圖以及通過從第3方得到的法國零配件,自主生產了第1種飛機---“鷹”式戰鬥機。此後,又以法式“幻影”的機身,裝上美式“鬼怪”的發動機,造出“幼獅”殲擊轟炸機,於1975年開始裝備部隊。 根據以色列國防軍的要求,以色列飛機製造公司、塔迪蘭公司分別研製出“偵察兵”、“猛犬”無人飛機,於1978年開始裝備以色列空軍。在無人飛機方面,以色列趕超美國,走在了世界最前列。以色列還研製出對付地空導彈的誘餌――“參孫大力士”、“達利拉妖精”靶機。它們在敵人雷達上看來就和真飛機一模一樣,因此可吸引地空導彈攻擊它們,而有人駕駛飛機即可趁機摧毀地空導彈。 以色列對攻擊地空導彈雷達的美制“百舌鳥”導彈作了改進。以色列版的“百舌鳥”導彈稱為“紫拳”。“百舌鳥”導彈在雷達關機後會丟失目標,而“紫拳”可“記憶”所收到的信號,不怕敵雷達忽開忽閉,不受敵干擾或反制的影響,具有“發射後不管”的特性。 (四)不斷強化憂患意識,嚴格推進部隊訓練 由於歷史的原因,以色列人內心深處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危機感和憂患意識。但以軍也有被勝利沖昏頭腦的時候。第3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政界、軍界和情報部門極端狂妄,上上下下都陶醉在勝利之中,認為下一場戰爭不過是“六天戰爭”的第7天。結果,以色列在第4次中東戰爭中遭到埃及、敘利亞的突然襲擊,最終丟掉了剛剛到手的6萬多平方公里的西奈半島。以軍痛定思痛後認識到,最大的敵人不是阿拉伯軍隊,而是在勝利中滋生的驕傲和保守思想,憂患意識萬萬丟不得。 1973年以後,以軍一直處於隨時準備打仗的狀態,進行了酷似實戰的訓練。總參謀長艾坦說:“訓練比作戰手段、武器系統和技術更為重要”。以色列空軍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在日常訓練中維持一個格外嚴格的淘汰機制。以色列空軍航校徹底貫徹了少而精和寧缺勿濫的原則,淘汰率相當高。航校儘管在挑選飛行學員時已進行了十分嚴格的甄別篩選,其淘汰率平均仍達到90%。以色列飛行員堅信國家安危就在自己的手上。一個飛行員不能僅僅滿足於個人成就,更應承擔提高飛行中隊質量和整個空軍水平的團隊責任。每個人都處於提高個人和團隊成就的壓力之下,知道整個系統都在考查自己,上級司令部的眼睛始終在盯着自己。以色列空軍的集中指揮,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在各國空軍司令中,只有以色列空軍司令能直接參與組織大大小小的戰鬥,並憑着對飛行員個人情況的了解,選擇最適當的部隊執行任務。 第4次中東戰爭結束之後,以色列空軍地勤工作也在不斷革新進步。地勤人員訓練有素,飛機再次起飛的準備時間(進行加油、裝載彈藥和保養所花的時間)有時減少至10分鐘以內。製造F-15的麥道公司專家抵達以色列時,自以為對以色列地勤保養維修人員而言,F-15太精密太複雜。但在極短的時間內,以色列人就把該學的學會了,開始實際負責維修。1年之後以色列保養維修人員反饋給麥道公司的改進建議之多之好,大大出乎美國人的意料。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4: | 偶一直以為,中共應該將主張航母的擊殺 | |
2024: | 7017 血壯山河之棗宜會戰 騷然的棗陽亂 | |
2023: | 4024 血壯山河之蘭封會戰 圍殲猛獸 4 | |
2023: | 中國對台軍事壓力升級 美軍和北約代表 | |
2022: | 2022中國航天將續寫輝煌 里程碑式計劃 | |
2022: | 印度第三艘“殲敵者”核潛艇下水 英媒: | |
2021: | 收復台灣的最新建議:冷武統 | |
2021: | 日本研發射程能打到北京的新型導彈 中 | |
2020: | 伊朗將軍之死與中國九一八事變 | |
2020: | 中企收購烏動力沙皇為何難產 只有一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