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美國《戰區》網站的報道。為了節省作戰費用,美國海軍已經決定在其現役最強的“福特”號核動力航母戰鬥群中,裝備並測試“走鵑”自殺式無人機系統和“郊狼”自殺式無人機系統。測試平台,是為“福特”號電磁彈射核動力航母護航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這兩款自殺式無人機系統,都能夠在沒有攔截到目標後,自行返回加油,進行二次作戰的能力。作戰性價比,遠高於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上裝備的各型艦載防空導彈。
在紅海護航戰之中,美國海軍發現自己雖然有能力攔截也門胡塞武裝發射的反艦導彈和自殺式無人機,但付出的代價太高了。無論是“標準-3”型防空導彈還是“標準-6”型防空導彈,在面對也門胡塞武裝的自殺式無人機時,都有種“大炮打蚊子”的感覺。

根據美國海軍在今年1月份公布的數據,在紅海護航戰期間,美國海軍發射了120枚“標準-2”型防空導彈、80枚“標準-6”型防空導彈、20枚“標準-3”型防空導彈和“改進型海麻雀”導彈。一枚“標準-2”的價格約為250萬美元、一枚“標準-6”的價格約為427萬美元、能夠攔截彈道導彈的“標準-3”,不同型號的價格在1250萬美元-2870萬美元之間。

美國海軍打掉了價值幾億美元的艦載防空攔截彈,但其中相當部分的戰果,卻是成本僅有幾萬美元,甚至是幾千美元的自殺式無人機一旦作戰強度和戰爭烈度上升,美國海軍很有可能會面臨“有艦無彈”的情況。

而一架“走鵑”自殺式無人機,目前的售價為10萬美元。“郊狼”自殺式無人機的單價稍貴一些,達到了幾十萬美元。雖然兩者都充分繼承了美制武器價格昂貴的特點,但相較於美國海軍使用的各種艦載導彈,也算是“物美價廉”了。

實際上,美軍很早就開始測試“走鵑”自殺式無人機系統和“郊狼”自殺式無人機系統了。只不過兩者都是進行陸上測試和使用,還沒有上艦測試過。美軍多次用其攔截低空慢速目標,認為其也可以用來攔截類似也門胡塞武裝的反艦自殺式無人機。

但陸基作戰系統上艦部署,並不是簡單搬到軍艦上就了事了。雖然“走鵑”自殺式無人機系統和“郊狼”自殺式無人機系統都具備一定的中段、末端制導能力,但前期仍然需要艦載系統對其進行大致引導。“阿利·伯克”級上的“宙斯盾”系統,以及其他艦載傳感器系統,都需要為此進行調整。

其次,是“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上的空間有限。能用的地方,基本上都被塞上Mk41型垂髮系統了。“走鵑”自殺式無人機系統和“郊狼”自殺式無人機系統雖然體積較小,可以見縫插針靈活部署。但自殺式無人機的回收,就需要比較大的空間,恐怕只能在直升機飛行甲板上回收。這會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上的艦載直升機作業,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當然,個人認為美國人的這個思路,還是相當不錯的。如果最後被證明確實可行的話,感覺咱們也可以借鑑下這個思路,發展屬於咱們自己的艦載自殺式無人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