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空空導彈大比拼 |
送交者: 不詳 2006年11月08日15:14:3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台海兩岸空空導彈大比拼(上) 作者:不詳 早在十年前,以研究中國軍事問題見長的美國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理查德·D·費舍爾曾經大膽預言:2005年將是台灣海峽兩岸軍事力量對比發生決定性變化的一年。費舍爾認為,由於中國從俄羅斯大量購買了先進的軍事裝備,加上中國國防工業在改革開放後日新月異的變化,歷史的天平最終將傾向中國大陸一邊。特別是解放軍的空中武力,在完成了第三代戰鬥機的換裝後,將牢牢地控制住台海上空的制空權,對台獨勢力無疑是一把高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眾所周知,現代空戰的主角是多用途戰鬥機和高性能的空對空導彈,而空對空導彈的主導作用正日益凸現。回顧空對空導彈的發展歷史,最初只是作為戰鬥機火力的一種延伸,用來彌補機炮和無制導火箭射程不足的缺點。但由於空對空導彈滿足了飛行員"先發制敵"的作戰需求,且具備相當精確的追蹤能力,因此在短短的幾年內一躍成為現代戰鬥機的必備利器。伴隨着科技的進步和實戰經驗的豐富,空對空導彈更是為超視距空戰這一全新作戰樣式的誕生奠定了物質基礎。當前,任何一架第三代戰鬥機都能夠攜帶多枚中距空對空導彈在數十公里外同時攔截多個空中目標,因此把空對空導彈看成為推動空戰革命的主要動力一點也不為過。 空對空導彈雖然起源於歐美,卻很早就傳入了海峽兩岸的空軍。祖國大陸於20世紀50年代末從前蘇聯獲得了K-5導彈的藍本並仿製成功,從此走上自主研製的道路,目前已經形成了頗具規模的"霹靂"導彈家族。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伴隨着蘇-27系列戰鬥機的引進,又陸續裝備了R-27、R-77和R- 73等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空對空導彈。台灣空軍也幾乎於同一時間獲得了美國的"響尾蛇"導彈並率先用於實戰,後來為了配合IDF戰鬥機的研製又自主開發了 "天劍"系列空對空導彈。1993年從美國和法國訂購F-16和"幻影"2000-5戰鬥機時,又附帶引進了數量不菲的AIM-7、AIM-9、MICA 和"魔術"導彈,直至2001年獲准從美國購買最新型的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裝備該種導彈的空軍之一。 誠如上文所述,空對空導彈為現代空戰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也為原本處於劣勢的一方帶來了挑戰強手的手段。2004年2月,美國和印度空軍的主力戰機在印度瓜里爾地區舉行了代號為"對抗印度2004"的模擬空戰演習,這次演習迫使美國空軍重新審視其自越戰以來保持的空中優勢。來自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的F- 15C戰鬥機被印度空軍的蘇-30MKI和米格-21UPG戰鬥機打敗,這個結果極大地震驚了五角大樓的決策者。尤其是F-15敗於米格-21UPG這樣一種有隔代之感的戰鬥機,更是出人意料。美國空軍認為,導致這場失敗的原因並不是因為F-15C本身的性能比印度空軍的戰機差,而在於蘇-30MKI和米格-21UPG上裝備了性能出眾的R-77和R-73空對空導彈。這些先進的空對空導彈彌補了印度戰機性能上的缺陷,最終造成了戲劇性的戰果。 無獨有偶,英國國防部和北約空軍也曾在1996年以德國的F-4E和美國的F-15C戰鬥機作為對抗的雙方進行過類似的作戰模擬,並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如果限定雙方都裝備類似AIM-7這樣的半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F-4E的作戰能力稍遜一些。不過大多數情況下,F-15C的雷達雖然先發現F-4E 並搶先發射了導彈,但由於被主動雷達制導導彈需要載機火控雷達不斷照射目標,最終還是不能逃脫被F-4E發射的導彈擊落的命運。如果F-4E改進了雷達系統並裝備了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而F-15C依然裝備被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則F-4E和F-15C的勝出比接近1.4:1。如果雙方都裝備了類似 AIM-120這樣的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則F-15C勉強與F-4E打個平手。 上述兩個例子的結果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那就是:對於一個財力和技術有限的國家來說,提高空中作戰能力的途徑並非只有依靠研製和裝備更先進的作戰飛機。眾所周知,研製新一代戰鬥機需要大量的金錢和技術儲備作為支撐,這絕非是勢單力薄的小國所能玩得起的遊戲。放眼全球,只有美國、俄羅斯、法國和中國具備獨立研製下一代戰鬥機的能力,其他國家不是中途放棄就是委身於這些航空大國。但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在第四代作戰飛機的研製上也慎之又慎,可見這條道路若是走錯一步,付出的代價有多麼昂貴。而先進的空對空導彈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己方飛機與對手在性能上的差距,且研製空對空導彈的成本和代價遠小於研製新一代飛機,技術上的門檻也並非高不可攀。即便因自主研發能力一時不濟而決定引進國外的空對空導彈,也不見得是蝕本的買賣。特別是冷戰結束後,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引發了空對空導彈市場激烈的競爭,各個供應商為了維持生計,殫精竭慮地尋找吸引客戶的手段,由此帶來了產品檔次和服務水準的大幅提高。因此,對於那些想儘快提高制空能力的空軍來說,進口先進空對空導彈的確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捷徑。 放眼海峽兩岸,祖國大陸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威懾台獨勢力,急需加強台海上空的制空權;而台灣當局為了以武拒統、拖延時間也竭盡全力希望維持海峽兩岸的空中軍事平衡。於是雙方自然把競爭的焦點聚集到獲得先進空對空導彈上來。本文將在全方位介紹海峽兩岸現役空對空導彈的基礎上,結合世界空對空導彈市場的現狀和趨勢分析未來10年海峽兩岸空對空導彈的力量對比,並從另外一個視角探討我國空軍現代化所應該走的道路。 "霹靂"四殺手 我國的空對空導彈事業創立於20世紀50年代末,早年師從蘇聯,打下了紮實的基礎。80 年代後對外開放,通過幾代人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努力,使得中國的空對空導彈進入了跨越式發展的階段。90年代末,主動追蹤國外先進技術,加強與俄羅斯、以色列和西歐諸國的技術合作,進一步提高了導彈科研水平和製造工藝,很好地滿足了空軍現代化的需要。眾所周知的"霹靂"導彈家族目前已經發展到了兩位數,多種導彈在國際上都享有盛譽。 霹靂-8近距格鬥導彈 霹靂-8近距格鬥導彈是我國第一種引發世界關注的空對空導彈,這種導彈是在以色列"怪蛇"3導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根據外電的報道,以色列在20世紀80年代末向我國提供了少量"怪蛇"3導彈並轉讓了相關技術,彌補了我國在高機動性近距格鬥導彈方面的空白。很長時間以來,霹靂-8導彈一直處於嚴格保密的狀態,外界極少了解其裝備部隊的狀況,直到1995年後才逐漸撩開神秘的面紗。說來也怪,霹靂-8的首次亮相居然是以地對空導彈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在1991年3月舉行的新加坡亞洲防務展上,CATIC展出了由霹靂-8H和715-I雙管37毫米高炮組成的彈炮合一系統。展會上的材料把霹靂-8H描述為一種高機動性的紅外線制導導彈,攜帶10千克的高爆破片戰鬥部,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程15000米。 90年代初期,根據當時我國空軍的發展規劃,將用殲-8C和殲-7E、殲-10戰鬥機實現"高低搭配",霹靂-8即是殲-8C和殲-7E的主要近距格鬥武器。和當時的"響尾蛇"導彈相比,霹靂-8具備三大優勢:一是使用了推力更大的火箭發動機,機動性更強;二是安裝了高性能紅外線導引頭,具備大離軸角發射能力;三是能夠與頭盔瞄準具相連接,飛行員可以"指哪打哪",增強了贏得空戰的幾率。目前,根據公開的圖片和影視信息,我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都裝備了霹靂-8近距格鬥導彈,具體機型有殲-7E、殲-8B和殲-8D。 霹靂-9近距格鬥導彈 霹靂-9可以看作是我國近距格鬥導彈的代表作。雖然整個導彈的外型似乎又回到了霹靂-2的年代,但霹靂-9絕對是一種科技含量較高的近距格鬥空對空導彈。霹靂-9導彈的整體構造與美國的"響尾蛇"導彈十分相似,彈體前端有4片雙三角形活動控制舵面,尾部則有4片固定式尾翼。霹靂-9導彈的彈徑為157 毫米,相較於霹靂-3和霹靂-5要稍大一些。其紅外線成像制導頭、激光近炸引信、破片戰鬥部和火箭發動機都採用了我國目前最先進的技術。霹靂-9導彈有3 種不同的型號,最新型的霹靂-9C其射程超過12海里(22千米),它不光具備較佳的機動能力,而且能夠與我國自行研製的頭盔瞄準具共同使用。從公開的圖像資料上來看,霹靂-9導彈可以裝備殲-7、殲-8戰鬥機家族中的所有飛機,並且人們在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研製的FC-1"梟龍"和殲-10戰鬥機上也看到了它的身影。我國一直致力於將霹靂-9導彈推向國外市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一個裝備霹靂-9導彈的國家將是採購了"梟龍"戰機的巴基斯坦。 霹靂-11中距攔射導彈 早在越南戰爭時期,中國就打算研製一種類似於美國AIM-7"麻雀"的半主動中距攔射導彈。當時經常能夠在內部刊物上見到這兩種編號為霹靂-10和霹靂 -11導彈的概要介紹。20世紀80年代,我國和西方國家的關係進入蜜月期,意大利在AIM-7基礎上自行研製的"阿斯派德"(意為"蝮蛇")導彈進入了我國空軍的視線。意大利阿列尼亞公司證實,在天安門事件之前,大約有數十枚"阿斯派德"被運送到了中國進行相關的試驗。霹靂-11導彈的研製計劃從 1987年開始,當時計劃在2000年裝備瀋陽飛機製造公司的殲-8C戰鬥機。正如上文所述,霹靂-11的計劃最終被更加先進的SD-10取代,並且一度陷入停滯不前的境地。不過,在90年代末的多次國防裝備展上,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多次展示了代號為FD-60的地空導彈系統,這種導彈就是由霹靂 -11發展而來。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打算將這種導彈推向國際市場,不過前途如何尚難論斷。 SD-10中距攔射導彈 SD-10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它的出現代表着我國空對空導彈的研製水平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我國曾經一度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製半主動雷達制導的中程攔射導彈,但後來直接跨越了這個技術門檻,開始致力於研製主動雷達制導導彈。根據外電報道,這種導彈在的內部編號是霹靂-12 (不過這個編號尚未得到官方的確認),SD-10隻不過是為了出口而取的代號,意為"閃電"。SD-10的研製工作起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1990 年完成了關鍵技術的研究,隨後便轉入各子系統的研製和集成工作。進入21世紀後,SD-10開始一系列的地面和空中試驗,並且由一架經過改裝的殲-8B戰鬥機在2002年成功進行了首次發射試驗。根據CATIC的說法,SD-10已經在2004年中期完成了定型試驗,它不光是我國空軍下一代戰鬥機殲-10 的主要超視距空對空武器,更是我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FC-1"梟龍"戰機的主要武器裝備。根據英國簡氏防務集團的報道,SD-10在未來5年內還將有第三個應用平台,那就是我國從俄羅斯採購的蘇-27SK戰鬥機。我國急切地希望用國產武器系統來裝備這種進口戰機,以簡化後勤維護,減少戰時對外界的依賴性。SD-10也可以掛載在經過改裝的殲-8B和殲-7PG戰鬥機上,使得這些已經落後的戰鬥機具備有效的中距攔射能力。 不知是出於巧合還是由於科學的規律總是普適的,SD-10的外型和美國的AIM-120十分相似,不過比後者尺寸稍微大些。唯一的區別在於SD-10的尾翼根部有箭尖似的缺口。洛陽空空導彈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聲稱這樣做的好處是提高了導彈的機動性。SD-10具備4種作戰模式,既可以採用中途慣性+末端主動雷達制導的典型作戰模式,也可以採用全程主動雷達制導的"發射後不管"模式;此外還可以採用發射到預定點再轉換到主動雷達制導的"待機接敵"模式和全程被動尋的的作戰模式,後者對攻擊諸如預警機這樣的強輻射源最具效果。 SD-10是否吸收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呢?由於最近10年中俄之間軍事技術合作的深入,產生這種聯想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根據英國簡氏防務集團出版的《簡氏機載武器年鑑》報道,SD-10從俄羅斯那裡得到了三項關鍵技術,分別是主動雷達制導頭、舵機控制技術和捷聯慣導系統。事實究竟如何,尚且不得而知。
2006-11-05 18:31:18 大中小
"天劍"I是一種類似於美國AIM-9L的近距格鬥導彈,最初是應台灣空軍和韓國空軍的共同要求而研製的。可以使用"天劍"I導彈的平台有台灣空軍的IDF和韓國空軍的F-5E戰鬥機。"天劍"I近距格鬥導彈在1986年進行了首次發射試驗,並於 1993年加入現役。其性能和基本的"響尾蛇"導彈相比並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只不過紅外線成像導引頭更加精密。美國軍方一直宣稱"天劍"I完全拷貝了" 響尾蛇"的技術,根本談不上自行研製,充其量只是把AIM-9L放大了一號。 台灣民間一直質疑"天劍"II是一種半主動雷達制導的空對空導彈,不過英國簡氏防務集團的《簡氏機載武器年鑑》還是將"天劍"II歸類為主動雷達制導的超視距導彈。"天劍"II只能由IDF"經國"戰鬥機發射,於1996年進入台灣空軍服役。中山科學院的工程師聲稱"天劍"II導彈是一種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中距空對空導彈,其技術水平即使和AIM-120C 相比也各有春秋。不過,"天劍"II導彈存在的問題不少:首先是其製造工藝極其複雜,每年只能勉強生產30餘枚,被戲稱為"手持榔頭敲打出來的導彈"。台灣空軍前後共訂購了210枚"天劍"II,這意味着130架IDF連每架攜帶2枚的最低要求都無法實現。其次,"天劍"II的性能究竟如何尚且不得而知,如果的確不同凡響的話,台灣軍方又為何要花大價錢從美國進口AIM-120呢? 中山科學院目前正在醞釀"天劍"II導彈的後續改進計劃,由於IDF"經國"戰鬥機不能使用AIM-120,為了維持戰力平衡,台灣當局不得不繼續展開空對空導彈的研製計劃。中山科學院已經推出了名為"天劍 "IIA的空對空導彈模型,這種導彈具備了完全的主動雷達制導功能,據說可以用來攻擊預警飛機。台灣還打算將正在研製中的火箭衝壓噴氣發動機安裝在"天劍 "II導彈上,以提高這種導彈攔截遠距離目標的能力。為了改善投入與產出比,台灣當局長久以來就渴望將自行研製的武器系統出口到島外。不過,沒有國家敢於冒政治風險去購買台灣的武器,況且即使單純從技術角度來考慮,購買台灣武器也是得不償失,很可能會面臨後勤維護上的瓶頸。 海外後援團 除了自行研製的空對空導彈外,海峽兩岸的空軍還分別裝備了來自俄羅斯、美國和法國的多種導彈系統,而且其中有若干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由此可見兩岸軍事技術較量的激烈程度。 中國大陸 R-27中程空對空導彈 俄羅斯"三角旗"設計局研製的R-27空對空導彈家族是前蘇聯空軍第三代戰鬥機蘇-27和米格-29的主要超視距武器。該導彈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30餘年來衍生了不少型號,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空對空導彈。最早的三種型號是半主動雷達制導的R-27R、紅外線制導的R-27T和被動無線電制導的 R-27P。後來為了適應現代超視距空戰的需要,設計師又增大了R-27導彈的射程,衍生出R-27ER和R-27ET。冷戰結束後,"三角旗"設計局還打算研製一種使用主動雷達制導的R-27AE,但迄今為止這種導彈尚處於概念階段,不知何時能裝備俄羅斯空軍或是出口到國外。 R-27中程空對空導彈隨着蘇-27和米格-29戰鬥機出口到世界上很多的國家。根據外電報道,中國在購買蘇-27SK戰鬥機的時候,就隨飛機訂購了大批半主動雷達制導的R-27R,隨後又購買了R-27ER。2004年初,俄羅斯武器出口部門為R-27P導彈頒發了出口許可證,此前這種R-27家族中較為先進的導彈只裝備了俄羅斯空軍,一直未獲允許出口到其他國家。R-27P安裝了9B-1032(PRGS-27)反輻射尋的頭,可鎖定空中早期預警與控制飛機。雖然外界無法知曉這種導彈的實際性能究竟如何,但西方導彈製造商尚未能開發出一種與之相對應的導彈,這或許就是俄羅斯科技的一種領先優勢。出口型 R-27P有兩種型號:基本型R-27P1、增程型 R-27EP1,後者安裝了一個推力更大的火箭發動機,能更有效地攻擊遠程目標。人們或許還能依稀記得,在2000年的珠海航展上,中航一集團下屬的沈飛在其展示的殲-8IIM戰鬥機的翼下就掛載了兩枚R-27導彈,白色的彈體上赫然印有紅色的P-27P1字樣。如果殲-8IIM攜帶的P-27P1就是R -27P1的話,那我們或許可以從這一個側面來分析發展殲-8IIM的真實目的。 R-73短程格鬥導彈 與R- 27一樣,R-73也是俄羅斯空軍現役戰鬥機的主要空對空導彈。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上世紀80年代才首次露面的R-73改寫了整個短程格鬥導彈的發展歷史。她的高機動性、大離軸角發射能力以及能與頭盔瞄準具相結合的特性使得她看起來儼然是一個高貴的婦人。以至於西方國家的任何一種導彈在她面前,都如半老徐娘那樣顯得寒酸。 不過令人扼腕嘆息的是,由於俄羅斯經濟崩潰、社會動盪,這種先進的空對空導彈誕生20餘年來卻從未進行過改進。由於俄羅斯無力發展新型的短程格鬥導彈,R-73註定還要再服役至少十餘年。"三角旗"設計局目前已經提出了若干改進的建議,主要集中在更換精密的紅外線成像導引頭上。R-73導彈的出口同樣也受到了載機平台的限制,因此在數量上甚至不能和法國的"魔術"導彈相媲美。我國空軍在引進蘇-27SK戰鬥機的同時也進口了大批R-73短程格鬥導彈,這使得台灣空軍在近距格鬥上撈不到一點好處。
R-77是一種主動雷達制導的超視距空對空導彈,研製這種導彈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抗衡美國的AIM-120。蘇聯解體對這種導彈的研製進度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一度使R- 77處於下馬的邊緣。"三角旗"設計局在R-77的項目上一直處於走走停停的狀態,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在得到了外國客戶支付的發展經費後才最終完成了所有的定型試驗。根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報道,R-77已經隨着蘇-30MKK一起進入中國空軍服役,並且已經在2002年中由駐紮在安徽蕪湖的蘇 -30MKK進行了測試性的發射試驗。此舉最終導致美國下決心出售AIM-120導彈給台灣,以平衡兩岸的空中戰力。 "三角旗"設計局目前也推出了多項R-77導彈的衍生型,這些導彈的模型頻頻出現於世界各大航空展。R-77M是R-77的增程型,使用了一台推力更強勁的火箭衝壓噴氣發動機,具備更大的射程和更快的飛行速度,已經進入俄羅斯空軍服役。R-77M-PD(俄羅斯編號為RVV-AE-PD)類似於歐洲MBDA導彈集團研製的"流星"導彈,射程達到80海里(150千米),使用一台火箭衝壓噴氣發動機。這個項目最近的進展鮮為人知,但"三角旗"設計局表示,如果有國外客戶對 R-77M-PD感興趣的話,"三角旗"設計局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整個設計試驗計劃,提供給外國客戶使用。簡氏集團據此猜測,P-77M和P-77M- PD未來也有可能進入中國空軍服役。 台灣 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 AMRAAM是美國研製的第一種主動雷達制導視距外空對空導彈,十幾年來衍生了A、B、C、D四種型號,成為世界各國空軍爭相採購的對象。1991年9 月,AIM-120A就已經開始裝備美國空軍的F-15重型戰鬥機,翌年2月又裝備在F-16戰鬥機上。美國海軍的F/A-18"大黃蜂"則在1993年 10月首次換裝這種先進空對空導彈。1992年12月,AIM-120取得了服役以來的首次戰果,擊落了伊拉克空軍的一架米格-25"狐蝠"戰鬥機。此後,又相繼在伊拉克和南斯拉夫戰爭中取得多次戰果。目前,美國正在生產的AMRAAM型號已經由AIM-120B演進到AIM-120C。AIM- 120C採用了更加緊湊的外型設計,縮短了彈翼的長度,使得其能裝載在F/A-22和F-35戰鬥機的內置式彈艙內。 AMRAAM已經被出口到澳大利亞、巴林、比利時、丹麥、芬蘭、德國、瑞典、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韓國、荷蘭、挪威、西班牙、希臘、瑞士、泰國、土耳其、英國和我國的台灣地區。已經明確要採購的還有埃及、波蘭、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阿聯酋。最近剛加入北約的捷克共和國打算購買一批AIM-120C來裝備其JAS- 39"鷹獅"戰鬥機,匈牙利也正在為購進AIM-120C導彈而修改現役戰機的軟硬件設備。 雷錫恩公司目前正在不斷地升級AIM- 120的硬件和軟件系統,使得整個導彈的發展處於開放式的螺旋上升階段中。目前處於生產線上的AMRAAM導彈的型號是AIM-120C-5,這種在 AIM-120C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導彈具有前者所不具有的大離軸角發射能力(英文縮寫為HOBS)。HOBS技術使得導彈能夠突破導引頭萬向節的方向調節限制,以更大的離軸角飛向目標。緊隨其後於2004年下半年走上生產線的另外一種改型是AIM-120C-7,由於採用了緊湊化的制導系統,制導艙段的長度縮短了15厘米,導彈得以換裝一台長度更長,推力更大的火箭發動機,大大提高了飛行機動性和有效射程。此外,更新的AIM-120C-8也即將於 2005年初從幕後走向前台。這項由美國海軍主導,旨在提升AIM-120壓制遠距離空中目標能力的升級計劃將為AMRAAM家族增添第4個成員-- AIM-120D。AIM-120D將安裝一條雙向數據鏈路,使得其更好地與AESA雷達進行通信。此外,導彈的射程也將比AIM-120C大為提高。根據預定的計劃,AIM-120D將在2006財年開始小批量生產,2008財年裝備美國海軍航空部隊。 台灣究竟購買了何種AIM- 120?台灣空軍對此諱莫如深。綜合外電的報道,從美國在此一採購項目的謹慎程度上來看可以斷定是比較新型的型號,比如AIM-120C。理由有三:首先,整個導彈的運送過程由美國海軍的大型軍火船運輸,全程有驅逐艦、護衛艦和補給船護航,行程十分詭秘,在海上兜了好幾圈才抵達台灣;其次,美國原本打算在台灣進行發射試驗,但最終出於電子參數的保密考慮還是移師美國本土;再者,這批AIM-120早已經在美國組裝完畢,卻要先暫存關島,也體現出小心翼翼的態度。台灣空軍司令李天羽在召開新聞發布會時把這批AIM-120導彈比喻為"彩電",甚至有些自吹自擂地說,如果以此導彈為標準,周邊鄰居裝備的空對空導彈都是"黑白電視機"。由此可見這批導彈對於台灣空軍,不啻為一支強心針。
"米卡"導彈是法國瑪特拉公司於1982年開始研製的一種複合型導彈。所謂複合型是指其本身是一種中距攔射彈,卻又同時具備了近距格鬥導彈的特性,因此有利於簡化彈藥體系。"米卡"導彈有兩種型號:末端採用主動雷達制導的"米卡"EM和採用紅外線制導的"米卡"IR,二者在發射後至導引頭開始工作這段時間內皆採用慣性+數據鏈更新的制導方式。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米卡"導彈在繼承了兩種不同類型導彈優點的同時,缺點也增加了一倍。無論從近距格鬥導彈還是從中距攔射導彈的標準來衡量,"米卡"都是失敗的作品。作為近距格鬥導彈,過重的發射質量制約了其機動性;作為中程攔射導彈,發動機推力過小又限制了其射程。於是,"米卡"導彈從一開始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瑪特拉公司可能從來沒有想到,"米卡"導彈的第一個用戶居然是台灣。1996年,台灣向瑪特拉公司訂購了960枚"米卡"EM導彈,這着實讓法國人賺了一筆。1998年5月和2000年3月,台灣空軍的"幻影 "2000-5戰鬥機接連進行了兩次"米卡"導彈的發射試驗。2002年12月,台灣國防部的新聞發言人黃穗生表示,台灣空軍在"漢光"演習中首次進行了 "米卡"導彈的全射程全制導實彈射擊,一架參演的"幻影"2000-5戰鬥機同時發射了2枚"米卡"EM導彈,成功摧毀了30千米外模擬蘇-27的靶機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5: | 美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 |
2005: | 談林彪的病—訪離休老戰士楚成瑞 | |
2004: | 中國時局一些極其危險的信號 | |
2004: | 中國的戰略更像屠房肉刀而不是外科手術 | |
2003: | 中國殲-8戰鬥機的最大的遺憾 | |
2003: | 打台灣是中國走向世界強極的必然之路 | |
2002: | 西方文明的難言之隱 | |
2002: | 忠魂為何守遼東(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