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爭取聯合國維和部隊司令這件事可以看出,美國的大戰略已經向“絕對霸權”一邊傾斜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新當選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於明年1月1日就職,目前正在籌建一個過渡小組挑選聯合國高級官員。據說,美國近日在聯合國密集遊說,希望由一名美國上將擔任聯合維和部隊司令,負責管理聯合國維和行動。聯合國維和部隊目前擁有9.5萬人,負責從黎巴嫩到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等地區的維和任務。人們不禁要問,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已經在聯合國享有相當強的主導地位,現在又把手伸向了具體的專業管理層職位,美國到底想在國際社會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美國想當什麼樣的霸權?
“仁慈霸權”與“絕對霸權”
自從上世紀90年代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後,美國各界人士最關注的大戰略問題就是如何維持美國的霸權地位。自公元1500年現代國際體系誕生以來,所有霸權國家都未能避免盛極而衰的命運,美國當然不想走這樣的霸權之路。
西方政治學家、歷史學家研究認為,霸權衰落的主要原因是霸權國家太過於強勢,勢力擴張過快,最終引起了其他國家合力平衡霸權。對此,政治學家們紛紛開出了“合作霸權”“仁慈霸權”“謙遜霸權”等藥方,主張在確保美國戰略優勢的前提下,美國要顯示出大國的度量,與世界其他國家分享權力、分享利益。唯有如此,其他國家才沒有聯合制美的動力,美國才能減緩與其他國家的矛盾,儘可能長地延長其霸權壽命。
應當說,這些意見受到了美國決策層的高度重視。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確實也曾制定了多種計劃,首先要求盟國與美國分擔責任、分享利益,其次也要求發展中的大國在國際機構中發揮較大的作用。然而,美國國內也有一派人相信,國家的本質就是追求權力最大化,國際鬥爭就是“零和遊戲”,實行“仁慈霸權”只能讓美國的競爭者更快地超越美國,讓美國處於不利地位。他們主張,美國應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增強絕對實力,拉大與競爭者的相對差距。唯有如此,其他國家才會失去聯合制美國勇氣。可以說,歷屆美國政府都在“仁慈霸權”和“絕對霸權”兩種意見之間搖擺。
超級大國的“蠅頭小利”
從布什上任以來的行為看,天平似乎又擺回到了“絕對霸權”一邊。
無論是在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是在亞洲開發銀行,美國由於經濟實力雄厚、政治影響力大,或占據着關鍵職位,或享有較大的投票份額。甚至對主要國際機構視而不見,在重要國際事件中組建所謂的“意願者聯盟”,完全不尊重國際社會的意見。
這次遊說事件說明,美已經不滿足在國際機構中享有政治主導權,而且還要擁有對具體行政事務的掌握,掌握國際組織的具體行動。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政治決定是由安理會成員國共同決定的,即使美國占據了聯合國維和部隊司令這個位置,也不可能獲取多少政治利益,而只能在一些具體的、戰術性行動中做手腳。
美國過去在國際機構中的行為表明,美國可以藉此機會獲取情報,可以影響聯合國公布的評估報告,可以影響當地的力量對比。例如,國際原子能機構在伊拉克核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期間,美國就曾利用其核查人員在伊拉克收集情報。可以說,對於一個超級大國而言,這都是些蠅頭小利。連這樣的小利都放在眼裡,連這樣的職位都要探入囊中而後快,美國如何能讓國際社會相信,它要做一個仁慈的、溫和的、合作的霸權。
一葉知秋,從美國爭取聯合國維和部隊司令這件事可以看出,美國的大戰略已經向“絕對霸權”一邊傾斜。修昔底德說,強者做其想做的事,弱者遭受其必須遭受的事。美國正在走上歷史上一切帝國所推行的弱肉強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