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解放軍可扒掉F-22一層皮
送交者: 網絡謠言翩翩飛 2007年03月28日15:25:4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小時候提起隱形飛機,闖進腦海的就是《恐龍特急克賽號》的碩大飛船,刷----的一下說沒就沒了,肉眼都看不見些許蹤跡。海灣戰爭之後,F-117的神勇更是觸動了中國人的心弦,霎時間擁有隱形飛機就成為了民族自立的代表,成了國家實力的象徵,更是逐漸的衍生成了一種情結,就像沒有在有生之年看到國產隱形飛機升空便死不瞑目。於是,意淫者有之,慨嘆者有之。意淫者,言之鑿鑿,說是在海灣戰爭結束後幾年便在我國的大西北某地有類似於F-117的多邊形戰機騰空而起;慨嘆者,叫苦連連,哀嘆中國的軍事目標在隱形飛機面前都將成為揮舞亂拳大炮打蚊子的睜眼瞎。


要說這兩種論調當時在社會上都有支持者,現在想想也可笑。要說真是有這麼一架多面體飛起來,可能不新鮮,中國的飛機設計者能力再不濟,好歹也能弄出這麼一架符合氣動原理,外表有模有樣的飛機出來,不過能不能到0.6馬赫,有沒有雷達波反射的效果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要說中國完敗於隱形飛機,也是杞人憂天,雖說現代科技使得軍事的力量愈發不均衡,但是和朝鮮戰爭幾乎沒有空軍的志願軍來比,現在的我們還是幸福的很。[


美帝的隱形飛機技術是先進,性能是驚人,(當然價格也很high~~~),但是跟風者有沒有想過,我們真的有必要一味跟着美帝的屁股後頭跑研製什麼隱形飛機麼?


我認為,武器服從於戰術,戰術服從於戰略。


咱先從戰術層面上說說。


這飛機的隱形,無非是從外形和材料下手。


外形有很多種選擇,最容易理解的就是F-117的多面體,將雷達波四散開來,再加上吸波材料的應用,使反射的雷達信號少之又少,形成極小的RCS。常規認為只要彈開雷達波避免地面站接到回收信號就可以了,所以在設計時只要考慮到幾何效應就行。但是這不就簡潔到只要學過高等數學建模和3Dmax就可以設計飛機了麼?風洞幹什麼吃的?按照計算出來的模型,往往是不符合氣動原理或者是沒有實用價值的(比如幾乎沒有彈倉空間)。再加上現在的多基雷達站的大規模應用,使得反射雷達信號不能再盲目地散射,所以看似用簡單的數學就可以分析清楚的模型變得相當複雜。正是由於F-117對多基雷達站和米波雷達的不適應,美軍才將現役的部分戰機封存,大概是在對付使用不起雷達的游擊隊時再出來發飈。這條路,現在來看,是死胡同。


但是也不是完全的死路,畢竟多邊形的外形比大包大攬照單全收的要強得多。比如F-22,整個機頭和進氣道全是菱形的基調,說實話,比F-16的氣泡看着更有技術性更好看。


再說這機翼。到底是三角翼好還是蝶形翼好一直存在爭論。比如務實的美國人對三角翼從來就只停留在驗證機階段,誰要是造出三角翼的原型機就讓他下馬,洛克希德馬丁的獨大讓蝶形翼統治了五角大樓的主流;浪漫的法國人只對大三角翼情有獨鍾,只為當年達索的一句話,一定要將小鴨翼和大三角進行到底。按照傳統的計算來說三角翼的正面RCS較蝶形機翼的要小,但是由於對機動性的要求,新的三角翼前往往加裝鴨翼來提高升力和翼面積(LCA......我就不評論了),這樣的設計又加大了RCS,使得三角加鴨翼和蝶型翼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是我們要看走向,三角翼幾乎毫無例外的採用大單垂尾,確實這麼大的穩定面可以保證飛機的氣動穩定性,但是在側面的雷達反射截面幾乎無可隱藏;看現代的蝶形戰鬥機,尤其是雙發,往往採用了雙垂尾,減少了尾翼的橫截面,如果再進一步使用深V外傾尾翼就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這個不是硬性地歸類,自己閉上眼想想,大三角翼加深V外傾雙尾翼,成什麼樣子了?沒錯,就是波音的X-32,為什麼下馬?


外傾的尾翼在轉向時會產生橫滾力矩,為了保持飛機的平穩必須其他的舵面同時反向操作,這就對飛機的飛控軟件編寫和飛行適應產生了挑戰,再加上尾翼直接在大三角翼後方耦合,複雜性不言而喻。不是說複雜的東西美國人無法解決,然而越是複雜的東西越容易受到外界影響,不久前的F-22操作系統居然無法識別跨越日期變更線而大規模故障的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X-32無疑是前衛的,但是太過超前反倒使人懷疑它的實際應用。同樣,F-23也死於自己的生不逢時,深V敗於雙垂尾。這還是深V,至於在JSF競爭中頭一個出局的麥道,看看它的淺V,就知道美國人都在懷疑。


回頭再看我們的殲十和飛豹。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大垂尾的戰鬥機,但那是為了方便拿在手裡。現在呢?如此碩大的尾翼背後是我國對複合材料的研發不足和四餘度飛控軟件編寫的不自信!!


有人還會提到飛翼,沒錯,B2是成功的,而且現在的研究走向是高空高速的飛翼。但是不可否定的是,為了減少雷達反射波和紅外信號,B2將發動機置於機翼上方,在做大攻角機動後的供氣量能不能跟上是個問題,並且是否符合中國的需要後文再敘。


還不能忘了座艙。就像我看汽車只要看到輪轂和轉向燈就可以判斷出車的檔次一樣,我看飛機是從起落架和座艙蓋着眼。不是咱不愛國貨,F-16的黃金鍍膜整體氣泡就是比咱八爺的高出不是一個檔次。不僅是從審美上,就這淺淺的幾條金屬框,反射的雷達波足以抵消你很多方面的努力。這不是工藝的問題,如果座艙邊條框的強度不夠,無異於讓我們的飛行員開着老爺車上高速。所以,有一定反射角度的氣泡是發展主流。我不知道中國現在能不能做出一個完整的氣泡來,別看F-16頂了20多年了。這氣泡對透視性,防撞擊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外層的鍍膜也是尖端技術,同時對整體的重量也有要求,可以說技術要求不亞於空間站用的玻璃。另外,成本也是一個問題,歐洲的戰鬥機沒有氣泡式因為技術不過關,美國的新裝備的超級大黃蜂也不是氣泡只能說是出於成本考慮了。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不是內置彈倉,如果不是內置,以上所說的就還是圍繞着三代半在扯淡。F-111是最早使用內置彈倉的“戰鬥機”,那時是為了減少空氣阻力,加快速度;F-22則由於裝備了優秀的發動機解決了超機動和超音速巡航問題而純粹是為了隱形(當然也對超機動和超音速巡航有正面積極效果)。彈倉外掛的一顆小小的格鬥彈就可以使戰機完全現形,而內置彈倉空間又太小,為了解決這一矛盾,美國曾經有人設計過模塊化的機體彈藥合一的想法,使發射導彈對機體隱形效果不會影響或者沒有太大的影響。中國也作過類似的設計,簡直就像積木一樣。不過一方面對導彈的設計要求過於苛刻,無法進行適配普及,另一方面還真就沒找到發射導彈後對機體隱形效果影響不大的辦法。就算採用了內置彈倉,別以為萬事大吉了,鋸齒形的倉蓋遠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以前看到很多CG愛好者做出的國產模型都是模仿F-22設計出鋸齒倉蓋,一位老哥告訴我,這鋸齒的角度,咬合間距等等是和飛機的外形特徵,風洞參數,塗裝材料等等好多種因素綜合確定的,哪裡是想怎麼鋸就怎麼鋸?


再說說這DSI。最近流行DSI,就是因為大家在小龍的身上看到了DSI,就是因為交給巴基斯坦的小龍是全世界第二種應用DSI的戰鬥機。這DSI(diverterlesssupersonicintake)是好東西,結合S型進氣道確實可以大大減少發動機的正面發射雷達信號。但是要想獲得真正的氣流兩側壓縮,進氣道的唇口就要隨着鼓包向前壓出去,形成一個“尖”,也就是鋸齒唇口。可是看看外面的小龍,有什麼?一個腫瘤,還不是完全的DSI。而最開始試驗DSI的F-16驗證機和F-35都是鋸型的唇口。這方面不要認為我們已經很接近了,差距仍然存在,(看看X-32的DSI的進氣效率和一般的隱形效果)只不過已經不是質的了,只能是說明我國也在DSI的領域加快了探索和實用研究。


發動機噴口的減少紅外處理和保型油箱的作用不加贅述,因為中國離這些實在太遙遠了,什麼時候國產的推重比13的大推面世,國人發現高等數學應用於生活,再談那些不遲。


說完了外形,再說說這材料。材料其實沒有太多的文章可陳,大家也都了解,無非就是吸波塗層(1.44的電離層技術說實在的不大現實,也就不討論了),也叫 “黑粉”,是一種磁損耗塗料而已,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神奇。(法國人有一套,在F-117A地面展出時,派領事人員無意中靠近,假裝撫摸用指甲摳出塗層粉末被現場抓住,鬧了個國際大笑話)它將電磁波轉化成熱能,但是效果有限,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預感出F-117可能過時之前就將其封存而不是進一步升級的原因。而國內居然還有好多新軍迷整日說中國的空軍都是灰的,不象美軍的飛機隱形等等的笑話。通常黑粉要和干擾塗料綜合起來使用,由於沒有圖,原理我一時說不大清,其實就像高中物理裡面不反光的望遠鏡鏡片塗層一個道理,利用四分之一的波長來和入射波互相干擾抵消,降低接受者的信號收集量。中國在這兩個領域並不落後,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仍會遇到工藝和成本的瓶頸。


前面所說的S型進氣道也應用到吸波塗料,通過DSI或擋板讓雷達波在進氣道里來回反射,每一次的反射都減少雷達波的能量,最終從進氣道中出來的雷達波已經很弱了。聽說殲十的進氣道就使用了吸波塗料,這有可能,一是技術不難,二是相當於拔高了短板。611的同志們,加油啊!!!


還有主動的隱形技術,就是向雷達主動發出相位相反,波長頻率和功率都完全相同的雷達波,如果成行,飛機幾乎可以在視距之外完全隱形。當然這都是理想化的,這需要技術上和情報上的完全配合。萬一人家將計就計,故意給你一個相位反過來的假情報,那時可就......不好形容,反正岸基雷達發現F-22比發現阿利伯克都得遠。[]


說了這些技術性的東西,回到主題,中國真的有必要跟着美帝的屁股後頭追麼?未必。


先說這內置彈倉。我認為內置彈倉的戰鬥機完全是戰略攻擊性武器,不管是F-111,F-117,B-2,F-22還是F-35,它們的用武之地都是未宣而戰,對敵方防空目標進行手術刀式的打擊,如果真是實打實的斗,雙方都沒有在第一波打擊中對敵方的空中力量和防空力量有致命殺傷,這些隱形戰鬥機的性能未必能像宣傳的那樣神乎其神。F-117在航展中多次被民用雷達甚至電台發現行蹤便是小小的例證。並且隱形戰機的RCS往往是正面的數據,是理想的對空條件下測量出來的,而雷達的地點,角度和波長可就不一定那麼理想,其他的反射面必然可以留下印記。F-22彈倉打開的時候的RCS可是和F-15A差不多的。再加上多基雷達站的大規模使用,小數點後多少個零的數據也就只是個神話。


內置彈倉載彈量小,這倒是很符合我國空軍的胃口,反正本身的載彈量就不大,誰讓發動機這個瓶頸一直沒有解決呢?但是不得不說的是,現代的防空網越來越密集,在無法提高攻擊效率的條件下為了增強攻擊效果而增加攻擊頻率,對戰機對飛行員都是很大的威脅。看看我軍的火箭彈使用的頻率就知道,在沒有迅速掃平對方防空網絡的情況下,我軍的對地攻擊能力還是比較薄弱的。在數量優勢的前提下,加大載彈量還是保護我們寶貴的飛行員的必要手段。


同理,在我們未來的航母上,內置彈倉也很難應用。雖然艦載機的對地攻擊要求沒有那麼高,省下的空間和重量可以用來加載更多的油料,但麻煩的是,看來我們的航母並不是10萬噸以上的大塊頭,甲板空間必然狹小,而內置彈倉的機翼如何摺疊是一個相當的難題,美國海軍就曾因此刁難X-32。依我看,國產的艦載機還沒有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


再說這成本,中國的軍費到底是多少咱不作評論,但是不富裕是真的。拋去軍隊官僚的貪污浪費,各式各樣的資本外流,我們真正能夠用於設備採購和技術開發的沒有很多。雖說中國的人力資本相對廉價,但是在高科技的產品上我們的價格優勢並沒有鞋子和打火機那麼突出,頂少也得是國外平均採購價的一半,這就讓我們現在的採購費用捉襟見肘了。另外,隱形戰機和航母一樣,都是後期的維護費用占大頭,千萬要當心買得起用不起。這時我們一定要考慮效費比的問題,高科技的隱形飛機是不是值得去投資,投資的結果是不是真的能像數據上顯示的得到高額回報。


採購部門一定要捫心自問:隱形塗料我們用不用的起?特殊材質的艙蓋我們造不造得出?後勤材料供給跟不跟得上?保障設備能不能配套?人員素質頂不頂得上去?還有,就算隱形飛機能以一當十,可是沒有足夠的數量優勢還是形不成完全的戰鬥力,就像武器能影響戰役,卻不一定能影響戰爭一個道理,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完成規模採購?[


其他相關部門也要有所交待,這是中國人的民族性格。財政要對納稅人有所交待,我們採購流程中間沒有暗箱,沒有拿納稅人的錢中飽私囊;科研部門要對飛行員的生命有所交待,我們沒有虛報數據,沒有拿飛行員寶貴的生命開玩笑;軍隊要對國人有所交待,我們沒有把隱形戰機當祖宗供起來,也沒有噼里啪啦的墜機,還要在戰爭中讓人們覺得物有所值;外交部要對國際有所交待,我們怎麼用和美帝侵略他國所用類似的隱形戰機來實現“和諧世界”......山芋美味也須防燙手。


我不是認為我們發展隱形飛機就沒有意義了,畢竟隱形飛機是各國空軍發展的重點,這是大趨勢,只是認為不該完全按照美國人走過的路線。你塗料我粉末,你DSI 我就鼓包,這沒有意義。一直都跟風,不如拓展自己的技術。老毛子的1.44雖然現在很難實用化,但是思路很不錯,跳出了理論的窠臼。我們應該在借鑑先進技術的基礎之上,發展自己的理論系統,甚至跳得更高,跳得更遠,從太空的角度放眼空軍任務。這倒不是假大空放衛星,是時不我待。再說了,60年代的“雙 25”“雙26”就真的是浪費了麼?沒有當時的目標的虛無,哪裡有八爺的今天?


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實力研製隱形飛機,我們可以從其他的角度着眼,比如棄矛而取盾。隱形飛機的隱形畢竟是相對的,是在特定條件下的。我們可以換個環境,把他們的小飛雞套下來,比如,雷達的波長。


現在都在說捷克的米波雷達,米波確實可以使隱形飛機現形,但是從我軍的反饋來說,維拉的分辨率差,信號速度慢,定位飄忽,對付韓國的F-117可能還行。要是F-22超音速巡航,甚至是曙光女神侵犯領空,對這樣的高速目標就難有作為了。現在的普遍做法還是多基雷達站,通過多個區間合成定位到一個點上,但是這又形成一個問題:數據連結。發射機和多個接收機會收到大量的目標信號,怎麼在瞬間數據交換並排除雜波遴選有價值目標跟蹤,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基站越多難度也成級數提高。有人曾提過利用中國移動的信號站作為基站被動檢測F-22的雷達信號,並不荒謬,可以考慮,以前也沒有人想到用電力線上網,現在不也可以並且實用了麼~~~


有人會說,F-22可以在夜間採取無線電靜默狀態,由後方的預警機單向指揮,這樣就很難被直接發現了。確實很難對付,但是中國也有老話:擒賊先擒王。海岸線上的艦艇一定要大量裝備反輻射導彈,哪怕飽和攻擊的方式也要把預警機轟走。美國也曾試過有F-22來作為預警機,但是在數據鏈的問題上經常出現衝突,以至於在現在很少見到這種訓練方式了。要是真是幾十架F-22搞集群作戰,那就只好祭出李雲龍的大旗,拼了,不過日子了,所有信號站開最大功率,強電磁干擾,咱瞎子打盲人,刺刀對白刃。我就不信拿十架殲七拼機炮還拼不過一架F-22。


現在聽說中國和好多國家都在研製光譜雷達,可以檢測飛機空中飛行留下的電離氣體和碳微粒,要是能成功的話,也算扒掉了F-22一層皮。


老美的隱形飛機真的是相當難對付,是一個超脫了現代戰爭的高級武器,但是決定戰爭的還是人!!!正視它的威力不等於就要受它壓制,更不等於惟其馬首是瞻。敵人的飛機先進不可怕,自己嚇自己才最可怕。


我不希望我們自己的隱形飛機真是和F-22一個模子脫出來似的,那些做CG的朋友們,忘掉猛禽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請宋楚瑜出任福建省省長及設立“閩台特
2006: 新“現代”級驅逐艦138艦武器全解密
2005: 焦國標:討伐中宣部
2005: 和台獨面對面
2003: 和平主義的現實困境
2003: 伊軍戰術帶有林彪、陳賡烙印
2002: 第三視角看蔣介石
2002: 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