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美國陸軍第二步兵師5117團指揮官、上校,形式:回憶錄):
在朝鮮的這段時間裡面,我終於懂了什麼是:真的無法戰勝!
在我參加的太平洋戰爭中,與日本軍隊交手,已經不是一次的事情了。縱觀日本軍隊的進攻與防禦來看,雖然表面上看似十分兇猛。但是,實際上卻是一種無助的歇斯底里的瘋狂的最後發作!
而在朝鮮時期,我看到了另外一支完全不同的亞洲的軍隊-中國解放軍。這是一支當時只能依靠“精神力量”來武裝先進武器的軍隊。他們並不懂得什麼是真的武裝先進力量。但是,他們依靠精神力量,卻在這裡一次一次挫敗了“美國將軍們”的宏偉計劃。中國入朝前段時期,占據了戰爭中制勝的主要因素,具備了“突然性,難以預料性”。十分接近納粹初期的“閃擊”。但是,這並不是中國人有意製造的什麼戰術,而是美國愚蠢的國會與“麥克”將軍的極端輕視,造成的。
我們應該想到,當我們以幾乎美軍軍隊50%的實力,來投入一場僅靠近中國門前的戰爭。作為多年來作戰的中國紅色領導人們,他們勢必不可能“坐視不理”。而中國也十分希望通過這樣的一場交手,來驗證自己的“國際存在”。
中國軍隊是一支難以對抗的軍隊,對於我們來說,他們具備了“無謂與魯莽”的兼顧特徵。他們的裝備很差。從繳獲的武器來看,大多數都是二戰時期,日本軍隊遺留的產物。而在後期才裝備了約13個師的全部蘇式裝備。對比日本軍隊,不難看出,中國軍隊的衝殺力量是十分強悍的。日本軍隊所具備的一切,中國軍隊完全具備。而日本軍隊不具備的,則是中國軍隊的最難以征服的特徵。
秋季反攻之前,中國軍隊對於我們與聯合國其他軍隊,採取了類似殲滅中國前政府軍的手段“分割包圍,逐一消滅”但是,中國前政府軍,無論它們的能力與裝備,都不可能與我們來比較。我們的一個步兵團前出,會有約1個聯隊的戰術空軍,100-300門的遠程精確打擊火炮的協同支援。而大多數參戰的美國軍隊,則是來源於前次戰爭的“剩餘產物”因此“We are not recruits”。而中國軍隊只有地面炮火支援,而且這些支援還是間斷性。因為他們必須躲避我們的空軍打擊。因此,中國在這個階段採取得“包圍戰術”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我們獲得了秋季戰役的前期短暫勝利。而這個勝利使得麥克將軍,似乎看到了曙光。但是,中國軍隊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戰術,他們到處跑動。利用我們與聯軍之間部隊行進速度差,製造消滅我們的戰機。
而我們恰恰忽略了這一點。往往,我們經過空軍偵察,發現中國軍隊後,我們便以正規編製作戰序列,快速開往那裡。但是,我們的聯軍部隊,前進速度,並不能與我們同步。因此,在局部造成了十分適合中國軍隊作戰習慣地“單兵團冒進”。也是如此,我軍被大批擊潰的日子,就在眼前。
作者(原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第1師第1170戰術團指揮官約翰·馬丁上校)可以打敗朝鮮!它們的軍隊絲毫沒有戰術能力與抵抗能力。我們在仁川登陸後,將50萬朝鮮軍隊合圍。而被合圍的朝鮮軍隊,戰鬥力低下,精神潰散。因此,造成我們“全面殲敵與快速進攻的概念”。而我們的錯誤在於,在靠近中國領土地段,我們沒有在這裡警覺起來,在我們空軍對中國東北地區的不斷打擊下,總司令部認為中國軍隊不可能在丹東,等地冒着我軍空襲炮火,來快速集結50萬以上的部隊。而前沿偵察結果,我們遭到了中國軍隊的迷惑。他們不斷在丹東等地紛紛撤出部分“警衛部隊”。而我們以為這是中國人被我們的實力所震撼。但是,實際上他們在座一種“交換戰術”。把作戰實力不足的由民兵改編的部隊,悄悄替換稱由中國內地具備戰爭實力的優勢軍隊,而準備對於我們實施“突襲”。
作為美軍作戰歷史上,唯一一次我們不能戰勝對手,而在無勝利停戰協議簽訂的戰爭上,我們品嘗了“恥辱”的味道。麥克阿瑟的確是一個出色的將領。但是,他把與日本人作戰所獲得經驗與見識,應用到中國人身上,這是極端錯誤的。日本軍隊不能與中國軍隊比較。前者是在一種近乎瘋狂自殺的理念驅使下,來作戰。他們無所謂戰術。無所謂裝備。只要敢於自殺。就可以。但是後者則是為了體現自己的戰術價值,而去拼殺。雖然他們的傷亡很大,但是,能夠在極端落伍的裝備下,擊潰,打敗一支完全進入“裝甲合成化”理念的世界軍隊,這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更加“榮耀”。我認為,韓國軍隊作戰能力1個師相當於中國軍隊的1營。日本軍隊作戰實力,拋開火力優勢。相當於解放軍軍隊的1個團。而在麥克指揮下我們,我想我們可能連一個A連連隊,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