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弱者的強硬反擊:現代游擊戰讓美軍無奈
送交者: 吳強 2008年01月23日16:19:3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吳強 申立

  2007年6月14日,美軍一輛軍車在伊拉克北部城市基爾庫克遭炸彈襲擊,造成美軍士兵3死1傷。同一天還有1名美軍士兵在巴格達東北的迪亞拉省死於輕型火力襲擊。截至目前,美軍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數已超過3510人。而造成美軍重大傷亡的只是一些三五成群、手執落後輕型武器、以游擊戰為主要作戰形式的反美武裝人員。反美武裝組織的游擊戰不但使美軍從“零傷亡戰爭”的美夢中驚醒,而且還勾起了美國人對于越南戰爭的痛苦回憶。美軍智囊團的評估報告說:“若半年內打不贏伊拉克戰爭,美軍將在政治和公眾輿論上面臨‘越戰式’潰敗。”裝備落後的反美武裝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戰績,主要得益於他們把傳統游擊戰法與現代作戰條件相融合,逐漸形成了一些有針對性的、行之有效的“現代游擊戰法”。

  現代破襲戰:“以弱攻強”的有效戰法

  2007年5月13日,伊拉克反美武裝破襲了駐伊美軍位於巴格達北部的阿爾塔吉空軍基地,1架美軍直升機被摧毀,9架直升機遭到不同程度損壞, 4名美軍士兵受傷。伊拉克反美武裝在實施破襲的過程中使用了迫擊炮。在這次襲擊中受損的直升機至少包括兩種機型。雖然被擊傷的飛機中的6架已得到修理, “完全可以執行任務”,但是,這次襲擊行動卻實實在在地戳到了美軍的痛處,並讓人們再次聯想起了2004年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的美軍“奧林匹亞”特遣隊基地被襲事件。那次襲擊事件導致了22人死亡,57人受傷。死亡者中有19名美軍士兵。之後,實施那次襲擊行動的伊拉克武裝組織“安薩爾遜尼軍”還在網上對自己的“傑作”大肆炫耀。當時,武裝組織向美軍基地發射了多枚火箭,其中一枚火箭彈擊中了基地食堂,而當時數百名美軍士兵正在食堂進餐。火箭彈在人群中爆炸,巨大的衝擊力將美軍士兵從座位上拋到空中,整個食堂變成了一片火海,彈片四散飛濺,美軍士兵紛紛被彈片擊中倒地。

  像這樣的破襲行動還不斷地發生在伊拉克的其它地區以及阿富汗。這些破襲行動向人們發出了這樣的信息,那就是,缺乏重武器的反抗武裝除了使用路邊炸彈對美軍進行打擊以外,也可以實施更加主動的攻擊行動。作戰目標已經不再限於美軍的小規模巡邏分隊,而是開始擴展到了防守嚴密的重要軍事基地。此外,通過主動出擊的作戰方式,反抗武裝所獲得的自信心比實際的戰果更加重要。由於受到了這種進攻色彩更加濃厚、挑戰性更強的作戰行動成功的鼓舞,嘗到甜頭的反美武裝可能會在條件成熟時繼續策劃更加大膽的作戰行動來打擊他們的敵人。

  狙擊戰:現代游擊戰的“新寵”

  戰場上神出鬼沒的狙擊手人數雖少卻能讓對手心驚膽戰。狙擊手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威懾作用,打擊的精確性是重要的原因。有資料顯示,現代戰爭中,普通輕武器平均發射2~5萬發子彈才能造成1名敵軍的傷亡。然而,狙擊手則能在1000米甚至更遠的距離上準確地攻擊敵人,僅用1~2發子彈就能殺傷一名敵軍。現代戰場上,狙擊手就像是一柄高懸在敵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使之始終處於隨時可能喪命的恐怖氣氛之中,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對手失去了行動的自由權。訓練有素的狙擊手一人一槍有時候就可以像一支部隊一樣給敵人造成重大傷亡。二戰中的一些著名的狙擊手甚至創造了一人射殺數百人的驚人戰績。

  但是,歷次戰爭中的狙擊行動大都是作為一種輔助作戰行動而存在的。而在伊拉克,狙擊作戰行動曾經一度作為一種特殊的相對獨立的作戰方式而存在,在一個時期與一定範圍內成為反抗武裝打擊強敵的重要手段。在費盧傑的作戰行動中,反美武裝訓練有素的狙擊手給美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致使美軍有時為了消滅一個暗藏的伊拉克狙擊手,不得不用重炮把整座樓房轟塌。《紐約時報》報道,在費盧傑之戰中,曾經有150名美海軍陸戰隊員被困數小時無法前進,而擋住他們的只是幾名訓練有素的狙擊手。美軍為了消滅這些狙擊手,總共發射了大約35發155毫米炮彈、10發坦克炮彈和3萬發子彈,但狙擊手仍然沒有停止射擊。去年,卡塔爾“半島”電視台播放了一段錄像——伊拉克狙擊手躲在暗處悄

  然開火,美軍士兵應聲倒地。這份錄像包括了好幾組不同的狙擊場景,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多名美軍士兵在遭到狙擊手射擊後倒地。從伊拉克反美武裝的狙擊行動所產生的作戰效能以及影響能力來看,狙擊行動已經在現代條件下從一種輔助作戰行動上升為了一種可以相對獨立實施的游擊戰法——狙擊戰。美軍為了對付伊拉克反抗武裝的狙擊戰,想了許多辦法,包括研製安裝在各種車輛上的能夠快速定位狙擊位置並發射彈藥消滅狙擊手的專用裝備、運用“捕食者”無人機偵察並消滅狙擊手、運用己方的狙擊手消滅敵方的狙擊手等。但是,由於狙擊作戰實施方法簡單、對於武器裝備要求低、作戰的效費比高,非常適合於裝備落後的武裝組織使用,因此,必然會在游擊戰行動中得到更加廣泛的運用。

  “炸彈襲擊戰”:威力巨大的現代游擊戰法

  伊拉克、阿富汗等地的一些武裝組織在面對美國強大的正規軍時,廣泛地運用了一種特殊的作戰方式——“路邊炸彈襲擊”。如今,從運用的頻率與廣泛性來看,“路邊炸彈襲擊”已經從一種零星的隨機攻擊行動上升為了一種新的游擊戰法——“炸彈襲擊戰”。“炸彈襲擊戰”的一個重要的優勢就在於,這種作戰方式所使用的主要武器,即各種各樣的簡易爆炸裝置的製作方法非常簡單,反美武裝能夠在極為簡陋的條件下,大量生產這類武器,為實施“炸彈襲擊戰”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對於在伊拉克執行作戰任務的美軍士兵來說,他們對於“炸彈襲擊戰”的感觸可能最為深刻,因為,在伊拉克各類簡易爆炸裝置幾乎無處不在,時時刻刻威脅着美軍士兵的生命安全,而且無論他們採取何種清巢措施,都無法將這些爆炸裝置清理乾淨。

  “炸彈襲擊戰”的作戰效果讓人不敢小看。據統計,伊拉克的美軍陣亡人員中,有80%左右喪生於“炸彈襲擊”。由於伊拉克反抗組織不斷運用“炸彈襲擊戰”給美軍造成重大的傷亡,使得美國為了應付這種威力巨大的游擊戰法絞盡腦汁。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裡,美軍已經在防範路邊炸彈襲擊上投入了大約50億美元,而且還將繼續為此投入40億美元,其中包括購買防護能力更強的新型車輛、配備用來檢測和排除炸彈的裝置。不過,雖然美軍為解決路邊炸彈問題投入巨資,但除了取得某些“臨時性功效”外,並沒能從根本上改變越來越多的美軍被路邊炸彈所傷的尷尬事實。“炸彈襲擊戰”的實施方法也很簡單,反抗武裝可以使用遙控器、手機、無線電裝置或者拉線門鈴來引爆炸彈。雖然,隨着美軍反炸彈技術的快速升級,反抗武裝成功殺傷一名美軍所需要的炸彈數量增加了六倍以上。但是,美軍死於路邊炸彈的人數仍然在不斷攀升。此外,美軍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反美武裝的技術水平也並非停滯不前。最近,伊拉克反美武裝使用的一種被稱為爆炸成形彈(EFP)的新型爆炸裝置使美軍的“防地雷反伏擊車”也無法抵擋。而這種“防地雷反伏擊車”在不久前還是美國人最為得意的裝備之一,並準備大量生產以代替無法抵禦反美武裝的“炸彈襲擊戰”的“悍馬”軍車。目前,美軍還在繼續尋求可以有效對付“炸彈襲擊戰”的手段,這些不斷發展的反“炸彈襲擊戰”手段將會進一步增加這種戰法的實施難度。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美軍的應對手段客觀上也在推動“炸彈襲擊戰”不斷向前發展。可以想象,在未來的作戰行動中,“炸彈襲擊戰”必然會繼續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游擊戰戰法,成為弱者攻擊強者的有力武器。

“連環伏擊戰”:強者的惡夢

  2006年的黎以衝突中,作戰經驗豐富的黎巴嫩真主黨的武裝人員對以色列國防軍的快反部隊進行了伏擊。在伏擊過程中,黎巴嫩真主黨的武裝人員用簡易的爆炸裝置炸毀了以色列軍隊的坦克,致使四名坦克乘員全部陣亡。而當一支裝甲部隊試圖在步兵的配合下解救遭到伏擊的快反部隊的時候,又遭到黎巴嫩真主黨狙擊手的射殺。這種先伏擊敵人軍隊,再伏擊前來支援的敵人軍隊的伏擊戰法就是“連環伏擊戰”。在黎以衝突中,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多次運用伏擊戰法重創裝備先進的以色列軍隊。通過這次衝突,使人們看到了在現代條件下,伏擊戰仍然是弱者對抗強者的有效手段。而“連環伏擊戰”,又是伏擊戰的一種新的發展,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優勢殺傷敵人有生力量,還可以利用第一次伏擊的作戰效果,實施再次伏擊,從而有效地擴大戰果。

  在“連環伏擊戰”面前吃虧的不僅僅是以色列軍隊,美軍同樣是“深受其害”。由於游擊組織獲得了一些威力更大的武器裝備,使得現代的連環伏擊戰不僅僅能夠攻擊地面部隊,而且還能夠對低空飛行的偵察機與巡邏飛機進行伏擊。2007年5月30日夜間,北約部隊一架運輸直升機在阿富汗南部被塔利班武裝人員擊落,機上7名美軍士兵全部身亡。初步調查結果顯示,這架直升機是被一枚火箭彈擊落的。但是,這次襲擊行動並沒有到此結束,而是剛剛開始。飛機被擊落以後,在北約部隊人員趕往出事地點進行調查時,塔利班武裝人員又對調查人員實施了再次伏擊。這又是一次典型的“連環伏擊戰”,在伊拉克,反美武裝人員也經常運用這種“連環伏擊戰”來襲擾美軍。通常情況下,武裝人員先使用簡陋武器對美軍進行伏擊,並成功殺傷與俘虜一些美軍士兵。當第一次伏擊得手後,伊拉克武裝人員將會繼續在半路上利用多種簡陋武器劫殺前來增援的美軍地面部隊甚至是空中的直升機。在這種“連環伏擊戰”的攻擊之下,美軍往往會出現“連環傷亡”。

  網絡游擊戰:最時髦的游擊戰

  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空間逐漸成為了戰場,游擊戰在這一領域也開始活躍起來。“9·11”恐怖襲擊發生後,美國打響了全球“反恐”戰爭。當美軍在戰場上與恐怖分子進行面對面的戰鬥的時候,一些恐怖組織卻開始把互聯網作為了新的戰場,發起了一種全新的游擊戰——網絡游擊戰。恐怖分子進行網絡游擊戰的主要做法就是在互聯網上把自己的網站偽裝成普通網站,卻在這些看似普通的網站上進行恐怖主義宣傳。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互聯網日益成為 “基地”組織及其分支機構宣揚恐怖活動和招募成員的渠道。恐怖組織可以通過網絡,以獨特方式向潛在的支持者傳遞信息。恐怖分子在實施網絡游擊戰時,有時是通過利用別人的網站,而有時也會建立自己的網站,並不斷更換域名,使受攻擊者的網絡安全部門難以應對。支持者可以用網名在恐怖網站的論壇上留言,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為了躲避追查,恐怖分子在實施網絡游擊戰的時候,會經常變換IP,使得要追蹤互聯網上消息、圖片和視頻的最初發布者就像大海撈針。同時,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是網絡游擊戰的有力武器。由於恐怖分子發布的信息多為阿拉伯文或烏爾都文,這使得調查工作更加困難。伊拉克反美武裝實施網絡游擊戰的方式更加“特別”。近期,有報道透露,伊拉克反美武裝正在開始利用互聯網教授新成員如何成為狙擊手以襲擊美國和駐伊聯軍指揮官、軍官和飛行員。其中一家網站上甚至還提供了互動式的培訓練習。比如,網站上有這樣的練習題目:“如果你只有一發子彈,你會殺死誰?”登陸者可以從幾個選項中做出選擇,並可以把自己的答案與正確答案進行對照,從而檢驗“學習效果”。

  除此以外,網絡游擊戰的實施者還可以利用互聯網隨時攻擊對方的重要網站,實施進攻性的網絡游擊戰。網絡游擊戰與一般游擊戰法相比,具有許多重要的優勢。首先,網絡游擊戰攻擊的目標更加多樣。普通的游擊戰,由於游擊組織武器裝備的限制,因此,只能夠攻擊對方的小股部隊,對於一些大型的戰略目標卻無力實施攻擊。而網絡游擊戰則不同,游擊組織通過互聯網,可以隨時攻擊對方的能源、信息科技、通訊與交通等關鍵部門以及著名公司企業的網站和基礎設施,其目標是造成“嚴重的網絡破壞”,甚至有可能導致能源、運輸和醫療系統癱瘓。其次,網絡游擊戰的裝備簡單。由於受到生產能力的限制以及敵國長期封鎖的影響,有的武裝組織想要大量獲得有效的武器裝備相當困難。但是,對於網絡游擊戰則不然。網絡游擊戰需要的武器僅僅是一台普通的電腦,這些電腦可以隨時隨地購買。因此,實施長期網絡游擊戰的物質基礎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再次,網絡游擊戰能夠獲得不對稱優勢。對於游擊組織而言,實施網絡游擊戰時,敵人在明處,而網絡游擊組織則在暗處,因此,使得想要有效打擊網絡游擊組織變得非常困難。同時,對於一些非政府的武裝組織而言,他們本身沒有大型的網絡設施,因此,就形成了他可以攻擊你,而你卻根本無法攻擊他的“不對稱”優勢。△ 軍事文摘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劉胡蘭 - 生的平凡 死的可悲
2007: 兩類不同性質的“大國崛起”
2006: 再論中國在伊朗危機中的戰略
2006: 一國兩制使大陸人民反對兩岸統一
2005: 美國:歷史的B面
2005: 我也來說說韓流
2004: 王永慶:"大陸是我們的,台灣也是
2004: 歐盟對台灣"公投"持何態度 舉例希特勒
2003: 姚明、張藝謀、劃時代的《英雄》
2003: 這一年解放軍幹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