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戰場國軍序列
徐州“剿總” “剿總”司令 劉峙,“剿總”副司令 杜聿明
第 2 兵團 兵團司令 邱清泉 轄5、12、70、74軍
第 6 兵團 兵團司令 李延年 轄99、39、54軍
第 7 兵團 兵團司令 黃伯韜 轄25、63、64、100、44軍
第 8 兵團 兵團司令 劉汝明 轄55、68、98軍
第 13 兵團 兵團司令 李彌 轄8、9軍
第 16 兵團 兵團司令 張元良 轄41、47、99軍
徐州衛戍部隊 72、107、66、96軍
綏靖區守備隊
1、3(59、77軍起義)、4、9 57
華中“剿總” “剿總”司令 白崇禧
第 3 兵團 兵團司令 張金 (未參加徐蚌會戰)
第 12 兵團 兵團司令 黃維 轄10、18、14、85軍
第 14 兵團 兵團司令 宋希濂 (未參加徐蚌會戰)
中原戰場共軍序列
華東野戰軍 司令員粟裕,政委陳毅
1,山東兵團 轄4、6、8、9、13、特種縱隊
2,蘇北兵團 轄1、2、7、10、11、12縱隊
中原野戰軍 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
1,阻擊兵團 轄華東野戰軍第3、華北野戰軍第14、兩廣、冀魯豫縱隊(後國軍北進兵團攻勢趨猛,殲滅黃伯韜兵團後的華野調派4個縱隊前來阻援)
2,伏擊兵團 轄1、2、3、4、6、9、11縱隊
共軍縱隊兵力大體相當與國軍的“軍”
五十九年前的那場徐蚌決戰(淮海戰役),又被稱為“中原決戰”,實乃中原大地上一場關乎中國命運的決戰。眾所周知,共軍六十萬打贏國軍八十萬,一戰而定天下。在這裡我不想說,共軍將領如何擅戰,國軍將領如何無能,也不是給共軍摸黑,更不是為國軍唱讚歌。最近偶爾拜讀《戡亂戰史》、《白崇禧傳》、《杜聿明傳》後,戰場上,國軍雖處處被動,招招被制,但看這些書中人物心聲,似有不甘。便要問一句,國軍當真必敗?
但國軍將領中不乏驍勇戰將、賢能智者、忠信之士,在這些人心中還有一個中原決戰。
分別是戰略和戰術層次上的設想:
一戰略層次
1,合武漢、徐州等地的主力,與共軍決一死戰。
2,徐州主力收縮到津蒲路兩側,伺機而動,逐步退往淮河,再尋機決戰。
3,按“守江必守淮”的原則,徐州主力撤至淮河一線,確保京、滬、杭地區
二戰術層次
1,濟南戰役時,集合鄭州、徐州一線主力兵團七十萬人進剿山東蘇北共軍。
2,徐蚌會戰前,先吃掉“劉鄧”的中原野戰軍。
3,黃伯韜兵團被圍時,徐州主力不東援,而是迅速南下,三路合擊“中野”。
1948 年9月濟南戰役後,國軍連失濟南、鄭州、開封等地,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會師,華東戰區和華中戰區連成一片。經過近一個月的休整,華東野戰軍南下威逼徐蚌地區,中原野戰軍也相機東進華東戰區,中原決戰一觸即發。大戰關鍵是指揮的問題,南京的國防部參謀總長顧祝同制定了“合武漢、徐州之主力,與共軍決一死戰”的預定計劃。此計劃關鍵就在於,把國軍“華中剿總”和“徐州剿總”兩個戰區指揮系統合併為一個統一的指揮機構,以應對即將爆發的中原決戰。
無巧不成書,此是共產黨中央也認識到即將爆發的中原決戰。為了方便指揮兩大野戰軍在中原地區與國軍進行戰略決戰,特別改組了共軍的“華中”戰區和“華東”戰區的指揮機構,成立了以粟裕、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為主的“淮海總前委”。同時調遣兩個野戰軍的全部和華北野戰軍的一部參加這場“命運決戰”。
此時“華中剿總”和“徐州剿總”兩地的總兵力是一百萬人左右的機動兵力外加綏靖區的守備部隊,而此兩地的共軍主力加輔助部隊只有六十萬人。一百二十萬人打六十萬,就算再不濟,也不至於完敗覆沒。可最後“合武漢、徐州之主力,與共軍決一死戰”的方針根本沒有得到貫徹,國軍參加徐蚌會戰的總兵力只有八十萬,且是分階段投入,同一時間在作戰的兵力從來沒有超過七十萬,而共軍開戰依始就投入兩個野戰軍的主力六十萬人。這一切為什麼會這樣,還要看華中“剿總”司令白崇禧。
為了協調華中和徐州兩個“剿總”系統來應對中原決戰,10月下旬,蔣介石施展御人之術,電請華中“剿總”司令白崇禧出任中原“ 剿總”司令。讓桂系的白崇禧來指揮中原決戰,一來白崇禧外號“小諸葛”是個擅戰之才,二來利用白崇禧愛戴高帽的性格,一個中原“剿總”司令頭銜,換一個賣命的“小諸葛”。白崇禧到了南京一進國防部,往日那些不給好臉色的人,全都圍住他極盡恭維之能事,如此風光下白崇禧立刻傾囊相授,提出了對於中原決戰的兩點計劃:
1,徐州主力收縮到津蒲路兩側,伺機而動,逐步退往淮河,再尋機決戰。
2,按“守江必守淮”的原則,徐州主力撤至淮河一線,確保京、滬、杭地區。
同時提出,不僅蔣介石要求增援的黃維12兵團,而且宋希濂的14兵團,桂系的張金第3兵團,都準備開拔增援徐蚌戰場,讓中原決戰的國軍僅機動兵力就達到一百萬。
一則“徐州主力收縮到津蒲路兩側,伺機而動,逐步退往淮河,再尋機決戰”這就是後來徐蚌會戰時國軍所採取的計劃。可偏偏碰到個徐州“剿總”司令劉峙,當時國軍流傳“徐州是南京門戶,定要派一虎將守門,就算沒虎將,也要派個狗看門,誰知派個豬,這下大門肯定不保了。”本來是把數個兵團集中到津蒲路一線的,結果臨陣部署被劉峙改成了集合到徐州和蚌埠兩地,主動讓出了津蒲路這條生命線,結果幾十萬軍隊被分為數個集團,走也走不了打也打不了。
二則“按‘守江必守淮’的原則,徐州主力撤至淮河一線,確保京、滬、杭地區。”這點也是美國軍事顧問團團長巴大維的觀點。也是會戰總原則,可偏偏沒人敢為不戰而放棄徐州承擔責任,結果這個最可行的計劃也就不了了之。
誰知沒過幾天,白崇禧迅速回到武漢,不僅不出任中原“剿總”司令一職,宋希濂和張金兵團不能東進,就連黃維的12兵團也想扣着不放。原因就是派系傾軋,桂系元老黃少弘聽說白崇禧到了南京,立刻從上海趕到南京,向白崇禧力呈蔣桂矛盾之重要性,認為這次中原決戰不僅不能支援老蔣,相反要拆台散夥,讓老蔣和共軍血拼。大戰在即,國軍內部派系傾軋,焉能不敗?共軍合華中、華東兩路大軍,而國軍則是分華中、華東兩路人馬各自為政。
只有敗途一條路可走了嗎?
也不竟然,走了白健生,還有杜光亭。這徐州“剿總”司令劉峙,老蔣用的不是他的才,而是他的“德”,或者可以說是用他的“忠”,徐州地區的五十多萬精銳部隊是老蔣的看家本,自然要派一忠信去。統領這麼多人馬沒有才是不行的,那麼只能給劉峙配個得力副手,這個賢能之士就是杜聿明。
早在9月共軍打濟南時,杜聿明就明銳的感覺到,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中原決戰要來了。杜聿明可不是個坐以待斃之人,他是個拼儘自己全力殊死一搏的人。共軍一打濟南,他就敲定邱清泉的第2和李彌的第13兩個兵團火速北上增援濟南。同時他還有一個野心更龐大的計劃,此時華東共軍14萬人打濟南,18萬人阻援軍,兵力動員已經達到了極限,他要“集合鄭州、徐州一線主力兵團七十萬人進剿山東蘇北共軍。”也就是說他要在敵我力量對比還對自己比較占優勢的情況下,共軍主力又主動出現時,提前進行這場決定中國命運的決戰。
10月初杜聿明各項準備都做好了,準備投入徐州“剿總”的第2、7、13、16等4個兵團外加 1、3、4、9綏靖區部隊,同時華中地區的黃維兵團也配合作戰,共擬投入七十萬人左右的精銳部隊,在濟南和共軍主力決一雌雄。可人算不如天算,10月15 日就在杜聿明磨拳擦掌準備大打出手時,東北的遼瀋戰役進入高潮,老蔣從北平一紙調令把杜聿明硬拖到東北去收拾殘局。結果杜聿明的提前決戰的計劃胎死腹中,等到遼瀋大敗,徐蚌吃緊,又把杜聿明派回原任,此時徐蚌會戰已經開打。
就在杜聿明為即將爆發的中原決戰做準備的時候,武漢的“小諸葛”白崇禧也在做着準備,他判斷這仗早晚要打,可謂英雄所見略同。白崇禧認為,決戰一開,老蔣必然要他派遣援軍,除了鐵杆桂系的張金兵團外,黃維的第12兵團、宋希濂的第14兵團都不可能扣着不放,這兩個兵團早晚要東進徐蚌地區。可華中的共軍不是吃素的,這麼長的路就算不被共軍截殺,也要被路程拖垮。與其東援路上被共軍打,還不如先吃掉或打殘共軍,再穩穩噹噹的東進徐蚌進行決戰。
說干就干,首先白崇禧派遣一個軍護送大批的糧食、彈藥、燃料去‘平漢’鐵路線上的確山,再派遣綏靖區部隊徵召民夫修築確山的鐵路,並對外放風說是要在確山囤積物資準備作戰使用。此時中原野戰軍尚且蒙在鼓裡,通過各個渠道都偵察到國軍在確山囤積物資且守軍甚少,遂決定派遣中野主力第1、2、6、10和江漢縱隊十多萬人前去確山奪取這些物資。在得知共軍上當後,白崇禧派遣張金兵團、黃維兵團等二十多萬人秘密機動到確山附近設下埋伏圈,專等共軍往裡撞。10月14號白崇禧親自去確山督戰,結果被共軍情報人員得知,一個囤積物資的行動還勞煩華中“剿總”司令白崇禧親自過問?劉伯承再綜合了其他方面的情報得出了“有問題”的結論,連夜命令南下各部隊迅速撤退終於逃出國軍的包圍圈。
結果白崇禧機關算盡,還是被中野逃出生天,這確山伏擊戰,雙方可謂鬥智都勇,結果白崇禧棋差一招,滿盤皆喪,懊悔不矣。
轉眼到了1948年的11月6日,共軍華野和中野各路大軍基本到位,遂發起了徐蚌決戰(淮海戰役)。11月8日黃伯韜的第7兵團被華野主力包圍在徐州東邊 100公里的碾莊,杜聿明趕到徐州“剿總”指揮部第一個判斷——這是共軍‘圍城打援’的濟南那套戰術。杜聿明猜的很準,華東野戰軍以山東兵團(4、6、 8、9、13、特種縱隊等6個縱隊)圍攻黃伯韜兵團,又以蘇北兵團(1、2、7、10、11、12等縱隊外加中野11縱和地方部隊)專等援軍。
11 月11日,劉、鄧的中野突襲“津蒲路”上的宿縣。若不是劉峙把白崇禧收縮津蒲線變成了收縮徐蚌地區,此地本來駐防的是孫元良16兵團十數萬人,結果孫元良走了宿縣只有一個師,這下給劉、鄧撿了大便宜。宿縣失守,則津蒲線被截斷,徐州的幾十萬軍隊沒了鐵路補給,就完全靠徐州機場了。
11月13日宿縣失守,同時第4、9綏靖區部隊改編為第6、8兩個兵團,兵團司令分別為李延年和劉汝明。
杜聿明根據最新的戰場態勢給國防部和老蔣出了三個計策,
一,徐州留李彌的第13兵團和徐州衛戍部隊四個軍堅守,邱清泉和張元良兩個兵團二十五萬人火速南下,第6、8兩個兵團迅速北進,黃維的12兵團進軍宿縣。三路大軍圍攻宿縣吃掉劉、鄧的“中野”十五萬左右的共軍。此為上策。
二,壯士斷脘,利用共軍和黃伯韜兵團糾纏的時間,徐州主力迅速西撤,會合黃維的12兵團一同過淮河,加上新組建的6、8兩個兵團共七十萬的機動兵團與共軍決戰。此為中策。
三,黃維的12兵團和6、8兩個兵團打宿縣,重新打通“津蒲路”,徐州的三個兵團去救黃伯韜的第7兵團,再相機決戰。此為下計策。
歷史上國防部和老蔣先選下策,黃伯韜兵團被殲後,又用中策,最後把幾十萬的精銳都賠光了。
我們先來看中策,“利用共軍和黃伯韜糾兵團纏的時間,徐州主力迅速西撤,會合黃維第12兵團一同過淮河,加上新組建的6、8兩個兵團共七十萬的機動兵團與共軍決戰。”這是一招丟車保帥的辦法,華東野戰軍傾全里打黃伯韜兵團,根本沒能力再去包圍一個更大的三十萬人重兵集團,劉、鄧的中野就十多萬人,此時徐州這三個兵團外加四個軍要去那裡都能去,沒人擋的了。這招用了,結果就是黃伯韜兵團覆滅,國軍保住了中原戰場的精銳,退到淮河與共軍對峙,這樣徐蚌決戰(淮海戰役)就不具有決戰意義,只是一場濟南式的攻防戰。
最後來說重點,杜聿明的上策。(看圖)按杜聿明的分析,共軍一定是“圍城打援”式的戰術(確實如此),所以千萬不能去直接東援黃伯韜兵團,因為直接去,就着了共軍的道,那整個徐蚌決戰就要按共軍的劇本去演出了。
為什麼杜聿明認為放棄直接救黃伯韜,沒有火速南下打劉、鄧來的有價值?
國軍先打劉、鄧也有三點可行,
一:黃伯韜兵團是精銳之師,五個軍全美械裝備,就地防禦頂個七、八天絕對有可能(實際黃伯韜兵團頂了十三天);
二:李彌兵團加徐州衛戍部隊四個軍絕對能守住徐州二十天(華野只有打援部隊6個縱隊可用於攻城,黃維兵團被優勢共軍圍攻也頂了二十天);
三:邱清泉和張元良兩個兵團南下打劉、鄧而不去救黃伯韜絕對超出共軍預料(就算共軍反應過來只有兩辦法,一是用十五萬人攻十五萬人守的徐州城,二是用十五萬人去包圍二十五萬人的國國軍精銳)。
共軍方面的弱點
首先:劉、鄧是客軍,在華東是遠離根據地的共軍(離華野的根據地也很遠),遇到重大損失沒辦法補給;
其次:劉、鄧只有十五萬到十八萬左右的人馬,且是千里迢迢從華中趕來的疲憊之師,攜帶重武器極少;再此:劉、鄧位置最突出,首先要面對南線的6、8兩個兵團的增援,其次要準備伏擊黃維的12兵團,其兵力已經到了極限,根本沒力量去抵擋北面徐州來的任何敵人。
有此六點杜聿明認為打中野絕對比打華野救黃伯韜來的容易。國軍按上策行事,只有兩個結果,一是黃伯韜覆滅,中野被重創,一個換一個,屆時徐蚌戰場國軍七十萬打共軍四五十萬;二是中野被重創,黃伯韜兵團還沒被吃掉,華野要抉擇是撤走還是強行吃掉黃伯韜兵團再走。
國防部和老蔣為什麼最後選了下策,不得而知,也許是沒有杜聿明那樣壯士斷脘的意志。國軍的諸多將領對徐蚌決戰,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非常精妙的計策,可惜事與願違。派系傾軋、臨陣抉擇、情報問題、政治黑暗等等原因充斥的中原決戰,最終決定了“中國前途命運歷史就是歷史,也許歷史和他們開了個玩笑,歷史也和我們開了個玩笑。兵者國之大事勝負之理,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