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戰例:淞滬會戰、蘇浙皖游擊戰、蘭封會戰、萬家嶺戰役、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第九戰區冬季攻勢、第九戰區夏季攻勢、第九戰區反掃蕩作戰、上高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湘粵贛會戰、贛江追擊戰
1937 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薛岳被任命為第19集團軍總司令,編入左翼軍,投入淞滬戰場。在這場戰爭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打敗中國的美夢,也迫使日軍對中國的戰略由北向南侵略轉為東向西侵略,掉進了國軍以時間換取空間的戰略之中。從這時起,薛岳將軍為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奮戰八年,立下了赫赫戰功,其軍事生涯也走向了巔峰。
1937年12月至1937年5月,薛岳先後建立了黃山山脈和天目山的游擊根據地,指揮第3戰區各部挺進蘇浙皖敵後,對京杭、滬杭等各交通線及長江航道展開游擊戰爭,牽制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穩定了江南戰局,有力地配合了徐州會戰。5月11日,徐州吃緊,蔣介石調薛岳出任第 1戰區第1兵團總司令,火速赴豫東指揮作戰。5月14日至6月1日,薛岳參與指揮了蘭封會戰,重創日軍土肥原師團。5月30日,薛岳晉升第1戰區前敵總指揮。6月18日,武漢會戰迫在眉睫,薛岳調任第9戰區第1兵團總司令,負責鄱陽湖西岸及南潯線防禦。
1938年9月21日,日軍第106 師團長松浦淳六郎中將,意圖進攻萬家嶺一舉打通南潯路。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軍,薛岳及時組織第66軍、第74軍、第4軍各2個師,對敵實行合圍,並斷其補給。並在萬家嶺設下口袋防禦,待該師團闖入後加以包圍殲滅。9月底起,對日軍發起多次進攻,第66軍克石頭嶺,第74軍攻占長嶺、張古山,雙方爭奪慘烈,陣地一天數次易手。日軍派飛機空運彈藥糧秣救援,又派27師團增援。10月,第1兵團將敵壓縮在三四平方公里的三個村子裡,從四面層層包圍,發起猛攻。然後薛岳命各師挑選奮勇隊,采分進合擊戰術,由兩翼圍殲萬家嶺日軍不顧敵機轟炸,奮勇殺敵。雙方為每一個山頭,都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扁擔山一役,陣地易手了五次之多。74軍突擊隊更是血戰5小時,余張古山主陣地展開激烈的攻防戰;當日夜間戰鬥進入最高潮,日軍106師團更是自師團長以下全體動員拼命突圍。日軍至第二日早晨,戰鬥方告一段落。此役殲敵1萬餘人,幾乎全殲敵106師團。1939年3月15日至5月8日,薛又指揮了南昌會戰。其後,薛岳及其麾下各部在長沙與日軍長期周旋。
1939年9月,第11集團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7個師團、2個旅團及海軍、航空兵各1部,共16萬餘人,採用分進合擊的戰術,進攻長沙企圖打通中國西南門戶。岡村寧次想將東路日軍在在江西北部的修水一帶,發動側攻,然後轉向西南方,切入湖南東北部;中路軍則是由湖北南部發動攻勢,與江西的日軍會師,在湖南東北部占領戰略位置。身為國軍第9戰區代司令長官的薛岳,看準了岡村寧次過於躁進的心理,計劃利用山嶽江河有利地形,誘敵深入,分散日軍,將日軍引向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岭,斷絕日軍補給,然後將其包圍。當日軍進入地形極其複雜的幕阜山地區時,國軍採取突擊,並切斷了日軍的補給線。岡村寧次的戰術完全失敗,之後又遇上薛岳主力軍的包圍,傷亡達2萬餘人,不得不退出戰場。
1939年12月12日至1940年1月20日,薛岳組織實施第9戰區冬季攻勢。4月9日,薛又組織20個師發起夏季攻勢,至6月27日攻克奉新、靖安、西山萬壽宮及高郵市等重要據點,擊斃敵混成第16旅團長藤堂高英少將,有力地配合了第5、6戰區同期進行的棗宜會戰。在戰區主力冬季攻勢遭受慘重損失之後,還能取得如此戰績,實屬不易。1940年10月至1941年3月,薛岳指導第9戰區各部進行反掃蕩作戰,先後取得陳山船埠、九嶺、奉新等戰役的勝利,收復通城、武寧等縣城。1941年3月15日至29日,薛岳參與指揮上高會戰。
此時阿南惟幾剛被任命為日軍第11集團軍司令官,他上任後就想一雪前恥,調及在湘北嶽陽以南地區集結了第3、第4、第6、第40師團和4個旅團,總兵力達 12萬餘人的兵力,準備利用日軍強大的火力優勢,集中兵力於長沙正面,強攻長沙。1941年9月18日,日軍開始瘋狂攻擊大雲山的國軍,火力空前猛烈,主力直撲長沙外圍。此時薛岳仍然採取誘敵深入的方法,不與日軍強力交戰,只是儘量將日軍引向湖南的崇山峻岭。而後將部隊一個接着一個的在長沙外圍與日軍周旋,有力的分散了日軍進攻長沙市區的兵力,增加了堅守長沙的時間。此時日軍正楚於被牽着鼻子走的狀態。第4師團雖曾一度攻入長沙市區,日軍的第3師團,也曾攻到南方的株洲,但在薛岳的布局之下,日軍由於主力一直受到牽制缺乏足夠的攻城兵力,無法攻占長沙。不久後,由於日軍第11軍六成以上的兵力被薛岳部隊拖在長沙外圍,就使第11軍原來的防地兵力空虛,也致使國軍第6戰區司令官陳誠及時抓住了戰機,他發現駐守宜昌的日軍第13師團兵力,只剩下三分之二,因此決定調集第6戰區國軍主力,全力強攻宜昌。9月26日,國軍向宜昌發動猛攻,第13師團長內山英太郎中將見宜昌被國軍四面強攻,而主力部隊又被薛岳牽制住,因此急向阿南以及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求救。薛岳及時抓住戰機,將長沙外圍的六個軍同時發動逆襲,同時命令於北岸的第4軍、第20軍、第58軍南渡汨羅江,南北夾擊。日軍第11集團軍損失慘重,狼狽逃竄。國軍共殲滅日軍2萬餘人,擊落飛機6架,擊沉汽艇9艘,使其日軍妄圖一舉殲滅第9戰區主力的計劃遭到失敗。
第二次長沙會戰之後日軍大本營擔心第9戰區國軍南下支援駐港的英軍,命令阿南惟幾率領包括4個師團,3個獨立混成旅團,包括特種兵在內的5個聯隊及航空兵共計12萬餘人,向長沙方向發動進攻,另以一部向上高、修水進攻,以牽制國軍,企圖在汨羅江兩岸,殲滅國軍第9戰區主力。為了這次戰役,薛岳已經檢討了兩次日軍進攻長沙的得失,自創了聞名中外的“天爐戰法”。依薛岳的敘述:天爐戰法是先調遣士兵往四方撤,讓敵人長驅直入。待敵人進來後,再伏擊、誘擊、側擊、尾擊,分段一舉包圍殲滅。一方面消耗敵人體力,一方面打擊敵人。此時阿南惟幾完全中了薛岳的策略,日軍在長沙陷在巷戰與肉搏戰之中,被國軍切斷了補給,只有靠空投補給品支持,攻勢一旦陷入纏鬥的階段,就對日軍相當的不利,另一方面薛岳於嶽麓山中部署的炮兵陣地,更是發揮了極大的殺傷效果,所以日軍的天時地利盡失,最後阿南下令日空軍動員一切力量支援,在加上第9混成旅團的捨命奔襲,才能使第6師團退出長沙。而後敗退的日軍在遭到中國軍隊一波又一波的攻勢下,遺屍遍野,全靠着日本空軍不斷的緊急支援,足足走了8天才得脫困,這是日軍在中國戰場中,遭到最大的敗仗。此次戰役國軍大獲全勝,共斃傷俘日軍5萬餘人,成為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以來,同盟軍唯一決定性之勝利。薛岳將軍更是因此得到日軍的“長沙之虎”的封號。
抗戰後期,薛岳又於1942年6月初至7月中旬率58軍、4軍、79軍等部增援贛東,參加浙贛會戰。1943年11月至1944年1月,率99軍、10軍、 58軍、72軍等部馳援常德會戰。1944年5月27日至10月2日,指揮第9戰區的長衡會戰,殲敵2萬餘人。1945年1月至3月,率第9戰區主力參加了湘粵贛會戰。6月至8月,組織實施贛江追擊戰。9月14日,薛岳在南昌接受日軍投降。在抗日戰爭八年中,薛岳以殲滅27萬日軍,成為了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他的天爐戰法至今仍被世界各國軍事家奉為陸軍野戰的經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