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為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勝利千餘美國軍人戰死在中國雲南
送交者: 三把刀 2009年09月21日22:24:4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很多美國人到過中國,但不一定到過雲南。就是對中國有興趣的今天的美國人,也不一定對雲南的昆明知道多少。

可是,我卻認識很多曾經到過昆明,對昆明懷有特殊感情的美國人,他們均已年過八旬。60多年前,昆明曾是他們遠離家鄉時的“家”,在那裡度過了他們認為是自己生命中最值得驕傲和值得珍惜的時光。他們中有神勇的飛虎隊員,有飛越駝峰數百次的機組人員,有滇西戰役中的野戰醫院救護人員,有在印度蘭姆迦訓練營手把手教授中國軍人如何使用湯姆式步槍的步兵教官,有在緬甸為修築利多公路伐木的森林工兵、還有將輸油管道從印度鋪設到昆明的工程兵……,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就是當年二戰中前往中國幫助中國人民抗擊日本法西斯的美國軍人,今天的飛虎隊老兵、駝峰老兵、中緬印老兵……,他們仍然記得“頂好”、“好不好”、“頂刮刮”等等中國話,還會同時伸出大拇指比劃着。

60多年前,一場世界大戰將憨厚樸實的雲南人和高鼻子藍眼睛的美國大兵彼時彼地地安排在一起。當他們面對面互相看着時,也許彼此想努力了解對方,可他們之間太多的差異使人感到宛若咫尺天涯。60多年後,我想認識那些當年遠涉重洋去往地球另一端的我的家鄉參戰的美國軍人。

十多年前,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著名主播湯姆·布洛卡寫了一本名叫“最偉大的一代”(The Greatest Generation),講述了1984年他到法國西北著名小鎮諾曼底拍攝紀念盟軍登陸40周年的記錄片期間,與重訪故地的美國老兵行走在當年登陸的海灘,聽他們講述自己的經歷時,如何被深深地打動,對這些人當年所做的事情充滿了感激。10年後,他再次來到諾曼底。這一次,他理解了這一代美國人對歷史意味着什麼,他認為他們是任何社會能夠造就的最偉大的一代。在這本書裡,布洛卡講述了許多人的經歷和故事,既有普通人,也有名人,包括美國前總統布什。然而,這本十分暢銷和頗受好評的書裡,竟然沒有提及“中緬印戰區”,講的只是那些參加了歐洲戰區和太平洋戰區戰事的人的故事,沒有任何關於到過中緬印戰區軍人的內容。

其實,那許許多多的曾經前往中緬印戰區的美國軍人,也同樣地響應了時代的召喚,在另一個戰場上英勇地參與着世界人民共同的抗擊法西斯的戰鬥,他們同樣經歷了艱苦卓絕的困難,浴血奮戰,直至勝利。戰後回到家園的中緬印軍人們,短暫地歡慶了勝利,便成家立業,建設國家。他們和去往歐洲戰區、太平洋戰區的其他軍人一道,共同創造了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科學、文學、藝術、工業、經濟上的強盛。今天,他們已是80開外的老人,榮辱不驚。

史料記載了抗戰時發生在雲南很多事件的原因、時間、地點、統計數字,可是它們卻無從告訴那戰爭親歷者的經歷和感受。就拿人們熟知的 “駝峰”運輸來說,幾十萬噸的戰爭物資經過這條世界上最艱難的空中運輸線路運到中國,有6百多架飛機墜毀,1千餘名機組成員未能生還。然而,用生命創造了這些驚人數字的美國軍人,於我們卻很陌生。而我到後來才知道,除了飛虎隊和駝峰,在與滇緬公路聯結成舉世聞名的史迪威公路的利多公路上有聞名的“一英里一個墓碑”,埋的是把生命貢獻給修築這條路的美國工程兵,其中大部分是黑人,而這條路長度為1070英里,也就是說有1千多名美國工程兵把生命拋灑在這裡。還有,在中國犧牲的美軍最高軍銜的軍官威廉姆·麥姆瑞少校,是在1944年的滇西怒江戰役中的最前沿被敵人的炮火不幸擊中。在這場戰役中,為了給在海拔4千米高山鏖戰的中國軍隊空投彈藥和食品,好幾個不到20歲的美國小伙子由於飛機的突然和劇烈搖晃而被甩出,旺盛的年輕生命驟然消逝在離家鄉萬里之遙的大山里。

抗戰中很長時間裡,兇殘的敵人把平民目標當作訓練靶子來轟炸昆明。老實的昆明人曾天真地舉着報紙、接着戴上草帽,後來鑽到桌子下面躲避日本飛機的轟炸。我明白了在1941年12月10日,當美國志願隊第一次在昆明上空與日本人的激戰中大獲全勝,致使敵人在志願隊在昆明期間沒敢再來過,對昆明人意味着什麼。

美國老兵們對我說,當年他們看到飽受戰爭痛苦的中國人十分勤勞,也非常友好,遇到美國軍人時常常露出微笑。可我知道,我的同胞其實並不常常微笑,尤其在日子不好過的時候。沒有一個美國老兵對我講過中國的乞丐,哪怕在他們的回憶文章里亦鮮見提及,這與他們對在印度的所見所聞完全不同,我聽過讀過不少人講如何剛到孟買時就被當地人圍住索要錢物的。我想,那時昆明的街上肯定有要飯的,但他們沒有向美國人伸手,雲南人雖然又窮又土,但他們有尊嚴。

幾乎每一位美國老兵都向我描述成百上千的中國人如何用他們的肩膀拉動修機場用的石碾子,有的還親眼見到婦女們背上背着小孩,為修復被炸毀的跑道而敲石塊。當然,於1941年底到昆明的美國志願隊員們,最初也曾被我的昆明老鄉們走到哪裡跟到哪裡,美國人只要一回頭,跟着的昆明人就停下來或是跑開;美國人進了商店就更熱鬧了,馬上就擠滿了人。這也難怪昆明人,世世代代的小農生活,一下子見到這些長相迥異於自己的人類,無法不好奇。可沒多久,他們就見怪不怪了。當1944年到昆明的美國軍醫米勒特端着照像機到處拍照時,昆明人已對此不再驚訝。

今天,連好萊塢幾年前出的電影還沒得着看呢,國內媒體就時時報道它每周的最新排名了,中國無數的體育迷對美國職業籃球明星亦是瞭如指掌。但是,我們對那些當年曾經來華援助中國人民抗戰的美國軍人幾乎是一無所知。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少,許多激動人心的故事還沒有機會講出來,就離開了人世。

    2002年10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阿靈頓國家公墓,中國人和美國人一起聚在這裡,緬懷當年援華犧牲的美國軍人。美方發言者是當年美國志願隊的飛行員查理·莫特先生,他講述了當時志願隊最初的戰鬥和隊裡第一位陣亡人員阿姆斯特朗的犧牲和安葬,最後他說,死者當時一瞬間就離開了人世,而留給家人的卻是無盡的悲傷。這番十分傷感的話語,可惜因中方翻譯沒有聽懂許多飛行戰鬥的術語,未能抓住其真正含義,只是不知所云地翻譯了一通,美國志願隊是最早到中國參戰的隊伍,恐怕也是二戰中美國軍人最早投入戰事的隊伍之一,對於這些20歲出頭的青年人來說,此時他們對戰爭的殘酷還一無所知,更沒有想到會對他們的影響是什麼。第一次的人員犧牲,對他們心理衝擊相當巨大,以至今天仍不能忘懷。而這人類共通的感受,卻失落在語言的障礙之中,令人惋惜,也因為語言的限制,使得我們對這段歷史知之甚少,交流就更談不上了,我開始感到自己有一份責任。

這裡是我所認識的一些美國二戰援華老兵用口頭和文字的方式,向我講述的他們為中國而戰的部分經歷和故事,以及它們後面的部分史實。

這裡是我所認識的一些美國二戰援華老兵用口頭和文字的方式,向我講述的他們為中國而戰的部分經歷和故事,以及它們後面的部分史實。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封歷歷不打針不吃藥肺癌撕心裂肺的呼喊
2008: 李敖: 強大的祖國與無恥的社會“精英”
2006: 北約戰術顧問:看解放軍訓練就是一場噩
2006: 陳水扁下台勢在必行
2005: 印度誓用登月趕超中國 美國有意助印度
2005: 百餘艘中國漁船被扣印尼!我天下第一牛
2004: 一個小國能攻打一個大國三次,為什麼?
2004: 對台軍事工作的政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