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神秘的遠洋作戰核心--中國航母呼之欲出
送交者: J8III 2003年02月25日17:42:3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神秘的遠洋作戰核心--中國航母呼之欲出

序言

自從上個世紀航空母艦作為唯一一種將水中兵器和空中兵器完美巧妙結合的武器系統問世以來,它就迅速發展,很快就代替了笨拙的戰列艦,成為新的海上霸主,並在二次大戰打出了威風,出進了風頭。接着,戰後多次局部戰爭包括朝鮮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越南戰爭,英阿馬島海戰和海灣戰爭,繼續發揮超強的戰力,顯示了無可替代的威力,毫無疑問,航空母艦作為目前海上霸主和遠洋作戰的核心力量,短期內其地位還是不可動搖的。有沒有航母,就表徵了一個國家的海軍有沒有遠洋作戰的標誌!而沒有遠洋作戰能力的海軍根本就不是一支真正的海軍!

我們的海軍發展了50多年了,我們的航母夢還沒有圓,很自然,航母成為我們海軍迷議論最多的話題之一,也是大家盼星星盼月亮的對象之一。但是多年以來,海軍沒有航母,一直是我們心中的痛,時不時的就出來讓人揪心!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擁有航母,擁有真正的強大的海軍?

本文就和大家一起深入討論和探討一下中國海軍到底要不要發展航母和我們發展航母的設想,思路和戰略。


關於要不要航母的爭論

到底需要不需要航母,從海軍史上和軍內外都有長期廣泛的爭論,直到現在還是誰也不服誰,似乎問題還是沒有答案。支持航母建造的一方大多都是馬漢前輩海權論的捍衛者,堅決要求大上快上,早日耀武揚威;反對一方的主要論據是航母過時論和費效比低,國力難以承受,而且我們起點太低,航母就是造出來,也不能達到世界領先,故而不如不造,還有就是藉口周邊態勢不利於韜光養晦,支持大力發展攻擊潛艇和遠程岸基航空兵;還有中間派建議緩上慢上,不能太急,但基本也是屬於航母派。筆者當然也是馬漢前輩海權論的堅決衛道士,堅決支持早日建造航母,打造我們強有力的海上鐵拳,拒敵於國門之外,使我中華大地永享太平。理由很簡單,我們國家的地理位置特殊,海洋國土主要是南海更是存在諸多爭議,為了捍衛主權和國家權益除了打造遠洋航母編隊別無他法。例如目前處理南沙問題仍然是事事小心,採用可以空中加油的遠程岸基航空兵威懾的做法和步步為營的逐步占領策略,效果並不好,反而給人一種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感覺,處處受制於人。

現在隨着國力增強,能否承受已經不再是討論的出發點,而是什麼時間開始建造航母的問題。實際上,我們從上個世紀80年代採用的韜光養晦的戰略已經隨着世界形勢的重大變更自動作廢了,國力的空前高速發展,我們已經自動被推到了世界大家庭的前列,伴隨這種變化,我們的戰略必須調整,什麼國與國之間和平相處的幾項原則,除了喊喊口號,也失去了積極意義,這個世界就是誰的實力強,有經濟保障和好處,別人就自然會投懷送抱。這樣原來我們武器貯備發展的殺手鐧戰略也要改變,因為近幾年的軍備大發展,我們的技術水平已經不能同日而語,全面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也成為了現實,原先的殺手鐧戰略是不得已而為之,打不過就用絕活,現在再提就是得過且過了,必須建立完善的全面的國防力量,原因就是我們已經是世界的又一強了,國防力量要和我們的身份地位相稱才行。

存在才是擁有,聯合國新的海洋法也更深刻地強調了這一點,唯有航母編隊才能完成這一偉大使命,其他都不能代替,從這一點看,航母永遠也不會過時,因為地球上永遠也不會沒有了水和海洋!對我國來講,未來的發展資源需求就只能靠海洋,航母更是重中之中,決不能放棄,心存僥倖,只能是誤國誤民,貽害子孫。攻擊潛艇和遠程岸基航空兵充其量採用流寇奔襲式的作戰方式,永遠是附屬地位和海戰配角,不堪大任,只能是屬於保衛航母的皇家衛隊和貼身保鏢,這一點必須明確。現在也已經到了我們打造第一代航母的時刻了,連造帶煉,沒有個20年是不夠的,我們的準備工作已經做得夠多了,萬事俱備,東風也起,還等什麼?

歷史上的中國航母計劃

自從新中國成立以後,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海上入侵的教訓,新中國的領導人就十分重視海軍建設,航母計劃也是其中一項。航母計劃的最初提出是和上個世紀58年開始的大躍進聯繫在一起的。軍事大躍進的表現就是國防建設向尖端科技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在大躍進的年代裡,兩步走的遠洋海軍的宏偉計劃第一次出現了。遠洋海軍的第一步計劃在59年10月由海軍提出,獲得批准,就是以導彈為主,潛艇為重點,同時發展中小型水面艦艇。當時毛澤東主席更發出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豪言壯語。60年,提出船舶工業八年建設計劃。在蘇聯撕毀協議的重大打擊下,開始調整。61年9月,短期計劃調整,研製規模從18型減為8型,保導彈快艇與魚雷潛艇,核潛艇等計劃被暫停。62年恢復核潛艇等6型艦艇計劃。第二步計劃就是航空母艦,航母計劃得到了林彪元帥的大力支持。估計海軍在58年開始計劃航母,61年以後計劃被凍結。毛主席倡議的中國第一次航母計劃不得不因為技術原因暫時中止了。

隨後進入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然而就是因為林彪支持航母計劃,隨着林彪的出逃身死,所有與林掛鈎的東西因為文革就失去了保存的價值,得到了徹底毀滅,造成迄今沒有任何資料提到文革中的航母計劃,只能是推測。而這期間全國上下一團糟,航母計劃就是在進行也是落的無疾而終。

倒是78年粉碎四人幫後,華國鋒短暫的全面進口設備,居然還同英國談判購買航空母艦和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也算是海軍擁有航母的又一次努力和嘗試,這次我們認識到無法解決技術問題而採用購買的方式,當時小道消息也是很多。我們的要求並不高,總體上分析引進的目標是無敵級的那種輕型航母,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主要是反潛。隨着中英政府各自的人事更迭,這次努力也變成了泡影,包括引進42型驅逐艦和改進051的龐大計劃最後都是因為各種原因而告吹,鄧小平上台,軍事讓位,經濟掛帥,海軍航母的第二次努力徹底失敗了。即便如此,隨後,我們海軍還是沒有放棄努力,這次還是購買,但是目標轉到了西班牙的‘加利波第’(GARIBALDI),甚至傳出西班牙為中國設計了兩款圖紙的報道,可見海軍對航母的關注和嚮往。89年以後,這些道路被徹底封鎖了,被迫我們吃了回頭草,除了自立自強,也沒有了別的辦法。
  
遠洋海軍之核心-未來的中國航母

如前所述,未來的中國航母必然是我們自行設計製造的航母。題外話,我們自研的航空母艦計劃的代號就曾是089,是不是和89有關就不得而知,現在該知道我們航母派的老大為什麼取這個名字了吧?不過據筆者所知,比這個年頭還早很多就開展了航母相關的各個項目的預研計劃。雖然我們有自己的計劃,但是畢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引進關鍵技術的努力還是再繼續,從早年的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到近期的三艘前蘇聯不同型號的舊航母--‘明斯克’,‘基輔’和‘瓦良格’。從分析這些舊航母,可以使我們大開眼界,茅塞頓開。從彈射器技術,特種甲板用鋼材再到相控遠程雷達技術,我們依次掌握。再加上我們自己從六五計劃就開始的航母其他關鍵技術的預研,到現在為止應該所有的相關技術都已經得到了解決,這從前些年我們成功出口汽車滾裝船就可窺一斑,可以自豪的講我們已經全面掌握了航母技術,為海軍插上騰飛的翅膀已不再是遙遙無期的口號,逐漸變成了現實。也只有有了航母,我們才能真正跨出第一,第二島鏈,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海軍--全球性的遠洋海軍!

那麼我們未來的遠洋作戰核心--中國航母會是怎麼個模樣呢?讓我們大家一起來預測和推理一下吧!穩妥起見,我看還是要分三步走,小型航母和中型航母再到大型航母。這裡面所說的小型航母就是據說現在正在進行中的船塢型兩棲攻擊艦,排水量在兩萬噸左右,採用平直飛行甲板,載機以直升機為主,未來可以換裝國產的垂直起降攻擊機,主要使命就是對地攻擊,對付周邊海洋(包括台灣,南沙和釣魚島甚至琉球)糾紛應該是小菜一碟兒。這一步應該在2010年前走完,先期製造兩艘,分別裝備東海和南海艦隊。第二步,從2005年開始,建造5萬噸的中型航母,肯定會有瓦良格的影子,艦載機在30~40架左右,以J-10C/J-11C為主,斜角甲板,屬於制空型,目前應該改裝瓦良格作先導艦。第三步,2015年開始建造完全自行設計的大型航母,排水量在8萬噸左右,載機在60~70架左右,以J-11C/J-12C為主,輔以其他戰機,屬全能型航母。當然我們的航母還要充分創新,廣泛大膽採用新技術,如激光武器和電磁武器等,成為望而生畏的威力無比的進攻利器。整個三步走的航母的建造計劃應該在2030年前得到完成,同時相應的海軍艦隊逐步重新編組,組成多個新的遠洋艦隊以迎接新的挑戰和完成新的使命。

未來中國航母戰略預測

對應周邊形式,未來我國對外戰略應該有重大調整和變革,還要有一個周密完善的長遠規劃。其實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在了台灣問題,此問題一日不決,就如同背上生癰,如芒刺背,使我們難以施展拳腳,南下東進都是空話。在2030年前,我們應該依次解決台灣,釣魚島和南沙,迅速解決台灣問題後應有條件地支持南北韓統一,先決條件就是美軍撤出統一後的朝鮮半島。做好了台灣和朝鮮這兩件事,美軍就沒有什麼理由還賴在東亞不走。隨着此消彼長和自身經濟實力下降,美國也只好退出遠東。可以想象,此時美國一定會迅速武裝日本,以對抗中國,中日為新仇舊恨必有一戰,誰勝了誰就是亞洲的霸主,與上上個世界末多麼相似,但是情況卻剛好相反。此戰也是殺雞儆猴,威懾蠶食南沙的諸小國。準備中日大決戰的同時,南沙問題還是採用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蠶食政策,不給東盟各國以口實,重邀美軍撐腰,也要同時採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用經濟手段扶植親華政權,以不戰而屈人之兵,最大限度減少我們自己的損失。南亞政策應該是充分利用巴基斯坦,孟加拉對印度的敵意,設法令其內訌,我可相機坐收漁人之利。對待強鄰俄羅斯,應該鼓勵其東西伯利亞遠東地區脫離獨立,已達到分化瓦解敵人的目的,進一步減少來自北方的壓力。

這樣,伴隨上述我們的國家大戰略,中國航母編隊又會有怎樣的未來戰略價值呢?中國海軍艦隊發展設想應該是這樣的,2010年以前解決台灣問題,海軍還可維持現在的三大艦隊,但是南海和東海艦隊將得到最大限度的優先發展,各裝備小型航母一艘,北海艦隊裝備瓦良格中型航母,作為培養航母人才的後背基地,伴隨着新一代各類其他水面主戰艦艇的服役,兩個鐵拳逐漸形成壓迫之勢,台灣問題不戰自解,不降才怪!一旦台灣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就地組建東太平洋艦隊,總部就設在高雄,2020年前應該擁有兩艘中型航母和兩艘小型航母,東進戰略態勢形成,同時北海艦隊擴編為西太平洋艦隊,擁有一個中型航母和一艘小型航母,這樣對日形成夾擊之勢。南海艦隊擴編為印度洋艦隊,也擁有兩艘中型航母和兩艘小型航母,組成兩個航母戰鬥群,以對抗未來印度咄咄逼人的攻勢和徹底解決南沙問題。到此為止,我們已經是具有遠洋海軍的海洋大國了,為了國家利益,求戰必勝的決心一定要有,全民也要跟從國家戰略,充分做好思想上的準備。一旦收拾了小日本,想不稱霸世界都沒辦法了,這樣,進一步擴編的西太平洋艦隊就可以日本為基地,以東西兩個太平洋艦隊各有3個中型航母戰鬥群來對付美國可能的反擊。印度洋艦隊也將擁有三個航母戰鬥群,擊敗印度海軍,配合陸軍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從而占領南亞,成為亞洲的真正霸主。進一步,2030年隨着大型航母的入役,與美軍決戰的態勢也將進一步明朗,取得決定性勝利後,海軍組建大西洋艦隊的時機也已經成熟,這樣全球性的海軍力量才繼鄭和艦隊以來又一次得到重建。

2050年也許就是我們再次征服世界,雄霸天下的開始,繼元朝以後再一次憑藉強大軍事力量橫掃世界,雪盡歷史的恥辱,拿回我們曾經失去的一切。


結束語--騰飛吧! 中國海軍!

沒有航母的海軍根本就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海軍,國家未來大戰略和海軍發展戰略都在呼喚着航母,未來的航母將為中國海軍插上騰飛翅膀,擁有一支全球性的海上力量是我們最終的追求目標,只有這樣,我們中國人才會真正揚眉吐氣,傲視天下!

現在我們就應該為這個宏偉的計劃做好堅實的準備工作,堂堂中華上國之子民,應該有這樣強國富民,稱霸天下的大國心態和雄心壯志,用辛勤的汗水來迎接這一偉大時刻的到來!

騰飛吧!中國海軍!挺進,挺進,再挺進,在那廣闊的藍色大洋!!!


J-8III於公元2003年二月二十二日。
(全文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警惕一個軍事法西斯化的中國
2002: 江山又有文痞出----觀蘆笛的《於“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