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的難題:誰能回答錢學森向溫總的提問
送交者: 三把刀 2009年11月02日19:50:3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錢學森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他一生傳奇,成就卓着,榮譽無數,國人引其為科學的驕子、民族的脊梁與知識分子的典範。他以自己對國家和民族的樸素信仰,懷尖端科學造詣而穿越政治的波詭雲譎,於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居功至偉。他的離去,是中國科學界巨星的隕落,當為國人深切緬懷。

  在高深的科技領域之外,晚年的錢學森為公眾所銘記,還源於他對中國教育事業的秉直建言。2005年7月29日,病榻上的錢學森向總理溫家寶坦誠相告, “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如今,科學大師離去,他向這個國家的發問,卻少有人能直面回答。

  錢學森的一生,其實就可觀照這個“出大師”的中國難題。他曾不止一次說過,他一生的道路有兩個高潮,一個是上世紀20年代在北師大附中的中學六年,另一個就是在美國讀研究生的求學歷程。自由的學風,創新的欲望,挑戰權威的勇氣和環境,使他在大學畢業數年後,就完成了美國首個軍用遠程火箭的設計,成為當時有名望的優秀科學家。

  今天人們緬懷錢學森,把他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當成主線。但這絕不是唯一的線索。因為在科學技術領域,僅僅憑藉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不可能造就一個優秀的科學家。作為國人典範的錢學森,首先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其次才是民族和國家的功臣。他必定是在天賦之餘,得到了一位科學家成長所適宜的土壤和空氣,才有機會成為後來的科學巨星。因此,他的成才之路和感同身受,才更值得世人傾聽和冥想。

  這個解開了無數尖端科技難題的科學大師,把為什麼中國一直出不了大師的問題拋給了公眾。我們沒有理由相信,他真的是要向大家討要一個未知的答案,甚至,或許答案就在他的心裡,而這不過是晚年錢學森的一句浩嘆。2006年末,總理溫家寶在教育工作座談會上,以錢老的這個問題求教6位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得到的答案是“培養傑出人才,關鍵是教師”,“要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高校大改革大發展之後,應該是大提高”,“做大了高等教育,還要做強高等教育”……如此種種,不知錢老是否滿意。

  而就在錢學森提出大師問題之後,還有更多關心教育、關切國運的人士求解。他們說,大師的心靈一定是自由的。他會頑固地、習慣性地懷疑權威。無論何種模式的靈魂塑造、思想灌輸,都必同於對大師的戕害。他們說,大學日益行政化、官僚化的背後,是權力對學術自由和知識創造的扼殺,是權力通吃對大學的污染和毒化。至於,中國最大的博士群體並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場,幾乎就是對“中國何以不出大師”這樣務虛的發問最直白的回絕。

  一位科學老人的逝世,他對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赤誠相問,衍化成我們綿長的思索,而真誠無疑應該是後人緬懷的起碼前提。錢學森把他一生最精彩的部分都獻給了這個國家,他沒有理由不關心這個國家的去向和前途。當我們民族的智慧足以向月球邁步,如何“出大師”這樣的問題顯然不應該在智力範疇內去讀解,而更應該在歷史正義和現實政治中去敲問。“出大師”不過是對錢學森晚年良苦用心近乎功利的概括,而記住這個問題、思索這個問題、解開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寄寓我們對他深切的懷念,接續他對家國的赤子情懷。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美國拯救危機的最好辦法是向世界說明如
2008: 毛澤東,中華民族的聖人,中國歷史上最
2007: 奧運會後截殺陳水扁
2007: 解讀“嫦娥”的戰略震撼 與普通衛星有
2006: 鄧小平的名言缺乏真理價值
2006: 全民練武之一 - 武舞篇
2005: 中國《孫子兵法》誤導了美軍城市戰?
2005: 列強封殺中國科技研發能力的N大狠着!
2004: 《致命武器》第二部:盲流之歌
2004: 中法俄合作 美國居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