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不管中國願意不願意 世界都已進入“中美共治時代”
送交者: xiliuying 2009年12月22日11:35:3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不管中國願意不願意 世界都已進入“中美共治時代” 環球網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哥本哈根協議》草案未能獲得與會的全部193個國家的代表通過,大會最終的決定是“接受”美國和中國、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個國家所支持的協議。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他同中國、印度、南非和巴西領導人達成協議後,歐盟雖然不情願,但出於中美二國的壓力,歐盟的主要國家不得不勉為其難地接受了新協議。

  在這次全球氣候大會中,中國的對外政策顯然是有所變化,而這個變化,那就是一改過去的那種被動的被西方國家牽着走的作法,在事關中國重大利益的時候,以強硬的姿態出現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以我為主,針鋒相對,展現了中國的王者之風。

  此次會議之初,美國代表團與歐洲國家共同向中國發難,紛紛對中國指手劃腳,特別是美國人更是把矛頭直指中國,大有逼中國就範的架勢。美國要求中國自提減排目標並接受公開的國際標準檢查,但遭到中國嚴拒,且拒絕提高減排承諾。在會議上中國既堅持了自己的利益,同時又照顧到了第三世界的立場和利益。對於西方國家的不合理的要求堅決的否定,對於美國的強硬立場堅定的回擊。在中美的交鋒中,奧巴馬也不得不贊同中國的觀點與作法。雖然大會最終也沒有產生一份令各國都滿意的協議,但畢竟還是“接受”了中美共同合作制定的一份非正式的協議。會議充分體現了,只有中美的合作才是解決國際問題的關鍵之所在。

  會議中中國的強硬,不僅體現在中國堅持了自己的利益底線,同時中國的觀點也正是代表了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的利益,不管中國承認不承認,也不管願意不願意,中國已經被當作了第三世界的領袖。值得回味的一點是,美國的奧巴馬與希拉里均出席了會議,而中國則只是溫總理前往,胡總書記則忙於自己國內大事。從溫總理的身姿與面容上足可以看出自信、從容、鎮定與胸有成足。這充分說明了中央政府對於此次大會的成果已經瞭然於胸。因此中國的強硬是有備的,是自信的。

  1989年之後,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一直遵循鄧小平的幾條遺訓,除了上文提到的“韜光養晦”之外,還有“決不當頭”,亦即絕不做發展中國家的領袖。金融危機開始後,世上流傳着G2論,然而中國還沒有做好準備,在奧巴馬訪華時,中國總理溫家寶當面表明了立場。他指出,全球事務不能由中美兩國說了算,必須讓所有國家共同商量和參與,因此不贊成搞G2機制。中國沒有答應中美共管或共治世界的原因:其一,中國畢竟有自知之明,中國還沒有達到那個實力;其二,中美各有其志,道不同不相為謀;其三,說到底,中國根本就不相信美國願意與它平等地共治世界。

  然而,此次氣候大會卻無意中把中國推向了前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的利益自然就與中國的利益相關聯。中國強硬的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也就自然的維護了第三世界的利益,有意無意中就成為了第三世界的代表。

  中國即將成為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總體實力已經僅次於美國,其影響力就可想而知。由於此次經濟危機中美國是重災戶,加上美國自私自利的只維護其自身的利益,使得中國在挽救經濟危機中的影響力大有超過美國之勢。自然中國在解決國際事務時的觀點就不得不被看重,也就不得不被接受,中國要是堅決反對的事情,就很難得到認可和執行。中國目前扮演的是崛起中的大國與發展中的大國的雙重身份,在實力上與發達國家有一拚,在利益上又與第三世界國家有眾多的一致。這在無意中就提高了中國的地位,如今中國在解決國際事務時的觀點和影響力可以說不比美國差多少。因此雖然中國目前還沒有達到與美國共管共治世界的實力,但卻被歷史的潮流推向了前台。中國不想做世界領袖,卻被自然的推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按理說中美的利益與出發點均不同,按理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中美共治世界是沒有基礎的。可是如果從中國的哲學思想來分析,事務都是一分為二的,中美之間是一對矛盾的共同體。中美既有利益衝突,也有利益共同點,合作與牽制的必要性同時存在。中國與美國合作,有利於維持現有的國際秩序;同時也有利於解決世界上的一些重大問題;這是由中美兩國目前的實力與影響力所決定的,其它國家或集團沒有這個實力與影響力。中美兩國互相制約與牽制,有利於世界各國之間維持利益均衡,至少第三世界國家的利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體現。

  中美不是同盟國,最多也就是一個“建立應對共同挑戰的夥伴關係” 。因此中美共治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共治,中國不像歐盟、日本那樣是美國的純支持者和附和者,中國只是一個為謀求某種共同利益時的合作者。因此中美共治不是稱霸世界,而是為了達到各個不同國家或集團利益之間的平衡與穩定。這是一種新形式的“共治”。

  氣候、環境、能源、反恐等問題,還有就是擺脫世界經濟危機的問題,這些問題上,中美可以說利益的共同點大於分歧點,這就要求中美必須合作共贏。

  中國的崛起,建立新的多極世界等問題上,中美卻又充滿了利益上的衝突與矛盾。在這些問題上中美註定了要互相制約。

  中美之間即有矛盾又有共同點,矛盾對立的統一才能達到真正的平衡。正如此次氣候大會上兩國所表現的那樣,為了維護富國的利益,美國歐洲等國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國家大加指責。面對美國的攻勢,中國毫不示弱,反擊時不留情面,甚至嬉笑怒罵地調侃;面對發展中國家,中國旗幟鮮明地替它們發聲,並和它們一起挑戰發達國家的立場。在衝突中各國也沒有忘記利益的共同點,那就是氣候變化受損的是全人類。因此願意不願意都得暫時接受一個新的協議,否則這個世界可能會更糟。

  中國也不能向過去那樣的只會韜光養晦,結果只能是被動吃虧,同時在有能力的情況之下,不站出來說話,也會被第三世界所孤立。因此中國此次表現的就有些強硬,維護了自身的利益,也維護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利益。若自己超然於發展中國家之外,不站出來為它們主持公道,自己就會失道寡助、孤立無援。

  目前中美共管世界的局面,不管中國願意不願意,中國都已經被推上了前台。在某些問題上不與美國合作,中國要吃虧,而在某些問題上只聽從美國的支配,中國的利益也要受損。完全支持美國的政策,中國就會變成美國的附屬。而中國如果對美國的霸道行徑不採取遏制的行動,不但中國的利益受到損失,第三世界國家恐怕也不會支持中國,嚴重的來說,恐怕是要孤立中國。

  目前的形式是,中國不想做世界的領袖恐怕都不行。中美合作至少是目前的大勢所需。中國也只有在與美國的互相合作與制約中才能得到發展。而世界也只有在中美的互相合作與制約中才能得到利益的平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劉伯承鄧小平陳毅和粟裕的八卦
2008: CNN的一紙報道,已經泄露了大三通實現
2007: 轟動一時的加拿大CIC中國留學生愛國騷
2007: 西方陷入中國的戰略圈套
2006: 以軍事實力守護中國崛起-析南亞地區復
2006: 美國禁書:是誰覺醒了中國?
2005: 一個中國知韓派眼中的韓國
2004: 陳毅的黑手
2004: 親曆日本靖國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