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經濟起飛需要很多勞工,而引進了百萬個土耳其外勞,現在這些外來的土耳其人反成了德國尾大不掉的移民問題。 他們拒絕學習德語, 拒絕融入德國社會, 逐漸成為德國的社會問題, 他們在德國獨樹一幟,其中的宗教極端分子藉機散步“融入”(Integration)等於“同化” (Assimilation), 誣衊德國政府要求土耳其人學習德語, 融入德國社會是"民族滅絕", 煽動土耳其人"獨立"建國, 成立土耳其民族在西歐德國的"西突闕斯坦"。
針對這一問題, 德國政府曾經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訪問土耳其時,呼籲在德國的土耳其移民要學好德語,以便融入德國社會, 及找到工作,她特別提出“融入”(Integration)並不等於“同化” (Assimilation),所以在德國的土耳其人不用害怕會失去他們的文化,宗教傳統甚至語言。她只是希望在德國的土耳其人能好好學會德語,跟德國人平等相處,融入德國社會,尊重德國法律, 而不是在德國獨樹一幟。德國總理默克爾正告, "德國政府絕對不允許移民德國的土耳其人來到德國以後仍然成為另一支民族。"
據柏林人口發展研究所公布的調查結果,與其它在德國的外國移民相比,土耳其移民融入德國社會的程度最差。即便是土耳其移民的第二代,在融入當地社會方面也表現平平。 融入社會最成功的是重新返鄉的德國僑民。 融入社會第二成功的是來自南歐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臘的移民, 能夠很快融入德國社會。
生活在德國的250萬土耳其人是德國外來移民中的第2大族群,但引人注意的是,土耳其人尤其難以融入當地社會。他們的受教育程度也低於其他外國移民。土耳其青少年中有30%沒有念完中學,獲得高級文理中學畢業證書的只占14% ,還不到德國同齡人相應比例的一半,而且低於所有其他外國移民青少年的中學畢業率。
許多土耳其移民在其家鄉就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對他們融入德國社會產生不利影響。德國聯邦政府移民融入事務專員博默爾說,"許多土耳其人當年來德國時都不具備移民的有利條件。他們的受教育水平極低。也就是說,他們根本沒有上幾年學,德國大約72%的土耳其人沒有接受過職業培訓, 因此其子女也無法得到足夠的支持。"
根據柏林人口發展研究所的調查,土耳其移民在勞動市場上也是最不成功的族群。他們的平均收入最低,失業率也高於其他外國移民。 因此, 在德國的
土耳其人成為德國的嚴重社會問題, 他們好勇鬥狠, 暴亂鬧事, 曾經把法蘭克福的主要購物街道作為打砸搶燒不法行為的目標, 令德國政府與民間對其深惡痛絕, 以至於有採訪者一旦提到有關"土耳其人"或"突闕人" 的話題時,當地德裔受訪人立即報以蔑視的目光。
德國聯邦政府移民融入事務專員博默爾表示"提高移民的教育水平是促進他們融入德國社會的關鍵。也就是說, 如果一個人進學校上學,但是卻不太會講德語,上課他當然就會跟不上。如果家長不了解我們的教育系統, 他們也就無法為孩子們進行輔導。所以我們在移民融入社會的計劃中提出,必須注重移民兒童的受教育問題,家長必須對孩子給與輔導。我們將竭盡全力,努力提高移民子女的受教育水平。"
中國的維烏爾族於公元七世紀以外來民族的身份來到中國的西域地區, 也就是今天的新疆繁衍生息, 從嚴格的意義來講, 也是屬於外來移民。在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以後, 應該也必須融入中國社會。前提就是必須學習漢語。接受現代漢語教育, 融入中國社會, 跟中國其他人民平等相處,尊重中國法律, 才能找到工作,提高生活水平, 這是最為淺顯的道理。這是在擁有民族自治區制度的中國, 如果在德國, 總理默克爾是絕對不允許維烏爾族成為另一支民族的!
但是, 遺憾的是, 直至今天, 新疆的雙語教育(漢語與維烏爾語), 特別是在南疆地區, 仍然受到相當大的一部分維烏爾族幹部與群眾的強烈抵制與反對, 而重災區就在新疆教育系統內部, 那些不會漢語, 僅僅會維烏爾語的不稱職的"中國教師" 。 他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制之下的正式中國教師, 卻至今不會說中國漢語普通話, 特別是他們還肩負着國家教育大任, 所以他們只能是所謂的"中國教師"。 中國人民用血汗供養他們, 他們在做什麼? 他們在做培植"疆獨"分裂勢力的下一代的事。這個責任不在新疆自治區政府, 而在國務院, 在國家教育部, 在溫總理。(作者: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