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無恥的蔣介石與打響“一·二八”抗戰第一槍的翁照垣
送交者: 香椿樹 2010年07月10日08:05:3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打響“一·二八”抗戰第一槍的翁
常崇宇    

 

1932年十九路軍的翁照垣旅長
 
 
1932年淞滬抗戰為出征的敢死隊壯行的翁照垣
 
 
1932年翁照垣將軍在吳淞前線
 

 

 
 
翁照垣陣中手繪1932年1月28日、29日作戰態勢圖
 
 
在歐洲發現的淞滬悍將翁照垣陣中日記和憶述手稿
 
    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的時刻,一位曾經率領部隊浴血奮戰,抗擊日寇,因參加淞滬血戰,打響“一·二八”抗日第一槍而名震中外的將軍,在他解甲歸田,客死他鄉,沉寂了半個世紀後,重新引起國內史學界的關注。他就是十九路軍156旅旅長翁照垣將軍。
    翁照垣,曾用名騰輝,1892年出生於廣東省惠來縣葵潭圩,自幼從軍,在陳炯明轄下的陳銘樞部供職。由於驍勇善戰,從排長逐級晉升為營長。後東渡日本,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1929年以術科第一名成績畢業,並轉入法國摩拉納航空學校繼續深造,畢業後於1931年回國,年末任十九路軍78師156旅旅長,奉命守衛上海閘北大場一帶。1932年初他率部參加“一·二八”淞滬血戰。1933年北上抗日,先後任東北軍師長,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副軍長。1935年任桂軍縱隊司令。“七·七”事變後先後任第一戰區前敵總指揮及第七戰區東江游擊司令。抗戰勝利後他解甲回鄉,在廣東汕頭從事農牧工商業。解放前夕移居香港,1972年在香港病逝。
    "九·一八"事變爆發以來,日軍步步進逼,全國人民抗日情緒空前高漲。1932年1月21日,在京滬衛戍召集的戰前軍事會議上,時任十九路軍156旅旅長的翁照垣慷慨陳辭,歷數日寇的暴虐罪行,表示願親臨一線與敵人決一死戰。他還提出了在上海市閘北地區抵禦日軍的具體戰術構思。他的主戰觀點促使十九路軍高層領導下定決心與日寇決戰,使中國軍隊的士氣、國民的民心為之一振。
    面對日軍的挑釁和民眾高漲的抗日情緒,南京政府窮於應對,慌忙命令何應欽部長下令將翁的156旅調離上海,由憲兵第六團接防,限定1月28日下午4時之前交防,向真如撤退。聞訊而來的民眾數千人聚集在旅部門口,要求堅持抗戰。翁將軍接受了民眾的要求,繼續留在閘北,命令部隊做好應變準備。
    晚上11時30分,日軍從虬江路、廣東路、寶山路、橫浜路、天通庵路和青雲路等處向我大舉進攻。翁照垣斬釘截鐵地命令:"打!守住陣地,不要怕!教訓小日本的時候到了!"在他的命令下,打響了淞滬抗戰的第一槍,揭開了中華民族史冊上淞滬抗戰的序幕。
    日軍發動的進攻,屢次受挫,敵人惱羞成怒,從2月23日到25日,再增兵四萬,以飛機和炮艦配合,大舉進攻,遭到我守軍的頑強抵抗。閘北一役,血戰30多天,打破了日軍一月內占領上海的幻想,也使得翁照垣名聲大振。
    在"一·二八"事件的當年,燕京大學的一位歷史學家就曾寫詩盛讚翁的愛國壯舉。他在詩的前面寫了一段"引子",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上海一二八戰役,我國人民無論與他是否認識,都聽說過旅長翁照垣的大名。他駐守閘北,率先抵抗敵人,憑藉着殘垣斷壁,拼死抗擊敵人,使敵人累攻不下。部隊回歸時,該旅處在大軍的後面,整齊有序地撤退。十九路軍受到全世界的讚譽,翁照垣功不可沒。"
    在此之前的1930年,我國著名的新聞工作者、教育家鄒韜奮曾經以《勇敢的中國人》為題,在當時的《生活》周刊上撰文,介紹翁照垣在法國學習期間駕機升空,飛機失事,翁沉着應對,飛機墜毀,翁巧妙生還,被法國人視為奇蹟的事跡。    
    翁照垣棄官從商後,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銷聲匿跡,知道他的人很少。作家黃河曾經專程到廣州"十九路軍墓道紀念公園"參觀,也沒有見到翁的名字。近年來引起眾多史學工作者的關注,是源於一次偶然的機遇。廣東汕頭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李韌之,1998年冬天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留學時,住在波琳(Poline)女士的出租房裡。這位姓翁的華裔女士正巧是翁照垣的孫女。她將一捆塵封多年的翁照垣手稿交給李教授,手稿包括7本"陣中日記"和12冊"生平回憶"。由於翁女士對中國現代史不甚了解,翁照垣的後人大都忙於商務,均不知道這捆手稿的重要性,使手稿深藏了幾十年。直到李教授進行了系統的整理、研究以及廣泛的調查,並公布了部分研究心得,才引起史學界的重視。
    翁照垣抗日事跡長期被湮沒,據作家黃河撰文分析,首先是在反共與抗日問題上,翁的觀點及行動長期與蔣介石針鋒相對,為蔣介石所嫉恨,從而在國民黨政界及軍界中產生誤解。其次是在十九路軍中,翁與蔡廷鍇有矛盾。蔡雖然有大將風度,但翁不是蔡的嫡系,免不了發生齟齬,使他在當時難以獲得應有的歷史地位。
    筆者認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翁缺少藍紅兩色背景。他既不是國民黨員,也沒有參加中國共產黨,在上世紀中期中國政治格局的大變動前後,他無所依託,既不願意去台灣,大陸解放後又不打算繼續留在家鄉,而是定居香港,此前他已經退出軍界,因而逐漸被人們淡忘。
    如今在翁照垣的家鄉廣東省,特別是潮汕地區,他的事跡在報紙和網站上廣為流傳。在他的家鄉葵潭鎮,提到他的名字,鄉人都很仰慕。人們期待着彌補史學家的缺失和歷史的不公,使他在"一·二八"凇滬血戰中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壯舉載入史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丁 剛:我為什麼不再看《華爾街日報,
2009: 美國媒體的這次的反應很有意思
2008: 為啥俄增長率比中國低,生活卻比中國好
2008: 經濟學家訪談:俄羅斯的改革比中國更成
2006: 美首輪打擊就可摧毀中國核反擊力?
2006: 中國軍隊逐漸變成一支只會擺PS的儀仗隊
2005: 大米北京行之觀察
2005: 小泉的郵政改革引發內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