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在稀土勝黃金的年代,中國嚴格管控稀土,推行稀土配額政策,但是稀土走私在中國日益猖獗。稀土業者甚至表示,稀土配額政策已名存實亡。 作為稀土大國,中國的稀土政策備受關注,2006年以來,中國商務部加大稀土出口的管控。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避開稀土管制的「出口捷徑」正在形成。據中國經營報報導,去年通過正常渠道出口的稀土是五萬噸,通過走私出口的稀土超過二萬噸,走私比率達到正常出口比率的四成左右。 以包頭地區為例,稀土礦石的大量偷盜開始於2006年,「白雲鄂博鐵礦周圍的小礦廠彷彿在一夜之間冒出,稀土價格的回升讓很多人開始涉足稀土。」包鋼稀土相關人士說。 走私的方式五花八門,虛報產品名稱、改頭換面以地磚、大理石的形式報關等等。上述行業資深人士說,「實際上中國每年減少的配額在很大程度上被走私填補了,從2008年至今,光是被各個環節查獲的走私稀土就有1萬6000多噸,包括稀土原礦粉、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等各種資源性產品。」 部分稀土出境是避開稀土配額管制,以分離稀土合金提取稀土的辦法出口。中國對稀土原料和稀土應用性產品的區分是根據產品用途來確定的,凡是需要進行加工才能使用的就被視為資源性產品,比如稀土氧化物,而被當做零組件直接用的產品就是應用性產品。前者出口受配額限制,後者則不受限制。 由於稀土合金一直沒有被清楚定義,它處於稀土原料和應用性產品之間,稀土合金在出口時也不受配額限制。這些合金在國外被重新分離和提取,即便分離成本高也在所不惜,「日本已經開始從手機中回收稀土元素,可見他們的重視程度,而合金的分離技術和成本均低於手機。」 稀土「繞道」出口配額的一些「途徑」,已引起中國相關部委的重視,目前正在制定中的稀土「十二五」規畫,將加強稀土走私和稀土合金管理監督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