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美國的什麼讓澳洲人膽戰心驚?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研究教授懷特(Hugh White)在8月16日的《悉尼先驅晨報》發表文章說,多年來我們被告知說,不要害怕中國變強,因為美國仍然是強國。我們的總理吉拉德6個月前就曾在美國國會說過,“美國無所不能”。
但現在大家已經驚呆了,因為中國崛起的同時,美國在加速沉淪。中、美兩強的力量平衡正更快、更危險地被打破。首先,美國經濟過去幾十年來面貌大變。其中最重大的變化是製造業衰落。創造大量高收入工作職位的製造業,曾經是美國經濟和社會的基礎。30年前,2000萬美國人在製造業工作;今天只剩下1200萬人,而且以平均每月5萬人的速度遞減。最主要的原因是無法和中國製造業競爭。
美國製造業的地位,正被新興的“知識”產業取代。但知識產業並不能創造大量待遇優厚的工作職位,其高薪職位只能提供給少數人。結果導致美國經濟第二大長期變化——美國人的平均收入過去30年來停滯不前。這和澳大利亞30年來平均收入穩步上升,形成鮮明對比。此外,知識產業產品的價值難以捉摸,就連華爾街的銀行家也說不清楚,過去二、三十年知識產業為美國經濟貢獻了多少價值。相比之下,當年底特律汽車製造業的價值一目了然。
這就帶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問題,如美國後工業化時代的知識產業型經濟,足以支持美國的全球實力嗎?知識產業能創造數以百萬計收入豐厚的工作職位,填補傳統製造業失去的職位嗎?美國能夠在不重建製造業的前提下,繼續保持高工資的經濟嗎?還有,美國在面臨中國競爭的情況下,如何重建製造業?
美國作為商品和創意相對開放的市場,重建製造業的唯一道路,就是壓低美國的工資,使其和上升的中國工資有得一比。但這種措施能否生效,變數極多。美國政治就是一大干擾因素。過去幾十年來,治理美國越來越難。因為政治無處不在,又無處不是涉及財富分配的第一要務。在財富多到足夠分配時,作政治抉擇想對容易。現在可供分配的財富相對較少,作政治抉擇變得越來越困難,政治惡鬥也激烈起來。
在債務飆升的形勢之下,美國政府和人民,都企圖通過繼續借債來迴避作出政治抉擇。其次,美國政治形成兩極化,選民卻難以決定,選什麼樣的人才符合他們的最佳利益。第三,人民更易受那些花言巧語的政客左右,這些人讓選民相信,作出艱難抉擇的時刻尚未到來。美國人相信小布什的大話,認為美國能夠在入侵伊拉克的同時減稅。美國人把奧巴馬“我們能夠做到”的騙人鬼話,當做對人民的承諾,以為還不需要作出艱難抉擇。現在,許多美國人似乎又相信茶黨,認為減稅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今後幾十年,美國仍將保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仍然具有左右世界事務,為美國人提供良好生活條件的能力。但是,美國今天面臨着19世紀南北戰爭以來最艱難的抉擇——如何振興經濟,善用各方面的力量。目前美國的政治制度似乎無力作出抉擇,我們為之擔心,因為我們需要一個強大的、治理良好的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