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驅逐艦的發展歷程
送交者: 飛魚006 2003年11月03日15:12:4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國驅逐艦的發展歷程
2001年8月23日,中國海軍的167號導彈驅逐艦和615號補給艦組成的編隊,啟航前往歐洲進行訪問。這是人民海軍艦艇編隊首次出訪歐洲。該編隊此次訪歐將要通過馬六甲海峽、曼德海峽至直布羅陀海峽一線以及英吉利海峽這3個重要航道,先後抵達威廉港、朴次茅斯港、布雷斯特港和拉斯佩齊亞港等4個港口,11 月10日回到祖國香港。

9月初,編隊西出馬六甲海峽進入了印度洋。浩瀚的印度洋上,強勁的西南季風,掀起巨浪不時地朝艦艇編隊撲來 這又是一個練兵的好時候。

上午8時,167艦艦長進人指揮控制中心,對着指揮筒果斷地下達命令:"補給部署!準備在舷補給!命令通過艦上廣播系統迅速傳遞到各個戰位。只見左舷主甲板中部補給站,頭戴黃色安全帽、身穿橘紅色救生背心的補給部門官兵,立即各就戰位。一切都像平時訓練的那樣,井然有條,官兵們緊張而有序地做着補給的準備工作。

就在167艦展開補給部署時,通過協調指揮,一直航行在後面的"豐倉"號補給艦,立即加快航節,迅速從後面跟上來,在167艦左舷40米處,同167艦保持同向同速,齊頭並進。兩艦激起的涌浪不停地翻卷,兇猛地打在兩艦的內舷上。艦在航行中,更加起迭顛伏,搖晃擺動,無疑加大了補給的難度。儘管像這樣的實兵演練平時並不多見, 從保證安全的角度出發任務可以緩後,但167艦艦長李曉岩相信該艦的官兵們有實力、有能力、有信心完成這一任務。他沒有多憂慮,立即向現場指揮員下達了開始的指令。"砰!"一聲清脆的撇纜槍的聲響,在兩艦相對的空際,一根細細的纜繩像一道紅色的閃電,從"豐倉"艦數十米高的巨大門型架上,準確地落在167艦左舷甲板上,幾名操作手迅 速上前踉蹌卻穩健地接住纜繩。

"引纜!""收緊主鋼索!""架設輸油軟管!"擔任現場指揮的167艦副艦長張文彬手持對講機,一邊不停地發出指令,一邊與"豐倉"艦保持聯絡。操作手們依據指令,啟動一個又一個電動按紐。立時,纜繩收緊,主鋼索繃直,在167艦操作手與"豐倉"艦操作手們的密切配合下,很快一條油料補給索橋在兩艦之間架立。霎時,盤縛在"豐倉"艦巨大門型頂端的輸油軟管迅速跟進,如一條巨龍伸展身軀,順着鋼索俯衝直下。只聽"恍"地一聲,重達130多千克的補油管頭牢牢地卡進了167艦的注油口。

"好!"官兵們齊聲叫喊。"注油!"張文彬迅捷下達命令。隨着"豐倉"艦操作手穩穩地輕啟油泵,把輸出口閘門一開,就見大碗粗的輸油管開始由扁變圓,源源不斷的燃油進入167艦的腹內。幾乎同時,在167艦和"豐倉"艦之間,另一道用於補給乾貨的鋼索橋又凌空架起。"豐倉"艦儲備的食品、蔬菜、水果等乾貨,隨着一隻巨大的吊籃,順鋼索橋而下,穩穩地落在167艦的左舷甲板上。補給在有序地進行着,兩艦並駕劈浪向前。印度洋上的季風並沒有因為遠道的客人在忙碌而減小風勢,掀起的涌浪仍在舷邊不停地翻騰着,將艦船搖擺個不停,兩艦巨大的張力不時地將鋼索繃得越發緊緊的,叫人心揪得生怕這鋼索會斷。然而,167艦在自動化裝置的控制下,鋼索隨着兩艦距離的搖擺伸縮自如,始終安然無恙。半個小時的補給任務完成。

9月13日,我海軍編隊首次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境內東北部,是一條世界聞名的人工航道。我海軍出訪編隊此次經蘇伊士運河駛往歐洲,與繞道風浪險惡的好望角航線相比,航程縮短近5000海里。

埃及政府針對蘇伊士運河通航量日漸增多,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運河通道而相繼作出規定,各國軍艦在通過運河時可享受優先排隊的待遇,但之前必須提前10天報埃及國防部和外交部。且不論是軍艦還是民船,過河需要交納過河費。

遵照規定,中國海軍編隊已將通過運河時間報給了埃及。當地時間9月 12日上午,我編隊到達運河南口--蘇伊士港外拋錨,等待埃及方面通知。10時40分,一位身穿短袖白襯衫、頭戴藍色遮陽帽的埃及引水員乘小艇登上我"深圳"艦。

在他的引導下,167艦進人預定錨地,再次等待埃及方面准航。到了下午,運河管理局派員上艦辦理了各種過河所需手續,之後,交給我艦員一面紅白黑三色埃及國旗。按照國際慣例和埃及政府的有關規定,過往艦船需將埃及國旗懸於主桅杆上,以示對該國主權的尊重。

當地時間9月13日早晨5時,埃方發來信號准予通航。幾分鐘後,另一位埃方引水員登上167艦,並在167艦主桅杆懸掛埃及國旗的右橫杆上,又懸掛了一面國際信號旗H旗(意為"167艦有引水員")。

"現在請啟航。"個子不高、膚色顯古銅色的引水員用英語發出啟航指令。"航速請慢些。”

"全艦人員各就各位,現在開始通過蘇伊士運河,方向正前方--航速5節--"167艦艦長立即向全艦下達指令。

晨曦中的運河,涼風習習,水平如鏡。放眼東望,是埃及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接壤的西奈半島,它曾因是中東戰爭的必爭地而受世人矚目。舉目西岸,沿運河邊一條長長的沙土築成的堤壩時斷時續,據說這堤壩不是用來防洪,而是用來作為軍事防禦工事。

中午時分,艦員們看到了矗立在東岸邊上的中東戰爭紀念碑。就在他們經過紀念碑時,出現了最令人激動的一幕。在紀念碑下緊靠岸邊的地方,有幾個看上去顯然是中國人的同胞,他們向中國海軍編隊舞動着一面很大的、鮮紅的五星紅旗,同時還拉着一個大橫幅,上面書有"向中國海軍致敬!"幾個大字。此情此景,讓每一位中國海軍官兵心潮起伏。大家也像見到了親人一般,使勁地揮舞着雙手:"餵……你們好!""祖國想念你們!"

當日下午16時,艦艇編隊順利到達蘇伊士北口--塞得港。軍艦剛停穩,埃及引水員走下舷梯登上前來接他的小艇,並愉快地和中國官兵揮手道別。戰艦繼續前行,不一會兒,眼前的海面豁然開闊,編隊進入了地中海。

9月19日上午9時,我編隊經過5天多的航行,過地中海,首次穿越零度子午線,駛入西半球。編隊在這裡舉行了海上慶典儀式,全體官兵分區列隊,齊聲開始10秒倒計時:"……3、2、1!"瞬時,甲板上 一片歡呼,兩艦汽笛長鳴。

越過零度子午線,我編隊西出直布羅陀海峽開始進入大西洋。9月20日,隨艦出訪的我艦載機請示在大西洋上空飛翔,這也是艦艇編隊出訪歐洲四國的一項訓練科目。停候在167艦 飛行甲板上的是"直九"型艦載直升機,飛行員、機長是海軍航空兵某艦載機團副大隊長齊向龍中校,副駕駛是他的部下齊文上尉。8時18分,他倆身着藍色作訓服和桔黃色救生衣,從容地登上飛機駕駛艙。

“09,準備完畢,請求起飛!”

“……可以起飛——”

一分鐘後,齊向龍發動引擎,在一陣轟鳴聲中,只見甲板指揮員舉起"立即起飛"的綠旗,齊向龍把眼光從甲板上收回,再一次認真而細緻地察看了一下各種儀表,接通自動駕駛儀,上提油門總距,上拉操縱杆……8時20分,飛機徐徐地飛離航行中的167艦飛行甲板,在艦上方5至7米的高度位置略作懸停,然後機頭一低,增速,猛地向右上方疾飛而去。

"一切正常--請求增加飛行高度--請求增加飛行半徑--" 齊向龍不時地向167艦指揮室發來請示。

"准予增加飛行高度--准予增加飛行半徑--注意觀察--" 李曉岩艦長及時地根據計劃準確地將指令發給齊向龍機長。

數分鐘後,"09"號艦載直升機從遠處飛回,一點一點地變大。按計劃,直升機將在"豐倉"艦補給甲板上完成第一個着落。在"豐倉"艦上着落,不像在167艦上着落,在167艦,有固定的甲板指揮員,有專門的地勤人員給予配合和指揮,而在補給船"豐倉"艦上,沒有地面人員引導,一切都得靠飛行員自己的感覺。當然,這感覺得來自於飛行員平時一點一滴的實踐積累和總結。

"豐倉" 艦以7節的航速繼續向前。齊向龍握緊操縱杆,把飛機牢牢地控制在手裡。減速--齊向龍輕動按鈕,使飛機與"豐倉"艦航速同步;瞄準、定位、着落。所有的程序只在幾十秒內,齊向龍就駕駛着他的飛機,穩穩地降落在"豐倉"艦綜合補給甲板上,漂亮地完成了這次歷史性飛行的第一個起落。

"嘿,光頭,不錯,祝賀你,干一杯--"在晚上的慶賀晚餐上,李曉岩端起酒杯與這位早已非常熟悉的兄弟部隊老戰友,一連幹了三杯。

這位齊副大隊長只要一有任務,他就要把頭理光,說是執行任務起來比較方便。或許飛行員與艦長還有些不同,艦長工作在一個非常舒適的指揮中心裡,而他們則要穿上厚厚的飛行服.不論酷暑炎日。編隊起航後進行的那次艦機協同訓練,當時正值我國南海的高溫季節。當40個起落、近兩個小時的訓練結束,齊向龍走下飛機時就如同從水中撈出來一樣,全身上下沒有一塊衣服是干的,連襪子都濕透了。可正是因為有了平時的吃得苦中苦,才能把技術練得精,才能在多次執行重大任務中當先鋒打頭陣。齊向龍在朝鮮、在俄羅斯、在澳大利亞、在新西蘭、在菲律賓和在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大西洋,都飛出了一條條優美的航跡,出色的完成了各項任務。

在一個浪高月暗的午夜,一支由多艘大型登陸艦組成的編隊繞淺灘、鑽暗礁,穿過數個狹窄航門水道,頂着複雜的海況悄聲無息地駛抵"敵"占島嶼灘頭,在炮聲隆隆一片火光之中,一輛輛坦克在登陸艦大門打開的一剎那,如離弦之箭向敵灘頭陣地展開猛攻……這是2001年海軍登陸艦部隊為鍛煉部隊在複雜海況條件下苦練渡海作戰本領的一幕。

這個部隊戰鬥力的生成與提高,是該部隊着眼現代戰爭狠抓部隊作戰能力及戰法訓練的結果。近年來,部隊領導在訓練中始終貫徹"練"為"戰"的思想。他們認為,要使登陸艦形成綜合作戰能力,解決複雜海況及氣象下的各種渡海登陸作戰本領,攻克登陸灘頭地形複雜、潮流變化大及夜間登陸的技術難關,才能使各級指揮員的組織指揮和戰術應用能力躍上一個新的層次,真正磨練出一支風雨中出奇兵、夜海登陸出"鐵拳"的過硬部隊。

這個部隊地處東海。每年4月時節,陰雨連綿多日。艦艇海上訓練面臨着惡劣的天氣。該部隊充分利用這一不利條件,有意識地組織霧中航行、過狹窄航門水道、晝夜連續航渡、適時進行夜間登陸等訓練課目,練就了一套"晝夜能出擊,風雨霧中走、打、藏"的過硬本領。

複雜海況條件下的搶灘登陸是實現大型登陸作戰的難點。為此,該支隊專門成立攻關小組,研究制定從白天單艦單一科目訓練如何轉變到複雜的實兵演練上來,從良好的氣象如何轉變到惡劣海況上來。該部隊還從未來海戰的實際情況出發,設置高難度的海、空情,鍛煉指揮員的應變處置能力。
2001年5月的一天,東海某海域大霧瀰漫,能見度不足百米。該部隊多艘大型登陸艦在錨地突然接到命令。根據"敵情",指揮部要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編隊集結,某小時之內到達某港口突擊運載某某數量的兵力與裝備,輸送登陸兵在某海域一無名島登陸,並協助兄弟部隊奪取敵占島嶼。

面對惡劣的海況,該部隊編隊指揮員精心組織指揮,充分使用先進的導航設備進行精確導航,在大霧中編隊連續運動數小時,準時準點將渡海登陸作戰部隊安全運載上艦並在陌生海區匯合。在航渡過程中,他們學會利用複雜海區、惡劣氣象及島礁隱藏自己,還把多艘艦艇分編成多個戰術群,在帶有一定戰術背景的前提下,進行晝夜機動,並在夜幕掩護下出"敵"不意搶灘登陸成功,打了一個漂亮仗。

這個登陸艦部隊為了提高夜間登陸作戰能力,經常把艦艇拉出去進行登陸訓練,並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海,把艦艇分成多個戰術群進行多種戰術編隊訓練,提高了登陸艦艇在夜間的整體攻防與機動能力。同時,也鍛煉指揮員夜間對島礁的識別能力和在複雜海況下的指揮作戰能力。

過去,由於大型艦艇夜間行動困難,加之訓練海區漁網較多,航道情況複雜等不利因素,夜間進行登陸艦使命科目訓練計劃很難落實。為了攻下難關,他們專門成立了夜訓難題攻關組,研究制定從白天單艦單一科目訓練如何轉變到夜間協同配合訓練,從簡單的模擬訓練轉變到複雜的實兵演練上來。針對基層指揮員缺少夜間實訓經驗這一問題,採取由淺人深、先易後難、理論結合實際,用邊訓練、邊提高的方法鍛煉他們夜間對艦艇操縱的能力,通過多途徑的訓練,使部隊夜間整體作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他們着眼實戰需要,注重訓練大型艦艇在夜海中的走、打、藏本領。在海上,他們隨機設置高難度的海、空敵情,來鍛煉指揮員的應變處置能力。

在大風浪中實施夜間登陸,是登陸艦渡海登陸的一項高難險課題。2001年6月上旬的一天,在海面風力較大、流速流向不定的複雜海況下,該登陸艦部隊突破傳統登陸方法,連續多次在陌生海區超海況輸送登陸兵突擊登陸成功,把登陸艦常規海況難度提高了一個新的層次。登陸艦在陌生海區進行夜間超海況突擊登陸具有一定的風險。為取得類似於實戰效果,部隊一改平時訓練氣象良好、無敵情背景、缺乏戰時逼真感這一缺點,各級指揮員以戰時部隊的使命任務為訓練標準,自覺加大訓練難度和強度,使訓練更具有適應性、應用性和實戰性,使登陸兵登陸作戰更具突發性威力。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艦艇長時間在海上活動,離不開後勤保障。為此,該部隊結合夜海登陸艦的戰術科目演練,對後勤部門海上夜間應急綜合保障能力進行實際訓練與檢驗,為登得上、打得贏提供強勁的動力。
2000年7月中旬,該支隊有計劃地組織為期數天的艦艇夜海突擊登陸輸送兵力等多個科目的演練,並帶動後勤部門結合艦艇海上科目訓練,進行帶戰術背景的夜間保障訓練。這種多艦種、長時間、保障難度大的演練在這個支隊還是首次。按照實戰的要求,後勤部門設計各種夜間保障方案。演練過程中,他們組織油、水船長途奔襲數百海里,在夜間複雜氣象條件下對多艘艦艇實施油水補給。同時,對油水、彈藥補給的裝載運輸,及如何在戰時情況下能使自己安全得到保障,進行探討演練。

後勤保障分隊組織有數十個品種的數噸主副食品,並利用無月夜掩護,在海上設立臨時補給點,對艦艇實施供應,艦艇轉移到哪個海區,補給線就延伸到哪個海區,做到隨機跟進保障,使艦艇海上訓練時間提高了一倍。通過演練實訓,探索出了多種保障手段,較好地為戰時海上後勤夜間保障積累了新經驗。

2001年6月下旬的一天,東海某海域細雨霏霄,惡浪撲岸,一場近似實戰的突擊登陸演練將在這片亂石叢生的灘頭展開。

凌晨4時,陰冷的海風挾着細雨拂面而至。登陸艦編隊在距登陸點10海里處的隱蔽點起航,兩艘大型登陸艦組成單縱登陸輸送編隊。

"實行燈火管制,保持無線電靜默!"編隊總指揮下達命令。

4點30分,登陸編隊航程過半。此時,東方海面已泛出魚肚白,這就意味着激戰將開始!
"報告距離!" "展開登陸隊形,實施登陸!"

隨着口令,巨大的艦體全速向登陸點衝去。這時灘頭守"敵"已發現我登陸編隊企圖,敵我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火炮對射。

震天的炮聲揭開了戰幕,電報的電鍵聲,高頻電台的呼叫聲不絕於耳。指揮台硝煙瀰漫,各戰位長"放!放!"的口令此起彼伏。

在距灘頭一定距離時,艦長大聲命令:"雙車停,拋後錨!"登陸艦利用慣性向灘頭衝擊。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後錨操縱員報告,後錨被炮彈擊中,無法拋錨。

艦艇登陸時必須拋後錨,以防止擱淺。登陸艦剛剛採取相應的動作,突然"轟"的一聲一發炮彈又命中了主機艙!

"報告指揮台,右主機被擊中,無法工作"

此時,灘頭陣地已是炮火連天,危急時刻,艦長只能在單車、無後錨的不利情況下,實施登陸。

"液壓舵失靈,無法操縱!"操舵兵報告。

"立即改用人力舵,準備放大門!"劉艦長命令。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後舵艙里,措舵的4名戰士藉助應急燈光,奮力壓舵。

這時,只聽"噌"的一聲,巨大的艦體憑藉慣性,登上了灘頭。

大門一開,一輛輛坦克直撲灘頭。登陸兵身帶各種武器緊隨其後,展開了激烈的灘頭攻堅戰……

登陸成功後,部隊領導指出:組織登陸艦艇在複雜海況條件下進行高強度、多課題、協同難度大、近似實戰的訓練是戰法研究成果轉化為戰鬥力的具體實踐,是在未來高技術條件下取得渡海登陸作戰勝利的一項重要途徑。通過訓練,不僅大大錘練了部隊的戰鬥作風,鍛煉了艦艇指揮員的指揮能力,同時也為戰時積累了有益的經驗,較好地提高了登陸艦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


(註:本文資料全部選自公開發行的書刊,僅供參考)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我對朝鮮戰爭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