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召忠:中國沒有打航母的彈道導彈 |
送交者: 包大廳 2012年10月08日01:59:1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主持人:親愛的騰訊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召忠說軍事》。最近一段時間,國外各大媒體還有我們國內廣大網友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兩件事上,第一件事就是國產第四代戰機,在上一期《召忠說軍事》節目中張教授已經為我們全面地解讀了中國四代戰機。第二個話題是什麼呢,就是大家依然很關注的中國反航母彈道導彈。美國一些情報部門稱中國馬上就要實戰部署世界首枚反航母彈道導彈,這種彈道導彈由陸基平台發射,射程將近1500公里,說這種導彈的出現將改變亞太的遊戲規則,並且是中國專門為打擊美國航母戰鬥群而設置的。我們今天就以這個話題來請問一下張召忠教授。張教授,你好。 張召忠:你好。 張召忠:中國現在沒有打航母的彈道導彈 主持人:反航母彈道導彈,第一次聽說這種名詞,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武器,跟普通的彈道導彈和反艦導彈有什麼樣的區別呢? 張召忠:反航母彈道導彈的和普通導彈的重要區別,一個是在突破大氣層以後,在外層空間再入大氣層,這樣打,彈道式,拋物線式的,平常咱們所有的反艦導彈都是在大氣層裡頭飛,比如現在我們一般的驅逐艦、護衛艦裝備的反艦導彈一般採取垂直發射,垂直發射以後上去有個彈道,再下來,下來以後貼着海面飛,到目標上空再起來,再打目標,基本上是這樣一個彈道。現在艦上都是四連裝或者八連裝,是傾斜式發射的,航行的時候是順着艦艇的,需要發射的時候就旋轉過來。 主持人:與艦艇垂直。 張召忠:對,呈90度,過來以後賦予它一個發射方向,飛出去,直接降低彈道,飛向目標。這些是在大氣層當中飛行,大氣層當中空氣的阻力非常大,致使它的飛行速度比較慢。所以世界各國的反艦導彈,包括美國“戰斧”、“魚叉”導彈,以及法國“飛魚”導彈這些比較好的導彈,都是0.85或者0.9馬赫,就是說飛行速度比較慢,外形長的有點像飛機似的,有水平翼,也有垂直尾翼,引信在前頭,發動機一般是衝壓噴氣發動機或者是渦扇發動機,靠燃油推着發動機往前飛。這些導彈的缺點,由於飛行速度比較慢,如果要飛行,一般最遠反艦是打五百公里,如果飛五百公里的話就要飛很長時間,由於飛行時間長,體積大、速度慢,這樣就很容易被對方發現,發現以後就可以攔截,使用反導彈的導彈或者是使用火炮,或者其他方式進行攔截。考慮到這樣一個情況,俄羅斯又發展了超音速反艦導彈,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超音速一倍,一點幾甚至二點幾馬赫的速度飛。超音速導彈實現以後,原來前些年曾經炒作過中國有超音速導彈,說是航母殺手,航母剋星,這比原來常規導彈飛行速度快的多,快好幾倍,飛行速度越快,到達時間就越短,給對方留下預警時間就越短,所以根據這樣一個道理,這樣一個導彈對航母來講,殺傷威力非常大,攔截的概率比較低。 在大氣層飛行的這種飛航式或者稱巡航式導彈,一般來講現在射程都在一百公里以內,非常個別的,像美國“戰斧”這樣能打550公里,現在我還沒有發現超過500公里、550公里以上的導彈,沒有。它有什麼好處呢,戰鬥部比較大,能帶四百公斤、五百公斤,甚至六百公斤的戰鬥部,大的戰鬥部最大的好處就是在和目標艦艇碰撞過程中產生巨大的威力,而且可以裝反裝甲、浸徹等不同類型的彈頭。 剛才你講這種彈道導彈,最近美國媒體在說這個事情,這種彈道導彈原理就完全跟我剛才說的巡航導彈不一樣,首先彈道不一樣,剛才我說的所有彈道活動都是在大氣層裡頭。彈道導彈一開始和最後都是在大氣層裡頭,其他是在外層空間,開始是在大氣層,然後落體,再到大氣層。出去的時候是三十多米長的導彈,帶着助推器,回來的時候就剩下彈頭了,彈道不一樣。這是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就是射程比較遠,剛才你說的1500公里,這種導彈射程和推力有關係,你想讓它打多遠它能打多遠,1500、2000、3000公里都可以。因為它的彈道有一段是在外層空間,相對來講會好一些。還有一個就是速度非常快,剛才我說在大氣層要搞超音速非常費勁,流體力學、推力等折騰半天也不能超音速,而這種都能超音速,一般是10-15馬赫的飛行速度,是巡航導彈飛行速度10-15倍,這麼快。一般反艦導彈也就打500公里,正常的打100公里,這個能打一千、兩千,甚至更遠的距離,射程又遠,飛行速度又快,這樣給對方留下預警時間很短。關鍵是最後,比如要打航空母艦,導彈到了航空母艦的時候,飛航式和巡航式是一個十幾米長的大傢伙,老遠就看見了,很容易攔截,而這個彈道導彈是一個很小的子彈頭,基本上攔截這種導彈的概率很小。外電還報道這種導彈如果打航母需要一些末段機動能力,就是彈頭分離出來要具備末端修正、末端機動能力,所以這種導彈對航母威脅還是比較大的,所以美國在渲染這個威脅。 反航母彈道導彈的末端制導技術還沒有突破 主持人:如果一枚反航母彈道導彈彈頭落在航母上,會對航母產生一個什麼樣的摧毀能力呢? 張召忠:我先說驅逐艦,一艘3000到5000噸的導彈驅逐艦,如果想把它摧毀的話,使用“戰斧”導彈,是450公斤,可以裝各種浸徹彈頭等等,戰斧導彈要想把一艘3000到5000噸驅逐艦擊沉需要5-7枚導彈,這得算好的了,從不同方向去打,5到7枚才能打沉。我說的是3000到5000噸級的驅逐艦,美國航空母艦是十萬噸,比驅逐艦大約二十多倍,你想想看,簡單往上算的話,是它的二十多倍,一艘驅逐艦需要5枚的話,二十多倍需要多少了,得要一百枚了,而且要從不同方向。如果說都使用美國所說的中國現在這種反航母導彈,使用這種彈頭,這種彈頭裝藥量比巡航導彈少得多,不可能攜帶四百、五百公斤,彈體大部分都是推進裝置,所以到末段回來的時候,我估計也就是一百公斤、兩百公斤,這算很多了,一般像美國的“潘星-2”導彈最後都沒裝多少。 咱們說的是常規裝藥,不是核裝藥,這東西都是實打實的,經過一折騰最後就剩下一個小彈頭,沒有多少重,如果是幾十公斤子彈頭的話,破壞作用就更小了。這個東西要落在航母上,航母的攔截概率很低,因為它速度很快,彈頭很小,命中率高,相對來講比較高一點。這個命中率我一會兒再說,我先說這個殺傷概率,由於是從外層空間過來,速度比較快,如果算它的破壞威力的話,還不能跟巡航導彈那麼算,因為它的飛行速度慢,是完全靠炸藥破壞,比如15馬赫速度下來之後,一個是本身彈頭,比如浸徹彈、穿甲彈,下來以後炸藥爆炸,還要把加速度算上,15馬赫和1馬赫的加速度顯然是不一樣的,就像開汽車,十公里時速和二百公里時速撞上一個目標後所產生的破壞效應不一樣,從這個角度來講對航母危害還是非常大的,因為還有個加速度的問題。 關於命中精度,像美國潘星-2號,命中精度一般末段要達到四五十米,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差,航空母艦是個運動目標,美國那個是打固定目標,俄羅斯“伊斯坎德爾”,命中目標比較好的是十到十五米,如果畫一個圓的話半徑是十到十五米,航空母艦怎麼瞄準呢,它往前走,還有一系列複雜運算,首先看它在這兒了,導彈打過去之後有一個飛行誤差,航母已經不在這兒了,跑老遠了,需要預測它走多快,如果要是中間拐彎了,怎麼辦呢?所以這個導彈飛行末段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計算過程。在末段對於航空母艦的尋找、捕捉、修正末端彈道、再把航母摧毀,命中精度還要很高,這個技術現在世界上還沒有人能夠突破。包括美國、俄羅斯都沒有,但他們有這種概念,俄羅斯有彈道導彈末段修正的概念。美國潘星2號最後也實現了,一般的都是慣性制導,美國在末段的時候也加了雷達制導,俄羅斯也有,但打機動目標很好的現在還沒有。 主持人:已經產生了這種理念,觀念是有的,但是實際的研製方面可能還有很多技術方面的阻礙,並且沒有實戰的檢驗。 張召忠:對。 反航母彈道導彈只要接近航母,什麼武器也不起作用了 主持人:對於航母來說面對這麼一個速度快,精度比較高的導彈,它有什麼相應來的防禦手段呢? 張召忠:航母的防禦,首先是一個戰略導彈防禦體系,戰略導彈防禦體系從大的說,美國就是NMD和TMD,這個系統平時24小時都是工作的,從探測彈道導彈的發射開始,因為彈道導彈是在陸地上,比如中國的彈道導彈,中國彈道導彈有多少個旅,有多少個發射井,平時哪個值班部隊在哪個地方,機動以後又跑哪兒去了,美國是全掌握的,所以每天24小時都鎖定你。比如你有一個旅,有一個導彈發射架機動從這個地方不見了,跑哪兒去了,他會跟蹤你。跟蹤以後,你這個導彈,不是說車開到這兒以後停下來就發射,發射完了就跑,這不是打槍,不是一個人背着槍,到這兒打完了就跑,導彈需要折騰很長時間,那個衛星就發現了。發現以後就開始鎖定你這個地方,看你在幹什麼,結果你鼓搗了半天把導彈發射出去了,發射出去不能隱蔽,有火光,咱們看西昌衛星發射,有大火,發射出去以後有一個導彈監視衛星,專門監視火光的,這個火光和山林的着火都一樣,但很快就能區分出來是導彈發射尾焰還是山火。 區分出來之後就啟動導彈跟蹤衛星、雷達系統,開始對你發射出去的導彈進行監測。同時把這個信息傳輸給它的海上宙斯盾導彈驅逐艦和導彈護衛艦,現在導彈驅逐艦和護衛艦在美國有一百多艘,為什麼到這個時候護航呢,護航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從陸基發射以後他們開始,你現在發射導彈了,不管打誰,有可能是打日本,有可能是打美國陸地,也有可能打別處,它不管你,就可以在你初級階段進行攔截。比如說它的巡洋艦正好在距離大約一百到一百五十公里範圍當中,可以在你導彈升空階段幹掉,這叫初級階段攔截,宙斯盾。如果它攔截失敗,導彈繼續往上升,它就可以發射導彈在外層空間給你幹掉,像標準—3,以及現在正在研究的標準—4,可以達到一百到三百公里,可以在外層空間幹掉。如果全都失敗,就給你預測彈道,這個彈道完全可以預測,知道你的發射點了,看你落在哪個地方,就在那個地方等着你,捕捉你,在你快落的時候,進入大氣層的時候給你搞掉。現在為了防止因為固定彈道被跟蹤,在末段除了慣性以外採取了其他的方式,比如在末端加雷達,按照既定彈道攔截結果它跑了,末段修正彈道了,這樣就比較難攔截。 這種導彈能夠很好的突破它的末段防禦。突破宙斯盾導彈防禦之後,這個導彈接近航空母艦的時候,如果說在距離航空母艦50公里以內,什麼武器對它都不起作用,因為它不可能起作用。在50公里上面,航空母艦和它周圍艦艇都有一些中距或者點防空的導彈,這個時候都可以發射,接近導彈以後還有密集陣,但這個時候已經沒用了,一枚導彈從外層空間過來,15馬赫的高速,一眨眼就到了,一個是你反應不過來,第二個你反應過來以後就是給它攔截掉了,它也會落在航母上,什麼都不管用了,被打的亂七八糟,都是殘骸了,導彈落下來很厲害,就是打碎了,重力加速度也是非常厲害。這麼一個東西,可能裝的藥不是那麼多,但如果落在航母指揮台上,整個的指揮就會喪失。所以這個危險很大。如果一個小碎片濺落在飛機上,飛機就全完了。這種破壞作用非常大。 主持人:這種導彈有沒有可能攜帶分導彈彈頭。 張召忠:應該是可以的,分導彈頭和末段分導系統有關,但一般情況下攜帶分導彈頭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因為這種導彈攜帶的不是核武器,如果核武器分導出來一個很小的彈頭,比如帶幾十萬噸的核武器,照樣可以造成很大的毀傷。如果本身就是帶了比如100公斤或者150公斤的裝藥,再把它分成三個小彈頭,150公斤分成三個,一個上面裝50公斤,這就太少了,能幹什麼,象徵性的爆炸一下,炸個小坑,沒什麼意思。如果掌握分導技術以後,理論上來講可以搞分導彈頭。 主持人:彈道導彈在發射以後,大概在什麼階段或者多長時間,對方的雷達系統就可以預測出彈道是什麼樣,打擊哪個目標? 張召忠:這種導彈的飛行,基本上一兩分鐘以後就應該能夠發現,並且能夠開始預測出它大致的彈道。如果一兩分鐘還是不能發現,不能預測的話,那麼對方攔截成功的概率就很小了,沒有那個時間。 研製反航母彈道導彈的兩大技術難點 主持人:作為研製反航母或者反艦的彈道導彈這種武器,研製過程當中有哪些技術難點? 張召忠: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中國有一些武器是很有意思的,我們中國搞的東西,像兩彈一星,外國也有,雖然外國也有衛星,外國也有導彈,但是跟中國的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中國人自己琢磨出來的,大致的原理,比如核武器原理是這個原理,氫彈原理是這樣的,導彈原理是這樣的,但弄出來東西不一樣。比如中國導彈,是捆綁式的,外國沒有這種的,中國可能從二踢腳亂七八糟這些原理琢磨出來的,反正不一樣,外國封鎖我們。中國在導彈、運載器、衛星方面的技術還真的是很不錯。 我感覺難點有這麼幾個,地面機動,機動完了以後馬上發射,這是一個難點。不是像一個人跑步,跑步停下來打槍,不是這麼簡單,跑步過去停下來,然後測定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大地坐標,這樣才能測定你自己的位置和對方航空母艦那個目標相對的位置。印度曾經發射了一枚潛射彈道導彈,發射完了以後自己找不着導彈了,很多專家說導彈有問題,我說不是導彈的問題,八成是忘了測自己的發射位置,潛艇在行進過程當中把一個導彈發射出去,忘記了自己原始發射位置以後就沒法和對方有一個相對的位置了,沒有你的大地坐標和對方做參照,對方搞測量的時候就找不着,因為沒有一個相對位置。比如在海上游泳,突然掉一個戒指,如果就地停下來在這個地方做個標記的話,下次有空還能找到這枚戒指,如果就遊走了,說是在哪個位置,在大海中部偏左偏右,這個沒有用。機動式導彈,就是行軍,停下,準備發射,然後發射出去,這是一個難點。其他都一樣。 然後是末段,末段以後接近目標,比如接近目標幾十公里的高度,是什麼樣的一個高度,讓這個導彈開始有動作,由慣性制導轉換為雷達制導,然後同時啟動雷達,雷達來搜索,現在我們彈道導彈都是慣性制導,上面沒什麼雷達組件。所以你干擾這個導彈是無效的,因為上面沒有電子的東西,就像石頭似的扔下來了,干擾它沒什麼用,就像是從天外來了一個隕石,裝了一個炸藥,現在彈道導彈都是這種,一堆陀螺儀慣性制導。慣性制導上面再增加一個雷達制導,就可以用雷達,無線電波,比如航母在這兒走,就可以抓住航母,有驅逐艦,有航母,先找大個兒的抓,抓住以後不放,你往哪兒走,它往哪兒走,它一邊照着你,一邊啟動自己的發動機,進行方位調整,往你那個方向追,美國和俄羅斯都有這個技術,但是沒有把這個技術用於反艦彈道導彈,打擊固定目標的有,用在末段導彈分導以後對抗對方的攔截系統,比如我這麼一個彈道,你很容易攔截我,但是我發現你攔截我,我跑了,是這樣的一個道理。這是一個難點。這個難點突破以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中國現在沒有打航母的彈道導彈 主持人:發射之前的準備,還有發射最後的機動,這兩個,一頭一尾是最重要的研製難點。美國這些媒體,包括一些外境媒體稱,中國進入實戰部署首枚反艦彈道導彈,我們究竟有沒有這種類似的武器呢? 張召忠:這個導彈前兩年外電就有猜測,今年以來,猜測就更多了。今年主要是和我們閱兵有關,今年海軍和空軍都算閱兵,成立了60年,陸軍1927年成立的,海軍和空軍1949年成立的,第二炮兵是1966年成立的,所以今年二炮沒有展示。4月23號海軍閱兵的時候,外國就說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要宣布建造,就開始炒航空母艦。11月11號空軍成立60周年的時候,空軍搞飛行表演,外國人就炒四代戰機,我們做了一期關於四代戰機的,炒了半天說不是四代戰機,我們中國沒那麼快,其實是三代半改進型。(張召忠:中國空軍進步再快也不能一步登天)炒完四代戰機以後又開始炒中國反艦彈道導彈,我感覺我們有的東西,閱兵的時候都拿出來了,今年就拿出來了,包括二炮的,東風31,外電多年猜測我們東風31怎麼樣怎麼樣,我們也把它拿出來了。東風21其實也拿出來了,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隊伍向太陽”展覽當中,一個真實的東風21導彈,真實的導彈和發射車就放在軍事博物館外面讓老百姓看,我還做了一期電視節目。這些是中程導彈,大家一看就知道。但現在我們沒有說我們有反航母導彈,我們這次閱兵的東風21,外電都說這次閱兵通過天安門的東風21就是打航母的導彈,其實不是,我們有些專家也在講這種話,說這就是打航母的導彈,那是有些專家自己並不知道。我告訴你,這不是打航母的導彈,我們中國現在沒有打航母的彈道導彈。究竟什麼時候研製出來,可能將來會有,可能中國將來也能登月,可能我們也能到月球上去弄水、種莊稼,我看一個漫畫在月球上裝個水龍頭,這都是將來的事情,什麼都有可能發生,但今天沒有。所以外電喜歡猜測,越炒越大,喜歡搞這樣的東西,我們今年閱兵有的拿出來了,沒有的,你想炒作也沒啥用,我希望我們會有,但我們以後會有。 剛才你講的外電說是我們這種導彈射程是1500公里,如果我們有這個東風21,能打1500公里的話,你可以計算一下,是一個在陸地上固定發射,或者是機動發射的一個導彈,它的發射可以在海邊上,也可以在內陸,比如說有可能在距離海岸一百公里到五百公里這樣的內陸縱深,我想這樣的內陸縱深相對安全一點。舉個例子,要是在距離海邊大約五百公里的這個地方發射,那麼它的海上射程還有一千公里,是不是這個道理?海上只有一千公里的射程,這是我們中國的專屬經濟區的範圍,從三亞那兒算起,往南沙算,往曾母暗沙算,我們有兩千多公里,這是我們的主權範圍。那麼這個導彈射程太近了,這能打航母?我打航母美國害怕什麼?美國航母跑到我主權範圍這兒來幹什麼?你本來就不應該來。如果我要是打一萬五千公里,美國害怕還是可以的,如果說打七八千公里,打到中太平洋,打到大西洋,或者打到印度洋,美國害怕一點還可以。這個導彈才一千多公里美國就害怕了?中程彈道導彈分法不一樣,有的百科全書分從三千公里開始算起,有的是從一千公里算起來,不一樣。這個1500公里就勉強算是中程的,也不是屬於國際條約禁止的,也不是什麼核導彈,是常規導彈,這有什麼好害怕的,射程又不是太遠,美國老是神經,我們一發射什麼導彈他就緊張,你不到這兒來不就完了嘛,不招惹中國人不就完了嘛。 所以一個是我們軍隊現在沒有,第二個,即便有了以後,美國也不用害怕,中美按照奧巴馬總統的戰略定位,是競爭型合作夥伴關係,中國軍隊不對美國構成挑戰,我們都這麼友好的關係,美國害怕幹什麼。 如果中國研製出反航母彈道導彈,外國會“山寨”我們的 主持人:如果在將來這種導彈確實裝備了部隊,或者確實出現了,是否會像美國預測的,在整個亞太地區遊戲規則就會改變,尤其是對台海形勢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張召忠:這個還是剛才我說的,一個武器就能夠改變整個台海局勢,改變整個亞太的競爭局勢,這個是不可能的,怎麼會有這種可能。現在武器裝備是講武器裝備的體系,靠一種單一的武器不能改變整個兵力對比和整個亞太格局。亞太格局是靠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絕不是靠單一的一種武器來作用的。你要這麼說的話,這些年我們都一直在說,我們這些年發展了一些彈道導彈,美國說我們的彈道導彈對台灣構成威脅了,美國搞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你要是不搞這個的話,比如我有一百枚導彈,一百枚導彈全都有效,就能夠打到目標。結果你搞了這個導彈攔截系統,有可能一百枚導彈當中,70枚就被你攔截掉了,我是花了錢的,70枚就被你攔截掉了,我還沒找你算帳呢,我又不打你的目標,你跑到我這兒來幹什麼。不能說允許你隨便攔截我的東西,就不允許我發展一種新的東西,沒有這種道理。就是說有一枚導彈,就把你整個戰略部署都打亂了,我有那麼厲害嗎,不可能,就一個導彈,而且還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可能是個畫餅充飢的東西。 美國喜歡這麼搞,先炒作一個四代戰機的概念,就是中國第四代飛機馬上就出來了,日本就說這麼快,不行,我們馬上買F-35,幾天的時間就把F-35弄到手了,40架,馬上第三艘航空母艦又開工建造了,第三艘航空母艦現在宣布的是19500噸,長是248米,這個長度比英國“無敵號”航空母艦長出50多米,我推測是打埋伏了,標準排水量應該在兩萬三到兩萬五千噸之間,將來這艘航空母艦出來要超過三萬三到三萬五千噸,F-35將來有可能上這個航母的。日本憲法也不允許你搞,連海軍都沒有,是海上自衛隊,現在搞第三艘航空母艦,而且還不知道會不會建第四艘、第五艘,你搞三萬多噸,那麼你搞這個幹什麼。美國人掌握這個輿論太厲害了,它主導一個威脅,全世界都在炒作,因為大家都說英文,媒體話語權他們掌握着,我們聲音怎麼出不去,我們怎麼不說日本威脅,老說中國搞航空母艦,在哪兒呢,我的航空母艦有可能在搞,但畢竟現在沒出來。日本控制這個輿論,不說你的航空母艦早服役了,第二艘後年又要服役了,第三艘航空母艦又撥款建造了,這個東西光你們說,不讓我們說,還有這個問題,不能老聽它講。 主持人:我們都知道美國現在一共有11艘航空母艦,其中有5艘都部署在太平洋地區,並且美國這些艦艇經常會到中國臨海周邊進行活動和騷擾,我們中國是不是真的需要像這種反航母彈道導彈武器,未來保護我們領土和領海? 張召忠:反航母彈道導彈,我個人認為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路。實事求是的講,這個技術在很長時間,在一段時間當中我個人是持保留意見的,我認為這個東西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過去當兵的時候,我是在搞反艦導彈,就是飛航式導彈,但是要搞這種彈道導彈,末段機動,這個東西難度太大,到今天為止我還持很大的懷疑態度,我感覺這種技術突破的難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真的能突破這樣一種技術難度的話,這是一個創造。可以肯定的來講,對大型的海上目標會構成非常大的威脅,而且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會仿效,我們中國經常說,我們有時候是山寨別人的,將來說不定人家會山寨咱們的。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武器。 主持人:像德國、美國、俄羅斯,這些武器研製比較先進的國家,他們為什麼不去搞這種反航母彈道導彈呢? 張召忠:我就說這種導彈它的風險太大,成功的可能性比較小。他們現在的導彈,不要說這種導彈,就是那種超音速反艦導彈都弄不出來,現在世界上只有俄羅斯能搞出來,主要還是技術難度的問題。 如果中國研製出反航母彈道導彈,使用幾率會很大 主持人:我感覺這種導彈會不會像核武器一樣,只是威懾性的武器。 張召忠:不是,這個東西是裝常規彈藥的,弄出來以後真能用,在戰爭當中真的可以用。美國和西方一個是在技術上沒有把握這個東西,另外投資重點也不會往這個上面放。為什麼呢?要是發展這種反航母導彈,在末段修正時,它打誰去?別的國家艦艇都很小,末段雷達反射面積都很小,海上都是船,所以打起來不方便,沒有用。所以美國和歐洲重點都不在這兒,美國重點很多都是放在末段彈頭分導,美國在這方面可以搞15個末段分導,這個很厲害。另外重點是在末段分導的核武器方面,美國不太重視比較中程這種常規的裝藥導彈。所以它跟中國的重點不是太一樣。 主持人:在世界上日後可能會發生地區衝突和局部戰爭當中,如果有這種導彈的話,使用的幾率大不大呢? 張召忠:如果說將來有一天中國發展了這種射程1500公里的導彈,使用幾率應該是很大的。南海,這不是我們專屬經濟區,這是我們的主權範圍,外國艦艇到這兒來,如果再跟我們發生海上衝突的話,必要的時候當然可以用,這是常規武器。就像槍炮和其他的導彈一樣,這個不受條約限制的,沒有問題。可以使用。 主持人:如果這種東西研製出來了以後,我想航母地位和作用肯定會大大下降,會不會導致一種武器的變革或者戰法全新的革命呢? 張召忠:這種可能性不是太大,因為是一個非常局部的,現在還是一個莫須有的東西,大家正在炒作一個概念,就是中國將來要搞一個反航母的導彈,這沒有一個具體的東西。如果說等這個東西真有了,真正能打1500公里,換句話說,美國航空母艦要到距離中國海岸一千公里海域的時候就得當心,但是你仔細想,美國航空母艦到今天它待在距離中國海岸一千公里這個海域能幹什麼,待在那個地方不動,它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就可以飛2000到2500公里到中國陸地來,打中國沿海地區的一些固定目標,它的巡航導彈能飛兩千多公里。它的艦載戰鬥機,現在是F/A-18大黃蜂,作戰半徑是一千到一千五百公里,加油以後更遠,下一代馬上要裝F-35,四代機,中國一半的領土它都可以控制,我們對它形不成太大威脅。 主持人:謝謝張教授,謝謝網友的觀看,今天我們明白了中國目前為止還沒有反航母的彈道導彈。謝謝大家。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1: | 國共內戰--人民的選擇在哪裡? | |
2011: | 為日本侵華開道而推翻滿清的孫文 | |
2010: | 抗日名將墓被開發商毀續 連石棺都被打 | |
2010: | 飛行堡壘:美軍B-52 戰略轟炸機 | |
2009: | 為何富裕的宋朝強盛不起來? | |
2009: | 細柳營:吳敦義院長說得對,台灣博物館 | |
2008: | zt 江西至今很多地主後代還把地契藏在 | |
2008: | kkm:為什麼日本人頻繁獲得諾貝爾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