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在崛起的過程中,我們不必害怕打敗仗
送交者: 渡痴禪師 2004年04月13日16:15:1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統一台灣的過程,實際上是中國崛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主要面對的不是台灣,是美日。在和美日的鬥爭過程中,不要害怕一時失敗,不要害怕打敗仗,要作好心理準備,要能夠承受局部戰爭失利。

對於老百姓來說,要有接受一時挫折的心理準備,要相信最終我們一定會取得勝利,戰爭初期,我們是有可能遭受挫折的。在戰爭準備過程中,要讓全國人民都來學習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增強國民的承受能力,這樣在戰爭過程中,我們的組織管理就容易點,我們的持續戰爭的能力、戰備物質的補給能力就強一點,那麼我們也就可能更快一點取得最後的勝利。要取得中國在全球的戰略勝利,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國民始終保持團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內部保持了團結,統一了認識,我們才能在受到挫折的時候繼續保持平穩,繼續向我們的戰略目標邁進。

也就是說,全國人民保持戰略自信心是很重要的。不過這點對老百姓來說不是大問題,因為當年毛澤東時代的幾場戰爭已經完全找回了中華民族的信心,現在的老百姓普遍都相信,只要鬼子敢來,我們的子弟兵一定能幹掉侵略者;但在專家、學者以及部分上層人士中,這可能還是一個問題,他們的戰略自信心不一定就足,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更專業,或則是思想更複雜,總之膽氣不足。當然,在具體的戰爭中,保持謹慎是有必要的,但戰略上則膽子應該大些。他們好象把毛主席的“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這句話掐斷了,取了後半截,一味的告戰術去了。正是由於戰略自信心不足,所以現在才有強調每戰必勝的一些提法。

我認為,提“每戰必勝”是不妥的。第一我們並不能保證我們真的每戰必勝,但如果長期這樣說,可能會造成一種脆弱的心理,如果戰事稍微有不順利,則國民的挫折感將非常強,這時人們就會感覺沮喪,這時心裡的信念可能就會動搖,這時要重新鼓起勁將比較困難。所以,在戰爭準備期間,就應該鍛煉國民的受挫能力,要讓人們知道即使我們連續敗了幾次,我們最終還是會取得勝利的,因為我們人多。前幾天想論證中國即使在最極端的戰爭條件下,中國仍然是最後的勝利者,可惜老僧才力有限,沒有說清楚。但人口真的是一個很關鍵的戰略因素。提每戰必勝對軍隊來說是給指揮官施加壓力,有時候保存實力比取得勝利更重要,特別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如果在戰爭初期,敵人消耗掉他們大部分戰爭物質之後,而我方還基本上還沒有什麼損失,那我們就勝利了一半,所以,在戰爭初期,應該能容忍保存實力的失敗的。

當然,老僧說要容忍失敗,並不是要縱容失敗,只是強調沒有必要把失敗當成末日,強調容忍失敗,就是要讓我們擁有堅定不移的戰略自信心——最終勝利一定是我們的。當然,老僧不懂軍事,又是在瞎扯。不過瞎扯可以反着聽嘛,萬一可以開闊一個行家的思路呢?那也算我沒有白打這一會字了不是?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槍桿子裡面出正義
2003: 笑中有淚——看伊斯蘭信徒熱烈歡迎美軍
2002: 我眼中的普京外交(上)
2002: 中日印新型主力戰機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