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和《央視新聞》“國慶特別調查:愛國讓你想起什麼”欄目中,將播放一則對我的採訪,我講述了一段真實的故事。我在國防大學有一位好朋友叫李鋼林,他到國外去探望自己在那裡學習的女兒。沒想到剛住下來不久,旁邊鎮上的一位老闆非要請李鋼林去吃一頓飯。李鋼林說,我們素未平生、互不相識,你為什麼要請我去吃這頓飯?這位老闆說,我了解到你曾經是中國國防大學的一名教官,我想向你傾述一下積壓在心底多年的一個情愫。什麼情愫呢?這位老闆說,“我當年就是參加過‘韓戰’長津湖戰役的美國老兵,我是一名重機槍手,我的對面就是你們志願軍的將士們,他們幾乎都被凍僵了,用床單裹在身上作為斗篷,前赴後繼地往前衝鋒。我用重機槍向他們掃射,第一排打倒了,第二排又衝上來,第二排打倒了,第三排又衝上來……當打到第三排時,我的手開始顫抖, 頭腦中一片空白。”他說,在他頭腦中突然閃現了一個景觀——高山伐木,伐木工人把山上的原木砍倒,原木從高山上呼嘯着排山倒海般滾下來……他說,“你們這支軍隊、你們這個民族就有這麼一種一往無前、前赴後繼的精神,這麼一支軍隊、這麼一個民族,根本是無法戰勝的。我今天想請你吃這頓飯,就是想向你們中國軍人表達這麼一種敬畏之情”。李鋼林就以這個為素材寫了一篇網絡文學《原木在滾動》,我認為這滾動的就是我們的一種民族精神,我們一定要讓這種民族精神代代相傳,老一代傳到我們這一代,我們這一代再傳給我們的下一代,一代一代傳下去,千千萬萬不要在我們手中、在我們的下一代手中出現民族精神的斷層!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強調,要弘揚民族精神。我認為非常及時、非常有必要,這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無價之寶。
在這裡,我還想起了另外一件感人的故事。我曾經親眼目睹了一位志願軍老兵的愛國情懷。他就是電影《英雄兒女》主角王成的原型——蔣慶泉。當年,蔣慶泉作為一名步話機員,在參加攻占石峴洞北山戰鬥的危機關頭,高呼“向我開炮”,隨後,並沒有像電影描寫的那樣犧牲了,而是被巨大的炮彈氣浪震昏,不幸被俘了。在戰俘營,他和敵人進行了頑強的鬥爭,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祖國的忠誠。但令人遺憾的是,停戰後,當他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時,卻受到了不公正的審查,隨後,他回到遼寧省錦州市大嶺村的老家隱姓埋名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農民。但祖國沒有忘記自己的兒女、軍隊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士。十年動亂以後,中央專門下發文件,為志願軍被俘人員落實政策。蔣慶泉老人的戰友,當年報道“向我開炮”感人事跡的戰地記者烘爐,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蔣慶泉老人。當家鄉的父老鄉親們知道與他們朝夕相處的這位老人居然是一名“大英雄”時,既吃驚又自豪。當地政府提出要給老人一些補償和特殊的待遇,老人都謝絕了,堅持生活在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塊故土上,但他也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希望得到一枚鑲嵌有一隻和平鴿圖像的抗美援朝參戰紀念章。而時隔數十年,這種紀念章早已絕版了。當總政治部領導聽到這個消息後,決定滿足老人的希望,為他特製了一枚參戰紀念章。我目睹了這感人的一幕,蔣慶泉老人身着戎裝,精神矍鑠,健步登上主席台。他的老首長,當年志願軍23軍政委,年逾百歲的裴周玉老將軍,由兩名戰士攙扶着也登上了主席台。蔣慶泉老人聲如洪鐘,高聲報告,“裴政委,我是志願軍23軍戰士,我的團長XXX,犧牲了;營長XXX,犧牲了;連長XXX,犧牲了;排長XXX,犧牲了,現在你的戰士蔣慶泉來向你報道。”裴周玉老將軍顫顫巍巍地將參戰紀念章別到蔣慶泉的胸前,老人淚流滿面……看到此情此景,誰能不為之動容?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多麼好的軍人,多麼好的人民,不論是在順境中,還是在逆境中,即便受到委屈、即便受到某些不公平的待遇,但對祖國母親不離不棄、忠心耿耿,祖國母親也最終會呵護她的每一位兒女,這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上下同欲的力量源泉,這就是中華兒女必將實現中國夢的精神保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統帥在天安門城樓上高呼“人民萬歲”,我們的人民在世界各個角落高呼“祖國萬歲”的真正動因和強大動力。祖國萬歲!人民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