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值日本出口大減速 專家:日貨正喪失魅力 |
送交者: qwtie66 2013年10月24日09:59:1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自日本安倍政府上台執政以來,為刺激經濟,不斷通過日元貶值促進出口。但這一對策很快出現疲軟,即便日元不斷貶值,日本的出口也難有起色。專家分析稱,這說明日本產品正在國際市場上喪失魅力。 據《日本經濟新聞》消息,日本的出口正在大幅減速。9月,日本對最大出口目的地亞洲的出口額同比減少4.0%,7-9月整個第三季度出口也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即使日元不斷貶值,日本的出口也很難增加。受其影響,7-9月的實際經濟增長率也將低於4-6月。 日本生協基礎研究所經濟調查室長齊藤太郎說:“日元貶值後,日本出口的產品在海外市場價格下降,本來應該更具競爭力,但出口額不增反降,說明日本產品的魅力正在下降。”9月,日本出口增加最快的是通訊機器。但在最先端的技術領域,日本產品卻沒有太大競爭優勢,出口增長緩慢。 9月,日本對華出口雖然同比增長了11.4%,但增長率比8月有所減少。日本建設機械(6.06, -0.11, -1.78%)工業會透露,截至8月,建設機械的對華出口已經連續15個月同比減少,對中國的出口還沒有恢復。 南開大學經濟學教授何自力文章,對此進行分析解讀。文章指出,安倍經濟學的基本邏輯是:釋放流動性——推高通脹和股價——產生財富增加效應——推動投資、消費和出口——實現經濟復甦。但是,要想產生積極效果,必須滿足四個基本條件:一是企業具有進行固定資本投資的潛在需求;二是居民具有較強的消費動力;三是政府債務規模可控;四是產品出口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然而,當下的日本在這些方面均乏善可陳。
其一,日本產業結構高度空洞化和服務化,不具備進行大規模固定資本投資的條件。日本戰後經濟高速增長的支柱是重化工業和加工製造業。但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大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壓力和擴大市場占有份額,開始不斷向海外發展,而國內產業嚴重空洞化。固定資產投資是以加工製造業為基礎的,而在製造業萎縮的情況下,無論釋放多少流動性都難以達到刺激固定資本投資的目的。
其二,日本社會人口迅速老齡化,生產和消費動力嚴重不足。人口老齡化引發一系列嚴重問題,其中就包括社會的消費能力不斷降低;消費能力衰竭導致市場萎縮,投資不振,公司贏利降低,員工收入下降,這反過來進一步削弱了日本人的消費能力。可以說,人口老化問題是制約日本經濟發展的關鍵,而安倍經濟學根本無力解決這個問題。
其三,日本國債已成不能承受之重,繼續舉債已無足夠空間。長期以來,隨着經濟衰退和社會福利開支負擔不斷加重,日本已走上一條靠舉債維持公共福利開支的道路。高額債務對日本政府繼續舉債已經構成強有力的約束。而安倍經濟刺激政策本質上是靠舉債釋放流動性,這必然進一步增大日本國債的規模。
其四,新興經濟體崛起嚴重抵消日本的競爭力,貿易立國的基石動搖。新興經濟體憑藉勞動力成本等優勢,在國際貿易中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而日本的競爭優勢逐漸喪失。安倍經濟學企圖雙管齊下,既拉動內需,又提高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但是客觀環境的約束是難以改變的。
文章稱,安倍經濟學不可能令日本經濟恢復往昔的繁榮,而負面效果卻越來越明顯。日本目前的股市比寬鬆貨幣政策實施前有所上升,但這是注入流動性而非實體經濟支持的結果,大跌行情隨時會出現。寬鬆貨幣政策產生的日元貶值效應難以推動出口,而進口商品價格上升的效應卻會推高貿易逆差並輸入通貨膨脹,對本來就不振的投資和消費需求形成抑制,令低迷的經濟雪上加霜。隨着債務雪球越滾越大,主權債務違約風險隨時可能發生,一旦日本政府為了償債而不得不大幅度削減支出,大幅度提高稅收,日本經濟必將陷入嚴重衰退。可以說,安倍經濟學實現日本經濟復甦的夢想還很遙遠。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2: | 華爾街日報: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 | |
2012: | 關於中朝界河中的島嶼歸屬問題。 | |
2011: | 曝光:解放軍換裝東風31對美國全面威懾 | |
2011: | 對台‘六項保證’名存實亡 美防長證實 | |
2010: | 台灣同胞YST的文章不能不看:東風21到 | |
2010: | 國外看中國:嫦娥2號成功令美眼熱 歐眼 | |
2009: | 中國索馬里護航編隊你跑哪去了? | |
2009: | 對比中美被劫持的貨船:船長的表現很重 | |
2008: | 請諸位體諒班長,別總是勞他大駕刪貼啦 | |
2008: | alienjf:楊佳殺人被批死刑是件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