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裝備的能力,現在的說法頗多,但一般都是兩個極端,超強的和不堪一擊的。
在論壇上的軍工人也是很多,一般也趨向於這兩個極端,然而,中國的軍事力量決不是看看一兩支部隊,看看一兩家廠,看看一兩家研究所就能明白的。
筆者出身比較好,又從小致力於獻身中國軍工事業,雖然到現在還沒什麼太強的本事,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但是走得多,看得多。自認為對中國的軍工實力有相對比較全面的了解。在這裡小議兩句,還請大家不要排磚。
首先是軍工廠,現在大家知道的那些比較牛皮的軍工廠一般都是建廠比較早,規模比較大,且經營的民用產業比較多,科研性質比較強的工廠。真正的為戰爭作準備的三線廠,批量廠又有多少人見過。這些場分布在所謂的三線地區(戰爭開始後最不容易被攻陷的地區),通往這些廠的道路不會標在任何一張地圖上,而且往往隱藏在某個不太明顯的建築群(偏僻的村子,大型礦山)的後面,走的時候一般都會經過隧道,或者崎嶇的山路。靠地面偵查很難找到這些工廠的存在。如果你有幸第一次到達這樣的地方,你會真真正正的體會到什麼叫做柳暗花明又一村。這種工廠內一般至少有四個大型的防空洞分別為材料倉庫兼辦公室,車間,成品倉庫兼車間,居住區。這些防空洞修建的極為隱蔽,且一般在峽谷內,別說空軍打不到,空降兵不宜於突襲,就是地面部隊打進來了也很難攻克。在工廠內,就算是一般的廠房也是依山而建,一般都是半隱蔽式的,除非大型炸彈直接命中,基本不可能被摧毀。工廠內一般都有無線電屏蔽,進入廠區後,別說是手機,就連收音機都以電信號都沒有。在國企改革的時候,這批工廠是最困難的一批,因為地方偏僻,很少有人問津,現在各個工廠都在使用自己的方法來改變自己的困境,比較通用的方法是這樣的。整個工廠出軍工部分全部搬到離城鎮不遠的地方。修建新的廠房,居住區,平時生產民品,有軍工任務的時候返回原廠生產。
軍工技術在國內來說雖不能說是全國最好的,但絕對是數一數二的,而且各個工廠的差距並不明顯,最多算是各有所長,因為每個廠子的產品所用的工藝和技術都大相徑庭,而且即使工藝相同的廠子往往又不屬於同一個系統內。比如航空部門和造船部門,雖然有交叉,但在現有條件下廠子之間的直接合作還是比較困難的,這主要還是出於保密的需要。一般都是通過軍代表,上級駐廠代表來相互溝通,通常情況下,兩個廠子交換了技術反而連對方廠子的存在都不知道,這也是筆者在參觀時無意中發現的。在軍工廠,有這近乎於最先進(國內)的加工設備,工人,工藝。民營企業的朋友不要急着反駁,我以前也相信民營企業可以做得更好,但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發現我是錯的,軍工在生產的時候雖然也考慮經濟效益,但在需要的時候他們可以做到不惜成本,或者說是先出貨再談錢,這些都是民營廠家做不到或者不願意承擔的風險。民營廠家要的是經濟效益,找的是最佳的性價均衡點。軍工廠要的是質量,找的是最佳的解決方案。體制上的差別使得民營廠在軍工生產方面永遠大大的落後於軍工企業,也是部隊不喜歡找民營企業生產的原因所在。當然,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現階段軍工廠的管理形式想跟民營企業搶市場還是很有困難的,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各有所長吧。
武器裝備的性能 現在網上對很多裝備炒得很厲害,但說來說去無非那幾種,殲十,東風,168,t98等,其實中國最牛皮的武器是那些最不起眼的武器,他們的單件性能並沒有人們想象得那麼出眾,但也達到了國際同等水平,或近似水平,但已經於近幾年裝備部隊,並已經形成戰鬥力,所以在未來戰爭中將是一致決定性的力量。但由於他們用的編號僅僅是那些所謂的利害裝備的衍生編號,所以從不為人們所重視。當然也不為敵人所重視,今天看一份報紙,發現美國人還在為中國有沒有超過300km的反艦導彈而爭論,想來真是好笑。在現在的中國,那些最不引人注意的,認為最沒有可能研發出來的武器,才是未來戰爭中我們的殺手鐧。而那些最為我們稱道,讓我們感覺良好的武器,其實並沒有作為真正的致命武器,因為那些都是要大規模裝備部隊的,按照現在的軍工思想(國內),大規模裝備的武器只是一種牽制性力量,這種武器的強大只能在一方有一定優勢的情況下才能體現出來,而那些不知名的武器將會在戰場上創在這些優勢,從而使那些武器又有用武之地,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性能。
我所了解的只是軍工的部分,對戰爭並不了解,在帖子中說的話漏洞也不少,還希望廣大戰友給與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