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台灣《旺報》7日文章,作者為在北京大學就讀的台灣學生,原題《台灣人為什麼不想當中國人?》,全文摘編如下:
最近和一位大陸同學聊天,他問我一個問題:“我可以理解在台灣有部分的人主張獨立,但我實在不明白,究竟你們為什麼不想當中國人呢?中國究竟哪裡不好?”
這個問題讓我當下無言以對,我不知道該如何向眼前這位對台灣人極為友善,卻從未踏上台灣土地的大陸年輕人解釋,在海峽對岸兩岸國族認同的複雜角力與矛盾。
在大部分台灣人的心中,中國是個太大,又太遙遠的概念,那長江三峽、京華煙雲、桂林山水,只存在從小聽的歷史故事或是教科書上的一行文字或一張照片,對在台灣出生長大的人來說,中國似乎近在眼前,卻又絲毫捉摸不着。
在文化上,兩岸書不同文;在語言上,兩岸南腔北調;在政治上,海峽兩岸的領導人不斷強調自己在中華文化上的正統性,卻又從不停止高呼自身與對岸政權的差異。台灣人民對大陸的情感與認同,硬是被劃分為二。
民進黨執政八年,為了強調台灣本土價值,大刀闊斧地斬斷“中國”與“台灣”的文化與歷史重迭,從此年輕世代眼中只有台灣,“中國”甚至“中華”在這座島上逐漸消音,台灣人民失去了對中國的情感歸屬,陷入無止盡的身份認同漩渦。
每一屆的選舉、每一年的“國慶”,台灣喧囂着國族認同的吶喊與爭論,愛的是同一片土地、保護的是同一群人民,唯一的差別是那個看上去無足輕重,卻最容易用來炒作的那個“名分”。你批判我是“傾中賣台”,我指責你是“台獨鎖國”,當“中國”成為鬥爭政敵的工具,又要如何期待人民,尤其是年輕人,對它擁有任何的情感與堅持。
自從台灣二次政黨輪替後,兩岸的開放使得兩岸人民有更多機會接觸彼此,歧見大幅降低,但是並沒有因此改變大多數台灣人“反中”與“懼中”心態。同時有許多人不遺餘力地企圖加大兩岸的差異與分野,對這些人來說,兩岸處於不同的政治和文化場域,不僅無法融合,也無法妥協,更多的兩岸交流會使台灣處於文化弱勢,失去自主性和獨特性。近日來的兩岸服貿協議所引發的學生運動,便是台灣人民反對中國大陸對台灣產生影響的具體例證。
台灣人為什麼不想當中國人?甚至不想與他們所謂的“中國人”接觸?追根究柢,是出自恐懼,恐懼自己的文化被吞噬、身份被混淆、家園和工作被剝奪、失去在台灣本土的認同,甚至恐懼“中華民國”終將走向歷史的終結。
不可否認,每年兩岸日益頻繁的商業交流,以及互訪求學的學生,證明了兩岸交流的興盛,但是交流並不代表認同,認同也不代表歸屬。大陸想要讓台灣人接受“中國”,就必須放下對台灣所設定的前提,包括在媒體上提及台灣時刻意強調“中國台灣”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