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以航母帶動中國軍力跨越式發展
送交者: zdw 2004年10月03日15:16:4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以航母帶動中國實現軍力國力跨越式發展

航空母艦是一支強大的具有高度機動性的國防和軍事力量。它的存在和出現本身就是一種威 懾。中國威脅論的噪音出現並不是因為我們已經具備了威懾,恰恰相反是因為沒有而又防着我們有。造論者不是唐僧,這頂緊箍咒我們不戴也罷。中國的海軍戰略、國防戰略以及國家的整體戰略的制定,必須以中國的國家利益為導向。為了便於更好地理解和論證,我在這裡將國家利益導向細化、置換為“價值導向”。價值導向既是一種理念,同時它本身也是一種戰略。本文通過周密的論證,以價值導向戰略導出“航母帶動戰略”,使其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一目了然,從而鄭重宣告: 航母不可為、航母不能為、航母緩行之論,俱可休矣!

一、沒有航母的中國海軍,終究仍是個孩子,唯有過了航母這道坎,才算舉行了成年儀式。

新中國的海軍已建軍50餘年了。50年,對一個人來講已是年過半百,按照百年海軍的說法也該已是中年或者說成年了。然而我要說,沒有航母的中國海軍,終究仍是個孩子。以孩子般的嫩拳對付人家壯漢的猛拳,就算再怎麼勇敢無畏也終究難免要吃大虧。

航母的出現已有80多年的歷史,其海洋中堅力量與戰略威懾力的評價,早有公論定論。在可預見的未來數十年中,航母的巨大作用仍然將是無可替代的。那種以一兩樣新技術、新兵器的出現而否定航母威懾力的想法和說法,無疑是真正幼稚可笑的。偶爾來自海上霸主的某種聲音也不過是一種煙幕彈而已,言行不一的事實是,“里根號”剛剛服役,更大更強的CVNX級航母又將接踵而來。

航母的威力擺上那裡,你不能視而不見。空天武器有空天武器的使命,導彈有導彈的好處,潛艇有潛艇的用途,但航母終究是武備系統中極重要極獨到的一環,而 且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起碼在所有看到本文的人的有生之年裡,它的獨到、強大的作用都將是無可替代的,除非你願意永遠龜縮在大陸和近海且對你的海洋權益 與海上生命線的安危置之不理。

自己跟自己比,我們的海軍、我們的國防力量確實進步了。然而跟海軍強國、跟軍事強國相比,我們實在是驕傲不起來的,因為非但代差依然,而且某些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拉大了。為什麼呢?原因固然有很多,在這裡我不想糾纏於這些因素,我要直奔要害:最主要的是戰略問題,是我們缺乏以價值為導向的國防戰略和海軍戰略!由於不明白或沒有全面地利用好價值導向理論,導致了一個海洋大國遲遲沒有一個鮮明的、進取的國家戰略,也就遲遲沒有出台一個航母帶動戰略,從而使不着要害、沒有主心骨的海軍發展舉步維艱,並導致國家海洋戰略的實施缺乏足以令人放心的海上安全保障。

對於一個曾多次面對且依然面臨着航母威脅的國家來說,其海軍卻始終未有航母的使用經驗,這無論如何都是個“少年維特之煩惱”。再怎麼難,航母這道坎總是要邁過去的,邁過去才算舉行了成年儀式。那種說航母就要過時了、說什麼建航母可笑愚蠢的人,不是別有用心,就是胸無點墨、自欺欺人。唯有緊緊抓住航母這個關鍵環節,以點帶面,才能快速有效地提升海軍和整個國防力量乃至綜合國力的躍升。

二、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中國要實現偉大復興就必須“下海”也必然要依賴於海,這不單是復興甚至還是個生存問題,這就是重大價值所在

中國是個特奇怪的國家,東向太平洋,領居三大海,歷代卻只盯黃土不重海洋,因而除卻鄭和下西洋的亮點,居然一直都不能是一個海洋強國、海軍強國。中國現代的教科書也只說我國的領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這一陸地國土),卻全然不顧我們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不引導我們的青少年學子關注海洋國土、培育其海洋觀念。這首先是教育部門的失誤,而我國數千年來歷朝歷代領導,由於本身就缺乏海洋觀,連這個觀念都沒有或這個觀念不強,又哪來的海洋戰略以及鮮明的、積極進取的、以海洋價值為導向的國家戰略呢?近代以來,缺乏大洋核心理念指引的海軍戰略自然也就只能圍着黃水兜圈子了。當然,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近10餘年來,我國的國防建設包括海軍建設有了長足發展,我們的近海防禦戰略也被賦予了更積極的涵義。其實,客觀地說一句,我國還是缺乏優秀的大戰略家,缺乏一大批視野開闊、理論功底紮實、知識結構優化、務實進取的戰略決策智囊。

本文主要的目的不是要論證21世紀為什麼是海洋的世紀,更何況這一理念在有識之士中已達成共識,諸如海洋所蘊藏的豐富資源,海洋交通運輸線的重要,能源保障,等等,因而對於其價值所在就不再多費筆墨。我只想額外提醒兩點:第一,據中國地質科學院年初發表的報告指出,除了煤之外,中國所有礦產資源都處於緊張,將在二三十年內面臨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在內的各種資源短缺,增加對進口的依賴程度,這對國家安全非常危險。這份報告已經上報國務院、國家計委和國家經貿委。分析認為,研究結果令人感到吃驚,中國在制定政治、經濟、外交和國防決策時應當考慮礦產資源。第二,據近日的媒體報道,中俄石油管道項目生變,俄羅斯 準備毀約。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俄羅斯的搖擺不定與誠信問題,都已經給了我們很深的刺激,都使我們痛切的體認到,必須儘快改掉我們身上所存的頑疾,包括嚴重的腐敗、體制的弊端,以凝聚黨心民心,煥發全民創造力,儘快提高我國國力;體認到,必須儘快制定、實施國家海洋戰略;體認到,海軍與國防力量的建設要儘快 實施航母帶動戰略。

三、我不想一一駁斥那些反航母的觀點,那大都是頹廢的、經不起推敲的。以價值導向“制導”,發揮戰略智慧與戰術頭腦,即可將那些橫亙在航母路上的數座“大山”瞬間夷為平地

儘管無須一一駁斥那些反航母的觀點,但在陳述航母戰略重大價值之前,我還是要拿出幾個典型的“靶子”試試“槍法”、熱熱身。

經濟不許論-----說這話的人只計投入不看產出,而且實際上無異於否定改革開放的經濟成果。君不見,世博會擬擲千億,京滬高鐵擬擲一兩千億,上海市內搞個到浦東機場的磁懸浮,一擲百億,還有其它各種個十百億的項目屢見不鮮。當然我在這裡不是要對這些項目說三道四,因為我明白它們都肩負着拉動或者說“帶動”的使命。可是,航母又何嘗不是本身發威又身負“帶動”使命的呢?再者說了,現代科技裝備哪一樣都不是省油的燈,該要的,不能省,否則因小失大。

技術無能論-----航母的確是高科技的結晶,但若說對人家已玩得爛熟的航母相關技術我們仍然束手無策的話,那也未免低估了中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裝備、國防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再說當年的兩彈一星、核潛艇,如今的載人航天、奔月計劃,哪一樣不是高科技的堆積,又有哪一樣不是得靠自己去一一攻克一系列的技術難關?高科技的東西從來都不會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也不會有人家送上門的全套解決方案。無視現實與未來潛在的威脅,遇到難關找藉口繞着走,過於迷戀所 謂“非對稱”打擊,是對國家對民族對軍隊對人民的不負責任的表現,是懦弱、膽怯、無積極進取意識的反映。

靶子挨打論-----誇大“航母剋星,海上鐵棺材”之說,無疑是缺乏戰略智慧和戰術素養的表現。航母之所以曾經、現在依然、將來很長很長時間內仍將繼續逞威大洋,不正是某些人所畏懼的因為其高科技的結晶和先進性,不正因其強大的威懾力?航母真要那麼容易打那還需要考慮什麼台海戰爭中的美國因素?按這種靶子論的糊塗邏輯,當年兩彈一星就不該搞,因為人家早有了而且很強、還有了實戰經驗,搞出來是不是挨打呢?按這種靶子論的糊塗邏輯,有了炮是不是就不該再造 槍、有了導彈是不是就不必再要大炮?連航母都是靶子,那建其它的中小型水面艦艇豈不更顧忌於成為靶子而不該建?又或者是中小型水面艦艇即便成為了靶子但因損失相對小些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再者說了,研究怎麼打航母固然是必要的,但沒有航母的親身摸索與使用經驗,這種研究的效果總難免要大打折扣;此外我在這裡提出一個觀點:怎麼打航母是戰術問題,然而打不打航母,這卻是個戰略問題!航母不是隨便容易打,更不是誰輕易就敢下決心打的。

至於說什麼“政治因素”的考量,前言中已有論及。依價值導向的指引,這根本就不是該自尋煩惱的問題,既然事關中華民族重大價值之所在,就沒有理由為外界所左右。何況政治因素主要是周邊,周邊最主要的是東盟因素。布局東盟儘管晚了一些,但總算忘羊補牢,成為這些年中國外交的亮點之一。東盟必須成為我們的夥伴而不是障礙,我們要加大力度,經營好與東盟的關係。

四、站在審視現實與放眼未來的制高點,洞悉並展示航母戰略所帶來的眾多的、重大的價 值,我們還能無動於衷嗎?

航母具體的海上打擊效果和威力,我這裡就不糾纏於這個細枝末節了,實在不了解的可以去查查航母的歷史、戰史和近十餘年來美國航母的活動軌跡。我在這裡要做的是,從宏觀着眼、由微觀入手,既着眼於海軍航母,又跳出單一的海軍航母思維的局限,言人所未言,陳重大價值。

1、實施航母戰略,將帶動國防科技以及一系列高新科技的突破。現代航母戰鬥群包括艦載機已成為高技術密集的軍事系統工程,實施航母帶動戰略,可謂抓住了要害與核心,將盤活一片,引領軍用新材料、軍用微電子、軍用光電子、軍用通信網絡、偵察監視、動力技術、海洋技術、電子戰信息戰技術、一體化C4ISR系統技術、精確制導技術、軍用製造技術、艦載機及彈射技術等一系列國防科技與高新科技的突破與躍升,極大地有助於儘快地縮小與軍事強國的軍技代差,縮短趕超 時間。

2、實施航母戰略,將帶動國家海洋戰略的有效實施,保障中國海上生命線的安全,增強全民海洋觀念,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增強全球華人的向心力與感召力,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

3、實施航母戰略,將帶動我國先進裝備工業的全面進步。裝備工業是工業經濟和國防建設的母機,我國的裝備工業50餘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但重大裝備工業現存問題很多,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比較落後,拖了經濟與國防建設的後退。裝備工業企業為數不少但大多還技術落後,科研及管理水平低下,遠遠不能滿足“裝備中國”之所需。由於航母涉及到軍用製造技術、軍用新材料、工藝等一系列高技術,從而必將帶動我國先進裝備工業的全面進步。

4、實施航母戰略,將帶動我國的武器出口,拓展國際軍工市場。目前,中國在國際軍工市場上所占的份額與其大國地位極不相稱,且進口多出口少,軍貿逆差較大,既不利於以軍養軍,又不利於發揮我軍事大國的影響力。實施航母帶動戰略,將大大提高我國國防工業的出口能力並在國際合作中贏得有利地位。

5、實施航母戰略,將促使我國海軍走向成年,加快走向藍水,壯我軍威國威,同時提生我軍對現代軍事的管理水平。這個好理解。

6、實施航母戰略,將帶動我國軍事鬥爭準備取得新突破。我國的軍事鬥爭準備當前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預防、打擊台獨的分離行動以及中長期的釣魚島權益、南海權益的維護和海上運輸線的保障,而對台軍事鬥爭必然考慮美日的干涉因素。既然有這種干涉因素的存在,戰場設計及預案就不能僅僅是台島本身及太窄的外圍海域,既然是一種威懾,以航制航就是最現實可行而有效的。至於中長期軍事鬥爭準備的需要就更不用說了。同時,由於前面已經提到的一些帶動效應,這一切都必將 帶動我國軍事鬥爭準備取得新突破。

7、實施航母戰略,將帶動中國軍事戰略理論的創新與發展。軍事戰略乃治國之道之一部,其創新與發展必須充分反映新時期的國家價值觀和國家利益的戰略需求、必須把更加有效地維護國家安全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必須適應戰爭形態與戰爭方式的發展演變,確立信息化戰爭的戰略思維,探索信息化條件下的制勝規律,包括海軍的洋上制勝規律。實施航母戰略必將切實拓寬、豐富我國軍事戰略謀劃人員的視野,帶動中國軍事戰略理論的創新與發展。

8、實施航母戰略,將帶動我軍“兩成兩力”建設及“雙化”建設,推動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成系統成建制地形成我軍戰鬥力和保障力,以及要完成由機械化邁向信息化的使命,與航母一樣都是大軍事系統工程。實施航母戰略有助於重構現有軍事系統,大力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和改造機械化,完成跨越式發展的雙重歷史任務。而由於航母工程的重要性、緊迫性及重大安全命脈之所系,在其實施過程中必然觸及並需要加速改革現有體制、軍事科研、軍事教育與訓練、軍工發展與管理等一系列方面,從而與“兩成兩力”建設及“雙化”建設形成互補互動,這些都有利於推動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

9、實施航母戰略,將加速推動軍隊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個數量可觀的高素質的“藍水方陣”。海軍是知識密集型軍種,而航母戰鬥群更是高科技的大匯聚,需要一大批高素質的軍人去駕馭、使用及保障維護,因而實施航母戰略,將加速推動軍隊人才隊伍建設。

10、實施航母戰略,將拉動內需與GDP的增長,促進科技進步,促進國民經濟持續、高質地發展。由於航母工程對大量新材料、新工藝、新管理以及大批先進科技的需求,必然拉動內需,為科技進步和GDP的增長作出貢獻;同時,由於航母的高科技集成的特點,航母工程的實施必然大大有助於我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有助我國大批企業技術與管理水平的提高。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隨着CAD、CAM、CAE、CALS、CAPP、成組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並行工程、快速成形技術、敏捷製造等在裝備工業並向其它製造業企業的普及應用,必將促進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高質地發展,大幅增強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實施航母帶動戰略的重大價值體現也許還有很多,但有以上十條足以夠了。 綜上所述,實施航母帶動戰略,將實現軍力國力的跨越式發展。

五、領先一步,跨越千里;落後半拍,望塵莫及。我們還有時間再猶疑觀望嗎?

當今世界已有10個國家擁有航母,不與美國比,就是發展中國家當中也已有巴西、印度、泰國擁有了航母。儘管綜合國力不一,但在建造或使用航母方面,這些國家已具備了先發優勢。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不知航母為何物的國家,儘管我們買回了幾條廢舊航母。在我國周邊,不算美國的第七艦隊,擁有航母或准航母的國家就已有四個,韓國作為第五個也傳言將航母列入國防計劃、即將出現。有準航母之稱的日本“大隅級”兩棲登陸艦已於1998年入役。日本在準備升級四艘宙斯盾型驅逐艦的同時,已明白宣示將建造幾艘准航母,它曾經還是航母大國和強國,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建造和使用航母的經驗以及大量優質的海軍人才儲備。泰國納呂貝特號航空母艦97年服役,已歷6年,當然它是我國的友好鄰邦。俄羅斯“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空母艦6.7萬噸,赫然在役。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印度竟然已有四十餘年的航母使用和維護經驗,它在已有兩艘輕型航母的基礎上,又看上了英國的“無敵”級。人家買的儘管是舊航母,可是舊而能用,它可不是買回去做遊樂場,而是實打實地在作訓練之用。至於美國,其超強霸主地位盡人皆知,小鷹級、尼米茲級很多軍事愛好者都耳熟能詳。美國航母與中國的恩恩怨怨,其實說白了就是怨---新中國成立後,美軍航母曾四次兵臨我國近海海域向我逞威恐嚇(包括1996年那次),更是中國人民和中國軍人心中不能忘卻的痛。

有人聽風就是雨,居然發出《航母在美軍還能呆多久》這一疑問。事實上,目前多個國家都有自建或外購航母的計劃。比如上面曾提到印度打算洽購英國的“無敵”級。英國國防部計劃在2015年前建成2艘50000噸級的航母。美國在其“里根號”於今年7月服役後又明確了建造新一級CVNX1級航母的計劃。日本計劃在2004年度的防衛預算中撥款約1200億日元,建造一艘標準排水量為13500噸、可同時起降3架直升機的准航母,計劃還擬共建造四艘,向戰後 實現航母夢不斷探步。

其實,航母不但將繼續作為海上力量的中堅長期存在,而且在最近的伊拉克戰爭中,因航母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使得各國不但關注航母而且是越來越關注航母大型化的問題。

一艘航母從開建到建成服役到形成戰鬥力,對我們來說可能需要大約十年的時間。無論從海軍戰力、海洋戰略所需,還是着眼於實現上述帶動價值,都應分秒必爭!

領先一步,跨越千里;落後半拍,望塵莫及。無論是強國內在所需還是客觀外在壓力,我們還有時間再猶疑觀望嗎?!

六、奮起直追走捷徑,航母直上10萬噸

行文至此,關於要不要建、要不要儘快建航母以實施航母帶動戰略的問題,我相信已經解決了。

在創作本文時,雖然一開始就不打算要討論具體建造航母的噸位問題,我說過,本文的目的是以價值導向為指引着重闡述中國實施航母帶動戰略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但我還是願意簡要地談幾句我的看法,以作為本文結尾的同時引發另一操作層面的思考和討論。

我的觀點概括為一句話:奮起直追走捷徑,航母直上10萬噸。

時過境遷,形勢逼人,那種先小後大,將別人走過的老路、彎路重走一遍的想法是不行的,做法是誤事的。

我國雖然沒有實際建造航母的經驗,但從造船能力講,我國早就可以建造10萬噸級以上的民用船舶,軍艦與民船儘管有相當大的不同,但造船的技術、材料、工藝也同樣有很多是相通的,尤其是鍛煉了一大批有豐富經驗的造船工人隊伍;此外,新驅新護新潛的已經或即將下水,也證明我國不但在建造中小型軍用艦船方面的技術已日趨成熟,同時也證明我們已具備了建造大型艦船的潛在實力。儘管我們的技術水平和裝備工業還存在着不足,但我們現在急需做的就是在英明正確的戰略指引下,通過從難從嚴的高標準航母工程建設,通過具體項目的牽引,激發我軍、我裝備科研和國防科技工作者以及裝備工業廣大幹部職工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通過 在實踐中不斷進步、提升和完善,將這一“潛在”的實力轉化為“現實”的實力和威懾力。

想等果實熟透了落下來再去檢,已經餓暈了。要跳起來摘桃子。

我相信,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英明決策和正確領導下,我國的航母戰略一定能早日抉擇、一定能取得成功並惠及中華子孫千秋萬代。

大國戰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如果台海之戰爆發了,你是參加國軍還是
2003: 親美是中國的正確選擇嗎?
2002: 駁斥“台灣問題”認識上的十大謬論
2002: 國民黨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