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中國方案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14年06月26日00:34:4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媒體札記:中國方案

 

由習近平率領的中國共產黨正在展現想要重塑全球秩序的蓬勃衝動與自信心。

在今晨首頁,人民網是以“中國願與周邊國家和睦相處、共同發展”作為頭條標題,來概括習近平會見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議長時的講話主旨,這顯然是針對南海之爭的宣慰措詞。但是,這決不意味着中共領導人準備在與越南、菲律賓以及日本的領土爭議中作出讓步,相反,一幅特意張揚南海諸島主權的中國地圖已經高調問世。

新華社昨天下午播發《大幅面全開中國豎版地圖問世並發行》,確認這個極具象徵意義的主權宣示工具已經正式出版發行::“據湖南地圖出版社介紹,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創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南海海域和島嶼與大陸為同一比例尺,南海諸島不再作為插圖形式表示。‘這樣能使讀者全面直觀地認識中國全圖,不會再誤以為國家領土有主次之分,有利於國民的版圖意識和海洋意識的樹立。’湖南地圖出版社總編輯雷宜遜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中,對南海諸島之島嶼、礁盤等地理信息詳細標示,使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南海諸島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地圖中海南省、海南島以及南海諸島的地理關係及行政區劃變得更為清晰明了。”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此時,@凱雷和@楊錦麟都記得,兩年前,那個極其神秘的“老同志”龍澤天曾經在一篇指點天下的網帖中,以中國地圖“把南海版圖劃在右下角一個小框框裡”為據,批評“我們政府對南海問題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如此低級錯誤長期存在,找什麼藉口都不應該!”

於是,伴隨着這幅新版地圖登上各門戶首頁,愛國志士心中甚慰,@網絡新聞聯播和@今晚報齊聲號召“買一幅中國豎版地圖掛起來!”

人民日報另有重任,那就是坐鎮中南海放眼全球。上周以來,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紀念宣傳已成系列,最新篇章是《構建國際關係的重要基礎》以及《適用性絲毫沒有減弱》,強調這項60年前誕生的中國外交主張之“普遍適用性”:“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需要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南海周邊國家和平友好關係以及新型反恐合作關係”。

與此對應的,就是一整版《中美共建新型大國關係牽動世界》,記錄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何亞非、美國前總統國家事務助理斯蒂芬·哈德利、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等人在第三屆世界和平論壇上的發言。根據這份摘要,中美外交官共同批評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而稱讚習近平提出的“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思路。

文中,韓國前外交通商部長官尹永寬建議中美“必須做出一些重大妥協”::“第一,美國作為一個大國,要認可中國是一個崛起的經濟大國,要認可中國在世界銀行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發言權。和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相比,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機構中一直沒有足夠的發言權。第二,美國要確立一個長遠的目標,將中國納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中來。把亞太經濟強硬分成兩個陣營,既不利於中美兩國,也不利於全球穩定。第三,中國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要尊重並且維護一些普遍的國際準則。第四,美國可以減少對台灣的軍售。考慮到過去10年間台海關係已有了很大的改善,美國可以繼續保證台灣的安全,但不一定要通過大量軍售來實現。第五,中國必須要在安全領域尊重現狀。中方應當遵循和平發展的政策,這對中國自身的國家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中國準備妥協嗎?至少,在互聯網陣地上,進攻勢頭方興未艾。

還在這個以“權威論壇”命名的人民日報版面上,昨天的討論圍繞“從網絡大國走向網絡強國”展開。中國網絡防火牆之父方濱興與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等坐而論道,批評美國“賊喊捉賊”、“對他國進行無端指責與抹黑”,強調“維護網絡主權已成為維護國家主權的制高點”:“在日益嚴峻的國際網絡空間形勢下,中國須全面進行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戰略布局,積極參與並開展領網安全立法,着手建設國家網絡邊防,構建信息科技自主創新和信息技術方面的中國話語權,打造網絡疆域保護體系,更好維護國家利益。”

批評霸權之餘,還有“打擊網絡恐怖主義”之聲張。延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後的“公開宣判、公開報道”模式,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昨天發布《恐怖主義的網上推手——“東伊運”恐怖音視頻》電視專題片,並經由央視播放,首次曝光天安門金水橋衝撞事件中的襲擊畫面,強調“互聯網已成為恐怖勢力開展活動的主要工具,恐怖音視頻也已成為影響互聯網健康發展的‘毒瘤’,必須堅決予以打擊”。

顯然,這些聲音可以用來烘托中國互聯網“管家”在倫敦的氣勢。作為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前天代表中國政府在互聯網名稱和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第50次大會作主旨演講。依據新華社電稿,無論是新浪騰訊搜狐網易鳳凰這樣的商業門戶,還是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均以高規格加以通報,強調“這是ICANN成立16年來首次邀請非主辦國官員在開幕式上作主旨演講,也是中國部長級官員首次在全球互聯網治理核心機構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6月23日的倫敦印上了互聯網領域的歷史印跡……全世界都聽到了魯煒代表中國政府以積極、開放、合作態度在國際上提出的共建、共享網絡治理的主張……西方人發明了互聯網,中國在這個領域開始是以學生的面目出現的。但是從今年4月中國在巴西聖保羅國際互聯網大會上受追捧,到魯煒在此次ICANN倫敦會議提倡議,中國在國際互聯網領域的分量越來越重,這是中國的榮譽,也是全球網絡共治的利好。”

不再是“學生”的魯主任,向全世界提出四項原則——“平等開放”、“多方參與”、“安全可信”、“合作共贏”——以及七項共識:“一是互聯網應該造福全人類,給世界人民帶來福祉,而不是危害;二是互聯網應該給各國帶來和平與安全,而不能成為一個國家攻擊他國的‘利器’;三是互聯網應該更加關注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因為他們更需要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四是互聯網應該注重保護公民合法權益,而不能成為違法犯罪活動的溫床,更不能成為實施恐怖主義活動的工具;五是互聯網應該文明誠信,而不能充斥謠言和欺詐;六是互聯網應該傳遞正能量,繼承和弘揚人類優秀文化;七是互聯網應該有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因為這關繫到人類的未來。”

應該如何理解中國由“學生”化身“導師”的身份轉換?還是人民日報海外版把話挑明了——“當前,中國正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重塑,發出中國聲音,提供中國方案。”

昨天這篇頭版評論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操刀,除了讚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歷久彌堅”,便是以當前局勢為據,宣告“中國是國際規則的建設者”:“面對中國的崛起,讚揚之辭撲面而來,猜疑之言也蜂擁而至。但近來有一種聲音危言聳聽,誣稱中國在示強,不守國際規則,是規則的挑戰者或顛覆者。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相反,中國一直在以實際行動表明,中國是國際規則的建設者……對於網絡空間等國際新疆域,中國主張各國共同制定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不能把個別國家的標準當作“國際標準”、把個別國家的規則當作‘國際規則’。可見,中國一貫遵守國際規則,認真履行國際責任與義務,發揮負責任的大國作用。同樣,其他國家也需要相向而行,而不是寬己律人。惟其如此,國際規則才會更有效、更公正。”

宏偉藍圖落在境內,便是中共近期對於互聯網的一連串加強監管措施。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通報要求“禁止新聞記者和記者站未經本單位同意私自開展批評報道”更像是針對自媒體而去,叫停“天貓魔盒”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則是未雨綢繆,至於像GOOGLE這樣早就遠避香港的國際巨頭,從上周起已經徹底失去了在內地輾轉登陸的可能性。

看上去,香港的確做不了中共“法外之地”。“6.22”公投的後續消息仍然只能由最高喉舌遣派旗下媒體通報,當然,也仍然是以批判和質疑的角度。昨天的人民日報海外版首度以《“占中”公投:一場政治鬧劇》通報“敵情”,聲稱“票數太多弄巧成拙”,強調“投票沒有法律效力”:“香港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接受採訪時指出,香港未到需要通過公民抗命推動民主的時候,號稱以推動民主為訴求的‘占中’行動不僅無助於香港民主進程,其背後搭載的社會意識也以對抗政府為先,不單對香港無益,還將導致香港文明倒退、政府施政受限,甚至危及社會民生……香港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接受採訪時指出,香港未到需要通過公民抗命推動民主的時候,號稱以推動民主為訴求的“占中”行動不僅無助於香港民主進程,其背後搭載的社會意識也以對抗政府為先,不單對香港無益,還將導致香港文明倒退、政府施政受限,甚至危及社會民生。”

論調早由環球時報擬定。承接昨日社評《激進反對派要把香港往黑暗拽》,這份人民日報子報今日封面文章續以《製造“票數”漫天政治要價,鼓動“占中”威脅經濟繁榮,激進勢力欲破壞香港根基》:“對激進反對派可能攪起政治風暴的憂慮在香港進一步加劇。全港警察除了紅白二事之外全部不許休假,銀行業紛紛制訂應急計劃,有高管擔憂惡果可能堪比2003年的‘非典’。24日,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參加反對派‘全民公投’投票不違法,此番表態連同他當晚開始的3天休假被解讀為試圖為緊張的政治局勢降溫,激進反對派看上去無意緩和,‘占中’運動一名發起者24日鼓動投票民眾7月1日上街遊行。台灣民進黨隔岸攪和香港事務,流亡台灣的‘民運分子’也在網上挑撥香港民眾。多家香港媒體擔憂,激進反對派可能因手握投票人數數字而變得更加強硬——儘管這個數字被多方質疑大大注水。”

儘管這幾乎已經是內地媒體報道香港當前態勢的孤本,但環球時報還是略去了梁振英講話中涉及自身的一段。昨天上午,這位身處風眼中的香港特首對着香港媒體的鏡頭,宣稱自己不同意環球時報社評《香港非法公投人再多,也沒13億人多》中的講法,認為“任何人不應將香港市民與內地人民對立起來”:“無論參與投票的人數有幾多少,中有幾多水份,相信參與市民都表達了,希望2017年落實普選的意願和訴求,和中央及特區政府是一致……由於《基本法》是憲制性法律文件,市民不是一時間能夠明白,政府有責任向大家解釋好……特首普選的提名權專屬提名委員會,公民提名不符合基本法。”

這段講話經由騰訊等網絡媒體引入內地,儘管沒能獲得什麼推薦展示,但是,對胡錫進的論敵來說,這就夠了。他們暫且放棄奚落特首是個“地下黨”,集中嘲笑環球時報“一蠢再蠢”,用@朴抱一的話來說,就是“梁書記給了壞球日報一耳光”。在那篇社評被門戶重點展示之初,這些香港公投支持乃至艷羨者是以“這是要我們13億人投票嗎”來譏諷環球時報的“高級黑”,如今,發現“地下黨也終於看不下去了”,冷笑更加大聲,他們批評“一國兩制”白皮書為火上澆油,指控環球時報“動輒打壓,渲染‘敵對勢力’,升溫緊張對立,這才是動亂之源”。

對此,環球時報評論部曾以微博回應:“鬧事的香港激進反對派就不想做中國人,他們自己選擇與中國人對立。”

依據衛視優勢,鳳凰網可以多說幾句。這家門戶繼續在首頁回顧香港民主之路,強調“二戰後香港,英國拿‘民主’做幌子”、“1984年前香港仍無民主可言”,並依據中新社稿件,重點通報梁振英對台灣媒體的批評:“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辦公室日前致函台灣自由時報,反駁該報較早前刊登的一篇涉及香港問題的文章。24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在他的部落格貼出這一信函。中央社發自香港的報道引述梁振英的話說,最近自由時報刊登了林鴻達一篇以‘香港吃祖國祖國吃香港’為題的文章,文章對北京中央政府最近發表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有嚴重的誤解。因此,行政長官辦公室特地致函自由時報,希望釐清一些概念和事實。特區行政長官辦公室的信函表示,林鴻達的文章明顯犯了白皮書批評者的典型錯誤:‘斷章取義’和‘只講結論,不講道理’。信函指出,林鴻達的文章最末一段說中國政府不遵守“中英聯合聲明”,但卻沒有引述聯合聲明全部的關鍵條文。”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責編霍默靜 mojing.huo@ftchinese.com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天宮一號已到壽命末期 最終將墜落這裡
2013: 菲偵察機最大可能被導彈擊落(修改稿)
2012: 強文:北京罕見對米發出強音:大不了同歸
2012: ZT:胡主席竄訪香港,各界齊聚進行全民
2011: 視頻 解放軍占領巴黎(電影片段)
2011: 林沖的新聞發布會(ZT)
2010: 美國登月造假只需去Google一下, 證據不
2010: 瞞得了別人如何瞞得了前蘇聯 美登月了
2009: 越軍總參謀長:越南有能力打到北京!
2009: 國共軍隊擊斃日軍將領對比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