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看清身邊不是“新中華帝國”
環球時報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至22日訪問蒙古國,兩國宣布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蒙古是習主席這次出訪單上的唯一國家。這體現了中國對蒙古的空前重視,可以對比的是,美國總統歷史上只對蒙古做過一次訪問,那是2005年,小布什在訪問北京後順道飛往烏蘭巴托,在那裡待了4個小時,連夜都沒過。
這是習近平主席今年第二次專程訪問中國的周邊國家,上一次是今年7月,韓國成為他兩天時間出訪行程中的唯一目的地。
中國重視周邊,外部力量也重視中國周邊,中國的周邊似乎成了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國際政治空間,即使對崛起大國來說,這也不多見。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被普遍認為是專為中國周邊設計的,“中國周邊國家”成了一個有不可忽視經濟及政治意義的身份。
如何使用好這個身份,中國與美國在向亞洲國家出截然不同的主意。中國希望大家以睦鄰及合作的方式,共享中國崛起創造的機會。美國則提供了支持它“重返亞太”來平衡中國力量的選項。由於中國迅速崛起很容易被西方說成是亞洲地緣政治震盪的根源,因此在搭中國經濟便車的同時,手裡攥一份美國“平衡中國”的保險,這對域內一些國家有一定吸引力。
蒙古國夾在中俄兩大國中間,與中俄開展地理便利的合作具有不需證明的好處,但同樣由地理造成的缺陷也會讓它不安,這個悖論是蒙古的長期困擾。通常來說,外部施手腕刺激這種處境的國家,比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證明自己對周邊的善意要更容易。
但應當說,中國做的還是非常不錯的。蒙古上世紀末開始相當急迫地尋找地理上無接壤的“第三鄰國”,但繞了一大圈,它同美日等“第三鄰國”發展合作並不順利。中國的耐心和平等姿態經受了考驗。
美國看上去很希望把中國周邊變成環繞這個東方崛起大國的隕石帶,讓這裡的各種摩擦和撞擊消耗掉中國的大部分能量。為激活問題,美國也有着從影響中國周邊國家內部政治,到讓日本等盟國拋頭露面搞針對中國的橫向聯合等很多工具,美國可以很輕鬆地向中國施加壓力。
但事情並非如此簡單。現在看來,中國的周邊總體上保持了利益的獨立,美國做不到在這裡進行為所欲為的設計。當中國提供發展機遇的能力繼續增強時,美國“平衡術”會被迫收斂。時代畢竟不同了,向自己的國民提供發展好處是每個國家政府的當務之急,中國與周邊的良性關係是針對這一需求的雪中送炭,它比各種“新中華帝國”的寓言故事要真切得多。
中蒙關係的良好發展克服了從歷史到地緣政治的一些典型困境,它有一定的範例意義。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對蒙投資和中蒙貿易在蒙古對外合作中占了明顯優勢,但這並沒成為中俄之間以及中美、中日之間的特別問題。圍繞蒙古的合作競爭保持了自然和開放性。
中國周邊國家應當以它們與中國地理和雙邊關係上的挨近程度獲得好處,這應逐漸成為中國周邊這個特殊概念里一目了然的內容。在地區內它將具有吸引力,在大國之間,它不具有排他性。為此中國需要非常認真地經略周邊,付出更多,這恐怕是中國和平崛起瑣碎而意義重大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