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為什麼整個世界好像都在孤立中國----回答很精彩:
送交者: 嵐少爺 2014年09月05日00:17:0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提要:放眼世界,美國不再一家獨大,但還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取代美國的領導地位。霸權的衰落往往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是國際社會各種力量的博弈。中國的崛起毫無疑問地改變着世界版圖。作為後發國家,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以和平手段崛起於世界民族之林,對於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國家而言,機遇和挑戰並存。這,需要戰略高度的思考。本文摘自東方出版社《縱議院之世界趨勢》

北外學生:兩位老師好,我是北京外國語大學計算機系的學生,老師您剛才說到世界不能缺少中國,但是我們現在來看,比如說我們周邊的朋友,還有一直以來跟咱們中國關係不算太近的一些國家,它們好像是漸行漸遠,我們花費了很多,投入很多資金、很多人力來構建我們的文化關係,但現在隨着日本的介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我們應該知道世界不能缺少中國,但是為什麼整個世界好像都在孤立中國?請問兩位老師對這個問題有何看法,出路在何方?

華黎明:中國跟亞洲周邊的國家和非洲國家的關係還沒有像你敘述得那麼差,實際上我在外交部工作了將近40年,我覺得現在中國同周邊國家的關係,尤其跟非洲國家的關係遠比十幾年前要好得多,而且這種關係已經在超越原來政治上的那種關係。鄰國比如說同日本,同南亞、東南亞這些國家,有一個領土糾紛的問題,但是在經濟上,日本對中國的依賴是很深的,對中國這個市場的依賴是很深的。南亞最近開始了東盟與中國(10+1)會議,為什麼東盟國家跟中國發展經貿關係會這麼熱?

因為這個經濟體太大了,它們要發展經濟就離不開中國,確實是這樣,尤其是經過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後,東南亞這些個國家心裡明白,在經濟上、金融上都是靠不上的,中國只有到了危難的時候,而且中國整個西南部分在交通、金融等各方面都是從東南亞打通的,這是一個密不可分的事情。中國同非洲國家的關係表面上看好像沒有像過去革命年代那種火熱的場面,但是現在中國在非洲這個市場上所擁有的地位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比的。所以,我對中國同非洲和周圍國家的關係還是很樂觀的。

金燦榮:就中國外部環境我補充一點,其實還是不錯的,我同意大使的判斷,現在網絡上把問題給誇大了,比如說我們中國和拉美關係相當好,我們成了巴西的第一大貿易口岸。我去年跑了兩趟巴西,都是對方邀請的,工業聯合會等等,而且都是公務艙,花很多錢,來回一趟6萬塊錢,他捨得花錢請你去就是跟你交流有價值,非常簡單的道理。再如墨西哥、哥斯達黎加,總之現在中拉關係相當好,我覺得可能是歷史上最好的。過去我們弱小,人家跟我們都不建交,現在從政治上、能力上講,我們一聲令下,拉美的五個跟台灣地區建交的國家都跑到我們這兒來了,現在都跟我們說要建交,我們北京照顧面子,現在讓他們暫時冷靜點。中國和歐洲關係也不錯,中國、德國很好。德國大使請我吃飯,我們倆談了兩個多鐘頭,談得非常愉快。再比如中俄關係,至少官方關係非常好,達到冷戰結束以來最好的局面。然後中亞四個國家現在不是挺好嘛,並沒什麼大問題。我覺得我們自己年輕人要注意一下,主要是我們心態變了,心理承受能力不行了。

新中國成立初期,還有20世紀60年代,那時是很難的,中印戰爭,中蘇戰爭,那真叫難,現在等於是和平已久,人嬌氣了,知道吧?嬌氣以後,手上一滴血都覺得把自己感動得不行,要死過去了。戰爭年代,腸子出來,塞一塞繼續打。現在你脆弱啊,所以看到問題你就誇大了,事實上我們現在的外交,總體外部形勢肯定不是最難的,可以說比以前複雜了,但是說我們外交很糟糕是不對的。因為我主要是研究美國,所以我看美國的反應,美國還是世界老大,他現在對中國外交的進展是有點緊張,這個緊張的表情就證明了中國外交的成績嘛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中國被指同時造7種艦堪比美 2020年成世
2013: 爆炸新聞:一架F-22猛禽墜毀在約旦北部
2012: 新華社:我軍竟然默許日本政府將釣魚島
2012: 美國之音:馬總統下令海巡艦每天都要去
2011: 殲15艦載機和蘇33的區別 --《慣性世界
2011: 關於"高能鎳碳超級電容器問世"新聞的
2010: 張召忠:為什麼“中國是一個盛產漢奸的
2010: XWZJ昨天你沒來,請進!此文是揭露和教
2009: 冷眼看新疆: 新疆只有中美戰略利益, 沒
2009: 中共專家澄清中國衛星變軌技術有助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