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深度:淺談未來中國戰略轟炸機 可威懾印度全境
送交者: 智商128 2014年09月25日00:47:2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新浪軍事編者:為了更好的為讀者呈現多樣軍事內容,滿足讀者不同閱讀需求,共同探討國內國際戰略動態,新浪軍事獨家推出《深度軍情》版塊,深度解讀軍事新聞背後的隱藏態勢,立體呈現中國面臨的複雜軍事戰略環境,歡迎關注。

資料圖:轟6K戰略轟炸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新型轟炸機

資料圖:轟6K戰略轟炸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新型轟炸機

  中國是否具備研製現代化轟炸機的能力

  在未來的戰爭環境中,沒有什麼比遠程轟炸機更能代表空軍的特點了——讓地球任何角落的任何目標遭遇滅頂之災。所以說未來的轟炸機將實現作戰半徑、載彈量與網絡傳感系統的融合,從而大幅提升空軍未來遠程打擊能力。歷史表明,作戰半徑和載彈量素來是轟炸機研製的重中之重,而對於新世紀來說,隱身能力和先進航電系統對於任何新型戰機都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對於中國這樣從未發展過現代化轟炸機的國家來說,我們需要從三個基本方面來考慮:大航程大載彈量,具備隱身能力,先進航電系統。

  研製噴氣動力大型隱身飛機,對一國的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水平要求極高,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完整現代戰機研製能力,根本連這道門都邁不進。而對於現代轟炸機需要具備的優良隱身性,對於沒有隱形戰鬥機研製經驗的國家來說,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從2011年殲20的首飛,再到2012年"鶻鷹"首飛,再到2013年"利劍"的首飛,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飛機製造工業正變得越來越先進,而這三款不同氣動布局的隱形飛機的出現,則表明中國已經完全邁進了"隱形戰機俱樂部"——中國完全有能力研製具備隱身性能的現代化戰機。另外從世界範圍來看,能夠研製大型戰略軍用運輸機的國家,同樣也具備研製戰略轟炸機的能力,這是因為大型運輸機所用到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超大金屬構件加工技術、超大複合材料蒙皮技術等,也會在轟炸機上得到應用。所以說2013年初首飛的運-20研製成功後,並不僅僅是增加了空中戰略投送能力這麼簡單,還表明中國已經具備大型飛機的製造能力。這將極大豐富中國航空工業部門在大型飛機設計領域的工程經驗,對於研製轟炸機這樣的大型飛機,有着很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中國是否具備研製現代化轟炸機的能力已經基本確定,而2014年1月22日,中航飛機研發中心在西安閻良的揭牌成立,則是準備把這種能力落到實際:研發中心成立後,將承擔起航空整機型號項目和產品研製的發展規劃研究、預先研究、型號立項論證、型號工程研製、大系統集成、技術服務保障等工作,擔負起大中型運輸機、轟炸機、殲擊轟炸機、大中型特種飛機、民用飛機、大型無人機等的研製工作。

資料圖:轟六K轟炸機空射巡航導彈假想圖

資料圖:轟六K轟炸機空射巡航導彈假想圖

  選擇:遠程戰鬥轟炸機還是戰略轟炸機?

  傳統意義上的戰鬥轟炸機的主要任務仍然是以陸地機場為基礎,執行轟炸或遠程巡航導彈的攜帶平台,空戰只是為了自衛而已,隨着殲轟-7B和殲-16戰鬥轟炸機的出現,中國在短期內已經沒有必要再研製新一代的戰鬥轟炸機。而隨着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提出,中國海外貿易和海外能源需求的增長,以及海洋權益的現狀,中國逐漸感受到島鏈對中國國家安全和海洋權益的潛在與現實影響。所以,如何突破美軍在太平洋上的一線基地為基軸,以日本、韓國、沖繩、關島等基地和設施為核心的"太平洋多重鎖鏈",似乎成了中國遠程打擊力量的一種迫切需求。在這種需求下,作戰半徑可以達到3000公里的遠程戰鬥轟炸機似乎是一種最好的選擇,而去年在網絡上曝光的一款轟炸機模型也似乎印證了這種需求,這款新型隱身轟炸機方案採用新穎的W型主翼和無尾翼結構,脊背進氣道和並列雙座設計,這一切都說明它並非前文提及的傳統意義上的戰鬥轟炸機,而是一款遠程轟炸機,之所以突出"遠程",是因為各方面透露的信息表明,這款戰鬥轟炸機的作戰半徑是傳統戰鬥轟炸機的2-3倍。簡單來說,如果這種遠程戰略轟炸機如果研製成功的話,至少應該具備三方面能力:一是遠程作戰,作戰半徑向東覆蓋太平洋中線以西地區,特別是第二島鏈區域,對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部署構成威懾;向西可覆蓋中亞地區;向南可以輻射印度全境,包括南海以及南海以南的國家,以保證我國南海地區的能源資源安全。

資料圖:網友在新浪微博上曝光了一張塗有中國空軍標緻的隱形轟炸機模型圖,引起廣泛猜測。

資料圖:網友在新浪微博上曝光了一張塗有中國空軍標緻的隱形轟炸機模型圖,引起廣泛猜測。

  到這裡,似乎遠程戰鬥轟炸機這樣能適應滿足未來10-15年內的需要,能為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積累經驗的中程戰略轟炸機也未嘗不可。然而對於轟炸機這種"大殺器"來說,從來都不應該被孤立的看待,更不應該只考慮十年左右的軍事需求——中國儘量在理論上具備了設計研製戰略轟炸機的能力,但戰略轟炸機從設計到服役再到形成戰鬥力,需要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同時,作戰半徑3000公里的這種遠程戰鬥轟炸機顯然無法彌補中國"三位一體"核力量的缺失。我們要看到,隨着中國"遼寧號"航母的服役,以及國產航母的開工建造,再加上中國第二炮兵新型中程彈道導彈的大量裝備,突破第一、第二島鏈的封鎖對如今的中國武裝力量來說已經不再遙不可及。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保持着龐大的戰略轟炸機部隊,而中國既然要發展戰略空軍,與世界軍事強國相比的最大差距就是戰略轟炸機,唯有發展自己的戰略轟炸機,才能建立起一支與中國大國地位相襯的戰略空軍。儘管時不時有國外媒體鼓吹戰略轟炸機無用論,但從文章第二部分我們看到,事件軍事強國在鼓吹各種無用論的同時,自己卻從來沒停止過相關戰略武器的研發和裝備,美國裝備"福特級"航母就是對西方曾今鼓吹的"航母無用論"最好的諷刺。

  總而言之,儘管遠程戰略轟炸機在發展速度還是發展規模確實遠不如戰鬥機那麼紅火,並且耗資巨大、技術難度高、研製周期長,但其作為其三位一體的核中堅,地位雖不及核潛艇,但決不可能沒有。尤其是近年來,中國在國際政治舞台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經濟快速的增長對能源的需求的增加,不可避免地會與別國在某些方面摩擦日益增多。擁有戰略轟炸機,和平環境下它是一個極具威力的戰略威懾力量,作用不可低估;戰爭環境下是克敵制勝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不論是現在緊迫的領土、領海爭端還是將來面對更大的威脅,現在都必須未雨綢繆,儘快啟動遠程轟炸機的研製工作。(作者署名:超大 李小健)

資料圖:洛克希德。馬丁在2007年提出的遠程打擊隱形轟炸機方案

資料圖:洛克希德。馬丁在2007年提出的遠程打擊隱形轟炸機方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軍壇臭蟲包嘻豺們別瞎折騰了:奧巴馬宣
2013: 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新照曝光 11月
2012: 中國第一條航空母艦交接入列!激動的流
2012: (圖)這個問題我一直沒搞明白:為何船
2011: 蘇區肅反富田事件鎮壓紅軍10萬人 三種
2011: 平型關大捷?八路軍虛幌一下就逃之夭夭
2010: 日本放人並不等於中國贏
2010: 小日本若敢拒不道歉,高層不談,東海不
2009: 細柳營:奧巴馬需要狹路相逢勇者勝!
2009: 今日最猛圖片! 美式裝備的阿富汗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