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亚洲最大的雷达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所长胡明春向国内媒体透露,该所已在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的轻薄化阵面、新型冷却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改进国产第三代战机,原位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提供了成熟先进的解决方案。这对中国空军目前装备的900多架三代机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空军自己去年组织的对抗演习已经证明,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机,就算不是歼-20这样的隐身战机,也能对装备机械扫描脉冲多普勒雷达的三代机,比如歼-10A、歼-11B等形成“碾压”态势。
胡明春所长还强调,我国目前自主研制的机载雷达在探测距离、跟踪能力等主要方面与国外最先进水平基本相当,在体制架构等方面更处于领先水平。其中最新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完全可以与F-35隐身战机的APG-81雷达、F-22隐身战机的APG-77雷达相匹敌。
对于中国空军来说,目前歼-20四代隐身战机刚开始列装作战部队,要达到一定规模还需好几年;歼-16、歼-10C、苏-35等3.5代标准战机数量虽然在稳步增长,但要达到像现役三代战机那样的规模,也需要相当时间。公开资料显示,空军目前有大约900多架各型三代机,这些战机的剩余服役寿命少则10年,多则20年,在全寿命其内肯定需要进行一次重大升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在未来空战中的技术均衡态势。
国内军迷有句俗语叫“摸着鹰酱过河”,美军对现役三代战机的改装升级,确实有相当参考价值。比如F-16战机就在实施升级APG-83有源相控阵雷达计划。升级的基本原则就是无需进行机体结构或布线变动,而且不得改变飞机仅有风冷接口的现状和其冷却分配量。可以看出,这一原则提出的技术要求,难点就在于轻薄化雷达阵面天线和新型冷却技术两点。解决了这两个难题,才能实现对F-16这样的三代机原位改装升级。
为此,美国公司提出的方案是在雷达内部加装一个小型液冷转换单元,雷达内部仍然采用液冷,冷却液带出的热量再由飞机的冷却液“吹”走。这一设计使得换装的相控阵雷达天线可以直接借鉴F-22、F-35隐身战机的设计,而增加的液冷转换单元的重量和体积,则可在新换装雷达内部消化。
报道显示,用这种原位换装的方法,1架F-16战机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工作,只需一个下午就能全部完成。从14所所长胡明春透露的信息来看,该所不但已针对性解决三代战机原位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问题,而且在雷达体制架构等方面还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创新突破。也就是说,如果我国的歼-10A、歼-11B等三代机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话,应该也能达到半天升级1架的速度,而且雷达性能还可能超过APG-83雷达。
此前有消息显示,歼-11B战机可能会升级换装无源相控阵雷达,这可能是考虑到成本问题。资料显示,中国空军、海军装备了超过200架歼-11B、歼-11BS战机,如果全部升级雷达系统的话,开支会相当不菲。而且相对于机头空间更小的歼-10A战机,歼-11B可以换装更大口径、功率更强的雷达,所以不用太担心无源相控阵雷达相对于有源雷达发现和跟踪距离更近的问题。
无论是换装有源还是无源相控阵雷达,歼-10A、歼-11B战机的战场态势感知、超视距空战等能力都能获得跨越式提升。在我国军工拿出了成熟可行的换装方案后,相信中国空军会在综合考虑成本、战斗力形成等因素后,会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至于引进的苏-30系列战机,在进入中期大修期后,应该也会换装国产先进机载雷达。毕竟我国军工已经完全掌握了苏-30战机的软件代码等改装所需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