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上甘岭战役(3)
送交者: ratcat 2005年10月28日11:03:25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三)

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最艰难的坑道斗争阶段,597.9高地共有三条大坑道,八条小坑道和三
十多个简易防炮洞。当时三条大坑道和五条小坑道都在守备部队控制下,其中八连进入的
一号坑道是主坑道,位于1号阵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长近80米,高1.5米,
宽1.2米,左右还各有一个叉洞,顶部是厚达35米的石灰岩,坑道的两个洞口都向北朝着
五圣山方向。

美军虽然占领了表面阵地,但坑道仍在志愿军手中,坑道里的部队随时可以与反击的部队
里应外合,对于美军而言是极大的威胁,坑道一日不除,美军一日不得安生,因此20日以
后的战斗就是以坑道为争夺焦点。

上甘岭守备部队的残部退入坑道之初,由于建制被打乱,弹药匮乏,又与上级失去联系,
缺乏坚强领导,对坚持坑道的意义还不很清楚,因此秩序混乱,军心涣散。以一号坑道为
例,坑道里有80余人,来自十六个连队,其中伤员55人,武器装备随意摆放,一天里竟
发生了九起枪械走火事故!无线电通讯也是一片混乱,在上甘岭的坑道里共有二十一部步
话机,由于推广了一位步话机员的发明,才解决了在炮火下架设天线的难题,使用时将软
天线缠绕在手榴弹的手柄上扔到坑道外,在满地弹片手榴弹柄的阵地上既不会引起注意,
又难以被炮火破坏,随用随扔非常方便。刚退入坑道,各单位都是焦急万分,一起呼叫,
但步话机频率少,这二十来部一齐使用,相互干扰影响,谁也听不清,最后是537.7高地
主坑道的步话机员陈文均提议,分清主次,避免自我混乱,先主坑道,再排班坑道,依次
报告,这才结束了混乱。

十五军得知坑道情况后,就于21日晚派一三四团二营教导员李安德率领军警卫连的79人
和一三四团七连的17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潜入597.9高地一号坑道,传达了军师关于坚持坑
道的作战决心,并成立坑道党支部,进行统一领导。所有一号坑道里的部队都编入八连,
由八连连长李宝成指挥。接着在坑道党支部的领导下,对坑道进行了管理整顿,使得坑道
部队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团体,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巨大的伤亡使得战地救护工作骤然增加了,火线救护人员冒着猛烈的炮火从阵地上将伤员
抢进坑道,但代价实在太大,曾有过为抢救一个伤员而牺牲了七人!因此四十五师只得下
令在炮火猛烈时停止抢救伤员,同时严令火线运输员将物资送到后不得空手返回,必须带
回一个伤员。即使从阵地上救下的伤员,也还得经过二三公里的山路送至营包扎所,经简
单处理再后送十余公里外的军师野战医院,这一路上不仅山路崎岖难行,还有美军五处飞
机固定封锁点和多个炮火封锁区,很多伤员在半路上就停止了呼吸,军师野战医院的医生
几乎是昼夜不停地进行抢救,他们的辛劳丝毫不比战场上的战士逊色!

经过多日血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不约而同稍做休整,战场上出现了少有的短暂寂静。

秦基伟见四十五师伤亡较大,呈请第三兵团为四十五师补充4000新兵。同时预见到战役继
续发展下去,单凭四十五师是不够的,开始考虑动用军的预备队二十九师。

22日战斗再度打响,争夺的焦点就是一号坑道。美军对坑道口用无后坐力炮抵近射击;用
炸药包爆破;向坑道里投掷手榴弹;甚至使用P—51飞机低空俯冲扫射……美军火力又猛,
坑道口又窄,眼看情况危急,李宝成立即召唤纵深炮火支援,用炮火制止美军对坑道口的
破坏。

天色一黑,坑道部队就组织小分队出击,四下炸地堡、摸哨兵,搞得美军草木皆兵,夜不
得宁。尤其是二号坑道的部队在四连指导员赵毛臣的指挥下,在坚持坑道斗争的十四天里,
组织了十一次夜袭,严重威胁着美军。

尽管如此,坑道里的部队情况还是日渐恶化。为了改善坑道部队的处境,四十五师决定于
23日晚组织一三五团五连协同坑道里的八连实施反击,力争夺取1号、3号阵地。

23日天刚黑,火箭炮团以一个营8门火箭炮对597.9高地进行了两次齐射。可惜由于高地
面积太小,大多数炮弹都落在山下,只有十余发命中预定目标,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随
后步兵发起了攻击,八连在副连长侯有昌指挥下,冲出坑道由主峰向东北山梁进攻,五连
则从东北山梁顶端的2号阵地向主峰攻击,实施两面对进合击。五连自一年多前五次战役
中的朴达峰阻击战中因麻痹大意,对美军夜袭毫无防范,致使广德山阵地连同配属的3门
60毫米迫击炮一同被美军夺去后一直备受批评,正一心想在战斗中洗雪耻辱。但五连受领
任务时间急迫,还来不及仔细观察地形就投入了反击,加上连长求战心切,没有组织战场
侦察,指挥部队直扑2号阵地,结果陷入美军的预设伏击圈,在美军密如暴雨般的枪弹下,
全连伤亡过半,只剩下十多人生还,当然无力攻取2号阵地了。而正是因为五连的失利,
八连失去了策应,孤军奋战,经过九次反复争夺才攻下1号阵地,然后再继续向3号主峰
阵地推进,美军则因解除了五连的侧翼威胁,没有后顾之忧乘机向1号阵地反扑,李宝成
只得于24日凌晨三时下令放弃反击退守坑道,此次反击八连出击的部队仅剩下5人,在五
天中第二次损失殆尽!

秦基伟接到战况报告,心情异常沉重,他意识到这次反击不同以往顺利恢复大部甚至全部
阵地,失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美军占领了阵地已经好几天,不仅熟悉了地形,构筑了工事,
而且利用四十五师的一些工事、坑道,大大增加了反击的困难所致。经过这次反击,四十
五师的伤亡已经超过了4000人。

志愿军总部和第三兵团知道这情况,如此惨重的伤亡,连久经战阵的第三兵团代司令王近
山都震惊不已!才几天时间在这么两个连防守的高地上,一个满员的步兵师就拼光了。—
—王近山,与秦基伟同乡,湖北红安人,1915年出生,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班长、排长、
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团长、副师长、师长,一级一级打上来。抗日战争开始后
就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跟随刘邓近二十年,是刘邓极为倚重的虎将,以其强悍的战
斗作风勇冠三军,历任八路军副团长、团长、旅副政委、代旅长、旅长、太岳军区第二军
分区司令、太岳纵队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副司令、中原野战
军第六纵队司令、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兼第十二军军长。在战争中先后负过八次伤,
从这些战伤就足见其勇猛,因他在战场上厮杀起来如痴如疯,因而得了个“王疯子”的绰
号。他当了高级指挥员后,每逢战斗总得有六七个警卫员跟随,这些警卫员就是负责连拖
带抱阻止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最能表现他的作风是1943年10月,奉命率一个团化装成
百姓,昼伏夜行,途中不求战不恋战,尽快驰援延安。10月23日在山西临汾以北的韩略
村,他见这里是日军占领区的心脏地区,日军戒备极其松懈,就决定组织伏击战,打击日
军的嚣张气焰。要知道他的任务不是寻找战机作战,而是不求战不恋战全速行军赶路,在
此没有友邻支援,孤军作战的情况下,打胜了也没有功劳,打败了则是责任重大!结果伏
击的日军车队正巧是日军支那派遣军步兵学校学员组成的战地参观团,其成员全是日军中
高级军官,歼敌120余人,其中包括一名少将旅团长、六名大佐联队长和近百名中佐、少
佐军官。为此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王近山不但是个猛张飞式的骁勇战将,而且很有
谋略,1947年7月襄樊战役中,他受命率部攻打襄阳,襄阳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
有过多次攻防战例,王近山根据襄阳守军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出奇制胜的“撇山攻城”的
作战方案,刘伯承见此方案,未等战斗打响就已拍案叫好:“襄阳已在我掌中了!”,果然,
仅八天就全歼守军两万余,攻占襄阳,被朱德誉为:“杰出的小型典范战役。”朝鲜战争中
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和秦基伟一起对上甘岭战役的战役指挥作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
被授予中将军衔。回国后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北京军区副司令、公安部副部长。1964年执
意与结发妻子离婚,当时离婚被视为生活作风腐化,遭到上级和战友的劝阻,但他为人倔
强,对待这些意见态度很抵触,因此受到了严厉的处分,被撤消公安部副部长的职务,降
为河南一农场的场长,真正是解甲归田。现在的人恐怕难以想象,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将
军,竟然因婚姻问题遭到如此严重的处分。直到1969年任南京军区司令的许世友向中央仗
义直言,才重新任命他为南京军区副参谋长。1978年5月他去世时,老上级邓小平见到上
报的悼词,提笔将他的职务改为南京军区顾问,才使他的丧事得以按大军区正职的待遇举
办。——王近山让秦基伟仔细考虑,照此情景是继续打下去还是放弃,做最后的决断。

秦基伟随即召开作战会议,商讨这一问题,经过讨论,认识到虽然十五军现在遇到了不小
的困难,但美军困难也不小,同样巨大的人员伤亡对于后备兵员枯竭的美军而言无疑是致
命的,现在正是双方比意志比韧劲的关键时刻,而且上甘岭已经成为全朝鲜的焦点,需要
十五军坚持下去,直到最后胜利!会议还对前一阶段作战上的战术问题进行了检讨,制定
了下一阶段的作战方案。

从10月23日起,上甘岭的战斗不仅成为朝鲜战场聚焦之处,新华社也开始连续两个月集
中报道,一时间上甘岭两个面积仅3.7平方公里高地为朝鲜、中国甚至全世界所密切关注。

由于白天抗击美军对坑道的破坏和夜间的主动出击,坑道部队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伤亡,
为此几天来崔建功一直抽调机关人员向坑道增援补充,一个连,一个排,甚至一个班不断
派出,师团两级机关几乎连勤杂人员都用光了。

24日晚,秦基伟将军部的警卫连96人由连长、指导员带领,派往597.9高地一号坑道,指
导员王虏是秦基伟太行山时期的警卫员,跟随秦基伟长达五六年,多次在战场上冒死掩护
过秦基伟。结果在通过上甘岭山脚下的炮火封锁区时,遭受到巨大伤亡,只有24人到达一
号坑道。牺牲的人中就包括王虏,令秦基伟痛心疾首,十五军自成立以来,大小数百战,
还从没用上军警卫连,初次上阵损失就这么惨重,直到战役结束秦基伟还痛心不已。

25日,范佛里特来到美第九军军部主持部署调整,将受到重创的美第七师撤下战场,进攻
597.9高地由韩第二师接替;韩第二师右翼团的防务交给韩第六师,集中兵力攻击上甘岭;
另将韩第九师调到金化以南的史仓里,作为战役预备队。当晚,八连在夜袭中就发现了这
一情况,随即向团部报告。由于韩军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远不及美军,志愿军并没把他们放
在眼里,不料韩第二师以东方人的思维和创造,对坑道的破坏比美军更毒辣,他们用迫击
炮吊射坑道口;用毒气弹、硫磺弹熏;用巨石块堵洞口;用铁丝网缠绕成团堵塞通气口;
从坑道顶部凿眼装药爆破;……美军忙了五天,一筹莫展,而韩二师才一天就将二号坑道
炸塌了近30米,坑道里的四连被倒塌的土石压死2人,压伤6人。一号坑道的两个洞口也
被炸塌,只剩下碗口大小的透气孔,八连伤亡了37人才将洞口重新掏开。四十五师立即将
四门75毫米山炮前推,专门轰击破坏坑道口的敌人。

敌军的破坏还不是坑道部队最大的威胁,缺粮断水才是最严重的,美军对坑道部队与后方
的交通线实行严密炮火封锁,使得坑道部队粮尽水绝。火线运输员付出几条生命的代价送
进坑道一袋压缩饼干,但干燥至极的口腔和食道根本无法吞咽,饥渴成为最大的敌人。在
极端困难下,坑道部队只得用尿来解渴。但严重缺水的人体所产生的尿液又少又骚,战士
逐渐摸索出一些方法减轻异味:像用毛巾包住掺上牙膏的泥土来过滤尿液等。可不久连尿
液也越来越少了。后方时刻关注着坑道部队艰苦卓绝的坚持,只有坑道部队的坚持才能消
耗敌人,赢得准备反击所需要的宝贵时间。秦基伟千方百计不惜一切代价组织向坑道运送
物资,火线运输员一批接一批,前仆后继向坑道运输。在整个战役期间,火线运输员的伤
亡率高达90%,甚至超过了坑道部队的伤亡率,通往上甘岭两个高地的山路上,洒满了火
线运输员的鲜血,大量的物资也因此损失在路上,送进坑道的微乎其微。由于饮水难以运
输,只要容器中弹就极易流失,所以主要运送的是既能解渴又能充饥的萝卜。一直到第九
天,也就是28日夜,运输连指导员宋德兴和两个火线运输员才冲过了炮火封锁,将三袋萝
卜和一些慰问品送进了一号坑道,那个夜晚简直就是八连最盛大的节日。但萝卜上火,多
吃心里难受,所以坑道部队建议送苹果。于是十五军连夜从后方紧急采购了三万多公斤苹
果,秦基伟等军师首长也以个人名义出钱买,并在苹果筐上写上名字,派人送往坑道,以
示对坑道部队的关心。但美军炮火封锁实在太猛,大筐苹果难以送上去,为此十五军政治
部专门下令:凡送入坑道一筐苹果者记二等功!要知道在战役进行中,即使是一线部队,
包括黄继光等烈士也都是先报功,一律等战役结束再行评定。因此这个二等功完全称得上
是重赏了。可仍没有一筐苹果送进坑道,最后送进一号坑道的只有一只苹果!于是,“一只
苹果”的动人故事就在坑道里产生了,并被写进了中国的小学课本,成为教育一代又一代
人的真实教材。至于这个苹果是谁带进坑道的,今天已无法查清了,但这只苹果所表现出
的人民军队团结友爱,永远留在无数人的心中。

坑道里最受煎熬的要数那些无法转下高地的伤员了,坑道里连一滴酒精,一卷绷带都没有,
伤员只好任凭伤口发炎糜烂,全靠坚强的意志和自身的体质支撑着。而且为了不影响战友
的情绪,伤员都自觉强忍疼痛,一声不吭,很多伤员都用嘴紧咬着床单,有的至死嘴里的
床单都没法拿下来!——谈起这些,坑道里的幸存者都唏嘘不已。坑道里的卫生员竭尽全
力进行救护,有的一整天用棉花团收集坑道角落的泥水,再用纱布过滤,最后烧开让伤员
能喝上一口水;有的夜里跟随出击的小分队出坑道,捡拾照明弹上的降落伞、尸体棉衣里
的棉花和断了的枪管,回来做成绷带和夹板,替伤员更换包扎、固定断肢,因此战后报功
最多就是坑道卫生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评为特等功的一三三团二连卫生员陈振安,他
在炮火连天弹如雨下的战场上一人救下了144名伤员,并在坑道精心护理长达十昼夜。随
着战斗的进行,阵亡者越来越多,坑道里地方太小,只好把尸体在坑道的叉洞里叠起来放
置,令所有人惊奇的是,这些尸体在温度高达30度的坑道里,存放了十四天,竟无一具腐
烂!科学都无法解释的奇迹,活着的人只能用英灵地下有知来解释。

在整个战役里坑道坚持时间最长的是由丁鸿钧任班长的一三四团五连四班,他们是参加10
月14日夜间反击来到597.9高地的,丁鸿钧指挥有方,在两天里打退美军多次进攻,毙伤
敌150余人,自己无一伤亡。因弹药耗尽才于15日下午退守2号阵地的一个只有15米深
的小坑道。他们依靠夜间从阵地收集的弹药、两箱饼干和坑道里储存的两桶水,在坑道里
坚持。他们没有步话机所以无法与后方联系,后方也因此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他们
仍然在这个小坑道里坚持,美军一个连对这坑道进行了多日破坏,一筹莫展,最后只得在
洞口架起三道铁丝网,筑起两个地堡,采取围困战术。一直坚持到第十天,他们饥饿难耐,
眼看再无法坚持下去,丁鸿钧和班里的四个党员召开了党小组会,决定由丁鸿钧突围出去,
到一百多米外的二号坑道向上级报告他们的情况,听取下一步行动的指示。丁鸿钧匍匐而
行,进入二号坑道,经四连指导员赵毛臣批准,撤到二号坑道。这才于27日晚在二号坑道
四连部队的策应下,突围而出,全部转移到了二号坑道,在二号坑道继续战斗,前后共达
二十个日夜,成为坑道坚持之最。

在上甘岭的两个高地中,537.7高地地形比较简单,反击成功率较高,每一次反击,就轮换
一批坚持坑道部队,补充一些弹药、药品、食品和饮水,因此537.7高地坑道的环境相对
还比较好。而597.9高地反击成功不多,坑道部队几乎得不到物资和人员补充,处境极为
艰难。但战士们以无畏的精神、高昂的战斗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缺粮、缺水、缺氧种
种困难,一直坚持着。

25日十五军在道德洞的军部召开军、师两级军事主官和炮兵、工兵指挥员的联合作战会议,
认为597.9高地地势险要,该高地的得失是上甘岭战役胜利的关键,应集中兵力先对597.9
高地实施决定性反击,力求全力恢复表面阵地,反击成功后争取巩固,然后再争夺537.7
高地。会上决定二十九师师长张显扬率领八十六团和八十七团,投入上甘岭作战;西方山
方向的四十四师则和加强给该师的二十九师八十五团,对防区正面实施反击,钳制当面之
敌,配合上甘岭方向的战斗。动员军、师机关勤杂人员,担负四十里山路的火线运输,并
从二十九师抽调三个营抢运弹药、物资,保证反击的物资需要。四十五师则坚持提出不使
用二十九师,单靠自己师组织力量实施反击。他们这一想法的出发点是在我们手里丢失的
阵地,要凭我们的力量夺回来。但秦基伟要搞的是决定性反击,不是零敲碎打的小反击,
不恢复阵地绝不停止!他完全估计到了战斗的残酷,预见到不仅要用上二十九师,还极可
能要动用配属给十五军的十二军九十一团。

王近山判断上甘岭已发展成战役规模,十五军已无力继续下去,不仅要用到十二军三十一
师九十一团,还将会使用到九十二团,就指示十二军军长曾绍山预作一些参战的必要准备。
并从其他地区抽调67门大口径火炮,加强上甘岭的炮兵力量;从各部队抽调出1200名新
兵,补充四十五师,整补重建十四个伤亡最中严重的连队;还调来了一个高炮团,加强防
空火力。

志愿军总部也根据战场发展及时调整,原定10月22日结束的秋季战术反击,延长至11月
底。命令十五军左右邻的第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六十五军、六十八军在各自防
区的正面发动攻击,策应上甘岭战斗。十五军则利用坑道部队消耗吸引敌军,赢得调整部
署的时间,然后组织决定性的反击,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同时鉴于美军第四十师、第三师
已分别到达芝浦里、铁原地区,极有可能接替现有兵力扩大作战规模,而十五军连日作战
消耗已很大,纵深守备兵力空虚,就将刚从金城地区后撤,正开往后方休整的第十二军取
消原休整计划,转往五圣山地区,作为战役预备队,视战况投入战斗。志愿军后勤部负责
保障供应,以每门炮500发炮弹的标准准备十一万发炮弹,组织运力昼夜抢运,总部后勤
部留作机动的两个汽车运输连也投入上甘岭的物资运输,对十五军的需要,全力保证。

从28日开始,十五军就以无后坐力炮对597.9高地敌防御工事,实施预先破坏射击,再以
迫击炮轰击阻止美军修复工事,为30日的大反击创造条件。而537.7高地上的一三三团,
在军师的几乎全部炮火都已转到597.9高地的情况下,为配合大反击,不断组织进攻。至30
日,该团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建制连可投入战斗,仍以一个排甚至一个班,不停顿发动进
攻,牵制着敌军在537.7高地的力量,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增援597.9高地。

从21日至29日,坑道部队夜间主动出击达158次,其中仅9次失利,其余均获成功,累
计歼敌2000余人,大量消耗了敌军,并极大破坏了敌军阵地的稳固。与此同时,纵深部队
为支援坑道部队,先后以二到五个连不等的兵力对537.7高地组织过七次反击,曾三次夺
回了全部阵地。在597.9高地,以两个班到九个排的兵力组织过五次反击,曾一度占领主
峰。这些反击,都使坑道部队得到了物资和人员的补充,增强了坑道的力量,为大反击创
造了有利条件。

在十五军的另一战场上,西方山地区的四十四师对当面之敌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击,从战术
上积极配合五圣山战场。四十四师主要的攻击目标是391高地,该高地位于铁原东北十公
里,南北两座山峰,形同驼峰,距一三零团主阵地发利峰仅2000米,严重威胁着十五军与
三十八军的结合部。对美韩军而言,391高地是至关重要的前哨阵地,一旦失守,在正面
九公里范围就再无险要可凭,将直接影响整个金化防线。双方对这个高地都视为生命,拼
死相争,经过激烈争夺,在10月中旬形成志愿军占北峰,美军占南峰的局面。上甘岭打响
后,四十四师就以此高地为主要目标,进行争夺战,以牵制美军。当27日原先在391高地
的韩军精锐第九师调往上甘岭,由美三师接防,乘着两军换防之机,四十四师一举夺占南
峰,美三师全力反扑,双方激战三天,造成西方山全线吃紧,范佛里特只好将刚在上甘岭
受到重创而撤下的美第七师,不经休整补充就调到金化、铁原一线,以防万一。范佛里特
还迫于391高地的巨大压力,从上甘岭抽调出五个炮兵营加强西方山方向,美军这一剜肉
补疮之举,大大有利于四十五师上甘岭方向的作战。上甘岭战役结束时,391高地的争夺
还在进行,直到11月30日,四十四师才确实占领并巩固了391高地,战斗中共歼敌4000
余人。四十四师这一作战,不仅有效牵制了美军,分散了其在上甘岭的兵力火力,有力保
障了上甘岭的胜利,而且将战线前推十公里,大大改善了在平康谷地的防御态势。因此受
到了志愿军总部的通令嘉奖。

 

(四)

以10月30日夜开始的决定性大反击为标志,战役进入了恢复巩固阵地的第三阶段。

美军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后,随即调来了工兵营和韩军的劳工营,日夜不停抢修工事,
共修筑了70多个永备火力点,部署了14门无后坐力炮和65挺重机枪,构成了完整的火力
配系。韩第二师接防后,在一般情况下最多容纳两个连的高地上部署了整整四个连,还在
高地南侧的反斜面部署了两个连,作为浅纵深的反击力量。这样的防御无论兵力还是火力,
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10月30日中午十二时,十五军以133门大口径火炮和30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向597.9
高地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炮击持续达四个多小时,日落时分才沉寂下来,韩军惟恐志愿
军乘机发动攻势,立即爬出隐蔽部抢修被毁的工事。不料一个半小时之后,十五军的炮火
又突然开火,对高地进行了五分钟的炮火急袭,接着开始炮火延伸,韩军以为志愿军攻击
迫在眉睫,急忙进入阵地准备迎战,谁知志愿军的炮弹猛然又回落在高地上,被打了个正
着,这么几次真假延伸射击,高地守军的伤亡已经过半。二十二时,火箭炮团24门火箭炮
进入阵地对敌纵深炮兵阵地和二梯队集结地区实施面积射击,几乎完全压制了敌纵深炮火。
——这是志愿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炮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体现了志愿军的炮兵
经过连日的战火考验,终于逐步成熟,炮火的运用合理精熟。与美军在火炮数量上的对比
从战役初期的1:10缩小到1:4,炮火组织指挥上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十五军将所有火
炮按射程远近分为五个炮群,采取二线分散配置,由军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制定了统一
的阵地分区代号,以便迅速精确进行射击;坑道与炮兵指挥所直接建立联络,使坑道部队
可以随时召唤炮火支援,并为炮火校正目标偏差;各型火炮根据性能不同,赋予不同的使
命:榴弹炮、加农炮负责压制敌炮火,摧毁敌工事,打击敌二梯队;火箭炮采取面积射击
主要杀伤敌纵深炮火和有生力量;迫击炮机动使用,主要拦截敌集团冲锋,射击其他火炮
难以打击的死角。十五军的步炮协同日渐完善,美军在上甘岭伤亡的70%是被志愿军炮火
杀伤,这就是炮兵在战役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10月30日二十二时二十五分,四十五师和二十九师出动十一个连,其中坑道部队三个连,
发动了决定性反击。战斗异常激烈残酷,一个排往往一次冲锋就所剩无几,但部队仍一个
连接一个连前赴后继,冲锋一浪接一浪,一路猛攻。一三四团六连攻下9号阵地后只剩下
4人,随即就被韩军夺去,后面的七连紧接着再攻,没有半点踌躇犹豫!配属八连的六连
二排在向主峰3号阵地攻击中,尖刀班只剩下班长吕慕祥,他已五处负伤,仍向主地堡爬
去,爬到地堡边却因手臂负伤扔不动手雷,他拼出最后的力气,扑上地堡拉响了手雷!由
于巨大的伤亡,战斗中干部倒下,战士随缺随提,先任命战后再补批。正如王近山在战前
作战会议上所强调的,要有巨大伤亡的准备,每个战士不仅要准备当班长、排长,还要准
备当连长、营长。果然就有参军三个月的新战士十几天后就当上连长,因为比他资历老的
都已经伤亡殆尽,自然非他莫属。

经四个多小时的激战,10月31日凌晨二时许,一三四团七连终于击退了韩军的反扑,守
住了主峰3号阵地。至此,反击才告一段落。尽管没有恢复所有阵地,但主峰和1号、7
号、8号、9号等主要的阵地都已夺回。韩军担任守备的四个连,全部被歼。崔建功反击刚
结束就命令一三五团二营代参谋长张广生统一指挥597.9高地上的所有部队,迅速就地组
织整编,投入防守。张广生请求速送手榴弹和手雷,并报告因为高地上被炮火炸成遍地虚
土,无法挖掘工事,要求送麻袋来筑工事。崔建功火速向后方求援,志愿军总部马上从相
对平静的西线部队调集了144卡车的手榴弹、手雷和其他弹药,四十五师的后勤人员千方
百计搜集了2000个麻袋,火线运输员乘着天亮前的短暂黑夜,突击将这批弹药和麻袋送上
了高地。

10月31日天刚亮,韩二师三十一团和埃塞俄比亚营就联合发起攻击,反击部队顽强防御,
又是整整七个小时的恶战,韩军三十一团几乎损失殆尽,完全失去了战斗力,直到战争结
束再也没能恢复元气。埃塞俄比亚营也付出极大代价,伤亡过半,597.9高地主峰依然在十
五军手中。星夜赶来督战的美军第九军军长詹姆斯少将见到部队的伤亡如此惨重,只得下
令停止进攻。至此,反击部队历经九个半小时的惨烈血战,终于巩固了597.9高地主峰,
在这九个半小时的战斗中,十五军创造了在上甘岭战役中弹药日消耗量的最高记录:子弹
30余万发,手榴弹和手雷3万余枚,爆破筒260根,炮弹2.1万发。

秦基伟认为战局照这样发展下去,美军的失败将不可避免,他判断美军除了动用韩第九师
外,因为其后备兵力短缺,没有足够的二梯队,要么主动结束战斗,要么就只有使用第一
八七空降团了。而一八七空降团投入战斗,只能更加暴露其兵力上的严重不足。

11月1日,美韩军的炮火猛烈程度仅次于战役第一天10月14日,美第九军调来了韩军的
精锐部队第九师的三十团。该团曾经在白马山顶住了志愿军头等主力三十八军五个团整整
十天的强攻,为韩九师赢得了“白马师”的荣誉称号。韩三十团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兵分
四路向597.9高地猛攻,该团的战斗力确实较强,于当天下午十五时许,有两个排攻上了
主峰,但还没等喘口气,就被四十五师的守备部队赶了下来。韩三十团攻了一整天,总共
发动二十三次营连规模的集团冲锋,徒然伤亡1500余人,毫无收获。

十五军似乎意犹未尽,当晚二十九师八十六团的两个连发起反击,将597.9高地其余阵地
全部恢复。但四十五师的伤亡也不小,守备部队的兵力少到只能控制五个阵地,秦基伟只
得将调归其指挥的十二军三十一师的九十一团八连调上597.9高地,接替四十五师无力再
守的七个阵地,从这天起,十二军的部队开始参战。十二军是王近山一手带起来的部队,
是第二野战军各部队中的佼佼者,攻防兼备,在解放战争中曾屡立战功。此次参加上甘岭
作战,军长曾绍山极为重视,亲自点将,指名由三十一师政委刘宣带领九十一团参战,九
十一团更是十二军中的精锐团,该团原来属十一军建制,前身是黄麻起义部队组成的红军
鄂豫皖边区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
九团,解放战争中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七旅十九团,曾在定陶、宿县和淮海战
役中屡建奇功,后整编为解放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来朝鲜后参加第五次战役,
第一阶段中攻势极为凌厉,是所有攻击团队中突破最深的,第二阶段战局突变,美军以装
甲部队与机械化部队混编成机动性极强的特遣队,实施反扑,将志愿军战线多处割裂,九
十一团由于突破最深,因此后撤的距离也最远,达90公里,全团在断粮七天的困境下,靠
沿途搜寻到的一些杂粮充饥,从美军包围圈的缝隙中夺路突围,不仅未丢一名伤员,未少
一枪一炮,还带回来一百多俘虏,充分显示了该团出类拔萃的战斗力。王近山审时度势决
定将十二军三十一师余下的两个团全部配属给十五军。

11月2日,正如秦基伟判断的,范佛里特将一八七空降团投入了战场,该团是美军最早组
建的空降部队之一,原番号为第八十二空降师的第五零五团,在二战中参加过欧洲战区的
西西里岛、诺曼底、萨勒诺、阿萨姆等多次重大战役的空降作战,战功卓著。1944年又调
往太平洋战区,参加对日作战,番号改为一八七团,隶属于第十一空降师,可惜只赶上了
菲律宾战役的阿加山口空降作战,还来不及大展身手,战争就结束了。朝鲜战争爆发后,
原准备在仁川登陆中使用,但因种种原因到达朝鲜时,仁川登陆已结束两个多月了。随后
1950年10月20日在肃川、顺川地区,1951年3月22日在汶山里地区两次实施团规模空
降,但都由于时机稍晚而扑空。然后一直作为美第八集团军直接指挥的机动力量,现在范
佛里特却将其作为普通的步兵团投入上甘岭,一方面表现出范佛里特孤注一掷的疯狂,另
一方面也表现出美军缺乏后备兵员的致命弱点。

该团一上阵,就让十五军感到非比一般,无论装备、攻击队形,还是战术运用,都是首屈
一指。官兵全部身着新型防弹背心,手持自动武器,攻击时先施放烟雾,以班排为单位的
小股部队进行试探进攻,探明对手兵力、火力后,再在密集的弹幕射击掩护下,发动连、
营规模的冲击。攻击队形先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的突击队,中间是由重机枪、无后坐
力炮等火器组成的火力队,最后再是二梯队集群,层次清晰,具有较强的攻击连续性,一
旦攻击不成,便退回出发阵地,摆放对空指示布板,引导飞机航空火力支援,然后再攻击。

此时的十五军也已是久经考验了,步炮协同近乎完美,一八七团好几次都还没接近主峰阵
地,攻势就被纵深炮火所粉碎。但一八七团毕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战斗力比一
般部队强的多,士气也高,攻击依然一浪接一浪,直到下午十六时,终于攻占了10号阵地,
但九十一团八连随即就有十多个战士跟着炮弹的弹着点冲了过来,一阵手榴弹,又把阵地
夺了过去。十七时许,1号阵地上只剩下两个伤员了,九十一团八连派出了一个三人战斗
小组前去增援,一番苦战,将敌人打退,可也只剩下了朱有光和王万成两人,刚要整修一
下工事,美军又蜂拥而上,负伤的朱有光一跃而起,冲入敌群拉响爆破筒。爆炸的硝烟还
未散去,王万成也抓起爆破筒扑向另一群敌军,——他就是日后影片《英雄儿女》中主人
公王成的原型。

这天配合美军进攻的韩军损失也非常惨重,仅先锋连就阵亡31人,伤84人,几乎全连覆
没。十八时许,天色全黑,美韩军的进攻方才停止,依然寸土未得。

十二军九十一团团长李长生来到上甘岭,他发现高地上有着多达十几个连的建制部队,为
避免多建制所引起的指挥混乱,他将九十一团九个连采取“车轮战”,一个连一个连投入战
斗,每个连不管伤亡如何,一律只打一天,就撤下来休整,连长则留下来,作为后一个连
长的顾问,如此类推往复。这样不仅避免了指挥上的混乱,也使各连都保存了一批骨干。

11月3日,九十一团七连接替八连投入作战,这天战斗非常激烈,七连的伤亡很大,运输
弹药的八连炮排见形势危急,主动加入战斗,但才到了下午十五时许,七连加上八连的炮
排就所剩无几了,原定第三天参战的九连就开始以两个班为单位,一批一批向上增援。

11月4日,李长生根据这几天的战斗发现美军每天的攻击都是早上八时开始,他判断在这
之前美军肯定是在某处集结,便派出了精干的侦察分队连夜前去侦察,这些侦察兵果然不
负期望,凌晨四时发现美军的攻击部队正在597.9高地南侧的一片树林里集结,李长生决
定先发制人,对其实施炮火急袭,四时三十分,火箭炮团24门火箭炮就按照侦察兵所报告
的方位进行了齐射,美军的攻击部队遭到了沉重打击,伤亡惨重,只得重新组织兵力,这
天的进攻直到中午十二时才开始,而且攻击强度明显减弱。

11月5日,十二军三十一师全面接过597.9高地防务。九十一团几天战斗只剩下一个连没
有参战,当晚九十三团的一个营投入了战斗,三十一师的后续部队也逐步进入战斗。三十
一师,前身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在抗日战争中战无不胜,被誉为“太行山拳头”;
解放战争中被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七旅,更是战功卓著,定陶战役活捉国民党
军精锐部队整编第三师中将师长赵锡田;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攻取宿县生擒交警第十六总
队中将副司令张绩武;第二阶段围歼黄维兵团,生俘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黄维。后整编为
第十一军三十一师,1950年遍入十二军序列。

当天的战斗韩军以第二师三十一团主攻,三十团以一个营担负助攻,在志愿军顽强抗击下,
徒有伤亡,下午十五时就草草结束攻击。就在这天的激烈战斗中,涌现出了著名的孤胆英
雄胡修道。胡修道是九十一团的一名新战士,从拂晓起就战斗在597.9高地的3号阵地上,
连续打退韩军七次冲锋后,全班只剩下胡修道和滕土生两人了。中午开始,韩军加强了攻
击,火力越来越猛烈,滕土生以及后来增援的另两名战士全部伤亡,阵地上只剩胡修道一
人,而且还负了伤,但他毫不畏惧,裹伤再战,独自一人又英勇地击退了韩军多次进攻,
从拂晓至黄昏,胡修道和他的战友,先后击退韩军从一个排到两个营规模总共四十一次进
攻,寸土未失!其中仅胡修道一人就毙伤韩军280余人,创造了孤胆作战的光辉典范。

战后,胡修道被志愿军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被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
民会议授予“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金星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范佛里特于下午赶到金化野战医院,慰问伤员,鼓舞士气。

同日,中朝联合司令部通令嘉奖十五军。十五军迅速将这一嘉奖令印发成号外,散发到每
个阵地,以激励士气。

第三兵团鉴于十二军参战,上甘岭的战斗已发展成战役规模,重新调整了作战指挥系统,
以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为首组成五圣山指挥所,统一指挥十五军的二十九师、十二军的三
十一师和三十四师;由炮兵第七师师长颜伏为首组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所有参战炮兵;
上述两个指挥所统归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指挥。同时将已连续作战二十三天的四十五师撤出
战斗,补充休整。其在上甘岭防务交由三十一师,另以三十四师的两个团为预备队。

当晚满身硝烟,却是辉煌与荣耀等身的四十五师奉命撤下战斗了二十三个昼夜的阵地,艰
苦的坑道斗争极大摧残了身体,走出坑道的人普遍患有色盲、夜盲和风湿,而更多的人却
永远留在了上甘岭。一号坑道先后进入的官兵有三四百人,最后只有八人生还!19日晚间
上高地的一三四团八连,只剩下连长李宝成、指导员王土根和通讯员三人。李宝成在撤回
的路上,见路边一段不足一米的树干上,嵌满了子弹和弹片,粗粗数来不下一百,他让通
讯员扛回来,准备留作纪念,后来被陈列在十五军的军史展览馆。而王土根带回的军旗,
十四天前还是崭新的,八连每一次反击,就插上阵地一次,沐浴过数不清的枪林弹雨,现
在这面不到两平方米的旗帜上,竟然密密麻麻布满了多达381个弹洞,1962年中国军事博
物馆建成开放时,这面记录了上甘岭辉煌的军旗就是最珍贵的藏品之一!四十五师的炮兵、
通讯、观察和后勤机构仍留在原地,继续保障十二军的作战,其余部队全部撤出上甘岭战
区,至兵马洞地区休整。与此同时,李德生率三十一师师部人员抵达德山砚四十五师师部
所在地,开设五圣山指挥所。

11月6日,美第八集团军新闻发言人向新闻记者坦言:“美军在三角形山(即597.9高地)
确实失败了。”这一天,刚巧是美国新当选的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式就职的日子,朝鲜战争巨
大的伤亡才使得美国民众将竞选口号是结束朝鲜战争的艾森豪威尔选为新总统,希望这位
在二战中曾指挥过诺曼底登陆的前陆军五星上将尽早结束这场噩梦般的战争。

597.9高地的形势稳定后,战役的重点自然转移到了537.7高地上,李德生指定三十一师副
师长李长林坐镇九十二团指挥所,指挥537.7高地的反击。

11月8日,九十二团到达上甘岭,秦基伟只给了三天的准备时间,计划11日发动反击。
李长林向秦基伟反映,部队刚经过长途行军,没有弹药,不熟悉地形,三天的准备时间太
短,反击恐怕难以奏效。秦基伟随即表示在537.7高地坑道的部队已经断粮断水十余天,
情况异常危急,而且再拖延下去,韩军的阵地进一步得到巩固,反击的困难会更大。自从
10月29日的反击,一三三团有四个连进入537.7高地,经过激战后仅剩24人退守七号坑
道,由于随后十五军全力集中于597.9高地,对七号坑道十一天中没有任何支援,其中17
人冻饿而死,余下的7人于8日凌晨突围。秦基伟获悉后,殊为愧疚。李长林见此,再无
话可说只得克服一切困难,加紧进行反击准备。为确保反击的胜利,李长林决心以九十二
团最精锐的红军连一连的一个排于反击之日前一晚秘密潜伏在高地下,实施中心突击;以
三营兵分两路,对高地实施两面夹击,形成向心攻击之势。

11月11日,原定反击时间为十八时,但中午过后天气突变,雨雪交加,能见度很低。秦
基伟当即决定乘此天气,敌机无法出动的有利时机,提前两小时发起攻击。但一连的尖刀
排已经潜伏在高地下,为隐蔽起见既没有携带无线步话机,又没有架设有线电话,无法通
知。九十二团团长李全贵只得临时改由原担任二梯队的一连三排担当突击任务。十五军炮
火准备共使用火炮近百门,发射炮弹万余发,创造了战役期间每小时发射炮弹的最高记录。
炮火准备刚停,九十二团的一个营又两个排就冒着纷飞的雨雪发起了进攻。由于几十天的
激战,537.7高地的地形完全被炮火打得变了形,而九十二团担负攻击的连、排长战前也只
是在1000多米外看过537.7高地朝北一侧的地形,对高地的地形极不熟悉,好多班排都把
自己的攻击目标搞错了,但凭借着出色的单兵作战技巧和小部队作战经验,即便在如此混
乱的情况下,仅一个多小时就完全占领537.7高地,与坑道部队会合。秦基伟立即命令抓
紧抢修工事,准备迎击美军反扑。由于反击时在狭小地域里投入部队过多,因此伤亡也大,
九十二团反击部队共伤亡300余人,占反击部队总数的60%。

11月12日清晨,韩军第二师三十二团就开始了反扑,该团在整个战役期间因为伤亡巨大
进行过三次整补,由于韩军自1952年起在美国的支持下组建了新兵训练所和陆军训练中
心,所有新兵都必须经过九周的军事基础训练才可编入部队,而班排长都必须经过训练中
心严格培训才能任职,所以战斗力比战争初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即使是刚补入部队的
新兵也都因为经过最基本的军事训练具有基本的作战技能,而反观志愿军一方,补充的新
兵几乎都是刚入伍的,连最基本的瞄准射击、投弹都还是在行军路上突击学习的,其战斗
力自然无法与韩军的新兵相提并论,因而部队的战斗力日渐衰竭。——537.7高地的防御态
势极为险恶,坑道因多日炮火轰击而大都倒塌,临时抢修的一些简易野战工事,根本承受
不起炮火的轰击,加上美韩军还可以从注字洞南山和537高地进行火力支援,537.7高地守
备部队是在几乎没有防御工事的条件下应付三面火力,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很多战士是
利用炮击的弹坑来躲避炮火,鏖战一直持续到下午十七时许,九十二团只掌握着1号、6
号和9号阵地的各一半,而付出的伤亡又高达300余。

11月13日,九十二团继续依托着三个都只有一半的阵地,顽强坚守,尤其是在6号阵地
上的二连一排19人,利用战斗的短暂间隙,就凭着双手,挖成一条交通壕、五个防炮洞和
七个单人掩体,就凭着这些简易工事,与敌苦战了整整一天,击退了敌十一次攻击。九十
二团虽然还控制着一小部分阵地,但投入战斗的两个营已伤亡惨重,难以继续作战,李全
贵团长只得将正在担负火线运输的二营调上来,二营原是为了保证反击作战急需的弹药而
被抽调去进行火线运输的,武器装备都在后方统一保管,现在要紧急上战场只好用伤亡者
的武器和战场上搜集到的敌军武器匆匆装备起来,当晚对537.7高地进行了反击,除了7
号、8号阵地外,一举将其他阵地都夺了回来。原本李全贵团长还准备组织反击,将这两
个阵地也夺回来,但李德生鉴于九十二团已经伤亡了1400人,不愿将九十二团消耗殆尽,
命令九十二团将阵地移交九十三团,撤下来整补。

11月14日,九十三团除一营仍在597.9高地外,二营三营全部投入537.7高地。该团前身
是赫赫有名的“朱德警卫团”,抗日战争期间的1941年11月,为保卫黄烟洞兵工厂与日军
激战八昼夜,将来犯之敌击退,因而荣获“黄烟洞保卫战英雄团”的称号,也是十二军的
精锐团队。

激战至11月17日,九十三团的两个营因伤亡过大,丢失了五个阵地。当晚三营参谋长赵
小山亲自率领四十余人组成的突击队,全力奋战,也只夺回了三个阵地。

三十一师投入五个营又一个连,激战七天,仍没有保住完整的537.7高地。

11月18日,三十四师之一零六团由炮兵部队抽调的卡车运送,紧急从休整地调到上甘岭。
该团从九十三团手中接防的537.7高地阵地,尚缺7号和8号阵地,这两个阵地与美军占
据的537高地主峰山势相接,距离只有50米,防御难度极大。而且没有什么军事价值,纯
粹是为了替朝鲜多争取一些国土。李德生不愿再为这两个阵地付出战士的生命,特意嘱咐
一零六团团长武效贤,对这两个阵地不必部署部队,只用炮火控制。李德生还给一零六团
加强了一个营,要求该团能坚持到底,不再使用其他部队。

一零六团是由1938年陈再道在冀南地区组织的抗日武装发展而来,解放战争时期是中野六
纵的主力团,在鲁西南战役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进军中,立下过显赫战功。现任团长武效
贤,二十六岁就当上了团长,是十二军最年轻的团长,带兵打仗的行家里手,在他任营教
导员时,营里就出了闻名全军的“爱兵典型”王克勤;在后来当师长时,又出了训练尖子
郭兴福,并总结出“郭兴福教学法”,在全军推广。

清晨五时,一零六团刚接防还不到三小时,韩军第二师的进攻就开始了。韩军此次进攻的
目标是6号阵地,6号阵地是537.7高地西侧的突出部,地势又高,是西侧防御的要点,如
果失守,不仅西面阵地不保,东面的1、2、3号阵地也很难守住,并且还能威胁到纵深的
448高地。因此双方对6号阵地的争夺殊为激烈。韩军先是以4架飞机进行轰炸,接着又
是长达近一小时的炮击,整个537.7高地落弹两万余发!在这样猛烈的炮火下,6号阵地上
唯一的一个坑道被炸塌,八连连长文法礼等二十多人全部牺牲。炮击过后韩军以一个连的
兵力对6号阵地发起了集团冲锋。守备部队拼死抗击,双方的激战一直到次日,即19日晚,
终因部队伤亡过大,6号阵地落入敌手。

20日四时,九连就发动了反击,一班负责主攻6号阵地,经数小时恶战,终于将6号阵地
夺回,而一班也只剩高守余一人了,天刚亮,韩军的攻击就开始了,高守余从天亮到黄昏,
用手榴弹、爆破筒独自裹伤而战,击退了韩军六次冲锋,这中间由于韩军密集的炮火封锁,
他得不到任何支援,一天就吃了口袋里三颗祖国慰问团带来的糖果,坚守住了至关重要的
6号阵地。战后,他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孤胆英雄”的称号。到了黄昏时分,作为首批上
高地的部队三营经过三天激战,已经连一个完整的排都没有了。武效贤只好将二营调了上
来,考虑到已经指挥三天战斗的三营长权银刚对地形、敌情都比较熟悉,指定由他继续指
挥二营。

武效贤见三天部队就伤亡了600余,照这样打,他的这个加强团最多能守十天,所以就向
李德生请求改变战法,他认为守住537.7高地的关键是保存部队,在537.7高地北侧山脚下,
有两个总共可以集结一个加强连的屯兵洞,但从山脚到山顶还有五百余米的路程,在敌猛
烈炮火下,增援部队通常有一半人就在这五百米路程上伤亡了,他建议在这五百米的路程
上,每五十米挖一个防炮洞,在距山顶二十米处再挖一个能容纳一个排兵力的坑道。这样,
部队沿着防炮洞进行蛙跳式运动,最后在坑道里集结,阵地上伤亡一个,就从坑道里补充
一个。可以大大减少在运动途中的伤亡,集中最大兵力坚守阵地。李德生采纳了这一建议,
给了他一周的时间按这一计划修筑工事。

一零六团在12门榴弹炮和40门迫击炮的火力掩护下,冒着夜间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突
击修筑。团政治部号召:一昼夜挖掘一米以上的防炮洞就给予记功!经一周的艰苦努力,
终于在阵地上挖掘了七条坑道、十二个屯兵洞和五个防炮洞,建成了完备的防御体系。这
样,一零六团只需集中兵力坚守关键的6号、2号阵地,其他阵地白天用炮火控制,晚上
组织小部队出击,一下子伤亡大减,士气大增,不仅有足够的兵力完成防御,还有多余的
兵力进行反击。至25日,除7号、8号阵地外,其余阵地全部恢复并得到巩固。

11月25日,韩二师伤亡已逾5000,第四次撤下战场整补。由军团预备队韩九师接替其攻
击。

12月3日,韩第九师发动了对537.7高地自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进攻。仅空中支援的飞机
就高达200架次,地空火力的联合轰击持续两个多小时,整个高地被爆炸的烟云所笼罩,2
号阵地坑道终于承受不住猛烈的轰击而倒塌,二连一个加强排除一人外全部被埋在坑道里,
炮火刚一延伸,韩九师一个团就蜂拥而来,2号阵地上唯一没有来得及进入坑道而躲在岩
石逢里的战士,端着爆破筒冲入敌阵,与敌同归于尽。因这个加强排全部牺牲,所以这位
勇敢的战士的姓名也就无从查起。又是一整天惨烈的争夺,阵地易手十余次,黄昏时分,
韩九师终于不支,撤出了战斗,阵地再次得到了巩固。经此一战,韩九师再也没有发动大
规模进攻。

12月15日,一零六团顺利完成使命将537.7高地移交给二十九师。

战史上一般就把11月25日作为上甘岭战役的结束之日。

 

第三章 战役小结

(一)

上甘岭战役从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四十三天,双方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
个高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加,由战斗发展为战役。志愿军参战
部队依托坑道与敌反复争夺二十九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二十五次,营以下冲锋六百
五十三次。最终只失去了537.7高地前沿的两个班阵地。

战役中志愿军共投入步兵为十五军四十五师之一三三团、一三四团、一三五团,二十九师
之八十六团、八十七团;十二军三十一师之九十一团、九十二团、九十三团,三十四师之
一零六团,合计十五军5个团,十二军4个团,共9个步兵团加上战役中陆续补充的2000
余新兵,共4.3万余人。投入炮兵部队有:炮兵第二师、炮兵第七师、火箭炮第二零九团,
第六十军炮兵团,共11个炮兵营,计火箭炮24门、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110门(不含迫
击炮)。高炮部队有:高炮第六零一团、六一零团各一部,高炮独立第二十营、独立第三十
五营,计高炮47门。

供应各种物资1.6万吨,实际消耗1.1万吨。其中弹药5514吨,平均日消耗128吨,战役
中共发射炮弹40余万发。这一物资消耗量为我军战史上所罕见。为保障后勤供应,共投入
运输车辆2163台次,火线运输人员8500余人,动员民工6万余人。

十五军阵亡5200余,伤6200余;十二军阵亡1900余,伤2300余。合计阵亡7100余,伤
8500余,共伤亡1.56万。击毁敌大炮61门,坦克14辆,歼敌2.5万余,其中美军5200
余。敌我双方伤亡比为1.6:1。

美韩军共投入步兵10个团又2个营:其中美第七师3个团、韩第二师4个团、韩第九师3
个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空降兵1个团: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地面部队合计
11个团又2个营。加上补充的韩军第一零五编练师和4个新兵联队,共6万余人。炮兵十
八个营,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2个营,170余辆。航空兵1个大队,飞机
约100架,共出动约3000架次。

消耗炮弹190余万发,航空炸弹5000余枚。最激烈时一天中就消耗炮弹30万发,航空炸
弹500余枚。

美方宣称杀伤志愿军1.9万,自身伤亡0.9万。

 

(二)

上甘岭战役是在两个连阵地上进行的,作战地域之狭窄,投入兵力之多,战役持续时间之
长,火力之猛烈,伤亡之惨重,战斗之激烈,都是古今中外战争史所罕见。

上甘岭是对志愿军以坑道为骨干防御体系的严重考验,通过这次战役显示了坑道在敌优势
火力下进行防御作战的巨大作用,使志愿军取得了依托坑道进行防御的初步经验。战役中,
守备部队主要以坑道为依托,利用阵地上的既设工事进行防守,坚守坑道只是在表面阵地
失守的情况下为保存有生力量,疲惫消耗敌人,赢得反击准备所必须的时间而不得已所采
取的手段。而且坚持坑道斗争必须在坑道里人员、物资条件允许,与上级通讯联系畅通的
情况下,坚持一定时间,并要抓紧时机向坑道及时补充人员和物资,还必须要有纵深部队
的战术、火力、物质、精神的有力支援。同时,坑道部队也要积极组织班、小组为单位的
小规模偷袭、强袭、骚扰等战斗活动,对占领表面阵地之敌进行反击或牵制。纵深部队则
要组织狙击手或火炮压制敌对坑道口的破坏,切实保护坑道。恢复阵地的基本方法是组织
强有力的反击,其具体方式可以是坑道内外部队相互配合,里应外合;也可以将部队事先
运动进坑道,再依托坑道发动反击。并且要有反复争夺的充分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通过
战役的实践,志愿军也摸索出一整套坑道战术,主要是“少、近、狠、快”。少是指使用兵
力要少,一般以一两人对付敌班进攻,以小组对付敌排进攻,以班对付敌连进攻;近就是
指将敌放到20米至30米的近距离再开火,既能使敌猛烈炮火失去作用,又能给进攻之敌
沉重打击;狠是指对突入阵地之敌要力争全歼,把敌打痛,使其产生恐惧;快是要求从坑
道跃出快、战斗结束回撤快,反击距离不超过100米为宜。这样可以节约兵力,减少伤亡,
完成防御任务。

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体系,解决了在敌极其猛烈的火力之下减少伤亡,保存有生力量的难
题,有效地削弱了敌在技术装备上的优势。即便在失去表面阵地的情况下,守备部队仍能
以退守坑道来配合二线部队实施反击,抗击并粉碎敌之进攻,证明了坑道在以劣势装备进
行坚守防御中的优越性。

在作战中,炮兵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虽然志愿军发射的炮弹数量只相当于美韩军的
21%,火炮的口径也多不及,但通过灵活的机动和集中使用,已经能够与敌炮兵进行大规
模的炮战。具体应用上,反击中,在步兵攻击前实施炮火准备,一般可摧毁敌工事70%以
上;防御中,以集中火力拦截敌冲击队形或阻止其在占领表面阵地后扩张战果。据不完全
统计,美韩军在战役中的伤亡有70%是被志愿军炮火杀伤的。

因为作战区域狭小,美韩军又多采取集团冲锋,攻击队形密集,攻防转换节奏快,在志愿
军所装备的武器中,马克辛重机枪火力虽猛,但枪体笨重,结构复杂,又需要加水冷却,
使用极不方便;捷克轻机枪射击精度高,但卡壳率较高,需要不断抹油维护保养,也不适
应激烈的战斗;苏式轻机枪火力猛,但射击时弹匣转动声响大,夜战中容易暴露目标;苏
式五零冲锋枪枪体轻便,射击速度快,但弹匣容量小,转眼之间子弹就消耗完了。相比较
之下,投掷弹药深受欢迎,特别是加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更为战士所青睐。很多战斗
几乎都是靠手榴弹和手雷取胜的,四十五师在23天的战斗中,就消耗10.65万颗手榴弹,
4.6万颗手雷和1500余根爆破筒,这还不包括搜集敌方遗弃的手榴弹、手雷。

完全可以这么说,上甘岭胜利的三大法宝就是坑道、火炮和手榴弹。

这场战役也反映了后勤在现代化战争中重要作用,志愿军在战役中物资消耗之大,尤其是
炮弹的消耗量,是史无前例的。志愿军后勤机关在秋季反击作战的物资储备基础上,实行
重点保障,对上甘岭的所有需要竭尽所能予以满足,还动用了后勤部门留做机动力量的汽
车连加强运输保障。十五军也组织师、团机关人员,甚至使用战斗部队进行人背马驼的火
线运输,但从纵深到前沿的运输线,由于美军严密炮火封锁,无论人员的增援,还是物质
的补充,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效果并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坑道部队的困难。

在极端残酷艰巨的战斗中,志愿军政治动员工作的威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十五军开展了“一
人舍命,十人难挡”的硬骨头运动,并在强调与阵地共存亡的基础上,提出了阵地要存,
人也要存,对革命英雄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在战役中涌现了许多以无比的英勇和高度的自
我牺牲精神在危急时刻与敌同归于尽、以身体堵塞枪眼的英雄壮举。在坚持坑道斗争中,
面临敌军的破坏、坑道里空气浑浊、缺粮断水、建制混乱的情况下,组织临时党支部和党
小组,领导官兵团结奋斗,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终于配合纵深部队恢复了阵地。
这一切,充分显示了广大指战员英勇无畏才是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三)

关于上甘岭战役,长期以来,有着三个问题一直存在分歧。

其一,上甘岭与五圣山的关系,很多人认为上甘岭一失,五圣山就会不保。五圣山确实是
当时志愿军中部战线的咽喉要点,一旦失守将会震撼全局。而上甘岭战役双方拼死争夺的
两个高地仅仅是五圣山的前沿门户,要知道五圣山海拔1061.7米,几乎是这两个高地的一
倍,而且山势极为陡峭险峻,据说,秦基伟登上五圣山观察地形,下山时因山路太陡,无
法走下来,竟然是坐着顺山坡往下滑。要攻占这样难以通行的山峰,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也就是说,即使上甘岭的两高地全部失守,五圣山也不一定会失去。在上甘岭的鏖战,主
要是从停战谈判实现就地停火的原则考虑,为朝鲜尽量多争取一些国土。冷静理智地想,
为了这样3.7平方公里的山地,付出了1.56万人伤亡的代价,是否值得?

其二,关于什么时候判明美军的主攻方向。不少资料包括一些权威的史料,都认为从战役
的第二天起,志愿军就已判明了美军的主攻方向。其实,15日志愿军总部给十五军的电报,
是关于反击注字洞南山计划暂不进行的答复,只字未提上甘岭战斗,何以证实判明了主攻
方向?上至志愿军总部、第三兵团,下到十五军,15日都没有兵力部署上的变动。对美军
的作战意图、主攻方向都是经过三四天的战斗才逐步明确的。为此,秦基伟在战后的总结
会上还对战役最初几天由于没有及时判明敌主攻方向,致使上甘岭地区的兵力、火力部署
都较少,一开始就处于被动而进行自我检讨。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秦基伟对自己的要求
之高,治军之严。十五军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处变不惊,反应迅速果断。并顶住了美军
第一天猛烈进攻,寸土未失,足以显示出十五军高超的军事素养。

其三,关于战役中十五军与十二军的关系,有的认为十二军仅仅是扫尾巴收摊子;有的则
认为战役应一分为二,前23天是十五军,后20天是十二军。实际上,十二军投入4个团,
占参战部队的44%;伤亡4200余,占战役总伤亡的27%;歼敌1.2万,占总歼敌数的48%。
绝非是简单的扫尾巴。另外11月5日,志愿军总部的命令中明确将十二军五圣山指挥所划
归秦基伟指挥,而且十二军参战时,十五军炮兵、观察所、后勤机关仍担负着保障作战的
使命,应该说十二军是配属给十五军的,作为战役的二梯队投入作战的,一分为二的说法
是过于草率了。十二军是一支比十五军历史更久远的部队,上甘岭战役前,十五军还可以
说是默默无闻,而十二军早就因累累战功名扬天下,此役配属给十五军,识大体明大局毫
无怨言,使得十五军在指挥上毫无顾虑,显示了一支老部队的谦虚与成熟,而战役中同样
不凡的表现,为战役的最后胜利画上了圆满句号。可惜被十五军的辉煌所掩盖,很多人并
不知道十二军在上甘岭的出色战绩,令人惋惜,但其同样光荣的功绩是不应被忽视的。

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向世界显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美第七师和韩
第二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的伤亡,迫使美军将战略预备队美第二十五师和韩第九师调上
来,进一步加剧了其后备兵力不足的缺陷,并彻底消除了中朝方面关于能否在美军绝对优
势火力下坚守阵地的忧虑,使得战线更加稳定,从而加速了谈判的进程。

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因为此战中的指挥得当,职务也逐步升迁,最后出任中央军委委员兼国
防部部长。1988年在我军第二次实行军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参与战役后半阶段作战指
挥的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后升任军长、南京军区副司令、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
沈阳军区司令、国防大学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十五军在战役中涌现出以特等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各级战斗英雄共12383人,占该军总人
数的27.5%,以四十五师一三四团八连为代表的英雄集体200余个。在四十三天中,拉响
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三十八
位之多!这种视死如归的壮烈与坚持坑道十四昼夜的顽强,使得上甘岭成为五六十年代英
勇顽强的代名词,上甘岭的精神成为一代人学习的榜样。也激发许多艺术家以上甘岭为素
材,创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等等。

196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成立空降部队,空军司令刘亚楼从三支陆军挑选出的骁勇劲
旅中,一下就选中了十五军,从此,十五军就成为中国唯一的空降军,这一殊荣就源自上
甘岭的辉煌。

而金化攻势的作者范佛里特,因为上甘岭战役的惨败,于两个月后的1953年2月被解除职
务,勒令退役。

作为朝鲜战争权威的战史,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组织日本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的战史教
官编著的十卷本120万字《朝鲜战争》一书中,关于这场战役的描述却只有廖廖百余字,
显然出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中国的偏见,不愿正面进行评价。

而上甘岭的敌手,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韩国战争史》认为此役时间之长,战斗之残酷,
伤亡之惨重,史无前例。并写到:“中共十五军防御意志坚定,因此,三角形山战斗始终没
有进展,反而使敌人因打了漂亮仗而自豪。”

美国军方更是难忘此战,上甘岭战役也就因此成为唯一列入美国军事院校教科书的中国战
例。

上甘岭战役,以其战争史上的许多奇迹而成为世界上许多军事学者研究的战例。

作者:周明

Email:zmgym@online.sh.cn

2000年3月


参考书目:

《战争战役辞典》 兵器工业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 解放军出版社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简编》 解放军出版社

《摊牌——争夺上甘岭纪实》 江苏人民出版社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今年中国三代战机落谁家
2004: 欲反包围中国 - 印度战略调整揭开面纱
2003: 从几种俄先进机载雷达性能看中国购买SU
2003: 西藏:中国的科索沃?
2002: 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争时的部分战绩
2002: 书生误国与俄罗斯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