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王明把持新华日报不准刊登《论持久战》 |
送交者: 香椿树1 2019年10月18日05:53:00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转帖这篇文章几个目的, 第一,有人说林育英回国带着斯大林的命令让毛泽东获得了绝对权力, 这篇文章并没有论述这个问题, 但是从侧面可以看到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控制都是通过王明博古这些留苏人员进行的, 不能用命令传达, 并且控制本身也是钦差自己意志的发挥,并不能真的观测斯大林的思想。 第二,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共产党并没有绝对权力, 实际上毛泽东掌握权力的方式与张国焘完全不同, 这货就喜欢辩论。 第三, 设想一下王明那样有煽动能力, 嘴笔俱佳,又有斯大林的鸡毛当令箭, 外加上周恩来,康生,陈云等流苏高官捧场,如果不是遇到毛泽东, 夺权是一定的, 比博古要利索的多。 假设听王明的话,共产党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共产党的数万破枪兵都听从蒋介石调遣在正面战场上替蒋介石的防御阵地填坑补洞, 送给鬼子炮杀一批, 然后再追究失败责任枪毙一批,余下的比照新四军, 永不了两个月共产党的军队就毛爪不剩了。 那么,国民党抗战能支持八年吗? —————————————————————————————————————— 王明的第二次搅局 ——重访革命史,解读现代性(三十一) 曹征路
1937年11月14日,王明夫妇等乘坐苏联军用飞机,经迪化和兰州,途中逗留几天后,29日到达延安。
当时在机场举行了一个小型欢迎仪式,毛泽东充满热情地致欢迎词:
同机抵达的还有陈云、康生、曾山等人,久别重逢,大家都很开心。
但王明在回话中,则有些阴阳怪气:
这些莫名其妙的话,有些反客为主的味道,在场的人谁也没听懂,但从后来发生的事情看,确实反映出王明复杂纷乱的心境。
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时,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已经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是1932年12月12日,中苏两国恢复外交关系。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持成立傀儡政权满洲国刺激了苏联,暂时忘却了“中东路事件”的不快,苏联认为日本的最终目的,是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1937年“7·7事变”,17日,国民政府驻苏大使蒋廷黼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利特维诺夫会谈,蒋廷黼是想探究苏方是否愿意与国民政府签署一个“互助条约”,目的是从苏联获得武器装备和经济支持。而斯大林那时最需要的,恰是与国民政府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目的是利用中国牵制日本,保障苏联远东安全。
“7·7事变”之前,苏美曾磋商建立环太平洋共同防御体系。美国的想法是,防御体系以英美为主导、日本重点参与,苏联可参与的仅限海军,苏联方面自然不能同意。斯大林希望支持中国抗日,牵制日本,使苏联影响力在英美环太平洋防御体系中得以增加。
苏联与中国签署《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还有经济利益考虑,体现了苏联意欲夺回在中东铁路上失去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苏联在西线已与纳粹德国的矛盾日益增多,战争的危险在增加,如果日本又从东面发起攻击,苏联就会两面受敌,处境危险。
为此,斯大林对中共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不太相信“农民领袖”毛泽东领导的人民武装。而毛泽东提出的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又是斯大林最为顾忌的。
为避免这种局面,斯大林需要一个“熟悉国际形势的新生力量”,只有他才能“帮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不让“独立自主”搞得太离谱。
王明回国前,共产国际负责人季米特洛夫还特意会见王明,指出:由于中国共产党力量弱小,所以在统一战线中,不要刺激国民党,提出谁占优势、谁领导谁的问题,应当像法国共产党那样,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不要过分强调独立自主。同时,他也还提醒王明说:回去以后要谦逊,要尊重党的领导同志,中国党的领袖是毛泽东,不是你,你不要自封领袖。
这些,都反映出当时苏共对中共的矛盾心态,自然也会影响到这个自以为是的年轻人。
1937年12月9日至14日,在王明提议下,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王明作了题为《如何继续全面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的专题报告。王明口口声声表示,他所传达的是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指示,言谈语气咄咄逼人。
这些意见,显然与中共中央以往的政治路线有着明显不同。但由于他代表着“国际”,大多与会者只能表示赞同。毛泽东虽然也作了解释,但还是明显地被孤立了。遵义会议以后形成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格局再次受到挑战,这就是著名的党内政治风向再次逆转的“十二月会议”。
据《张闻天年谱》记载,在这次会议上“唯有毛泽东作了实质上抵制王明错误的发言”。
当然,毛泽东的“抵制”也是有限度的。他12月11日在发言中,也承认“抗战发动后对国民党的转变估计不足”,表示统一战线工作“总的方针要适合团结御侮”,“目前应该是和为贵”,“使国共合作,大家有利”,“我们对国民党的态度要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委曲求全,仁至义尽”。
毛泽东对王明的一些观点虽然持不同意见,但由于王明的共产国际背景与当时的会议气氛,也不可能明确提出反对意见,只能作“基本的辩白和正面的阐述”。
会议最后一天,在讨论组织问题时,王明未和任何人商量,突然提出一份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名单,并在排列上做了手脚。王明自知此举难免引起猜疑,故一再声明他决无“夺帅印”之意。
张的回忆有许多情绪化的地方,但对王明的这个记载,还是符合其自身逻辑的。
从天而降的王明是带着在共产国际“七大”上获得的荣耀和光环来到延安的。他不只是有中共领导人的身份,还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
当年在延安学习生活过的人大都对王明印象深刻,他刚从莫斯科回来时很愿意出头露面,曾被称为口才超群的讲演家。他身高不过一米五,在中央领导人中个子最矮,体形却稍胖。他的皮肤保养得极好,更有一双深闺女子般的嫩手,使与他握手的工农干部往往都感到吃惊。
他作讲演时,手里总习惯捧着一大摞书,身后的警卫员也抱着一堆书,到讲台前就往身边的桌子上一放。虽然带许多书来,王明讲话时却又不拿稿子。在那个年代,照本宣读被认为是低能的表现。
他滔滔不绝地讲到某个问题时,总要说:“正如列宁同志所说的……”“正如斯大林同志所说……”然后顺手拿起旁边桌上的一本俄文原版的列宁或斯大林著作,迅速地翻到他要引用的一页,流利地念出一段语录来。扔下一本,一会儿又抄起另外一本,动作极为熟练。
王明这种表演,对于没有多少文化的工农干部和一些刚刚参加革命的青年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一时对他钦佩不已。可是,急于寻找中国革命战争具体方法的人听了王明的话,却感觉如坠云里雾里,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
所以开展延安整风时,王明照搬洋教条经常当作笑话来举例,毛泽东说:“人屎可以喂狗,狗屎可以肥田,你们的教条比狗屎还没有用!”后来出于党内团结的需要,在编辑《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时删去了这些话。
当然,王明的错误不在这些细枝末节上,而是苏区的悲剧有可能重演,中共付出了十年流血代价得来的经验教训有可能再次付之东流。
所以毛泽东那段时间压抑得很,除了去抗大讲课,基本上都窝在自己的窑洞里。他在延安城里的房子,因为贺子珍的出走,也很久没回去了。1938年1月,他曾自嘲道:“打从王明回国以后,我的命令不出这个窑洞”。后来又说,“军事问题我在开始研究,但写文章暂时还不可能。”
由于“十二月会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解释各唱各调相互矛盾,使与会的前线指挥员也不得要领,不知如何去贯彻会议精神。彭德怀就有这样的体会,他越听越糊涂,感到会议回去不好传达。
按照惯例,毛泽东的指示是要一竿子到底的,可是,这个王明也不得小觑,他带回的可是“国际精神”。因此,彭德怀在汇报时,只是讲了一些华北抗战情况和坚持共产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权问题。在会上,他并没有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也没有拥护或反对王明的错误路线,而是采取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 这次由王明所搅局的十二月政治局会议,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王明、周恩来、林伯渠、博古在汉口(1938年)
此后不久,王明到了武汉,把持了中共中央长江局。长江局的委员是项英、博古、周恩来、叶剑英、王明、董必武、林伯渠。王明为书记,周恩来为副书记。
由于在“十二月会议”上,中共中央并没有形成决议,王明便自己撰文,擅自发表《中共中央对时局的宣言——巩固国共两党精诚团结,贯彻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一文,片面强调国共两党精诚团结,忽视两党之间抗战路线的区别。他还在中共中央已发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之后,又提出另外六大纲领,强调“统一指挥、统一纪律、统一武装、统一待遇、统一作战计划”。
1938年2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王明竟附和国民党“只要一个军队”和“统一军令”的叫嚣,指出在军事上服从国民党的统一领导,令与会的政治局委员大跌眼镜。
为防止王明再生枝节,毛泽东在会上提出:“在今天的形势下,王明同志不能再到武汉去。”后来经会议讨论,同意王明去武汉,但明确规定:“王明同志留一个月再回来。”
可王明根本没有理睬这一规定,他自己也承认:“不愿留在延安工作。”王明之所以不愿留在延安,说穿了是延安有个名正言顺的中央,他的言行总得要受之约束,而在武汉就不一样了,他是书记,可以天马行空。
3月29日,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王明得知这一消息后,未经中央同意,再次擅自将自己起草的《中共中央对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提议》送达国民党中央党部,同时也报送延安一份。中共中央在收到这份文件后为了补救,立即起草了《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电》。王明在收到电文后,仍然没有立即送达国民党,而是在会议结束后,才给中共中央复电说:
其实,正是王明自己这种与中共中央分庭抗礼的做法,在党内造成了严重分裂。 这种把长江局凌驾于中央书记处之上公开分庭抗礼的做法,连当教员的李德都一清二楚,他回忆说: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论持久战》的演讲。7月上旬,中共中央致电长江局,让其在武汉出版的《新华日报》上尽快刊登,王明却借口文章太长不予登载。中共中央又致电长江局,让其分期刊登,王明仍不予理睬。在晚年的回忆录中,王明更是表露了当时的心迹:
王明回国后的搅局时间不长,影响却不小。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当然不是王明的雄辩,也不是缺少知识缺少经验教训,而是党内高层缺乏道路自信,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那种依附于强势集团的心理根深蒂固。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曾经一度与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反而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不得不依靠自身的力量走出了困境。可是一旦形势好转,人们又懒得思考了,说白了就是共产党还没有长大,吃的苦头还不够多。
可是这些话又不方便挑明了说,今天我们常说的左倾路线右倾路线,其实就是共产国际的路线。这种不便明说的尴尬在于,明明知道这是苏联的国家利益而不是中共自身的发展需要,还非要硬着头皮去贯彻。
如果说,1934年的中央苏区不能独立自主地处理自身事务,是自身弱小的中共必须面对的现实。可是到了1938年已经教训惨痛的中共还不能识别教条主义,党内很多人又跟着王明走了,这是何等深刻的悲哀。
1938年3月,受中共中央委托,任弼时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的情况,并递交《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在莫斯科,任弼时还单独向季米特洛夫作了汇报,使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消除了很多误解成见。
王稼祥回国后给王明去电,让他来延安听取并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并讨论六届六中全会的准备情况。可王明却给中央回电,让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央委员去武汉或西安,在那里召开六届六中全会。他甚至要王稼祥来武汉,向他透露共产国际讨论问题的细节和传达文件内容。中共中央明确拒绝了王明的无理要求,再次让王稼祥致电王明:
接到这封措词强硬的电报后,王明才在公开场合表示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再兴风作浪。
这些事实都说明,现代性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次反复,甚至再来一次痛楚记忆全党才能惊醒。好在那时抗日的大局仍在,毛泽东在党内影响力正在扩大。
所以,师哲在开“七大”期间问毛泽东,王明问题的症结何在时,毛泽东说:“他对自己的事想得太少了,对别人的事却操心太多了。”
毛泽东说的“自己的事”,就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国的党不把中国人民的利益放在头等重要位置,不根据中国的实际思考抗日斗争大局,却去操心“国际”的事,在苏联重视自身利益的背景下,其结果必然是放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走上右倾投降道路。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8: | 蒋介石曾称大陆搞不成原子弹 得知爆炸 | |
2018: | 美媒:解放军部分纸面数据已追平美军 | |
2017: | 1943年中共与国民党军队抗击日军兵力汇 | |
2017: | 中国又在南海测试新装备 或逼美军潜艇 | |
2016: | 《血壮山河》之3103 血战禹王山 4 | |
2016: | 军贸和史界是不一样的-------古希腊之 | |
2015: | 范长龙(习近平)软了:涉领土,中国也不 | |
2015: | 名家观点-郑成功光复过台湾吗 | |
2014: | 《今日关注》20141017 埃博拉加速蔓延 | |
2014: | 那种说某两国有冲突,中国成赢家占便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