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从教书先生的角度看军事
毛主席没有上过军事院校,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很少摸枪,为什么打仗能打那么好?
1911年10月,毛主席响应辛亥革命的号召,18岁的他参加了湖南湘军,待了半年。军械使用是学会了,军事指挥基本没接触。
在1927年,秋收起义之前,毛主席基本上是投身于农民运动,开办农讲所,宣扬革命精神。
到了1928年4月,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部队改编成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主席任党代表,毛主席同时还兼任第十一师师长。
毛主席诙谐的说道:“跨上盒子枪,师长见军长。之后毛主席很少碰过枪。
毛主席曾说过:”当我毛泽东都要拿枪的时候,红军就要完了。”
蒋介石是正儿八经的军事学院毕业,1907年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春赴日入东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为士官候补生。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中更是统领八个军,之后一路靠军队上位,成为国民政府总统。
相比之下,毛泽东只是一个教书先生,军事水平很难相比较。
不过毛主席不是一般的书生,
他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现学现用,学用结合,举一反三,从而迅速的成为军事领域的专家。
相比于那些满脑子装满军事理论的职业军人,他反而失去了“经验主义”的羁绊。
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发出了山地游击战,总结出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他思考问题从来都不会单纯的从军事角度出发,而是从更高的维度政治角度去思考。
多数人都知道政治是战争的延续,战争也是政治的最高形式。但是只有毛主席在始终贯彻这一原则。
党指挥枪,拖不跨,打不烂的人民军队诞生
“八七会议”之后,纠正了陈独秀同志的“右倾“错误,中国共产党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
秋收起义失败后,部队来到了永新县三湾村,人数不过千人,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差。
这样一直部队该何去何从,成了毛主席的最大的烦恼。
深思熟虑之后,毛主席决心整改部队,
第一,缩编部队,将师编成团
第二,建立党代表制度,将党组织建立在连队上
第三,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
这三条内容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维护了士兵的基本权力,让就军阀肆意打骂士兵的情况没了市场,让士兵有了主人翁的意识,保护了他们的尊严,从而提高了士兵的凝聚力,尤其是对于投诚的国民党士兵和俘虏兵影响很大。
这一举措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成功尝试和实践,标志着毛主席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形成。
毛主席这一次伟大的尝试,让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成为了一只有信仰的军队,对党绝对忠诚的军队,一个打不烂,拖不垮的铁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民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我党前期的革命大多是照搬照抄苏联的“工人”路线,加上王明,博古,和“洋教练”李德的领导下,以拿着鸡蛋碰石头的状态,去夺取大城市,奢望一城到数城的胜利,最后解放全中国。
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证明打大城市是行不通的,中国不是苏联,中国的工人只是一些雇工,在农村生活不下去的农民进城。
只有毛主席看到中国最基本的力量是农民,一直坚持下去的也是毛主席。
他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的口号。在根据地,搞土地革命,颁布土地法,让耕者有其田,不断巩固了我党的统治基础。
而蒋介石走的是西方的“民主”路线,他依靠的军阀,财阀,大地主,乃至是黑帮势力。从而失去了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他貌似很强大。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面对蒋介石的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最后红军还是化险为夷。
除了红军顽强的战斗意志外,最重要的是毛主席一直在用政治的眼光看问题,而蒋介石总是在玩弄制衡权术。既想剿灭红军,又想削弱地方军阀势力,而云贵川的军阀,王家烈,刘湘等都知道部队打光了,蒋介石是不会给他们补充的。而毛主席深知这一点,把蒋介石看透了。
“攘外必先安内”让蒋介石成了众矢之的。
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口号,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开始。
之后“马日事变”,蒋介石违背中山先生遗愿,背叛革命,大肆屠杀爱国人士。国民党内部也开始走向分裂,分为左派和右派。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三省被日本霸占,蒋介石依然放任不管,坚持“剿共”,国内民众一片哗然,之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才被迫与我党合作,共同抗日。不过在抗日过程当中,摩擦频发,“皖南事变”更加是震惊中外,受到各国谴责。蒋介石单纯的从军事角度思考问题,想要消灭友党的有生力量,却在政治上输的的一塌糊涂。
1945年,他不顾国内群众的反对发动内战,百万军队,在飞机大炮,军舰的加持下,以为可以轻松的解决战斗。平津战役中被林彪东北野战军歼灭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淮海战役,国民党军队被饿的走不动道,而我党的军队却有人民用小车不断送来给养。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降维打击,从格局上碾压
毛主席是个军事哲学家,《实践论》和《矛盾论》,看似是哲学著作,实际上是他指导军事的心法。
抗战时期的《论持久战》,充分体现出了毛主席对战争的前瞻性,表面上的意思是战争只要拖下去,坚持下去就能胜利。
当时很多人都提出过类似的想法,蒋介石提出“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换空间”,白崇禧提出 “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李宗仁提出“焦土抗战”。
但是只有毛主席系统的解释了这个问题。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看一下啊。
毛主席每次战争中都会总结出一些战争思想,总结出自己的战争理论。而职业军人的蒋介石,却没有理论指导,没有战略只有战术。
枪杆子和笔杆子,象征着军事和政治。
毛主席既是政治家,也是军事家。
他总是从政治的角度去看待军事问题,那是一个更高的维度,能让他看的更远,更清晰,洞察事物的规律。
对于那些单方面从军事思考的对手,考虑城池得失的对手来说,这是一种震撼的降维打击。
在内战当中,蒋介石重视城市的得失,当他缓过来,了解道了我军的战略意图的时候,已经是为时间已晚。
思维的高度,决定了看事物的广度和深度。
这也是区区几千人的朱毛红军在20多年后能取得革命胜利,而百万军队的蒋委员长只能缓缓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