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扇15版歼20再次“代际跃升” |
送交者: 一剑破天 2024年09月09日23:01:05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近日,国内外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张配置第四代小涵道比发动机“涡扇-15”的新型歼-20高清照,然而细心的网友会发现,这张图其实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出现过,但不论如何,这是目前我们在互联网上能够看到的最为清晰的涡扇-15版歼-20.不少人将其称为“歼-20B”(也有人称其为歼-20A完全体)。 一个多月前,此图就已经在国外社交平台上传播: 涡扇-15版歼-20早在去年就已经首飞,当时就有视频流出: 澎湃的动力使得歼-20能够在更短滑跑距离内一飞冲天。 有了高清图就可以和当前列装版本对比一下了: 配置涡扇-15的歼-20B(上)与当前列装版本(下) 从外观看,歼-20B有几处显著不同,除了涡扇-15发动机尾喷口更长的收敛片,就是新机型高高隆起的脊背,以及在脊背压缩下尺寸缩小的座舱盖。 为什么歼-20B脊背要高高隆起? 有人认为,歼-20B装备小涵道比发动机涡扇-15(涵道比相较于涡扇-10C更小)之后,超音速巡航与超音速机动能力将得到大幅跃升,但同时也带来了耗油率更高的问题,因此需要扩充机内油箱容积,所以脊背就隆起了。 实际上是因为换发之后,机体需要适配新发动机,进而需要进行面积率修形,而机内空间的扩充则是在修形需求下的衍生利好因素。 另外,座舱盖尺寸的缩小,也直接限制了飞行员的后向目视观察范围,这事对于正在向五代半水平冲刺的歼-20B而言完全不是事,因为该机具备座舱透视功能,在新一代智能头盔与光电窗口的帮助下,飞行员可以毫无阻挡地穿透机体进行全向观察。 下半球分布式光电系统 涡扇-15也进行了利于反雷达探测的锯齿化修形,此种设计其实多年前就已经在涡扇-10C上进行了应用。 涡扇-15 涡扇-10C 网友们觉得有点遗憾的是,涡扇-15并没有配置矢量喷口,对此,去年歼-20总师杨伟就曾在一次演讲中回应过这个问题,这是他的原话:那一次航展上也有记者问我,歼-20什么时候装(矢量动力),我回问,你咋知道没装,在这可以说,不打算装了,机动为王(现在是信息为王,以后是智能为王),后边打的不是这个仗,有些东西,做航展嘚瑟嘚瑟可以,最后,我们是追求实效的。 也就是说,歼-20B的设计理念已经超越了过去第五代战斗机的标准桎梏,是朝着五代半战机,甚至部分应用第六代战机技术的全新跨代领先机型,是再一次的“代际跃升”。 矢量发动机我们能不能做?六年前珠海航展上惊艳亮相的歼-10B TVC矢量动力验证机已经给出了答案,该机在航展现场毫无顾忌地做出了眼镜蛇、J-turn、落叶飘等一系列超机动动作。 歼-10B TVC 矢量动力验证机 能做不代表就一定要去做,谈到这不妨谈个题外话,航天领域也有类似的案例。比如祝融号火星车,大家对他没有装备核动力电源也是耿耿于怀,该车最终的确没能扛过火星尘暴,进而无法苏醒。核动力电源我们能不能做?当然也能做,但是需要时间、以及各类资源的投入,如果当时我们选择核动力电源,那么就铁定赶不上2020年的发射窗口,就无法在更早的时间内掌握绕落巡火星的工程能力,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无法在既定的2030年实现人类首次火星采样返回的壮举。 祝融号在火星表面 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大系统工程的技术决策往往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祝融号火星车是如此,歼-20也是如此。 大系统工程也需要取舍,正如歼20总师杨伟七年前说的一番话: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取舍,没有取舍的产品不是一个好产品,你有针对性的目标,比如,依据未来战争的特点要突出一些东西、舍掉一些东西,这是必须的。 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这番话其实已经为歼-20B的设计思路埋下了伏笔。 涡扇-15的多项技术指标已经事实上超越了F-22所用的F119发动机,后者配置有矢量喷口,也正因此该机损失了相当一部分的推力指标,没有丝毫推力损失的涡扇-15在歼-20B上装机应用会带来什么效果? 正如杨伟总师说的,以前是机动为王,后边打的不是这个仗。那会是什么仗?自然是信息为王、智能为王。 如何发挥出信息力与智能力?涡扇-15除了会带来澎湃的动力,更会为载机带来更为充沛的能源供给,从而使得一些高耗能的高态势感知设备可以装机应用,不仅装机应用,而且可以在充沛的能源供应下长时间开机尽情应用。 另外,涡扇-15的高推重比将会进一步放大歼-20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在战时,它就可以在预警机、侦察机等信息获取平台的指引下,快速抵达战位,率先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 另外,高推重比的优势与歼-20原本就有的鸭翼、边条翼升力体气动布局的超音速飞行优势相结合,超音速机动能力会更强。试想一下,在没有涡扇-15的时候,歼-20就已经有了很强的超音速飞行与机动能力,飞行员直接评价它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换发之后会是什么状态?只能说,难以想象。 近些年来,中国高科技装备不断涌现,由此也给外国网友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认知刷新,他们有的惊讶于我们的科技实力,也有一些是思想钢印特别牢固的。 外国网友对换装涡扇-15的歼-20B的评论(机器翻译): 个别外国网友的嘴硬并不能化解他们已经面对的,或即将面对的技术劣势,对此,美军太平洋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的感触是最为深刻的。 两年前,威尔斯巴赫披露了F-35战斗机与我军歼-20战斗机之间的一次交锋,他说,他对歼-20与空警-500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印象深刻,但还没有因此而睡不着觉,但是,如果美军不进行现代化改造,那么,他就要因为丧失空中优势而失眠。 美军太平洋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 两年后,让这位美军司令失眠的歼-20B完全体如约而至。对此,美军有什么进展吗? 作为装备数量最大的美军第五代战斗机F-35.其持续改进计划也一直在进行着,但最近却传出因为技术限制和成本超支问题叠加,导致其Block4改进计划彻底流产,必须推倒重来。 F-35A 换发之前的歼-20相较于F-35.论超音速巡航能力,二者是半斤八两的关系,但在小展弦比高升力体气动布局支持下,歼-20在换发之前就已经拥有超音速飞行与超音速机动优势,加上二者之间的态势感知能力是旗鼓相当。 也就是说,没有换发之前的歼-20已经可以与F-35对抗,并拥有局部技术优势。与此同时,我军的体系战能力进步更大,前不久亮相中泰“鹰击-2024联合训练”的运-9雷达干扰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机加入空警-500与歼-20的体系之后,可以对敌预警机及其它载机雷达进行电磁压制,从而构建单向透明战场,话说这样的组合会不会让那位美军司令的失眠问题更为严重呢。 运-9雷达干扰机 另外,还有一些人对创造4S指标的F-22一直抱有一种难以逾越的认知限制。但是,最近该型机的一个表现就可以刷新认知了,F-22虽然拥有较强的机械化能力,比如超音速巡航、超音速机动,但是其信息化战力却早已落后于时代,对此美军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直在想办法提升其态势感知能力。 为了扩充该机型的光学探测能力,不得不采取外挂的方式加装前视红外搜索吊舱,这个吊舱一装,至少有两个负面影响,首先是超音速巡航能力受限,再就是破坏隐身。 F-22加装前视红外搜索吊舱 可以看到,F-22的机体是很难进行改进升级的,而我们的歼-20这几年来,各种改进型却是层出不穷,为什么反差这么大? 对此就不得不感叹我方设计人员对作战胜利负责的强大责任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技术决策。我们都知道2001号歼-20原型机是2011年1月11日首飞,但实际上该机的计划首飞时间更早,至少比实际首飞时间要早一年,为什么推后了呢?歼-20副总师王海峰多年前就曾在央视披露过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他说,我可以举个例子,就这架飞机,里边的系统架构都定了,硬件都完成了,软件都编完了,飞机准备首飞,这时候我们经过综合分析发现,如果按照这个架构下去,将来到部队这个飞机是能用,但是用不起,带来的代价比较高,负担很重,所以当时做了一个决定,把里边的系统架构推翻了重来,那做这个决策是非常痛苦的,多少个设计人员做完的工作要重新来,时间还要延后,做了这个决定以后,现在回过头来看,带来的收益远远不止一年,是几十年的收益。 王副总师这里所说的设计推翻重来指的就是歼-20的扩展升级能力,如果当时我们没有决策推倒重来,那么歼-20就会面临和F-22一样的升级难题。我们只用一年的代价,就换来了后续几十年歼-20的快速迭代升级的制胜道路,可以说当年这项决策是功不可没的。 如果不是有对国家负责的强大责任心,是很难有此作为的。而这种责任心对于大洋彼岸那种只顾眼前利益的军工复合体而言,简直就是奢望。所以,他们如今的颓势以及未来的落后将会是必然。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3: | 中科院推出三纳米光子芯片 | |
2023: | 华裔废柴传奇 | |
2022: | 仔细看了看,赵大军写的是“羑裏”,按 | |
2022: | 红二袋红三袋们真的真不要讥笑习近平是 | |
2021: | 卫星捕获美舰闯南沙岛礁踪迹:自西北方 | |
2021: | 韩国海军这次的“世界第八”有多少含金 | |
2020: | “鸿蒙操作系统”这次为什么没能将穿补 | |
2020: | 超空泡技术:航速超过200节的鱼雷,改 | |
2019: | 毛泽东不怕失败, 1965年重上井冈山 | |
2019: | 中国075两栖攻击舰开始上底漆 年内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