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谈炮击金门:我们整台湾就是整家法! |
送交者: 力挽狂澜 2010年12月06日18:22:41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运筹帷幄 捕捉战机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困守台湾一隅的蒋介石集团,在美国的羽翼庇护之下,又做起“反攻大陆”的美梦。到1958年夏天,蒋介石在金门、马祖的军队已多达10万人,占台湾地面部队总数的1/3,并以金门、马祖为基地,加强了对大陆的骚扰。1958年7月15日,美国干涉黎巴嫩内政,出兵入侵黎巴嫩。同日,美国宣布它在远东地区的陆海空军进入戒备状态。以蒋介石为首的台湾当局以为“反攻大陆”时机已到,大喜过望,于17日宣布所属部队处于“特别戒备状态”。 面对美蒋的严重挑衅,毛泽东以“中东危机”为契机,作出了炮击金门的战略决策。7月18日晚,毛泽东紧急召集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以及海军司令萧劲光、空军司令刘亚楼等人开会,布置炮击金门的任务。毛泽东说,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美斗争,不仅道义上要声援,而且还要有实际行动的支援。金门马祖是中国的领土,打金门、马祖惩罚国民党军,是中国的内政,敌人找不到借口,对帝国主义也有牵制作用。毛泽东明确指示:以地面炮兵实施主要打击,准备打两三个月;以两个空军师于炮击同时或稍后,转场南下,分别进驻汕头、连城。毛泽东还“钦点”已经脱下军装、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叶飞上将具体指挥这次空前规模的炮战。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彭德怀要求空军在7月27日进入福建。随后,空军完成紧急战斗转场,进入福建前线与国民党空军作战,夺取了福建上空的制空权;海军舰队和炮兵增援部队也陆续到达指定位置。但原定于7月25日开始的炮击却因毛泽东改变主意被推迟了,以后又几经变动。原来,毛泽东是在精心捕捉最佳战机。7月 27日,毛泽东致信彭德怀和刚接任总参谋长的黄克诚时指出,打金门停止若干天似较适宜,待彼方无理进攻,再行反攻,况且中东问题的解决要有时间。 正当毛泽东集中精力思考台湾海峡的军事斗争问题时,福建前线炮兵在毛泽东“不打无把握之战”战略思想指导下,于8月上旬完成了集结和展开,全部进入阵地。整个炮兵阵地呈半弧状,从角尾到厦门、大嶝、小嶝,到泉州湾的围头,长达30多公里,大金门、小金门及其所有港口、海面都处在解放军的远程炮火射程之内。一切作战准备就绪,只等党中央、毛泽东一声令下,便可进行炮击。 8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上作出炮击金门的最后决定。18日,毛泽东致信彭德怀,亲自部署对金门的炮击,其方针是八个字:“直接对蒋,间接对美。”办法是只打金门,不打台湾。毛泽东并不想由炮击金门引发中美之战,也尽量避免与美国人直接交锋。他后来说:“我们整金门,我们是整家法,这是我们国内的事。当然整台湾也是整家法,不过,那个地方有你美国兵,那我还是暂时不去。” 直接指挥 随机应变 8月20日,毛泽东下了最后的决心:立即集中力量,对金门实施突然猛烈的打击。21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召见福建前线指挥员叶飞。叶飞详细汇报了炮击金门的炮兵数量、部署,以及实施突袭的打法。毛泽东听完,突然发问:“你用这么多的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呢?”由于当时美国顾问一直配备到国民党军的营一级,叶飞表示:无法避免。毛泽东沉默了,他十分重视中美关系。但他决心已定,炮击金门宛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8月22日,毛泽东对彭德怀、叶飞等人说:“照你们的计划打。”同时,他指示,炮击金门,但不打马祖,而只是把金门孤立起来,炮击一段时间后,对方可能会从金门、马祖撤兵,或无法撤兵而作最后挣扎,到时候是否考虑登岛作战,“走一步,看一步”,视情况而定。之后,毛泽东要叶飞留在北戴河参与指挥。为此,开通了一条从福建前线通往叶飞在北戴河住处的专用电话线,以便叶飞与前线之间紧密联系,叶飞再将情况随时转报给毛泽东。 在毛泽东的直接指挥下,8月23日傍晚,解放军万炮齐发,猛轰金门,其火力之猛烈,为二战以来之最。顷刻间,金门陷入浓烟烈火之中。蒋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在毛泽东看来,这次炮击属“火力侦察”性质。他说,打炮的目的不是要侦察蒋介石的防御,而是侦察美国人的决心,考验美国人的决心。果然,金门炮声大大震动了美国。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以为中共要解放台湾,下令将地中〖JP2〗海的第六舰队一半舰只调到台湾海峡和第七舰队会合。美国的注意力转移到远东,中东形势由此缓和。 美国虽然向台湾海峡调动军舰,却又害怕与中共真刀真枪作战,因而对台湾当局的“协防”金马要求拒绝明确表态。鉴于美国军舰直接参与对国民党台湾金马补给护航,毛泽东意识到领海权问题可以同美国做一做文章。为此,他专门召开了一次国际法专家会议,讨论将中国大陆领海线从3海里扩大到12海里,以迫使美国军舰不敢靠近属于中国领海的金门岛。虽然与会专家大都仍拘泥于西方通行的国际法,主张中国也要实行3海里的领海线,以避免战争的危险,但毛泽东最后拍板确定:中国的领海线为12海里。9月3日夜,毛泽东突然提出,福建前线自9月4日起停止炮击3天。9月4日,持续整整10天的炮火骤然熄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宣布中国的领海线为12海里。一时举世皆惊,反响强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马上发表“新港声明”,对中国施以武力威胁,扬言要使用原子弹。 面对美国的战争讹诈和咄咄逼人的态势,毛泽东基于亚洲和远东形势的考虑,决定避其锋芒。9月8日,毛泽东在接到叶飞关于9月7日美海军舰只为国民党海军运输舰队护航的报告之后,指示,照打不误,但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如果美舰首先向我开火,没有命令不许还击。8日、11日、13日,解放军根据毛泽东制定的作战方针,对美军护航的蒋军运输舰队进行连续大规模炮击,予以重创。而美国军舰在解放军开炮之初,便弃蒋舰于不顾,脚底抹油,逃之夭夭。 打打停停 出奇制胜 通过炮打美军护航的蒋军运输舰队,毛泽东摸清了美国的底牌。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共中央决定采取新的方针,即“边打边谈”:一方面继续对金门开炮,另一方面恢复中美大使级谈判。在国际舆论的关注下,9月15日,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在金门的隆隆炮声中进行。会谈过程中,美国决策者眼看玩弄“和谈”阴谋不成,武力恫吓又告失败,遂开始调整对台政策。9月30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声明:如果中共愿意在台湾海峡地区“停火”,美国可以劝蒋军撤出金、马。这个以放弃金门、马祖换取美国长期占据台湾的合法地位、制造“两个中国”的谈话,遭到海峡两岸的同声谴责。10月1日,蒋介石明确表示反对从金、马撤军,并说,他的“政府”没有任何义务遵守杜勒斯的声明。至此,美蒋矛盾公开化了。 杜勒斯的谈话及美蒋矛盾的公开化,引起毛泽东高度警觉和密切关注。他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决定继续将金门、马祖留在蒋介石手中,利用美蒋矛盾,“联蒋抵美”,以捍卫中国主权,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毛泽东说,金、马收回就执行了杜勒斯的政治路线,还是留在蒋介石手上好。要解决,台、澎、金、马一起解决。中国之大,何必急于搞金马? 10月5日,毛泽东指示福建前线指挥部:10月6、7两日暂停炮击。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意图作出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新决策。10月6日,毛泽东起草了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并将原定的暂停炮击两天延长为7天。10月13日,国防部再次发布毛泽东起草的命令,宣布对金门的炮击再停两周,强调这是为对付美国人的,美国人不得在金门海域护航,如有护航立即开炮。由于美蒋矛盾加深,杜勒斯于10月21日飞抵台湾,以协调双方关系。 10月20日,当杜勒斯赴台途中,毛泽东有意恢复了对金门、马祖的炮击。这一行动,实际上是为蒋介石增加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借以继续在金、马驻军,从而使杜勒斯企图以抛出金、马换取冻结台湾局势的计划再度落空。 10月25日,毛泽东又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再告台湾同胞书》,宣布此后我军单日打炮,双日不打,但仍以没有美国军舰护航为条件。同时宣告:中国人的事只能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美帝国主义必须从中国领土上撤出去。为了扩大美蒋矛盾,表示金门并未“停火”,同时使蒋介石得到拒绝从金、马减少驻军的口实,毛泽东又下令解放军于11月3日、5日对金门进行比较猛烈的炮击。到1959年1月7日,解放军炮兵再次集中重炮猛轰金门,以惩罚蒋军对大陆滥施炮火的罪行,这成为金门地区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炮战。之后,中央军委于1月9日指示福建前线部队:“今后单日不一定都打炮。”至此,金门炮战正式结束。 通过金门炮战,中国政府惩罚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台湾当局,收到了“整家法”的预期效果;同时粉碎了美国妄想霸占台湾、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金门炮战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了完整的对台政策。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9: | 宋鸿兵:朝鲜进行财富重新分配,力度远 | |
2009: | 细柳营:道路只能是越走越黑 | |
2008: | 山哥:中国应该着手建立西海(印度洋)舰 | |
2008: | 毛泽东五千年文明史上最伟大的领袖 | |
2007: | 以血肉撕开的封锁线——惨烈的湘江战役 | |
2007: | 嫦娥首次奔月一次成功, 许多国家受到刺 | |
2006: | 浅析龙应台哈佛演讲之题目 | |
2006: | 再议大国崛起的四大要点 | |
2005: | 我们为什么仇恨香港! | |
2005: | 禽流感与恐怖主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