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BBC记者来鸿:浅唱低吟 说说伊朗那些事
送交者: 三把刀 2014年11月09日18:07:25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哈菲兹墓四周是花园,环境优美 哈菲兹墓四周是花园,环境优美

人说,在伊朗,家家都有两本书,一本古兰经,一本哈菲兹;一本有人看,一本没人看。

想搞懂这个笑话,只需要加入哈菲兹墓前源源不断的“朝拜”大军体验一番即可。哈菲兹是16世纪生活在设拉子(Shiraz)地区的大诗人,伊朗的国家英雄。

最近一天下午,我就随同浩浩荡荡的人流,来到了哈菲兹墓。

那里充满了兴奋、快乐和轻松,这就是伊朗的最美和最好。

哈菲兹的棺木摆放在装饰精美的高台之上,四周是芬芳的玫瑰花园。不分白天黑夜,这里总是挤满了哈菲兹忠诚的粉丝,抚摸他的雪花石棺,吟诵他的不朽诗句,品味他对语言的精湛把握。

哈菲兹代表着伊朗人身份认同丰富、复杂的方方面面。他用伊朗人的母语波斯语创作、特别擅长使用比喻手法,深受伊朗人爱戴。

哈菲兹墓如此受人景仰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在今天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想要表述对权力的抵抗非常困难。掌权的宗教阶层巩固了他们对权力的控制。他们使用革命性的豪言壮语、打压反对派。

总统鲁哈尼的阳光微笑可能向外界展示着伊朗的新形象,但是在国内,所有的人都告诉我说,局面恶化了,压制、处决比从前任何时候都要多。

女郎的装束很能说明问题 女郎的装束很能说明问题

但是,可以用委婉的方式表达不满。感谢哈菲兹,设拉子是伊朗最自由的城市。

女人的时装很能说明问题,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整体感觉。虽然法律规定女性必须从头到脚遮盖严实,但是在设拉子,用伊朗标准来衡量,女性的着装几乎可以用肆无忌惮来形容。

就说女人必须戴的头巾吧,不仅色彩非常艳丽,而且不过是非常危险地搭在后脑勺,就盖着那么几根头发;妙龄女郎穿着黑色的紧身打底裤,上身一件紧身的迷你外衣,好像互相攀比,看谁敢穿得更短。

按照规定必须遮盖女性曲线美?没有这回事。女性的装束好像是在炫耀曲线。不论男女还是老幼,都可以自由地聚在一起畅谈、打趣。

这是最不顺服、最不屈从的伊朗,与当局试图让国人遵守的宗教保守主义相去甚远。

一位著名演员也来拜谒哈菲兹墓,忠实的粉丝争先恐后地挤上去欢呼,一派好莱坞景色。

夕阳缓缓落下,四周打起灯光,气氛变得更有节庆般的喜气。有人开始唱歌、吟诵自己最心爱的诗篇。孩子赤着脚踢水花,欢声笑语,衬托出父母的好心情。

哈菲兹,他的诗作脍炙人口 哈菲兹,他的诗作脍炙人口

这一幕,掩盖着伊朗悖论。不过,感谢当权的“穆拉”(Mullah)推广全民教育,伊朗社会也在发生惊人的变化。

大学毕业生女性多于男性;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每家只有一个孩子,以至于当权人推出经济刺激鼓励生育。不过大多数人宁可不要钱。他们说了,生一个还可以,多了根本养不起。

西方国家仍然一如既往着迷于伊朗的浓缩铀,不过谁都知道,伊朗关系网强大的神职人员、商业人士却在通过应对制裁浓缩财富--敛财。

比如说,我担心现金不够,又不可以在伊朗境内使用西方信用卡,犹犹豫豫拿不准到底该不该买那张波斯地毯,店主告诉我,根本不用担心。他抬手给在迪拜的哥们打个电话,交易就做成了。

对于穆拉来说,不幸的是,哈菲兹的诗,不仅仅颂扬爱情、美酒和人生快乐,还鞭笞宗教的虚伪。

600年前,哈菲兹就曾写道,“布道的人在讲坛前、祷文中表现虔诚;独自一人时却完全不一样。那些要别人悔改的人,自己为什么不悔改?”

在伊朗,被禁的东西很多,其中包括BBC。但是,BBC波斯语在伊朗是观众人数最多的一个频道。脸书、推特、谷歌+以及照片分享软件Instagram都被官方禁止。

鲁哈尼呼吁放宽对互联网的控制。但是,最后的决定权掌握在迄今根本不想放松控制的最高领袖手中。

难怪,伊朗人在哈菲兹的诗篇中寻求安慰。穆拉总不能连自己的国宝诗人都封了吧。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原来三年前就摄
2013: 美国航母停靠香港 解放军观摩舰载机起
2012: 兰德:空海一体战画饼充饥受质疑 中导
2012: 热闹的十八大:各地民众热烈“围观”靓
2011: 强电磁干扰下 我飞行员竟将导弹打进了4
2011: 俄称中国海军2016年可在第二岛链有效行
2010: 中国历史上哪个汉奸要送一千万中国女人
2010: 70年前南京城下的虚弱 - 国军德械师为
2009: 刘军宁:柏林墙为什么会倒塌?
2009: 钱学森搬来美国两弹技术非中国当时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