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不是故意误导, 而是个人的理解。 林总的文章不至于像标题这么浅薄, 并且, 我也不能确定这真是林总的文章。 但是, 我认同文章中的观点, 世界政治之争是为了经济, 而世界经济之争就是争夺人才, 而对人才流向影响最大的当然就是战争了。
世界上很多莫名奇妙的事情发生, 过去几千年了还没有真相。 其实时间越长真相越模糊。 寻找罪魁祸首的时候往往不需要警察的侦查手段, 而是推演惨案的获益者是谁。 比如文中所提到的俄罗斯带路党头目之死, 还有马航飞机的数百冤魂。
我写战争的脚步声大概有几年时间了。 是不是狼来了的心理恐惧还是战争的危险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 我坚持原来的观点, 当今世界比任何时候都危险。 因为100年前世界大战固然悲惨, 而今天的世界大战将会毁天灭地。 可是, 我不认为巨大的危险能够真正阻吓野心家。 被火烧死的玩火者并不一定想的是自杀。 今天的危险在于某些人野蛮贪婪没有脱离野兽的本性也就算了, 但是, 这些人把贪婪拿到桌面无耻地炫耀。 是非颠倒,人妖颠倒, 老鼠不怕人了, 这不可怕吗?
世界应该有资源经济VS技术经济的新格局
作者:林左鸣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实际上是在远东最后画上句号的。由战后全球两大阵营的大当家联合出手搞定的这个结局,开启了原子能新时代,宣告人类将进入技术主宰世界的新纪元。大量在战争中应运而生的新技术转向民用,大量杰出的战争英才转向经济建设。例如美国的“蓝血十杰”在商界获得了巨大成功,他们进入了一扇历史的旋转门,从战争英雄转身登上了财富的宝座。二战结束至今七十年了,这七十年中尽管局部战争接连不断,但是和平发展确实是世界的主旋律。即使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核对垒时,人们都会觉得世界大战正在避免之中。应该说世人对和平始终抱有足够的乐观。但是最近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却使人们对世界的前景充满担忧。因为如果说,七十年之前的那场战争是源于人类对生存空间的抉择,那么今天世界实际上早已置身于新的抉择之中……
一、是什么样的抉择引发了乌克兰危机
2013年底,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抉择,他决定中止与欧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定,这意味着乌克兰将要重新投回到俄罗斯的怀抱。全世界有不少媒体都觉得这是普京强硬的政治外交路线所取得的重要胜利,似乎普京向西方的强有力回击再次得了满分。2013年12月亚努科维奇到我国访问期间,在西安参观了一些企业,他见到那些与国际政治丝毫不相干的人时,都竭力向他们申明乌克兰将坚定地和俄罗斯站在一起。其实这些做企业的人,好不容易见到一个国家元首,最想谈的事当然是争取一两单生意做,结果当时亚努科维奇的兴趣完全不在这里。看来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对前景还是有着强烈的直觉。确实,如果事情真的照亚努科维奇思考的逻辑发展下去,世界或许真会逆转,又重新回到两个超级大国的时代。
可是对此,乌克兰人又怎么看呢?尤其是那些年轻新潮的乌克兰人又会怎么看呢?他们会臣服莫斯科街头悄然逝去了“莫斯科人”而以“奔驰”取而代之的俄罗斯吗?他们会仍然仰视图波列夫式或伊留申式飞机被波音或空客悉数撵下自己天空的俄罗斯吗?他们会喝着雀巢、拿着苹果手机去追随俄罗斯的新彼得大帝梦吗?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今天世界上更加拉风的是人文的技术经济,实际上这正是反映了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在这人文技术经济占上风的时代,在这资源经济早已失去其应有地位的时代,如果把政治决定权交给这帮新潮的人文和技术粉丝们,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乌克兰在前苏联时期曾是一个大粮仓,是一块富庶之地。记得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苏友好的时期,笔者的家乡漳州,因为是个鱼米之乡,就曾被看作是福建的“乌克兰”。可见乌克兰之富庶是美名远扬,异国他乡的人都知道。正因为它富庶,因此在前苏联时期始终扮演着大粮仓的角色,而现代工业相对比较少,除了沿海城市的造船和东部靠近现在俄罗斯的地方有一些现代工业外,绝大部分地方是一马平川的良田,在丰收的季节,金黄色的麦浪与蓝天相映成趣,正像乌克兰国旗所写照的那样。很显然,不同版本的“三农”问题也在乌克兰出现。在前苏联时期,乌克兰人为俄罗斯人承担起发展资源经济的使命,但他们却承受着俄罗斯人掌握技术经济所带来的剪刀差。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一直在欧盟和俄罗斯的夹缝中挣扎。有那么多的乌克兰农民在解决乌克兰版的“三农”问题时,向往着新的世界,如果他们也想外出打工,他们不就得调头向西,只能到西欧去吗?
于是抉择就出现了。就在亚努科维奇试图改变季莫申科的抉择时,乌克兰危机爆发了。很难想象,季莫申科这样一个身陷囹圄、失去自由的人可以在监狱中领导这样一场政变。终于亚努科维奇被赶下台,乌克兰陷入内战。
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抉择?
在今天的世界上,无论军事还是外交,都不是决定国家政治生态的关键性因素。国家、乃至国际政治格局,还是由经济的变化和走向所主宰。我们如果把这种抉择上升到更学术化的层面上去,那就是乌克兰人在物本的资源经济和人文的技术经济之间进行抉择。如果他们选择前者,就意味着迎合俄罗斯把石油、天然气既当胡萝卜又当大棒的物本的资源经济思维,就是保持如同前苏联时期的现状;如果他们选择后者,那么就意味着这场危机不可避免。
其实,在今天的世界政治的种种博弈背后,归根到底是物本的资源经济和人文的技术经济两种社会经济发展形式在较量。物本的资源经济在人类历史上延续几千年,经久不衰;可未曾想到,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工业革命的爆发,终于开始改写这个历史。几千年物本的资源经济始终占据主导的情况,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尽管牛顿之后的几百年内,人们还循着物本的资源经济的思维惯性在活动,但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这个历史终结的标志,则是冷战的结束。如果说冷战的特征是全面封锁而充分体现了物本资源经济时代的属性,那么之后的无形战争则是冷战的逆向战争。这个“逆战”以全面渗透作为自己明显的特征来体现人文技术经济时代的属性。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人文的技术经济主导了全世界的经济态势是毋庸置疑的。毫无疑问,人文技术经济具有相当强的随向性功能,只要人文技术经济具有足够的先进性,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地会追随这样先进的人文技术,会积极向其靠拢。只要新技术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的供给,这种情形似乎就难以逆转,这就是随向性。就像一些具有N极和S极的磁铁在一块,最终总会很容易地出现N极粘S极而首尾相连。所以尼克松说,美国可以不战而胜,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人文技术经济的模式,正以典型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形式,从最底层的公众入手,拿下了自己的劲敌!
但是令人猝不及防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了,这场危机背后的实质则是新技术的枯竭。二战之后的世界,历史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高新技术和金融虚拟经济总是形影不离的一对孪生兄弟。要发展高科技,不聚集世界的财富、不吸引世界第一流的头脑是无从谈起的。因此,金融虚拟经济就成了聚集财富、集中大资本砸向科研开发的必备手段。然而一旦高新技术后续发展乏力时,金融和虚拟经济泡沫就应运而生。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普遍都认为是虚拟经济惹的祸,这种观点一时甚嚣尘上。实际上,问题是出在高新技术的发展后继乏力上。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就会使今天世界所盛行的人文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在金融危机之后,奥巴马高调宣称要重返实体经济。实际上奥巴马要重返的是新的高科技经济,他绝不会是热衷于做衬衣,也不会再大炼钢铁。而要发展高科技,就要聚集财富,就要砸钱。如果虚拟经济不先行,自然还是行不通的。美国正是靠着接二连三地量化宽松,才逐步走出经济衰退的泥潭,使经济慢慢复苏起来。可这个复苏仍然是不尽人意的,新技术发展乏力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全世界的经济都在衰退,全世界都希望靠新技术输入新鲜血液,否则人文技术经济所主导的世界经济就要走向死路。眼下,由于世界崛起了一批新兴经济体,对于美国而言,财富和人力资源的聚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困难了。怎么打破这个僵局?怎么让美国继续充当人文技术经济的旗手?如果我们凭借历史的经验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考虑这个问题,那么要认识当前乌克兰危机的实质就容易得多了。
二、发生久违了的世界大战对谁最有利
美国之所以能一夜暴富,发起了横财,最终成为世界人文技术经济的旗手,主导了全世界的经济走势,进而主导国际政治格局,其根本的原因是两次世界大战帮了大忙。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都没有烧到美国本土所在的北美大陆,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更是因祸得福,大发战争之财。美国的崛起,没有世界大战给它的机遇,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在除了南北美洲外的全世界燃起以后,全世界的财富都争先恐后地逃入美国这最后一块净土,欧洲的大量优秀人才也都到美国避难,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一大批科学家最终在美国落户生根。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的大量资金和人才的流入,终于造就了美国可持续地向着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发展。美国总标榜自己是一个有梦想的国家,客观地说,今天的美国梦是建立在抓住了别人梦魇所带来的机会之上的。
如果历史可以重复,这样的美国梦就可以再复制,这未必不是今天有些人欲迎还拒的事。当俄罗斯仰仗着坚挺的石油和老牌帝国的存量军事力量在乌克兰问题上不示弱时,其实正在呼唤出另一个“幽灵”,即物本资源经济的“幽灵”。这个“幽灵”所动摇的是美国当旗手的人文技术经济。正由于此,美元资本才痛下杀手,把石油期货的价格杀下去,把卢布杀得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毫无疑问,俄罗斯确实是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眼下美元资本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重新确定世界性财富标志的地位。当美元是世界的财富标志时,资金才会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世界一流人才才会源源不断地涌向美国去淘金,而只有这样美国才能再次夺得高科技的制高点。但是,现在对美国而言如此重要的进程却来得太慢太慢了。虽然希腊的危机使欧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元恨不得趁此机会一举击溃欧元,解散欧盟,重振“北约”。但目前即使有这样的趋势,对美国而言还是显得太慢太遥远,人文的技术经济和物本的资源经济的大博弈仍然是僵持着。对于希望改变现状而言,打破这个僵局或许还有另一个办法,那就是铤而走险,重新复制一次世界大战,而今天乌克兰正是世界大战这个火药桶的引爆点。
扩大乌克兰的军事冲突,让欧盟和俄罗斯都卷入战争,无论结果怎么样,对美国而言都是胜算。如果北约和俄罗斯打起来,一举把俄罗斯这头犟熊的脑袋摁下,让俄罗斯丢尽颜面,导致俄国人不满普京的领导,产生内乱和颜色政变,那么人文技术经济的主导地位就巩固了,美国就有时间重振旗鼓再次号令世界,这也算是最佳结果。如果北约与俄罗斯一下子难分胜负,战火在欧洲这个两次世界大战的古老战场再次燃烧起来,必然和上一次大战一样,资金和人才仍然会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美国要聚集全世界力量再次夺取科技发展制高点就很容易了,美国世界第一就不会被动摇。所以,乌克兰打起来,把欧洲都卷进去,只要战火不燃烧到美国本土,无论结果怎么样对美国而言都是胜算。难怪美国朝野一片喊打,还迫不及待地要提供重武器给乌克兰,他们巴不得乌克兰快打、大打、全面打。
要发展高科技,需要资金,需要全世界的财富,只有加大科技投入,使高新技术尽快在美国诞生,人文技术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才能维持下去。可是金钱资本容易解决,但优秀科技人才一类的人力资本却不易聚集。在人类历史上,顶级的精英人才,估计始终不会超过世界总人数千分之二的水平,今天世界上最稀缺的是人力资本。二战给出了一个美国可以借战争的机会聚集精英人才的先例,所以如果二战版本的世界大战再打起来,欧洲、亚洲的精英人才就可能再齐聚于美国。这大概就是美国想点燃乌克兰这个火药桶的重要缘由吧!当然,俄罗斯也难免有打一仗的冲动。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丢了面子就意味着丢掉地位和财富。俄罗斯支持克里米亚独立并据为己有,拿下出海口才刚刚得分,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就在经济领域被狠狠扇了一记耳光,所以它怎么能不想打。当真俄国熊就只会在森林里掳浆果、寻蜂蜜啊?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但是,美国也太低估了欧洲政治家们的政治智慧了。欧盟两个当家的法、德两国第一时间站出来斡旋,普京需要面子,他们把面子给够,把一触即发的战火叫停了。毫无疑问,对美国人的居心,欧洲有智慧的政治家们是了如指掌的。如果真的在欧洲打起来,得渔翁之利的就是美国了,所以法、德两国又怎能坐视不管呢?
然而,这并非就是结局,僵持下去,要么俄罗斯还是面子上挂不住,要么会出现新的变数,就在本文截稿的第3天,媒体报道俄罗斯反对派政治家、前副总理鲍里斯涅姆佐夫遇刺身亡。据悉,他正在筹备一场反乌克兰战争的示威游行。可见,世界上真没有人怕把事闹大。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输了面子就可能输掉了一切。一个突发事件的蝴蝶效应,也足以引起一场世界性的风暴。在今天的世界上,这个扣是死的,还是活的?能否解得开?无疑成了摆在全世界面前的一道难题。世界正在加剧走向失衡,到底什么是失衡的断裂点,至今没有人愿意认认真真地考虑清楚。实际上,在今天的世界上,经济发展是具有二元要素的,既有物质的资源,还有人文的技术,我们不能任凭其畸形发展,让一种要素凌驾于另一种要素之上来发展经济,这样的发展形式,注定是不可持续的。要是世界发展出现失衡,资源经济和人文技术经济不平等便是可怕的断裂点。这种状况是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三、资源经济国家应该联合起来
在国际格局中,关于阵营的划分,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1974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他把美国、苏联划为第一世界;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划为第二世界;中国、亚洲除了日本外,整个非洲、拉丁美洲都是第三世界。当时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正确理论,为国际被剥削和压迫的国家、民族团结一致,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时过境迁,世界阵营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际阵营上,又有按国家发达程度及地理位置来划分的,即所谓的南北之分。南:指的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北:指的是发达国家。因发展中国家多在南半球,发达国家多在北半球,故以"南北"分别指代之。
实际上,如果以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为国际阵营划分的考量标准,那么今天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划分为物本的资源经济和人文的技术经济这两大类经济发展模式,即两大阵营。冷战结束之后,国际经济斗争逐步上升为国际斗争的主要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冲突的显性表现就是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斗争。那些富有的国家并非都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只不过他们掌握了先进技术而已;而那些贫穷欠发达的国家显然缺乏先进技术,但往往都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富国也许会说,他们不仅仅有资本,他们还有技术,有知识产权,所以他们应该比只有资源的国家高人一等,仅有资源的国家似乎天生就应该被拥有技术的国家所掠夺。可是,这样的逻辑说得通吗?也许有少数国家因为自己宝贵的资源被掠夺后,似乎也不差钱了,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是个低人一等的国家,是个拿着宝贵资源去依从在别人之下的国家。
今天的世界,冲突的实质未发生根本的变化,终究还是一种经济生活方式的人群与另一种经济生活方式的人群之间的冲突。现在是少数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控制着世界上绝大多数没有先进技术的国家,掠夺着世界上的宝贵自然资源。实质上,今天的国际斗争,表现为一些掌握技术经济的国家,压迫和剥削着那些只开展资源经济的国家。无论是以技术经济为主体的国家还是以资源经济为主体的国家,都有着与生俱来、天然的组织和动员能力。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爆发大规模战争,和平被破坏的危险或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
今天,世界的经济发展模式,被扭曲成只能是人文技术经济一个模式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物本资源经济丝毫没有其应有的地位。实际上人类社会的经济本应平等地以物本资源经济与人文技术经济相互叠合作为基础来发展。物本资源经济和人文技术经济并不存在谁更高贵的问题。由于两者既有互为依存的一面,又有能够各自独立发展的一面,所以不应该任由其中一方出现投机性的活动。两种经济形式可以按照人类生活的需求,准确把握住合理的广义虚拟经济指数,依此及时掌握和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这样就能抵御各种经济风险,从而使物本资源和人文技术融合为二元容介态的经济。在二元容介态中,自然资源和人文技术相互容纳入信息介质而成为一体。两个元素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和贵贱之分。
在自然资源和人文技术二元容介态的经济中,资源和技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要素存在,它们之间有着同生共辅的内在联系。应该说资源经济是技术经济的必然基础,它能够为技术经济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而技术经济对于资源经济而言,又有着保障和不断提高生产力的作用。二者是平等的,相辅相成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均衡存在的。
然而,现实恰恰相反。今天我们不难发现,物本资源经济和人文技术经济,在世界上出现了按区域分割的现象。一些技术发达国家,明明自己的国家内还有一些资源,但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居然采取限制开采的政策,主要的资源都来自于掠夺技术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而那些缺乏技术的发展中国家都被诱导大量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从而给自己的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环境带来了由于发展失衡而造成的破坏。这样的破坏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局面,技术经济国家的贪婪和自私当为祸首,发展中国家少数人的短视和愚昧也难辞其咎,而祸根当然还是分割导致的失衡。
今天的世界经济总量中,几乎总是人文技术经济成为资源经济的巨额倍率,这种倍率存在的背后,为那些拥有技术经济的国家去剥削只拥有资源经济的国家提供了方便途径。所以,今天的世界经济成为了以技术经济为主导,资源经济为依从的运作格局。正是由于技术经济左右着资源经济的提升,使得世界经济无法平衡发展。世界的失衡正是因为那些掌握技术经济的国家单方面控制了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只是助力于技术经济发展,而对资源经济却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这使得本来可以很简单的世界经济变得异常复杂,使得世界经济进入了技术经济越提升,资源经济与技术经济的落差越大这样的怪圈,从而使世界经济严重失衡。世界经济的失衡,导致了整个世界的失衡,而其断裂点正是技术经济和资源经济的容介态受到严重破坏之点。
资本和知识产权制度的结合,使世界上所有的人文技术经济国家紧紧地联合在一起,而对着一盘散沙的资源经济国家进行疯狂的掠夺和剥削,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压迫和控制。这是一种怪圈式发展态势,技术经济国家不会停止这种让世界失衡的步伐,改变它的唯一办法就是全世界资源经济国家联合起来。这个世界已经有过这样的尝试,阿拉伯国家为主的石油产出国所成立的欧佩克组织就是人类迄今为止的有益尝试。然而,这毕竟太单一,现在全世界不仅是石油经济的国家应该联合起来,所有地球家园上的资源经济国家都应该联合起来,才能改变这种让世界失衡的现象。
实际上资源经济VS技术经济并非最终目的,我们应该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经济和技术经济二元容介态,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始终立足于均衡的原则。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要不断提升资源经济的优势,在本区域内发展自主完整的经济产业链。世界上有不少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都是技术欠发达的国家,自然需要借助外来技术经济的优势,但是必须在公平合理的框架下进行市场运作。这些国家和地区,只要提升资源经济优势、改变由别人单方面控制虚拟经济的局面后,也会有能力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从而发展起在本区域内依托于资源经济优势的技术经济,进而形成自主容介、优势互补、平等均衡的经济运作模式。如果拥有大量自然资源的国家联合起来,摆脱外来技术经济的制约,充分利用本区域资源经济的优势,使外来技术经济的发展,必须按照资源经济优势提升后的剩余空间来运作发展,那就会形成更为广泛的具有均衡性的经济发展态势。
今天我们强调物本的资源经济VS人文的技术经济,是为了防止技术经济像脱缰了的野马而不可驾驭,结果很可能把全世界推向更可怕的对抗之中。实际上人文的技术经济,已经形成了极端性的垄断态势,提升资源经济完全是为了打破不合理的垄断,实现合理的均衡。的确,如果这个世界总有太多的VS又何时能够大同啊!世界经济最终的目标是各种要素均衡发展,只有均衡的发展才是最有效的。世界上最好的均衡方式莫过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分。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容介态。自从人类发现量子力学以后,“态”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世界是一种不断变化之中的状态,宇宙亦是一种不断进化中的状态,任何事物的进化发展,都是不同要素之间不断相互容纳入信息介质后实现的。世界经济也不会例外,人为提升一种经济形式,又人为打压另一种经济形式是错误的,世界到了该拨乱反正的时候了,正确的选择是物本资源经济和人文技术经济在二元容介态中实现最佳的境界!
地球人类是脆弱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如果人类不立即停止相互之间的愚昧争夺和内耗式竞争,不集中精力埋头发展社会经济,不断提升人类的科学发展水平,那么我们能有多少本钱去应对大自然变化对人类带来的潜在危险呢?我们又怎么让经历了千万年的地球文明继续繁衍生息呢?人类得到今天的家园不容易,我们怎么能够不珍惜呢?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往事不堪回首,在人类发展的十字路口进行抉择时,要搞清楚我们之所以应该抉择的缘由,误判往往会失去和平,给人类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这是每个人都应在心灵上敲响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