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蘇聯的成敗興亡都是中國的營養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5年08月29日14:43:5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計劃經濟畢竟積累經驗的時間短, 並且中蘇早期企業管理人員流失嚴重, 但是, 計劃經濟創造了蘇聯奇蹟, 也創造了中國奇蹟, 並且是在封鎖之下創造的。
短暫的經驗也證明計劃經濟可以避免經濟危機, 如今全世界經濟危機而獨中國依然高速發展得益於中國殘存的國企和計劃經濟元素。 實踐證明, 計劃經濟部分和國企為經濟體系提供穩定環境, 私企在穩定環境下自有競爭提供活力的鳥籠經濟體制達到了穩定發展與活力的最佳平衡, 可是當今廟堂上的犬儒鼓動中國拋棄賴以發展的體制而學習實踐證明失敗, 讓西方列強陷入危機的體制, 倒地是糊塗, 還是官商學黑為了利益而置國家與民族存亡於不顧,黑了心?

——————
蘇聯的存與亡都是我們的營養
這個垮台的蘇聯,留給後人的經驗教訓有三條:工業體系必須完整,同時要注意,體系再完整的工業國,如果沒有自力更生搞工業升級的能力,也就喪失了在工業時代的戰略主動權,沒法長久地保證大國的地位;再強大的國家,再完美的發展戰略,也必須保有調整戰略方向的能力和意願,否則遇到國際局勢變動,光榮的歷史會立刻從資產變成沉重的包袱,甚至會壓垮整個國家;在戰略對抗中,要掌握比對手更多的工業化人口,要向盟友輸出工北化社會,否則早晚有一天會比對手先遇到工業升級的人口障礙。

幾十年前有句口號:“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一聽這口號就知道當年中國對蘇聯的學習有多徹底,就像20世紀80年代考托福是第一熱門那樣,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國的第一外語一直是俄語。即便在留蘇學生和蘇聯專家各自回國之後,中國中學生依然要學俄語,好理解堆積如山的俄文資料,促進中國工業進一步升級。

近100年試圖挑戰美國的國家頗為不少,從20世紀初垂死掙扎的英國算起,德國、日本、蘇聯、伊拉克、伊朗。美國當霸主就免不了被別人挑戰,能擺平所有挑戰者才能繼續當霸主。在這一系列的名單中,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蘇聯。蘇聯20世紀50年代在航天競賽中搶得先機,20世紀70年代逼得美國戰略後撤……和美國平起平坐五十年。雖然最後蘇聯輸掉了冷戰,但無可否認蘇聯是最接近於成功的挑戰者。就像“1+1”的哥德巴赫猜想證實之前,陳景潤要用“1+2”逼近一樣,中國要挑戰美國,也不妨參考一下蘇聯的經驗。

為何蘇聯模式能指導中國幾十年

蘇聯是中國工業社會的母體。整個20世紀50年代,蘇聯給了中國2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除了4億美元的武器用來打朝鮮戰爭、防備美國外,還有十幾億美元的物資。技術和服務用來幫助新中國建立工業體系。從數額上看,這筆援助不算大,是蘇聯對印度援助的1/3,比蘇聯給波蘭的援助還少,只比50年代美國給台灣1000萬人口的援助略多,何況其中大部分還是要還的貸款。

但從內容來說,蘇聯人算在20億美元里的全是乾貨,是156個工廠的硬件,如果向美國人那樣把專利費、技術轉讓費、技術培訓費都算錢,十個工廠都買不到。當然這只是個小便宜,大便宜是蘇聯手把手教中國建立了獨立工業體系,從怎麼生產塑料紐扣到國家計委怎麼編制、執行“五年計劃”。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主動技術轉讓,歷史意義也獨一無二。

“二戰”之後,世界上大國實現工血化的,只有中國一個。和頂着“新興工業國”頭街的小龍、小虎以及其他“金磚國家”比,只有中國是真正的工業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而這一切都起步於俗稱“156個蘇聯援助項目”的這次技術轉讓。

頭兩個“五年計劃”蘇聯援助的156項工程,到今天也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我記事的時候,我還記得一個長輩自豪地發言:“我們企業是50年代蘇聯援建的,人才多得很,跑出個老鼠來都比你們地方企業的貓大”。話糙理不糙,他其實描述的是大企業員工調到地方後紛紛升任行政、技術骨千的事實。

在中國工業化的過程中,工業人才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也不能全指望學校培養,必須在早期的大型工業企血中鍛煉出來,而這些企業本身又是蘇聯援建的成果。中國的工業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蘇聯援助的人才這個“本錢”實在大到難以估量。

為此,中國不惜血本地優待蘇聯專家^租來的人才“本錢”。20世紀50年代,中國為每個蘇聯專家每月支付幾千盧布,折合小米一萬多斤。而當時中央政府副主席的辦公開支不過是每月3400斤小米,不到蘇聯專家的1/4。引進蘇聯專家之初,負責接待的機關曾對升支有所抱怨,但是考慮到蘇聯專家的重大作用,周總理一錘定音:“不必再爭,即照蘇聯政府所提條件辦理。”在基層,極端缺乏工業人才的單位也盡其所能地優待蘇聯專家。我去過的一家國企,當年蘇聯專家的住宅被改為招待所,現在看起來老舊不堪,但聽當地的人介紹,這個招待所曾經在近30年的時間裡,是全縣唯一有自來水和下水道的住宅一一原話是:“打水撒尿都不用出屋的房子”。從這些細節來看,說當年的蘇聯專家在中國享有帝王級的待遇都不算誇張,畢竟到溥儀被轟走,紫禁城裡也沒通自來水。待遇高不僅僅說明中國人好客,更代表了中國人對蘇聯工業文明的無限嚮往。

當年對蘇聯工業文明的推崇雖然誇張,但這並不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全面學習蘇聯。孫中山、馮玉祥、盛世才……都曾是蘇聯的好學生。學習最徹底的國民黨蔣介石政權不只從蘇聯拿到了巨額援助,更學到了蘇聯的建黨、建國經驗。國民黨的黨務系統完全是仿效蘇聯共產黨建立的,國民黨的特務系統是仿照蘇聯契卡建立的,黃埔軍校是用蘇聯援助的盧布和槍炮建立的,北伐戰爭的軍費仍然來自蘇聯,抗日戰爭有大一半時間國民黨軍隊幾乎全靠蘇聯軍火支撐。

可以說,20世紀的中國史,主導脈絡就是國共兩黨對蘇聯模式的學習。但是,這兩個學生一個建立了世界第一工業國,另一個跑到小島上搞黑幫,共產黨到底學到了什麼?

漫畫《丁丁歷險記》裡面有個情節:丁丁以外國記者的身份到蘇聯遊歷,主人帶他從遠處參觀龐大的工廠。丁丁趁陪同人不留神,從後面溜進工廠,發現這個工廠只是個空殼,工人在空殼裡面燒稻草,好讓煙囪冒煙,顯得工廠在運轉。這基本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西方對蘇聯的看法。

希特勒也被這個說法忽悠了,他以為“蘇聯是一座瀕臨倒塌的破房子,只要在門上踹上一腳,就會轟然倒下”。可事實卻是,蘇聯的工廠絕不是燒稻草的擺設,而是能造飛機坦克的真傢伙。1941年,在蘇聯僅僅完成了兩個半“五年計劃”之後,希特勒一腳踹到了鐵板上,最後以自己和第三帝國的可恥下場為西方人的偏見畫上了一個句號。

西方工北化國家之所以不相信蘇聯模式,是因為憑他們自己的經驗,實在沒法想象一個國家的工業化進程能如此之快,快到整個世界都不適應。更沒料到蘇聯能從那麼低的起點上迅速翻身。

十月革命之後,蘇聯趕走了19個國家的干涉軍,但也為此付出了驚人的代價。僅從人口來說,蘇聯損失了700萬平民和100萬紅軍,即人口的1/16。這個數字換算到今天的中國,意味着七八千萬人口的損失。戰前,蘇聯的人均收入是美國的1/8,工業產值只有農業產值的一半。在內戰中,俄羅斯的農業產量跌到原來的40%,工業更慘,只有10%,大部分進口機械都因為停產和戰亂而毀壞了。整個國家連維持基本的生存都做不到。

但是,僅僅幾年之後,雖然蘇聯比沙俄少了大片的肥沃土地,雖然損失的機械設備大部分都不能自產,1927年的蘇聯還是在幾乎所有經濟指標上超出了歷史最高水平。從1922年到1927年,這5年期間,蘇聯農業的年增長率至少有10%,工業上差不多年年翻番。不過這都屬於恢復性增長,即便當時的工農業產值已經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全世界大部分人,甚至包括蘇聯人自己,對未來也沒有很樂觀的看法。但是,接下來的十幾年,蘇聯的發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1928年,蘇聯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當年工業增長率6%,貌似不算高,但第二年增長率就暴增到20%左右,即工業每4年翻一番。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增速稍有下降,從19.2降到17.3,即從4年翻番變成了4年半翻番。從1928年到“二戰”開場,蘇聯完成了兩個半“五年計劃”,工業增長到1928年的7倍,不僅超過了日本、意大利,還超過了英國法國這樣的老牌國家。到20世紀30年代末,蘇聯工業甚至壓倒了歐洲霸主德國,僅次於美國。蘇聯僅僅用了12年時間就從一個半農業國變成了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1922年蘇聯建立,這一年出生的孩子差不多就在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的時候去讀小學,窗外的蘇聯還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等到1941年德國全面進攻,這個小學生最多也就是個大一大二的學生,而這個國家已經完全變成了工業國,壓倒了歐洲那些發展了上百年的老牌列強。雖然這樣的速度在今天的中國人看來並不覺得有什麼,不過在當時完全是讓蘇聯人暈車,讓旁觀者眼暈的速度。

20年代初的時候,蘇聯空軍的主力還是進口飛機,1927年蘇聯人才有完全國產的飛機上天。到了20世紀30年代,蘇聯的軍用飛機生產數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一,某些年份甚至相當於世界之和。“二戰”之初,希特勒靠突然襲擊,一口氣殲滅和打垮了戰前所知的幾乎蘇軍全部主力,蘇聯人丟了接近一半的工業區,卻還是用4年時間造了10.5萬輛坦克,組成鋼鐵洪流,打贏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地面戰爭。

蘇聯是“二戰”損失最慘重的國家,直接戰死了1000萬人,平民也死了差不多2000萬,損失掉了全部人口的1/5,其中大部分是青壯年男子,相當於其他歐洲國家的人口損失之和。“二戰”開戰時正在讀中學的那幾屆蘇聯人,戰後如果開校友會,一般可以在每屆數出幾百個女生,幾十個帶傷的男生和個位數的健全男生。蘇聯完全打光了自己的一代男性,而且是建國之後第一代受過完整工業化教育的男性,之後的幾年,就連在蘇聯服苦役的德國、日本戰俘,都能吸引蘇聯姑娘投懷送抱。這樣一個國家,大家都以為起碼要30年,也就是一代人的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可實際上,僅僅用了5年時間,1950年的蘇聯的工北水平又已經比戰前超出了2/3,1949年和1952年,蘇聯造出了原子彈和氫彈,在戰略武器上和美國取得了平衡。1950年的時候,蘇聯的發電量只有美國的1/4不到,到1965年已經追到了美國的一半左右。大有在下一代人中追平美國的趨勢。

1957年蘇聯率先發射了人造衛星,1961年蘇聯實現了載人航天。美國猛然發現蘇聯已經在某些產業部門超過自己。本來美國談到蘇聯威脅,一半是對蘇聯的忌憚,另一半只是拿來嚇唬盟國擁戴自己當霸主的說辭。到了20世紀60年代,蘇聯猛然展示了自己的實力,美國忽然發現弄假成真了,開始正式考慮蘇聯壓倒自己的可能性。在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中,美國擺出了不惜打核大戰的姿態,才唬住了蘇聯,不過蘇聯率先退讓也說明美國至少還有海空優勢和地緣戰略優勢。

到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的地緣戰略優勢還擴大了,拉上了中國當盟友,一同抗蘇。這時的蘇聯盟友全是蝦兵蟹將,一個正經強國也沒有,找個代理人去非洲打代理人戰爭這種事只能讓古巴出頭,可以說是以一國之力對抗整個世界。

但是,在戰略逆境下,蘇聯的工業化成就反而達到了最高峰,並始對美國轉為戰略攻勢——在歐洲冷戰前線,8000多輛T-64坦克讓西方裝曱部隊感覺自己像是紙糊的。在美國傳統優勢的海空軍方面,蘇聯也逐漸開始趕超。軍用飛機總數超過美國的2倍,戰鬥機達到3倍之多。3倍音速的米格-25戰機,1500艘軍艦的全球艦隊,26000噸的台鞏潛艇,讓一向認為擁有兩個大洋當護城河的美國開始擔心本土安全問題。1984年的電影《赤色黎明》中,好萊塢開始鼓吹在蘇聯入侵的情況下進行本土游擊戰,可見巔峰時期的蘇聯給美國人留下了多麼大的陰影一一儘管這陰影在1991年消失從建國到解體,蘇聯的生命只有69年,比現在中國人均預期壽命還短。一個人可以在一生中看完其興衰的全過程。6歲以前,年幼的蘇聯病病怏怏;6歲到19歲,青春期的蘇聯從一個半農業國變成世界第二工業大國;19歲到23歲,年輕的蘇聯用拳頭證明了自己;到30歲的時候,蘇聯已經變成了世界一級;到35歲的時候,蘇聯開啟了人類的太空時代。在以前的歷史上從來還沒有一個大國能以這種速度實現自己的強國之夢。

除了能在一代人的時間裡實現強國夢,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選擇蘇聯模式還有更現實的考慮。和此前其他強國的工業化相比,蘇聯工業化的另一大顯着特徵就是不依賴於外部殖民地,所以蘇聯經驗更容易被中國這種前殖民地接受。

在工業化過程中,蘇聯雖然也陸續扶植起一些衛星國,也把軍隊派到境外駐紮、作戰,但蘇聯從來沒把哪個衛星國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殖民地,傾銷自己的商品。戰後蘇聯的盟國,除了中國在越南戰爭中實打實地幫過蘇聯,東德、捷克為蘇聯提供了不少精密技術,多數衛星國基本上都是拖後腿,要銀子、要軍援、要石油遠多過給蘇聯輸血。即便是東歐的工業國,也要依靠蘇聯提供的廉價能源才能維持運轉,蘇聯一垮,這些國家的工業也都分崩離析。

蘇聯工業化的最後一個特徵是逆勢上漲。

一般發展中國家最怕國際經濟危機,因為危機一來‘市場萎縮,資金緊張,就算有點工業也會被破壞殆盡。原有的列強則趁機轉移矛盾,或軍事入侵,或經濟掠奪,拿走這些國家辛辛苦苦幾十年的建設成果。東南亞經濟危機的時候,韓國、馬來西亞等許多國家就是一方面知道西方的“援助”沒安好心,另一方面因為自己的經濟瀕臨崩盤,只好捏着鼻子接受西方的一攬子計劃,把最精華的企業股權廉價賣給歐美大資本。

蘇聯在工業化的過程中,也遇到過幾次全球經濟波動,其中包括1929年大蕭條和1971年的石油危機,“二戰”前後,“一戰”前後,也都爆發過規模小一些的經務危機。分析蘇聯幾次工業化高潮,可以發現每當其他工業國衰退的時候,就是蘇聯工業化進程高漲的時候。蘇聯因此擺脫了其他後發國家賣身求生的命運。

蘇聯發展速度快,不搶殖民地也能發展,遇到危機也不怕。這痤事實對於已經工北化的國家來說意味着世界上多了一個對手,順便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飢地嘲笑一番蘇聯工業化過程中的巨大代價。但是,對於那些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已經深陷經濟殖民地泥潭的農血國,看到蘇聯的榜樣就像是在地獄裡看到了通向天堂的大門。斯塔夫里阿諾斯在他的《全球通史》裡引過一段20世紀50年代的輿論記錄:

蘇聯既是一個歐洲大國,也是一個亞洲大國,這是一個重要的事實。它的邊界從朝鮮起,經過蒙古、新疆,阿富汗、伊朗一直延伸到土耳其。在幾乎所有這些地區,邊界兩邊都居住着同族人,因而促進了相互情況的比較和相互影響。由於“五年計劃”對蘇聯東部地區的有力影響,在多數情況下,蘇聯的情況相比之下很順利。在漫長邊界的另一邊很少有與蘇聯中亞諸共和國所取得的巨大的物質成就相類似的成就,這些共和國的成就除識字的人由1914年的約20^上升到1940年的75^,進而幾乎上升到今天的100外呢,還包括185哩長的費爾干納灌渠、900哩長的特克西伯鐵路、新建的紡織廠、卡拉干達產煤區、萊克’巴契煉鋼廠、化肥廠和農機廠……能在地圖上標出塔什干的美國人並不多,但在有文化的亞洲人中,說不出塔什干在什麼地方、它象徵着什麼的人卻很少……給訪問塔什干的亞洲人留下如此“美好”印象的是什麼呢?是一座亞洲大城市的景象:極好的健康標準、出色的教育、完善的衛生設備、清潔的街道、迅速改善的住房、完好的電力設施、除高檔商品之外的大量消費品、豐富的食物、大量的工作,迅速擴大的工業化規劃和不斷提高的農業生產率。

在隨時打算拔腿去西方國家養老的買辦和本土工業黨眼裡,同樣的事實完全可以推出不同的結論。

曾經最成功的帝國主義挑戰者

中國人有句話叫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向發展快的國家學習,自然不是仿效富裕本身。否則那叫擺闊不叫致富。蘇聯的工業化速度快,不用搶殖民地,最後還能在別人衰退的時候頂風發展。這都是蘇聯獨特發展路線的表現,而不是路線本身。要想得到蘇聯一樣的發展好處,就必須理解蘇聯模式和西方國家的區別。

西方各國的發展經驗和古典主義經濟學思路是一致的:工業化必須從輕工業開始,先用機械設備提高輕工北部門的效率。等到輕工血賺了錢,自然會對重工業提出進一步升級設備的需求,於是重工業也得到了發展的機會,反過來再促進輕工業賺錢。這個過程反覆走下去,把越來越多的人口和資源捲入工業經濟,就是蘇聯之前各國工業化的標準流程。

在這個流程里,表面上看核心是賺錢的輕工業,但實際上,輕工業之所以能賺錢,是因為重工業提供了廉價、高效的新型機械設備。輕工業只能生產消費品,靠重工業提供機械設備;重工業除了給輕工業提供商品,還給自身提供機械設備。從長遠發展來看,輕工業不能自己進行產業升級,重工業卻可以造出下一代機械設備,提高整個社會的工業化水平。這說明在分工中,兩個產業實際上是不平等的。

在今天的世界上,發達工業國可以把消費品工血大量轉移到國外,依然是一個工業國,比如日本;缺乏完整重工業的國家,就算工北產值超過了農業產值,也依然不能現代化,比如印度和墨西哥。所以說,重工業才是工業的精華和核心,輕工血只是釋放重工業創造的生產能力的工具,只要有重工業和人力,就可以輕鬆地建設輕工業製造消費品。此外,重工業還直接與軍工相關,從19世紀到冷戰結束,大國的軍事能力完全可以用這個國家的重工業能力來衡量。只有建成完整的重工業,這個國家才能保衛自己的工業化成果。所以說,完整的重工業體系才是工業化建設的最終目標。

蘇聯也好,中國也罷,都是工業化道路上的後來者。如果像此前的工業國那樣,先建設輕工業,再依託輕工業的訂貨建設重工業,這樣的確可以解決工業投資問題,可以在較小的社會阻力下進行工業建設,但工業投資、產品生產都是有周期的,這意味着重工業的每一次投資都要在輕工業完成產品一利潤的循環周期後才能進行,重工業的建設就相對放慢了。

一般來說,輕工業要用五六年才能帶動一個重工業產業部門,幾十年才能促成完整重工業體系的形成,考慮到期間一些經濟波動,這個周期還要延長。英、法、美等國的工業化進程都持續了兩三代人,至少半個世紀以上。中國和蘇聯實在等不了那麼久。而蘇聯的第一個經驗就是要重工業優先,然後再回頭改造輕工業,從而實現迅速工業化。

蘇聯的第二個經驗就是計劃經濟。

重工業優先和計劃經濟的落實有一個很難繞過的前提一一企業國有化。重工業投資巨大,回報周期長,而且不像輕工業那樣直接地促進消費品生產,必須間接地產生經濟效益。所以越過輕工業,直接進行重工業的投資和升級一般要由國家來進行。計劃經濟要想切實地從紙上計劃變成現實,也必須有一批直接由國家指揮的企業作為骨幹。所以蘇聯的經濟從一開始就是由公有制國有經濟來主導的。

蘇聯的工血化是由國有企業主導的。國有企北當然也是企北,大部分情況下也一樣要核算利潤。但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全民所有,政府可以隨時把過剩的產品用一道命令劃撥走。不管是用來投資還是簡單地用行政手段分配掉,生產過剩在蘇聯這種國家不是個問題。這也就是蘇聯不需要殖民地的根本原因。

1929年的大蕭條、20世紀70年代西方的整體經濟衰退,本質上都是購買力不足惹的禍。再進一步說,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生產相對過剩,購買力相對不足的問題。只有蘇聯,或是其他採取蘇聯模式的國家能避開這種荒謬的折騰,在別國因為東西造得太多而陷入危機民不聊生的時候,加班加點搞工業化。所以能夠逆勢增長。

同樣的一種東西,在過剩的地方便宜,在稀缺的地方貴,所以物資總是從便宜的地方流向貴的地方。技術、機械和技術人員也一樣。西方工業國因為自己的原因覺得這些東西過剩,這些東西自然會流向用得上他們的地方,具體而言就是沒有生產過剩的蘇聯。即使這時的蘇聯依然比西方國家落後,工資水平和基礎設施遠比西歐、美國要差,但在工廠停工、工人失業的情況下,蘇聯依然成為了吸收工業物資和人才的“黑洞”。

20世紀30年代初,蘇聯駐美大使館和最近幾十年美國駐中國大使館一樣,門外天天有想去蘇聯謀生的人排着長隊等簽證,蘇聯人還要挑挑揀揀,只要合格的技術人員。最終有十萬美國人去了蘇聯。

類似地,消費品滯銷,輕工業工廠也就不會向重工業訂貨,歐美的機器廠在大蕭條期間也一個個半死不活,能給他們吊命的只有急需工業設備的蘇聯。所以蘇聯在頭幾個“五年計劃”中能非常便宜地購買設備和專利,幾乎所有的蘇聯工業企業都是技術引進的成果,其中2/3來自大蕭條最嚴重的美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蘇聯8抓的進口額度用於購買技術。1931年蘇聯購買了世界30%的出口機械,1932年這個比例上升到50%。作為壟斷性的大客戶,蘇聯甚至還可以要求西方給自己長期低息貸款,用西方的錢來買西方的貨。大蕭條就這樣成為了蘇聯的發展契機。

往前說,蘇聯的建立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若非列強混戰坑了俄羅斯人,蘇聯肯定沒法建立一個意識形態和整個西方相敵對的國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正是各國爭奪殖民地,解決購買力不足等問題。即蘇聯建國和初期的恢復性發展,都是得益於資本主義國家的相對生產過剩。第二次世界大戰對蘇聯來說又是一次發展契機。在英美的援助中,有武器彈藥和緊缺物資,這些物資大致相當於蘇聯自己產量的10%,拿到戰場上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同時運到的還有一大批最先進的精密設備,包括45000台機床。這批機床從噸位上來說遠少於武器彈藥,但從長遠效應來看,要比坦克,飛機更有價值。蘇聯利用這批援助,加上從德國東部搬走的少量機床,再次更新了自己的尖端設備,從而在戰後迅速復甦,並在航空、航天方面趕超了西方世界。

20世紀70年代,石油漲價和市場不足共同製造了西方的經濟危機。20世紀70年代末甚至出現過-4、這種戰後罕見的衰退。20世紀70年代中期,整個西方世界工業收縮了8貨,汽車工業收縮了18爿……1974卑到1975年,法國、美國、西德、意大利等國的元首輪番訪蘇,希望蘇聯購買他們的技術產品,以緩解就業和衰退的壓力。

在冷戰的高潮期發生這種事情,西方簡直就等於拱手將戰略主動權送與蘇聯。蘇聯也從20世紀不客氣地趁機轉入進攻態勢。蘇聯每年進口的高技術設備占全部新設備的比例從70年代前期的4%左右上升到後期的10%,整個70年代,蘇聯引進了幾百台大型電子計算機和幾萬台精密機床。還從失業嚴重的歐洲國家引進了大批成套設備,比如法國雷諾和意大利菲亞特的汽車生產線裝備了伏爾加汽車廠,從美國、西德、英國’意大利引進的各個分廠拼成了卡馬汽車廠。這兩個汽車廠至今也是俄羅斯少數依然有活力的製造業企業之一。

蘇聯軍工企業也用這些引進的技術生產出了30-27、…8-29、“颱風”級潛艇和“庫茲涅佐夫”級航母〖1‘瓦良格“號就是這一級被母的第二艘)。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已經在鋼產量等許多指標上超過了美國。在一場工血時代的競爭中,蘇聯一度貌似要成為笑到最後的大國。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70年代蘇聯大肆引進西方技術的同時,儘管中蘇交惡,但這並不妨礙中國學習蘇聯的成功樣板,利用歐美經濟危機的大好機會,中國引進了一批成套術,就是着名的”四三方案“,即以石化工業為主,輔以能源、鋼鐵、機械等行業,用43億美元引進26個大型工業項目。中國消化掉這批引進項目之後,化肥和化纖的生產都比原來增加了一個數量級,20世紀70年代中國解決了基本的吃穿問題,80年代以後中國人逐漸享受到的物資越來越充裕的現代生活,和中國效仿蘇聯成功抄底有直接關係。

國有化、計劃經濟、重工業優先,沒有購買力限制。因此蘇聯能夠在發展目標明確的情況下,迅速地把工北在既有水平下指數化擴張。這是蘇聯體制的優點。20世紀西方四次衰退和戰亂,每一次都為蘇聯提供了廉價的先進技術與發展空間。蘇聯體制最適合利用這種機會,所以蘇聯對應地出現了四次工業化高潮^1980年的蘇聯,第四次工業化高潮剛過,消化了最新一批的廉價技術,國勢直追100年以來的工業冠軍一一美國。按照過去幾十年的經驗看,只要西方再來一次衰退,蘇聯就可以變追趕為趕超,取得冷戰的勝利。

雖然我們站在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知道這個頂峰之後十幾年蘇聯就解體了,但作為最成功的帝國主義挑戰者,蘇聯模式毫無疑問是20世紀最值得學習的發展路線。

莫斯科必須相信眼淚

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剛解體的時候,聽人說起”毛子貨“,立刻就會想到皮糙肉厚的重型卡車、噪音巨大的冰箱、洗衣機、像磚頭一樣堅固耐用的望遠鏡,從語氣里就能聽出蘇聯產品那種厚重、可靠的特性。

20世紀90年代的邊境貿易中,俄羅斯人拿出來的儘是這些蘇聯的工業品,換走中國的衣服,食品和煙酒。等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我忽然發覺,”毛子貨“這三個字幾乎沒人用了。俄羅斯人掏光了蘇聯時代的存貨,能拿出來賣的只有石油、木材這些原材料,在曰常用語裡是不算”貨“的。只是偶爾在邊境省份的娛樂場所附近,能聽到男人們用猥褻的語氣來用這個詞一一他們指的是俄羅斯妓女。

一個詞彙的含義變化,背後是蘇聯工業社會在俄羅斯時代的解體。解體後的蘇聯不僅造不出好東西,甚至也養不好人。從蘇聯解體到21世紀初,俄羅斯人均壽命降低了5年,男性人均壽命降低到515歲,即大部分俄羅斯人活不到退休年齡。嬰兒死亡率在這期間也翻了一番。1991年的俄羅斯有1.48億人,到2001年就只剩下1.44億,現在還在繼續下降。遠東許多居民點已經因為人口減少而廢棄。

除了物資供應不足外,人口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俄羅斯的社會衰退。蘇聯時期的政工幹部和民警離開了基層社區,改由黑幫接手。黑幫賺錢不擇手段,幾百萬年輕人吸毒並染上了艾滋病。

黑幫和政府的另一個差別是不會去主動維護、建造基紬設施。當然,俄羅斯也不再有錢維護基礎設施,所以黑幫才能在基層替代政府。由於20年沒有改造線路,大量的電力被浪費,再加上老電站屢屢出問題,俄羅斯這個資源大國的電價在過去幾年翻了一番,預計今後幾年還要持續上漲。

最近幾年,每年夏天俄羅斯都會有森林大火,幾乎每次大火都會有軍事基地被燒毀、軍火庫爆炸的新聞。原因就是俄羅斯森林消防體系癱瘓,消防設施廢棄,甚至連防火帶都沒人清理,所以一燒一個準。而俄羅斯軍人盜賣武器裝備更不是什麼新聞了,蘇聯解體時曾經有5艘航母,除了”庫茲涅佐夫“號還能開動,其他四艘”基輔級“分別被以廢鐵的價格賣給了韓國、中國、印度,之所以賣掉是因為海軍官兵拆掉了艦上所有值錢的金屬,就算拉到北極圈去封存,也無法阻止留守艦員拆掉鋼板、玻璃,纜索修理自己的房子。正在為印度翻新”戈爾什科夫號“的北方造船廠資責人曾經心痛地說:”航母不是雞肉,放到冰箱裡不能保鮮。“整個俄羅斯,除了幾家私立醫院外,幾乎全部醫療設施都是20世紀70年代製造的舊貨,中國的臨床醫生到俄羅斯公立醫院工作的話,會發覺自己完全不適應幾十年前的硬件水平,對複雜病例完全沒辦法診斷。

電力出問題會立刻停電,醫療和消防出問題會死人,所以俄羅斯好歹還是拿了點應急資金去補窟窿。但是自來水、道路這些東西,破舊一些也不會很扎眼,所以失修最厲害。1992年的時候,俄羅斯還能每年鋪設3000公里的自來水干管,到了2000年,每年只能鋪設600公里。農用道路,1992年俄羅斯每年要修2萬公里,21世紀每年整修300公里。這種建設能力,不要說增加,維持原有設施的折舊更新都遠遠不足,只能放棄大部分地區的道路維護和供水供電,集中力量保證莫斯科、彼得堡等大城市。20年來,俄羅斯已經廢棄了上百個城市和幾千個居民點,有的是因為基礎設施破損,有的是因為維持不了郵政、交通和食品供應,有的連房屋都已經無法居住。

中小城市基礎設施衰敗的結果是俄羅斯大城市房價高漲,其他地區的房子無人居住。在俄羅斯的亞洲部分,幾百美元可以買一棟別墅,但在莫斯科,幾百美元還買不到一塊瓷磚面積的公寓樓。面對畸形的房價,俄羅斯政府也無可奈何,只能宣布今後將把人口集中到20個都市區,徹底放棄中小型居民點。在這之前,許多俄羅斯邊防部隊已經要自謀生路了,靠走私來解決軍餉。只要看看這幾年國內如雨後春筍般建立野生動物園,哪個都要養幾隻”東北虎“,中國哪來的那麼多老虎?比之中國,根本就沒有老虎的美國更是有近2000隻老虎被作為寵物圈養,這些老虎的來源不說自明。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俄羅斯甚至可能會保不住最重要的資產一一土地。

衰敗中的國家不一定沒有人發財。

有接近10年的時間,俄羅斯唯一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誰能勾搭上蘇聯的官僚或政治新責,誰就能把蘇聯留給俄羅斯人的遺產變成自己的第一桶金。排在福布斯富豪榜里的俄羅斯人,名下的企業幾乎全都是蘇聯的超級國企。

工業不是一家一戶的事,要講系統配套,富豪們的爭鬥把複雜的工北部門拆成了個體戶。再經過互相吞併組合起來的時候,大部分工業已經廢棄。剩下的都是烏拉爾礦血公司、諾里斯克鎳業這樣的資源型企業。

俄羅斯最後一樣吊命的法寶是蘇聯的軍事遺產。兵器工業一般開發周期較長,所以即使科研體系散架了,兵工企業賣存貨或者已經定型的技術也可以混好多年。更何況本來蘇聯就和美國水準差不多,遠遠領先其他國家。中國的30-27、印度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和附8-29、越南的基洛潛艇、伊朗的3-300防空導彈都給俄羅斯帶來了不菲的外匯收入。連美國的盟友韓國都借着討債的機會買了一批丁-80坦克。核潛艇這樣的戰略兵器雖然不能賣,但俄羅斯可以連教官一起租給印度。現在,在俄羅斯之外服役的8即-3型步兵戰車比在俄羅斯國內服役的要多好幾倍。俄羅斯已經永遠地放棄了當超級大國的想法,賺點小錢能湊合着過日子也是一種活法。

既然雄心壯志沒有了,在俄羅斯政府看來,武器出口是一舉兩得,既賺了錢,又讓外國幫自己保持了軍工能力,就算賤賣也不虧。最近20年,俄羅斯在武器出口榜上不是冠軍就是亞軍,每年可以嫌上百億美元。但從最近的新聞來看,軍火這碗飯也不是長久之計。這幾年,俄羅斯賣給阿爾及利亞的戰鬥機要逍修,賣給印度的軍艦一拖再拖,延遲交貨,賣給中國的運輸機要求增加付款,否則就造不出合格武器。這標誌着俄羅斯的工業衰退已經從基礎工業蔓延到了軍事工北。

蘇聯解體後,工業體系迅速崩潰,只有軍事工業相對完整。但已經崩潰的基礎工業既不能給軍工部門提供合格的機械,也不能提供熟練的技工,更不可能提供新一代技術,軍工廠只能指望吃蘇聯的老本。

蘇聯解體已經20年了,蘇聯軍工廠里80%以上的機床都是20世紀70年代之前的產品,知名設計局裡看不到一個能當骨幹的年輕人,生產線上的技師都是快退休的老漢一一按照現在俄羅斯的平均預期年齡計算,他們也未必能活到退休。

嚴重老化的俄羅斯的工人用顫顫巍巍的雙手造不出質量一流的軍工產品,連生產進度都沒法保證,只能把相當多的部件外包到歐洲生產,不加價造不出東西也就自然而然了。不但出口武器如此,就連俄軍自己用的戰略導彈都屢射不中,全世界都開始懷疑俄羅斯的核武器到底有多少已經變成了“核破爛”。

長遠看來,違約顯然會毀掉自己的市場,用不了太久俄羅斯將再也不可能像過去20年那樣發軍火財。事實上,由於俄羅斯自己已經難以開發下一代武器,要反過來進口軍火來武裝自己的軍隊。眼下法國正在為俄羅斯建造“西北風”兩棲攻擊艦,噸位超過過去20年俄羅斯新建的所有軍艦。這再次證明了新俄羅斯和舊沙俄之間的相似性^100年前,俄羅斯的大部分軍艦也是用法國技術製造的。意大利則把裝甲車出口給俄軍最精銳的空降部隊和首都衛戍部隊,諷剌的是,省年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聯的坦克集團軍正是選擇缺乏機械化裝備的意大利軍防線作為自己的突破口對納粹德軍進行合圍的。最近還有傳聞說俄羅斯這個AK-47的故鄉可能會購買西方自動步槍來武裝自己的陸軍。

蘇聯70年攢下的工北遺產,到此已經敗光了。下一個10年,俄羅斯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石油價格繼續高漲。當然有中國的強勁需求,這個夢想也不難實現。

蘇聯變成新俄羅斯,中國受益很大。因為蘇聯及其附庸國蒙古和中國有上萬公里的邊境線,中蘇關係惡化之後,蘇軍屯兵150萬,中國每年要耗費巨資維持北方防務,代價堪比古代王朝修長城。為蘇聯入侵所儲備的物資,到蘇聯解體後十多年還消化不完,現在街邊的軍品店、勞保店還可以買到。

更不用說蘇聯解體後賤賣給中國的各種軍事技術和物資了。汶川地震的時候救災主力1^8-171直升機,1998年買入的時候才3000萬人民幣一架;11-76大型運輸機,賣給中國只要兩三億人民幣,按照同期國際市場價格來說,都是近乎白送。3『27及全套生產線的引入,雖然花了不少美元,但讓中國的航空技術躍進了20年,也是便宜到家的買賣。現在大連停着的“瓦良格”航母,幾乎是按廢鐵價拖過來的。

不過,和這些物質上的幫助相比,俄羅斯對中國最重要的價值是用自身的教訓做了“反面教員”,讓中國躲過了最大的戰略決策風險。古龍小說里有位很有個性的人物:郭嵩陽。在好友與人決鬥之前,自己明知不敵也要向敵人挑戰,好讓朋友看到自己身體上的傷痕,推測出敵人的招數。俄羅斯,或者說死去的蘇聯,20世紀90年代做的事情也差不多。

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中國和蘇聯對前途都是一樣地迷茫,同樣被眼前西方的發達迷住了眼,被“歷史終結”的凱歌忽悠掉了自信,不切實際地一心幻想着通過一次徹底的西化變革解決問題。由於社會學迄今為止還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不同的發展路線在實踐之前,很難通過討論得出確鑿無疑的結論,所以對西方抱有戒心,堅持獨立自主發展路線的人也沒法通過講道理來說服這種盲目的西方化思潮。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這種思潮越來越鼓譟,最終變成了人心惶惶,蘇聯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訪華的時候,天安門廣場亂得連紅地毯都鋪不下,只能在機場搞個縮水版的歡迎儀式。

幸而戈爾巴喬夫已經鐵了心聽忽悠吃毒藥,回國後繼續玩火,1991年就弄垮了蘇聯。蘇聯解體後又立刻玩了個最激烈的”休克療法“,指望在西方的援助下跑步進入資本主義天堂。結果大家都知道,西方的援助沒來,俄羅斯的工業先下了地獄,只有幾百個寡頭得到了天堂。

板上釘釘的事實擺在那裡,再嘴硬的自由派也只能對着空氣胡扯。有腦子的人都明白,中國的人均資源遠不如蘇聯,俄羅斯拆了自己的工業,從超級大國掉下來,靠賣資源也能在第三世界國家裡混個“金磚”之一的日子過。

中國本來就是第三世界,要是也學着拆工業,天知道會掉到什麼地方去。此後的20年,中國的發展路線幾經周折,但始終堅定地走自主工業化路線。今天中國能有世界第一大國的地位,俄羅斯提供的寶責教訓功不可沒。百年輪迴,俄羅斯又變成了中國的反面典型。

把航母放進冰箱,未必就能保鮮

對蘇聯解體的解釋,常見的說法是戈爾巴喬夫被美國人忽悠了。也有人說蘇聯官僚想私分國有產業。不過,文化上的失敗也好,小集團的密謀也罷,恐怕都不能左右歷史大勢。大國的興衰,一般來說只取決於兩點:經濟和軍事。蘇聯在軍事上沒出問題,那麼幾乎可以肯定,蘇聯的經濟有致命缺陷。

蘇聯經濟的核心是重工業。從重工業的使命來說,首先是給整個工業體系(包括重工業自身)提供機械供應,保證工業能夠迅速擴張。這一點蘇聯的重工業非常稱職,冷戰後期在規模上世界第一,在門類上齊全程度僅次於美國。這是蘇聯國有經濟模式的結果,也是蘇聯霸權的原因。

不過,重工業還有另外一個職能一一技術升級。工業時代和農業時代最大的區別就是技術不斷進步。一個國家如果只是能保證現有水平的工北設備更新,那麼至多幾十年,就會在軍事和經濟上被對手的新技術全面壓倒。所以重工業的第二個任務就是製造出更精密、效率更高的新型機器,帶動全面的工血升級。蘇聯在這一方面就要差得多。

技術升級,開發新一代機械設備,是向未知領域前進,需要大量地試錯,投入龐大的資金和人力用於汗發,只有在足夠多的可能技術路線上砸了錢,摔了跤,才可能得到少量的可行技術路線。

歐美等西方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比其他國家早了近百年,在資源、人口、經驗教訓和技術儲備上占絕對優勢,所以總是在技術升級中領跑。雖然因為一波波的經濟危機限制了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才使得其他國家能夠追趕歐美的工業優勢,但毋庸置疑,200年來,西方世界始終領先世界。

整個地球的科學技術原理都是一樣的。對於走蘇聯道路的國家來說,工北升級可以直接學習先進國家的發展道路。如果能從發達國家得到技術轉讓,那就更方便了。因為蘇聯模式最適合踢開市場限制,把少量新設備和新技術迅速複製,讓整個工業體系的絕對水平跟進到這些新技術“種子”的水平上。

從意識形態來說,歐美國家是蘇聯的對手,應該儘量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免得蘇聯變成世界霸主。但實際上,由於歐美國家奉行私有制工業化路線,總是爆發經濟危機,每隔上十幾年二十幾年歐美為了救市,就會讓蘇聯得到一次廉價的技術轉讓。

蘇聯總共不到70年的歷史,至少得到了4次這樣的發展機會。所以蘇聯不用進行耗資巨大的技術開發,就能跟上最前沿的技術進步。再加上蘇聯的計劃經濟採用指令調撥,不必擔心購買力對工北發展的限制,可以挖掘出這些先進技術最大的應用潛力,蘇聯獲得比西方國家更快的發展速度是理所當然的結果。這也止是蘇聯模式的成功之處。

但反過來說,蘇聯模式要想發揮出最高效率,又離不開西方的配合,必須有西方不斷地向蘇聯出售最新的科技成果。從20世紀的歷史看,這個前提在大部分時間裡都能成立,所以蘇聯蒸蒸日上,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

20世紀70年代末,以美國領導的西方忽然出現了一個政策轉折。1979年,美國搞了一個《出口管理與控製法》,宣布今後不僅美國公司的技術貿易要歸美國管,其他用了美國技術的公司也必須聽美國的話。由於此前美國的工業技術領先了世界幾十年,又通過世界大戰還把歐洲、日本的技術也搜刮了個底朝天,這個法案基本上等於宣布全世界的高科技出口都要歸美國管。

緊接着,美國借着蘇聯入侵阿富汗,開始用這個法案禁止向蘇聯出口高技術。原來的巴黎統籌條約只是限制向蘇聯出售軍事技術,現在的管制範圍擴大到計算機,電子部件。光纖、半導體和冶金工藝等民用技術,限制西歐盟國在蘇聯集團國家投資建廠。隨着廉價技術流入的減少,蘇聯的經濟增速開始放緩。20世紀80年代蘇聯的經濟增長平均只有70年代的1/3。

蘇聯進入衰退,經濟增長率從20世紀70年代的6%下降到80年代前期的3%,再下降到80年代後期的,60年來,蘇聯第一次出現了增長率低於西方的情況。1975年蘇聯的國民收入相當於美國的67呢,1988年則下降為64.4。為了維持生活水平不變,蘇聯幾十年攢下的2000噸國庫黃金被拋出去救命,還被美國聯合南非黃金財團阻撓。蘇聯人因此失去了自信,開始懷疑自己的制度是否合理,甚至打起了破罐破摔的主意,無始寄希望於推倒重來。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和官僚們分家單過的小心思,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冒頭的。

這一點說起來很奇怪。蘇聯當時已經是一個門類完整、技術人員充足的工業國,資源無所不有。這樣的國家能得到廉價技術轉讓算是天上掉餡餅,得不到也應該不是致命的問題,完全可以像其他工業國一樣自行開發升級。就算升級要付出一定的開發成本,也不至於導致80年代的全面衰退和90年代的徹底崩盤。為何蘇聯僅僅十幾年就從發展頂峰走進解體的深淵呢?

既不能靠休假式治療,也不能靠休克式治療

蘇聯在衰退面前無所作為的原因說起來是個很大的話題,恐怕再寫幾本書也說不清楚。

不過蘇聯歷史總共不過69年,每隔一二十年就能得到一次廉價工業技術轉讓。蘇聯的管理層在潛意識裡形成了對這種技術轉讓的依賴。一旦有人想靠試錯搞點創新,肯定是蘇聯國家計委物資、財政平衡表上最難看的一欄。

而蘇聯計委本身又要以完成計劃作為考核標準,顯然不希望計劃不到的事情發生,比如冒出來一項新技術,迅速淘汰掉某個行業,讓投入巨資的某個生產設施變成廢鐵,導致已經做好的“五年計劃”完不成。

蘇聯的計劃經濟是斯大林建立的,斯大林忘了一件事,他建立的體制他自己能說了算,做重大決策的時候,有他自己承擔風險。換了別人不是他斯大林,既無手腕也無勇氣,上上下下就沒有人能站出來承擔決策風險比如“二戰”前蘇聯人準備把柴油機裝到坦克上,這在省時還是沒人做過的技術冒險,事實上當時蘇聯人研製坦克柴油機也確實遇到了巨大的困難,於是斯大林親自拍板,讓整個蘇聯最優秀的飛機發動機專家米庫林去幫忙,終於趕在“二戰”前為1-34坦克裝上了32柴油機,有更大的馬力才能在坦克上安裝更大的主炮、更厚的裝曱,動力強勁可靠耐用的82發動機讓1-34坦克成為劃時代的戰爭利器,連德軍都把擊毀的了-34修好了繼續用。

“二戰”後82系列的改進型繼續保持領先,當初斯大林下給米庫林的任務是“保持領先30年”,按理說30年之後總該有下一代更先進的坦克發動機問世了吧,當然也確實有,不過不是蘇聯的,而是當初吃了7-34坦克和82柴油機大虧的德國人的。

德國在“二戰”後也學着斯大林的樣子,把各種發動機廠商合併成一個公司,全稱叫”發動機和渦輪引擎聯合體“,不光是造飛機發動機和坦克發動機的,連汽車和船用發動機廠商都包括在內。經過20年磨一劍,到20世紀70年代,這家發動機超級聯合體終於使用大量航空技術推出劃時代的1500馬力柴油機,武裝了同樣劃時代的“豹2”主戰坦克。

到了這時候蘇聯人還在82發動機上修修補補,把功率從“二戰”時候的500馬力增加到了840馬力,裝備這種發動機的1-72坦克馬力比對手小了近一半,自然再也沒有了當年1-34橫掃千軍打虎驅豹的威風,蘇聯人只能以增加數量維持裝曱部隊優勢,造成了軍事工業不斷擠占基礎工業和民用工業資源的惡性循環。

最近幾年俄羅斯喜歡懷舊,紅場閱兵經常要派幾輛了-34走走,用”二戰“勝利的輝煌喚回民眾的心氣,一同走在隊列里的俄羅斯最新型主戰坦克7-90,用的還是82發動機的改進型,依然是修修補補再加一兩百馬力。一款斯大林親自拍板搞定的發動機被世界最大裝甲部隊當老本吃了80年,這到底應該算是蘇聯和斯大林的成功,還是失敗呢?

斯大林一輩子趕上了1929年大蕭條和“二戰”兩次機會對西方進行產業、科技大抄底,為了快速消化這些抄來的技術也建立了一套很有效的體制一一國家一級的各專業科學院負責基礎技術科研,設計局、研究所負責工程設計,生產企業負責落實工藝細節,把圖紙和樣機變成可以大規模製造的產品,計委則進行總體規劃和總體調度。

這種自上而下的科技研發體系適合通過層層落實,把基礎技術變成產品。但問題也同樣明顯,計委比科學院地位高,科學院比設計局高,設計局比工廠高。發號施令總比聽下面訴苦容易,生產第一線的情況反饋回科學院,計委的時候經常是已經把最讓上級頭疼的問題過濾掉了。有斯大林事必躬親的年代,這種弊端還能得到控制。等他一死,蘇聯的科學家越來越難以根據生產第一線的實際需要進行基礎研發,蘇聯發展的方向也就被徹底鎖死了。

20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航天技術的發展成績斐然,實際上在加工精度、信息控制能力、精細化工水平上並沒有超出在“二戰”後期從美國那裡得到的設備和技術。只是蘇聯工業部門在科羅繆夫這種工程學天才的領導下,率先在航天部門把這一波基礎技術發揮到了極限,所以得以暫時領先於世界,把人造衛星和加加林送上了天。等到火箭的噸位逐漸增加,重型設備的發射從地球軌道延伸到月球軌道,蘇聯四五十年代的基礎工業就不太能支撐大型火箭了。

蘇聯只能把越來越多的火箭捆綁在一起來進行重型發射。20世紀60年代開發的們火箭,第一級就是由30多台發動機共同驅動的。蘇聯沒有先進的微型計算機來協調這些發動機之間的推力,所以事故率隨着發動機數量的增加而指數化上升。町火箭在20世紀60年代連續引發大爆炸,有一次在發射台上就炸死了上百名技術骨幹,直接導致蘇聯沒能在登月競爭中勝過美國。在1969年美國登月成功後,蘇聯放棄了登月計劃。

其實就製造水平而言,則火箭的水平相當不錯,工業空心化的美國直到最近幾年還頻繁進口町火箭剩餘的發動機來發射衛星。只是20世紀60年代的蘇聯的基礎工業既沒有能力製造更大的發動機,也不能製造高性能的計算機來協調這些發動機之間的動力。所以町火箭在1976年下馬。直到蘇聯把70年代從西方得到的先進設備初步消化,才在80年代造出了能登月的“能源”火箭。幾年後蘇聯解體,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和“能源”火箭一起被扔進了垃圾場。

類似的還有蘇聯的…8-25戰鬥機,平時可以飛2.8倍音速,緊急情況下可以飛到3.2倍音速^至今也是唯^種可以飛3萬米高、三倍音速的戰鬥機。60—70年代,蘇聯飛行員依仗…3-25的速度優勢,頻頻挑戰西方的防空網,被追蹤後就加速楊長而去,把飛機甚至導彈都輕鬆地甩在身後。西方為此大驚失色,以為蘇聯在新材料、發動機、雷達等方面全面趕超了西方,即蘇聯實現了獨立於西方的工業升級。

但實際上,蘇聯完全是使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從西方獲得的工業基礎技術造出了舊目-25。…8-25的機體只使用了微不足道的鈥合金,從整體上說,…8-25就是一塊幾十噸的不鏽鋼,電子設備用的都是過時的電子管,發動機是犧牲了壽命獲得了高推力。只是因為蘇聯人配合自己的國土防空系統,把五六十年代的基礎技術發揮到了極致,用最優化的工血設計把龐雜的系統組合到一起,這才在低技術水平下達到了高性能。比如說…疒25的油箱就必須兼作液冷系統給發動機散熱。

疒25的成功,是工程學上的勝利,也是基礎技術的失敗。蘇聯人沒有世界領先的基礎工業技術,總是靠優化設計來挖掘現有技術的極限,而規模過於龐大的應用工程開發、製造又擠占了基礎科研、基礎工業生產領域的投入,逐漸進入了惡性循環。只是由於西方不斷地出現經濟危機,每隔十年二十年的就要向蘇聯轉讓一次廉價技術,才掩蓋了這樣的惡性循環。

美國人的想法就簡單得多:“只要動力足,板磚也能飛”,這是美國飛機設計的基本思路。他們相信,只要不斷進行產血升級,開發出更強大的新式發動機,製造物理性能更強的新型材料,用精細化工生產更高級的燃料,即便氣動外形和內部優化沒有做到最佳,飛機性能也能一代代提其實美國人在航空航天、基礎材料之類基礎科研領域用的模式和蘇聯差不多,都是由國家主導,用財政拔款調動企北、大學。研究所集中力量辦大事,美國的國家宇航局,國防部高科技發展局,能源部〖負責核武器和核能技術)這些部門都是專門管科技研發的。但和蘇聯不同的是,美國的大部分工程設計和基礎科研都集中在幾個超級寡頭企北里,從生產第一線向研發部門反饋問題的渠道比蘇聯那種三級結構要通暢一些,因而美國科學家也能更有針對性地工作。

當然,對於蘇聯或者任何一個大國來說,採取美國的模式未必更好,因為從1928年蘇聯開始搞工業化到1941年德國人發動進攻,中間只有短短13年,就算從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也只有24年。如果像美國那樣按部就班地發展,把有限的科研能力分散到各個企業,國家只是拿着撥款居中調控,相當於分散了兵力,形不成拳頭,以蘇聯落後的工業基礎,到時候搞不出什麼來。等1941年夏天希特勒的500萬大軍,3個集團軍群,4個裝曱集群,5個航空集團軍打過來,幾個衝鋒就把整個蘇聯踏平了,我們也就不用費心討論蘇聯的成敗得失了。

問題只是在於,為什麼蘇聯在”二戰“之後依然不能及時改變自己的舊模式,掌握工業進步的主動權,從跟隨、抄底變成自主發展。

冷戰決勝靠工業人口

蘇聯是建立在沙俄廢墟上的一個新興國家,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太多沙俄的慣性。15世紀,俄羅斯人從蒙古金帳汗國的統治下獲得獨立之後就開始了擴張,最終把國境線推到了蒙古人的家門口,實際上從蒙古獨立到蘇聯解體,蘇軍一直駐紮在蒙古。

對於自己在擴張中遇到的宿敵瑞典、土耳其,俄羅斯人也一直不忘時時敲打。當德國人打到莫斯科城下的時候,蘇聯照例舉行國慶閱兵,荷槍實彈的蘇軍唱着古老的軍歌走過紅場開赴前線,歌詞第一句就是”瑞典人和土耳其人記得我們“。而斯大林則在演說中堅定地表示“戰爭將在柏林結束”。

蘇軍之所以在戰爭之初被打得節節敗退,損失慘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蘇聯人對十月革命之後波蘭趁火打劫侵占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大片領土耿耿於懷,夥同希特勒報仇,瓜分了波蘭,但是蘇軍主力為了進占波蘭領土,離開了原有的邊境防線和後勤支持,把自己暴露在了德軍的空地打擊面前。

蘇聯這個國家從建立之初就帶上了太多帝國色彩,只許自己搶地盤不許別人惹自己。在主觀上,蘇聯很難平等地對待一個朋友。結果是蘇聯的工業體系控制的國家和人口始終不如美國體系多。

在前面,筆者雖然不斷強調工業化是機器造機器,但是設計建造機器的,操作機器的最終還是人。如果不以三五年、十年,二十年為單位去看歷史,而是以一個更大的尺度去看待整個工業化時代,決定一個工業化社會未來的最終還是人,主要是工業化人口。不管是在美蘇,還是德日,或者任何的工業社會裡,工業人口數量不僅直接決定了工業經濟的規模,也和工業體系的複雜程度,或者說先進程度密切相關。

現代工業的發展趨勢是分工越來越細,產品越來越複雜,基本配件越來越多。要保證工業的正常運轉,把工藝鎖在圖書館裡,指望用到的時候再去查是不行的。就算查到了還有個熟能生巧的問題,更不可能有進步――沒有人能基於不懂的知識進行二次開發。

因此,在工業的核心部分里,平均每個基本配件要至少對應一個專職人員來儲備並改進生產工藝,這個人還要帶一個徒弟,花上十幾年時間口傳心授把工藝訣竅傳承下去。隨着工北化的發展,核心產業所占用的工北人口和工業技術的複雜性,以及基本配件數量在同比例增長。

核心產業並不能自己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還需要消費品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商業、服務業、行政、軍事、社會保障等第三產業,以及採礦、農業等初級產業部門的勞動力來配合。這些人配齊了,整個工業體系才能順暢地運轉,同時每個社會成員才能擁有相對輕鬆而豐富的生活。再加上這些勞動力撫養的子女和老人,我們大致可以估算出一個獨立工業體系所需的人口大約是基本配件數量的10倍,最少也不能少於5倍。

19世紀中後期,工業體系只有蒸汽機這一種動力,當時最複雜的工北品無非是鐵甲艦,一條鐵甲艦有幾十萬種零部件,所以當時的一個工業國需要近百萬人來滿足核心產業,最小的工業國比利時也有400萬人口。

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增加了電器和化工兩個大門類,工業體系的基本零部件種類也隨之翻了幾倍,已經要近千萬核心產業勞動力才能維持工業體系完整了。此時列強中已經不再包括比利時之流,人口最少的法國是4000萬人,而且法國的工業體系也不完備,被6000多萬人的德國打上門來就必須在英美的支持下打第一次世界大戰。

到“二戰”期間,基本部件增加到幾百萬種,對應的是6500萬人的德國可以發動戰爭,法國則在開戰後一個月出局。但德國也必須放棄研製生產諸如戰略轟炸機。航空母艦和原子彈這樣的超級武器,人口規模差不多的日本能造航母卻造不出像樣的坦克,日本造的機槍和手槍連偽軍和土八路都鄙視。海上地面兩邊都行的只有人口上億的美國一家。蘇聯在海軍技術上缺乏儲備,不過造坦克。大炮、火箭炮總能壓德國一頭,等到世界進入核時代,一套完整工業體系需要由上千萬種工業基本配件構成,這決定了只有人口上億的工血國一一也就是美蘇才有資格成為世界一級,其他工業國只能做附庸。這段時間儘管英法同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戰略核武器,但也只能面對江河日下的命運。

而蘇聯人口始終保持在美國的80%左右,所以儘管底子薄,也能逐步地和美國達到戰略平衡。不管美國造出什麼樣的先進武器,蘇聯也會在幾年後迅速趕上,而且數量上往往還要壓倒美國。

到了冷戰中後期,工業配件數量進一步增加到3000萬種以上,美蘇各2億左右的人口被各種工業部門完全占滿,很難再往更複雜的工業社會發展了。同期的世界上,日本的工業人口1億出頭,儘管在“二戰”期間日本的工業實力完全不能和德國相比,但到了“二戰”後卻超過德國,成了世界第二大工業國,可見對於工業化而言,工業人口規模比技術、產業基礎更重要。歐洲最終走向一體化進程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

當時的中國雖然還在奮力補此前工業化的欠賬,不過勒緊褲腰帶攬起來2億多工業人口,讓中國的發展速度甚至超過了“二戰”前的蘇聯。

不過此時美國和蘇聯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化國家。如果這兩個國家的工業人口都不足以應付下一次產業升級,那麼整個世界的基礎工業技術發展勢必將進入停滯。但在冷戰軍事爭霸的背景下,美蘇雙方都絕不甘心維持這種兩極世界的局面,都希望繼續擴大工業力量,研製更多的新式武器,拉長產業鏈,繼續提高自己的工業複雜程度,在技術上壓倒對方,即把更多的工業人口納入自己的冷戰對抗體系。人口多的一方多半能取得勝利。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把民用產業向國外轉移,同時用金融手段繼續占有這些工廠的產品,養活本土人口,集中力量和蘇聯搞軍備競賽。這相當於在不引進移民,不增加農業和社會福利壓力的前提下,增加了本國工業人口。通過這種方式,日本。德國還有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都為美國貢獻了冷戰所需的工業勞動力,增加了美國一方的工業複雜度,促進了美國的而蘇聯一方的人口只有自己的兩億多加上東歐幾千萬,要和美國控制下的全球體系競爭,只能延續“二戰”前那種更適合於進行戰備的科技產北體系,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在應用技術方面獲得高效率,從而使自己的工北體系喪失了自我升級的能力。

另一方面,人口缺乏也使蘇聯不得不把有數的人口都集中到軍事工業和重工業上,到蘇聯解體,美國的工業雇用了3000萬人,是其歷史最高點。而蘇聯則有7000萬產業工人,而這時候蘇聯的總人口只有2.8億,平均4個蘇聯人就有1個產業工人,其中絕大多數都在軍重工部門服務。這樣一來,還有誰去生產消費品,還有誰從事服務業呢?20世紀70年代以後,蘇聯民眾的生活水平再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提升,努力工作之後得不到回報,任誰也會失去耐心的吧。

當然蘇聯人的耐性還算好,俄羅斯大嬸以擅長排隊聞名於世。筆者的一位朋友在俄羅斯求學期間有一次排隊,站在寒風裡幾個小時,凍得全身冰涼了,前面的大嬸們穿着裙子仍然談笑風生。一位大嬸回過頭來笑着對他說:“小伙,你鼻涕過河了。”伸手一抹,可不是嗎,鼻涕都流到下巴了,臉已經沒知覺了。

但是缺乏消費品和服務業導致無休止的排隊,每個家庭主婦每天花上幾個小時排隊買麵包買菜,同樣浪費了大量人力。沙俄最後幾年,因為戰爭消耗‘也是造成了嚴重短缺,主婦們經常花上幾個小時排隊卻一無所獲,只好換一家店繼續排隊。終於有一天莫斯科的麵包店全部售罄,全城的主婦兩手空空,只有跑到沙皇家門口排隊,討要麵包。沙皇的警察試圖驅散人群,反倒被身強力壯的俄羅斯大嬸全體放倒,於是沙皇政府派出了近衛騎兵隊用馬刀砍翻了幾百人。前線的官兵聽說自己老媽被沙皇的近衛軍砍了,頓時全線崩潰,沙皇俄羅斯也隨之土崩瓦解。

蘇聯人當然記得沙皇是怎麼完蛋的,當蘇聯主婦再次大排長龍的時候,蘇聯政府就再也坐不住了,於是急病亂投醫,先是商量出個從東德撤軍的辦法,東德的蘇軍一撤,東歐也都不願意為蘇聯分攤工業品生產任務,紛紛要求蘇聯撤軍撤顧問。蘇軍撤下來,家裡卻沒有那麼多建築工人給他們蓋房子住,也沒有民用工業為他們生產必需品。就算這些撤下來的軍人稍加訓練就可以是第一流的勞動力,但是蘇聯的民用工業長期萎縮,各種配套體系一時也建立不起來,暫時無法為這些人提供工作。方寸大亂的戈爾巴喬夫政府也拿不出鐵腕來壓服各加盟共和國分攤這些負擔,各加盟共和國反倒以獨立相威脅。從經濟條件最好的波羅的海三國開始,要求獨立引發的社會動盪席捲整個蘇聯,最終導致了蘇聯解體。

拒絕人民就是拒絕勝利

大國崛起不是請客吃飯,說到底是一個工業體系和另一個工業體系之間的生死戰。假如我們買了一個1/2英寸的螺釘,自然不可能再買一個13毫米的螺帽配上去。任何人,任何企業,任何國家,只要選擇一個工業體系就必須放棄另一個。

選擇誰,最終取決於誰的東西造得更多更好更便宜。蘇聯的崩潰,說到底是美國靠人口優勢完成了自己的產業升級。之所以是美國而不是蘇聯率先發起這次產業升級,除了前面說的各國內部因素外,地理一歷史因素也相當重要,甚至可以說起了決定性作用。

隨便找個地球儀,咱們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蘇聯是一個地跨歐亞兩大洲的陸地大國,用地緣戰略學家的話說,是處於世界島的中心;美國則被兩個大洋包圍,在西半球沒有任何強大的陸地鄰國。

地理環境的區別決定了蘇聯必須是一個陸軍大國,美國則必然是海軍大國,兩個超級大國的冷戰,完全是一場陸地強權和海洋強權之間的戰爭。冷戰40多年,美國從來沒有能力在大陸上保持一支能和蘇聯對抗的陸軍,蘇聯也從來沒有打造出一支能和美國海軍正面衝突的艦隊。

從軍事對峙的角度來說,美蘇雙方的海陸對峙算是平手。但是,從經濟和貿易的角度來說,掌握海洋的一方占有天生的優勢。就目前的技術而言,海運成本是所有運輸方式中最廉價的。數倍的物流成本差異決定了大部分工業物資交流都是通過海運來進行。美國掌握了海洋,所以可以同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進行工業交流。蘇聯只掌握陸地,從戰略安全的角度來看,蘇聯不太可能通過美國掌握的海洋來擴大自己的工業體系,只能在自己的鄰國中尋求更多的工業人口。其實,蘇聯在這方面一度做得不錯。

蘇聯的鄰國中,人口最多的顯然是中國。冷戰開始的時候,中國還是一個內戰之中的農業國。等到共產黨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第七艦隊跑到台灣海峽,中國唯一的選擇就是全面倒向蘇聯,蘇聯也立刻對中國進行了援助,幫助中國建立自己的工業社會。20世紀50年代蘇聯對中國的援助,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技術轉移。中國獲得了一套20世紀中期的工業體系,工業水平一步躍進了100年。

當然,蘇聯人給的只能算是工業的骨架,中國人還得用一代人時間豐滿其肉身和肌理,真正消化掉這次技術轉移,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至於實現工業升級能力,尚是遙遠的目標。

但是,中國具備的工業能力迅速改變了亞洲的戰略平衡,中國人很快就能對周邊施加強大的影響。本來東南亞是英法殖民地,當肥羊轉交給了美國,可工業化的中國一插手,立刻就成了冷戰的前線。1953年法國人還沒走,中國的工業建設剛剛開始,越南人在中國軍事顧問和武器的支援下就能打出奠邊府戰役這種殲滅戰。等到20世紀60年代中國的工業建設初見成效,美國就得親自參戰來保證東南亞不徹底崩盤了。

1966年的時候,美國在越南駐軍42萬,從航母到戰略轟炸機全部上場,還是鎮不住越南人。甚至美國自己的兵力不夠用,還得逼着韓國、日本。中國台灣、西德等十幾個傀儡派出數萬部隊去越南送死,順便屠殺了上萬越南平民。這期間雖然中蘇不再結盟,但在反對美國霸權的立場上,中蘇完全一致。所以,中蘇一面互相指責,一面合力支援越南。

在越南戰爭中,蘇聯只需要出戰鬥機、防空導彈這些高端貨色,而卡車,大炮、輕武器這些一般的兵器自有中國負責。中蘇雙方也都很高興一個小小的越南就能拖住美國幾十萬大軍。十年打下來,美國在越南花了250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5萬億美元不止〕,死了5萬人,另有30萬人受傷。

長期奉行小型陸軍政策,依靠募兵制來維持軍事力量的美國被迫搞起了義務兵役制。為此在國內激起了持續數年的劇烈政治動盪。最後美國灰溜溜撤軍回國,發現中國和蘇聯的勢力已經深入了非洲和西美國被迫承認現實,向蘇聯低頭,乖乖戰略收縮,同時向中國示好,要求改善關係。

越南戰爭是一場靠工業物資支撐的現代化戰爭。這場戰爭把蘇聯推上了世界霸權的頂點。但戰爭的背後是中國和蘇聯的數億工業人口默契分工,高低端產業鏈結合,再配上越南、老撾、柬埔寨幾千萬人口出士兵,打敗了親自上陣的美帝。

一起被打敗的,還有美國背後整個西方的工業體系,包括生產直升機、車輛配件和槍炮彈藥的日本、歐洲,為美軍製造軍需被服的拉美、韓國、中國台灣地區。蘇聯對中國的工業援助終於在20年後得到了回報。

當然,大家都知道,20世紀60年代初期起,中蘇就分道揚鑣。即便越戰勝利也沒有讓蘇聯中國這個未來的第一工業國變成自己的盟友。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一一中國的潛力太大。

蘇聯如果和中國結合成一個經濟體系,平等地進行工業經濟互補發展,從長期來看,主導這個體系的必然是中國而不是蘇聯。20世紀80年代即便中國的工業技術水平依然落後,中國的工業人口依然超過了兩億,幾乎和蘇聯總人口相當。如果蘇聯持續地對中國進行援助,恐怕越戰勝利之時,莫斯科就要看北京的臉色行事了。正所謂:武大郎開店,用不得高人。

此外,20世紀60年代的蘇聯已經逐漸習慣於從西方獲得先進技術,所以潛意識裡又恢復了自己是一個歐洲國家,屬於優秀的白種人這樣的自我認知,忘了歐美曾經無數次處心積慮要搞垮自己,忘了資本吃人從來不挑膚色。稍有機會,就要和西方談和解,談緩和,搞和平競賽。換句話說,蘇聯為了眼前利益放棄了千百萬等待工業化的第三世界人民。

蘇聯屢次三番地對同是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齜牙,把有限的人力砸進全球爭霸的大賭局,又總忍不住對西方示好,所以中國也不願意陪着蘇聯打一場多半要輸的冷戰一一不能總假設對手是笨蛋。事實證明,中國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既然用不上也不能用中國的工業人口,蘇聯就只能向其他國家尋找出路。一圈算下來,蘇聯在鄰國之中竟然找不到另外一個能拿出一億工業人口的地區。

蘇聯無法通過陸路和大量工業人口建立聯繫的原因也很簡單^從地理上看,蘇聯是一個北方國家。而世界上大部分農業地區在南方,除了中國和西歐,一個因為大西洋暖流,一個因為太平洋季鞏,而有溫帶有大片的農業地區和密集的人口。不過西歐是美國的附庸,中國和蘇聯關繫緊張。蘇聯南面的土耳其、伊朗都和俄羅斯人有幾個世紀的世仇。蘇聯自然就沒辦法在陸地鄰國中尋求大量工業化人口了。

不過蘇聯還有一個方向可以選一一打通阿富汗,飲馬印度洋,和南方熱帶的人口密集區建立陸路聯繫。當時的印度已經有六七億人口,而且人口膨脹速度遠高於中國。從印度的歷史來看,印度一方面可以在外來援助下建成一定的工業,一方面又從沒表現出能實現全面工業化的氣魄,是一個可以放心的盟友。所以20世紀70年代之後,蘇聯把主要戰略方向放在阿富汗一線,先是扶持了親蘇政權,1979年又直接出兵占領。

當時的蘇聯總參謀長阿赫羅梅耶夫是個斯大林格勒戰場下來的老兵,戰略意識非常清晰。他明確地建議,必須在占領阿富汗後立刻乘勝進攻,滅掉巴基斯坦,打通蘇聯到新德里的戰略通道。否則光占一個阿富汗,是累贅不是財富。

不過勃列日涅夫顧及眼前的西方技術轉移,讓蘇軍停在阿富汗緩一緩,先占領一段時間。這一緩,巴基斯坦成了西方反蘇的橋頭堡,源源不斷的武器和人力通過巴基斯坦運進了阿富汗。本.拉登就是這個時候開始出名的。蘇聯很快發現,全部占領的阿富汗不是一個穩固的出發陣地,而是四處起火的游擊戰天堂,入侵巴基斯坦的事情也就只能擱置。

阿富汗戰爭一打就是10年,蘇聯還沒和印度搭上線,就已經耗盡了國民等待工業升級的忍耐力,最終成了蘇聯解體的誘因。一直到解體,蘇聯也沒打通到印度的通道,沒能在自己的體系內掌握足以壓倒歐美的人口,更別說把這些遙不可及的人口工業化。

反觀美國,雖然別彆扭扭,但輸出工業技術,輸出工業投資卻一直沒停過,同時也一直在吸收全世界技術勞動力,也引進低端非法外勞,到蘇聯解體前後,美國體系的總人口已經超過了蘇聯。世界上大部分工業化國家都在空心美元的大旗下納入了美國陣營。冷戰的勝負不言而喻。

蘇聯69年歷史,貫穿了中國近代到現代的歷史,由於歷史、地理和政治上的淵源,完全可以說蘇聯是對中國工業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中國從蘇聯得到了完整的工業轉移,也得到了建設完整工北體系的意識。

這個垮台的蘇聯,留給後人的經驗教訓有三條:

一是工也體系必須完整,同時要注意,體系再完整的工血國,如果沒有自力更生搞工業升級的能力,也就喪失了在工血時代的戰略主動權,沒法長久地保證大國的地位;第二是再強大的國家,再完美的發展戰略,也必須保有調整戰略方向的能力和意願,否則遇到國際局勢變動,光榮的歷史會立刻從資產變成沉重的包袱,甚至會壓垮整個國家;第三是在戰略對抗中,要掌握比對手更多的工業化人口,要向盟友輸出工業化社會,要用輸出工業化社會的方式製造盟友,否則早晚有一天會遇到工業升級的人口障礙。節選自:大目標:我們與這個世界的政治協商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721961197
0%(0)
0%(0)
  如果不輸出革命關門搞建設共產主義未必不成真  /無內容 - 成敗 08/29/15 (331)
    樹欲靜而風不止, 新生幼小者不會主動招惹別人  /無內容 - 香椿樹1 08/29/15 (306)
    世界末日生存必然計劃經濟計劃生育  /無內容 - 成敗 08/29/15 (276)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日媒稱日本將從印度買稀土 日印協調是
2014: 菲媒:中國赤瓜礁建人工島 重型設備
2013: 打擊敘利亞:美國人再次顯擺武力
2013: 外交部司長:拒絕菲仲裁要求是“依法辦
2012: 韓戰最後一戰:金城戰役真相--志願軍遭
2012: 大陸武力攻台攻略揭秘:五大方案令呆頑
2011: 卡扎菲的5萬精銳大軍哪裡去了?
2011: 高清大圖!美國空軍女飛行員生活紀實
2010: 抗戰十大經典戰役(組圖)
2010: 83%韓國人望與中國一戰,引起台灣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