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美媒:中国辽宁号是艘小航母 对美几乎没威胁
送交者: 力挽狂澜 2015年12月15日23:50:10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美媒:中国辽宁号是艘小航母 对美几乎没威胁


2015-12-16 09:00:00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 黄子娟)美国《国家利益》杂志12月2日发表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教授皮特·纳维欧的文章称,美国总统候选人需要对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中国有一个清醒的评估,特别是中国在导弹、水雷、潜艇、快速攻击双体船、第五代战斗机、航母战斗群、反卫星武器等七个领域的能力。军事专家杜文龙在接受央视《环球视线》采访时表示,在美国大选临近前,美国媒体发布这些文章的目的是放大中国威胁论,为美国军方争取军费。

  该文章称,在导弹方面,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多样化的导弹武器库——从短程战术导弹到洲际导弹,应有尽有。这其中包括能够攻击美国航母、改变游戏规则的反舰弹道导弹,以及设计用于规避导弹防御系统的、飞行速度高达10马赫的高机动高超音速滑翔载具。从西太平洋到塔尔萨(美国俄克拉菏马州东北部城市)的所有目标,都处于中国导弹的威胁之下。

  在潜艇方面,中国拥有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常规柴电潜艇舰队。通过引入“不依赖空气推进技术”,这些终极被动攻击性武器能够悄无声息的潜伏在日本驱逐舰、美国航母或越南潜艇下方水域。一旦有需要,能就够迅速展开打击行动。

  在航母战斗群方面,美国海军不断收缩、造船厂不断萎缩之时,中国造船厂却产能强劲,能够生产出足以满足全球力量投射所需的各种舰艇,包括新的航母。虽然目前中国唯一现役航母“辽宁”号只是一艘小型训练航母,对美国军队几乎构不成直接威胁,但其在南海及其他海域的部署,则使菲律宾、日本和越南等体量较小的海上力量倍感压力。

  而在反卫星武器方面,中国继续发展多元化的“硬杀伤”和“软杀伤”反卫星武器,这种武器系统能够摧毁或致盲数十年来美国全球军事优势所依赖的网络体系。

  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辉表示,中美两国的军事实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国却总喜欢炒作中国的军事实力,该现象背后反映出美方的实际目的。这篇文章很明显是为了提醒美国未来的领导人注意中国军事实力的发展,列举的这七个领域的武器装备,容易让人联想到比较敏感的问题。如在谈到水雷时候明确说中国可能会将其用在东海和南海,以此提升自己的控制力,这就是在挑动各方敏感的神经,将中方武器设定使用场景,让大家联想到在东海或南海重要的国际航道上,中国布置的水雷很可怕,从而引起恐慌。很多时候,这些武器往往能引起大家的兴奋点,而美国的评论人也抓住了这种规律,以此来吸引眼球。

  军事专家杜文龙表示,这篇文章是“戴着有色眼镜”写出的结论。以导弹为例,导弹的数量其实只是一个概念,关键要看以什么方式作战。在空中,美国轰炸机能够携带核巡航导弹攻击对手,其生存能力和突破能力很强,这比他国在山区洞库里存放的导弹更实用。在海上,美国的三叉戟导弹可靠性非常高,二百多次发射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在潜艇方面,美国没有一艘柴电动力潜艇,实现全核化,其核潜艇的续航、攻击能力以及作战能力都很强。可见,无论是空中还是海上,中国的导弹跟美国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

  杜文龙表示,在美国大选临近前,媒体发布的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放大中国威胁论,军方借此为自己争取军费。比如放大中国的导弹威胁,争取在航母编队和各种反导武器方面进行大规模投入,军费开支就可大幅度增加。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4: 台湾人冷淡南京大屠杀 竟公然宣扬日本
2014: 纽约时报: 前副总统切尼为中情局酷刑
2013: 美担心嫦娥搅起月球尘埃 影响美探测器
2013: 朝鲜即将出现动乱并且引起朝鲜战争重新
2012: 死再多人都不能禁枪
2012: 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提出东海大陆架延至冲
2011: 布热津斯基:美国新战略必须考虑中国崛
2011: 一起干坏事才能成为朋友,谈中国为什么
2010: 日首相菅直人登硫磺岛 跪地收殓日军尸
2010: 香椿树:墨脱公路最后一个隧道意味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