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是典型的重型机
有些人声称,在航母上,中型五代机相对于重型五代机拥有出动率上的优势,因此作战效能更为出色。实际上这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
首先,一种舰载机的出动率好坏,最重要、最基础的因素取决于故障率。
相对陆基战机来说,舰载机的工作环境要更加恶劣得多,剧烈的摇晃颠簸、高湿度高盐分的空气、乃至于海浪直接打上甲板冲击都是常见情况。再加上舰载机本身在结构和设备上往往更复杂一些,因此故障率比岸基飞机是要更高的。
只有可靠性好、已于检查和维修的战机,才会有更高比率的战机处于能够被允许放飞执行作战任务的状态,一旦出现故障也能以更快的速度完成诊断和维修。
特别是一旦某些严重的故障出现——比如电传飞控缺陷,导致战机失控甚至坠毁;那么整个型号系列的战机都要面临停飞直到事故调查完毕。有些型号的战机,其服役历史不长,但是期间多次停飞,这就是设计单位的水平问题,与吨位无关。
其次,在不考虑故障机的情况下,战机出动需要先完成一系列的保障工作,而这个过程里,中型机没有优势。
战机从机库或者停机区转移到待保障区,在各个保障点进行保障:包括检查飞机的电子设备、飞控系统工作是否正常,补充燃油,挂装武器,进行氮气等气体补充以后,舰载机才能进入起飞区。
而对于这些保障工作来说,调动战机、车辆、人员到位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多的;单架中型机和单架重型机在加注燃油、挂弹上的时间和工作量却相差很小。
特别是战机本身来说,它的再次出动能力好坏——具体需要哪些准备工作,需要多少工作量,又与设计思想和设计水平息息相关。
国内由于缺乏足够实战经验,对于这一方面历史上并不很重视。国内第一款设计中特别强调再出动能力的战机,是根据巴基斯坦军方要求设计的枭龙。
其三,在满足相同的作战效能前提下,中型机需要的保障工作量,远大于重型机。
甲板上的保障点数量有限,保障人员和必要的各类设施数量有限——比如牵引车、挂弹车、电源车、空调车、液压泵站车等等。
特别是飞行甲板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区域,飞机的进气口、螺旋桨、尾喷口都是巨大的威胁来源,甲板上地勤人员被螺旋桨剁了、吸进进气道、或者被喷流抛飞的事故屡见不鲜。战机、设备、人员同时出现高密度配置、高强度持续放飞,结果必然是调度过程中的大量彼此冲突并引起事故率高发。
因此现代航母维持长时间高效率作战能力的核心,不在于单纯的飞机数量更多,而在于相同的保障资源支持下——特别是保障人员的精力和身体健康能保持在合格状态的前提下,能够安全稳定的完成更多战机的放飞与回收。
重型机拥有压倒性的航程滞空性能优势和武器携带数量重型机拥有压倒性的航程滞空性能优势和武器携带数量
由于载荷和航程上的巨大劣势,中型机完成相同的任务——特别是中远程防空任务时,需要的起降次数远超重型机。中型机在航母上,并不存在出动率上的优势——航母保障能力,放飞能力,回收能力才是决定出动率高低的关键;而且相同出动率下,中型机的作战能力远远低于重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