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國產航發要如何實現推力25噸 或急需突破兩大工藝關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19年05月26日23:33:3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作為軍用戰機的核心區域,被譽為“心臟”的發動機一直是世界軍事上的熱門話題。軍事圈裡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心臟病”不解決,戰機即使一飛沖天,那也可能會重重地摔在地上。如今的世界格局中,能夠造成相當不錯的航發品質,恐怕要以美國航空工業的巨大優勢遙遙領先全球。

001.jpg

  但是從本質上講,全球能夠造出航發的國家還有俄羅斯、中國、歐洲三大國以及逐漸沒落的烏克蘭。如何來衡量一個航空發動機的優劣之分?在大喵看來要滿足三大要素:

  其一、航發的推力是否足夠大。

  其二、在消耗同等燃料的基礎上,所作得功是否足夠多。

  其三、航發的使用壽命是否足夠長。

002.jpg

  滿足以上三點要素後,才能區分航發的優劣,如果單純地說航空發動機是四代還是五代,這本質是一個偽命題,要知道美俄兩國所主導着兩種不同的評判體系。可能會有軍迷朋友有疑問,單純依靠發動機的優劣就能判斷戰機的優劣?

  在大喵分析來看,是可以這樣認為的。因為從全球的戰機發展趨勢來看,作為戰機的發動機都可以突破,那麼其他相關領域和航發領域相比,就顯得稍遜一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製造出類似於美國F-22和美國F-35戰機那樣的發動機,可能還比製造原子彈還艱難。

  那麼航發的難點到底在哪裡?我們首先需要知道,研發的最大攔路虎倒不是技術,而是資金。烏克蘭可以說是繼承了前蘇聯大部分的航發技術和武器裝備,但是由於沒有錢和外界壓力的情況下,只能在世界競爭中逐漸處於下風。俄羅斯和印度聯合研製戰機以及航發,以及美國聯合其他盟友共同打造F-35戰機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何將優勢進行互補,資金和技術結合,工藝和材料科學結合,理論和實驗操作結合才是重點。

  我國的航空發動機的發展進程一直被人們廣泛熱議,經過大喵一番梳理,太行WS-10系列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泰山WS-13中推渦扇發動機、峨眉WS-15大推力小涵道比矢量渦扇發動機、WS-20大推力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是我們在航發道路上探索的實證。

  太行WS-10由中航研究院606所研製,借鑑俄羅斯AL-31F系列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立項,到2005年定型時最大推重達到12噸,主要配裝在沈飛早期生產的國產殲-11戰機上。後來的WS-10A,以及太行最新改進型的WS-10B,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出技術突破。而WS-10B最大推力達到13.8噸,推比達8.5以上。

  至於目前WS-13E發動機,達到推比8.5以上,最大加力推力9噸左右,軍推5.5噸左右。而峨眉渦扇發動機仍在試驗階段,預測推力能夠達到16--18噸。而運-20身上加裝的發動機,推重已經超過13噸。也就是說18噸推力的難題,將會在不久的時間得到有效解決。

  就目前而言,製造航發的資金和理論基礎已經不是問題。相關專家也透露,主要是進行技術突破。在大喵看來,要實現跨越推力20噸的坎,達到25噸的推力,急需解決至關重要的兩個難題:

  1。材料的合成配比工藝能否突破,進而實現符合航發的耐超高溫材料。

  2。在精密磨削加工能否保證成品的100%合格率。

  而當今世界的六代機研製號角已經吹響,我國的六代機研製已箭在弦上,楊偉總師曾經說過,我們領先就要領先美國。從殲-20上就可以看出,唯一的不足之處,核心發動機仍是未來急需解決的難題,但我們從科研人員的決心和信心可以看出,六代機上將是國際航空工業見真章的時候,我們定然不會缺席。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貓和老鼠的致命遊戲 - 金特會這齣戲是
2018: 清末“大買辦”李鴻章,是怎麼實踐“大
2017: 深潛馬里亞納海溝——海底世界見聞記
2017: 美軍剛闖南海島礁 中國軍工就傳來兩重
2016: 反文革派是怎麼搞文革的:中共七大代表
2016: 鳳凰軍評: 東南亞陷入坦克黑洞 VT4令泰
2015: 海軍兩名犧牲飛行員空中最後17秒:180
2015: 南海航行自由就是個偽命題
2014: 中國人游以色列:最令人“毛骨悚然”的
2014: 還新疆一個和平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