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战斗机的产量由五个因素制约着,但是对于不同的机型来说,这五个因素对其的制约程度也是不同的。我们想要知道的是,被我们寄予厚望的歼20,它的产量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呢?
一般来说,如果某个型号的战机销路很好,就能够产生巨大经济利益,而相对的,有了这些经济效益后,战机的后续生产就可以得到保障。但如果是销量不好或者是不准备参与外销的机型,它们的生产成本只能由国家独自承担,这也正是制约其产量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歼20在我国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国家不可能将它销往国外,它的高性能决定了它将成为中国的秘密武器。所以这样一来,由我国独立承担的高昂制造成本就限制了歼20的量产。
其实不止中国,战机的发动机问题一直是各国制造战机时所头疼的问题。但是相比于其他强国,我国除了要努力突破自主研制发动机的桎梏,还要小心地保证进口发动机不会忽然停止供应。
歼20所使用的发动机都来自于俄罗斯,对于俄方是否会稳定供应其货源,我们可以稍稍放心一些。因为目前来看,我国与俄国的战略同盟关系维持地还算稳固,相信发动机的问题不会对歼20的产量造成太大影响。
第三:雷达的产量
没有雷达的战斗机可能已经成为“废机”了,而高性能的雷达又是歼20强大战力的保证。但是雷达的制造并不简单,复杂的制造程序,严格的制造要求,都限制了歼20所需雷达的量产。
但是也不需要太过担心,我国的雷达工业正在飞速发展,相信在歼20开始量产时,雷达的产量也会跟上来的。
第四:机身框架制造
歼20所采用的是性能上十分优秀的钛合金框架,但是这种框架的制造工艺十分复杂繁琐,从选材到制成要历经一个多月,这样长的制造用时,使的机身框架成为了歼20的量产短板,极大限制了其产量。
第五:大型复合材料部件
除了机身所用的钛合金框架,制造周期长的,还有歼20的关键复合材料部件,他们所需的制造时间也在一个月左右,与机身框架一样,他们也成为了限制歼20产量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