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战斗机都使用分离式风挡,风挡玻璃和座舱盖分成两块,歼-10和歼-11,枭龙战斗机等都是如此,进入新世纪歼-20战斗机却一改往昔,采用了大型整体式风挡设计,这种设计除了隐身效果良好之外,全向视野良好,适合飞行员观察机外情况,在空战中能提高发现敌机概率,而且起飞和降落也更安全。
就整体式风挡而言,歼-20其实并不是第一款采用整体风挡设计的战斗机,早在1969年,第一款国产自主研发的战斗机歼8I,就采用了整体风挡设计,但是反响却恶评如潮,不得不在20年后,歼8II战斗机上改回来,变成分离设计,从整体风挡到分离,又从分离到整体,中国战斗机50年走了一个轮回。
歼20战斗机的整体式风挡是一大亮点,保证了飞行员良好的视野和飞机隐身效能
1969年7月5日,中国自主研发的歼8战斗机首飞成功,这也是中国空军在俄制米格-21战斗机(歼-7)基础上进行重大改进的一次尝试,距离中国从前苏联获得米格-21战斗机图纸和实物仅有短短的7年时间,1961-1962年,根据协议,前苏联政府应该向中方提供米格-21Ф-13 型飞机(含 Р-11Ф-300 型涡喷发动机和 К-13 型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全套生产图纸和技术资料,并有偿地提供飞机、发动机、导弹所需的部分原材料、毛坯、成品及附件,同时还向中方提供一架样机、两台发动机以及飞机、发动机、导弹的部分散装组合件,但是协议执行并不完全,中方到手资料不全。
让人吃惊的是,1962年我们得到米格-21战斗机,飞行员立即进行了试飞,结合拦截外来侦察机,得到了一个比较长的问题清单,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机头狭小,航电落后,而且作战航程太短,紧急拦截任务只有200公里不到,而且飞机的爬升和加速性能也不算强,带着这些问题,年轻的中国设计师,立即在1964年提出要研发一款更强的战斗机,最终结论是,在米格-21战斗机上研发,1965年开始试制,1969年首飞。
萝卜快了不洗泥,在歼8战斗机的研制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基于现有战斗机的经验进行改进改型,可以大幅度降低风险,这是一个工程实践上的常态,但是前提是基础样机必须是比较成熟的,或者摸得比较熟的,虽然特殊年代大量型号取消没有多少年,但是在此之后中国航空工业在歼-8战斗机研发很快又犯了类似的毛病,不管三七二十一,照抄了米格-21战斗机的整体式座舱设计。
这个设计是苏联设计师一厢情愿的结果,虽然从飞行员的观感来说,采用整体风挡,视野会更好一些,使用来看,却是一塌糊涂,最根本的原因是弹射安全性极差,设计师曾经设想高速弹射时候,这个风挡可以作为飞行员的安全屏障,实际上弹射却发现分离困难,多次造成严重伤亡,米格-21战斗机此后不得不重新恢复分离风挡设计。
中国早期仿制米格21得到的歼7I战斗机,采用了整体风挡,问题很多
从航空科技的角度来说,米格-21战斗机更像是一款匆匆忙忙设计出来的技术样机,没有进行充分试验,就草草了事,并交付部队,中国设计师为此吃尽了苦头,按照苏联人提供的米格-21样机制造的歼-7I战斗机,毛病百出,设计师不得不努力改进歼-7战斗机,最终得到了一款相对更可靠的歼7II战斗机,并大量生产,外加特殊政治原因,时间过去了几乎20年。
几乎在相同时间内,中国设计师基于米格-21飞机上改进设计的歼-8,同样和苏联设计师埋下的雷作斗争,虽然歼8I战斗机在1980年勉强定型,但是基于歼7仿制的经验,设计师也很快意识到放弃整体风挡,势在必行,并在1981年开始的歼8II战斗机上,恢复歼5,歼6传统的分离式风挡,保证了飞行员的弹射逃生安全。
歼-7和歼-8战斗机研制几乎在同一时期,两款飞机最大的问题都是可靠性差,这其中有苏联人原始设计的原因,也有中国设计师茅草匆忙的因素,中国在歼-7战斗机上经过40年努力,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同样基于米格-21战斗机设计的歼-8却相差甚远,整体风挡改分离风挡就是一个典型案例,30年后采用整体风挡的歼-20战斗机问世,好像走了一个轮回,但是弹射安全性更好,视野更强,背后原因就是中国设计师,试验更加充分更加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