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冬,朝鲜战场呈现僵持状态。持续一年的停战谈判时断时续,交战双方的心态也发生着变化。中朝回归理性,解放全朝鲜已基本不可能,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成为谈判底线。
美国人继续活在虚幻中,他们不能接受被实力远逊于自己的对手逼得无计可施这样的现实。在这种情绪支配下,美国人准备在朝鲜侧后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登陆战,理想目标是藉此打垮中朝军队,占领朝鲜全境;最次,也能为谈判增加点砝码。
很显然,仁川登陆给他们的回忆太美好了。不过,这次行动最终只停留于纸面。
美国的盟友退缩了
持续两年多的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损失兵员超过30万,直接或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近千亿美元。美国老百姓对此很不爽,厌战情绪加重。
英、法等美国盟友也坐不住了。当时冷战大幕已经开启,欧洲是冷战的主要阵地,也是美国的战略重点。如果美国陆军主力长期陷在朝鲜战场,那么对欧洲的支援就会受限,欧洲的军事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英、法等国又出人又出钱,这些国家的老百姓对于本国政府这种帮别人赚吆喝自己却得不到什么好处的事情也越来越不满意。总之,西方大部分国家都希望战争尽早结束。不过,对美国而言,如何体面地结束,却是个问题。
美国政府决定军事冒险
在美国政府内部,就如何结束朝战,有三种意见:其一,接受中国对战俘问题的坚持,实现停战;其二,扩编南朝鲜军队,美军逐渐撤出;其三,增调部队,扩大战争,以更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来取胜。
当时,正值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的麦克阿瑟、麦卡锡等人叫嚷共和党取胜后,会全力打赢这场战争。共和党候选人艾森豪威尔也强调,自己如果当选,将亲自去朝鲜结束战争。
1952年12月2日,新当选的艾森豪威尔携内阁班子成员国防部长查尔斯•威尔逊、参联会主席布莱德利、太平洋战前司令阿瑟•雷德福视察朝鲜前线,与李承晚及美军高级将领克拉克、范弗里特等举行会谈。
前线指挥官建议,如果谈判不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不顾一切危险全力发动一场进攻来解决问题。李承晚更是极力主张扩大进攻,把战争扩大到鸭绿江以北,对中国境内的补给基地进行攻击。
艾森豪威尔尽管没有表态,但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回国后,他发表一个声明,宣布要以「行动」而不是「言语」来打破僵局。行动的第一步就是采纳了反华专家杜勒斯的「三齿耙捕龙」遏制中国的战略,全方位给中国施压。
所谓三齿耙,就是一根齿为朝鲜,另一根是台湾,为此解除了杜鲁门关于「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规定,鼓励蒋介石对中国大陆发动进攻;第三根是印度,通过印度警告中国,如果不让步,就准备大打,甚至动用原子弹。
行动第二步,就是制定军事冒险计划。
拟定作战方案
早在美国国内讨论停战还是进攻时,朝鲜前线司令官克拉克就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制定了名为《8-52作战计划》,要点是通过陆、海、空三军大规模的全面攻势,推进至元山-平壤一线,其中包括地面部队合围、大规模两栖登陆和从空中、海上对中国境内的目标实施突击。
这一计划提交参联会后,克拉克便组织在朝的联合国军开展登陆作战和空降作战演习,派遣间谍潜入志愿军和人民军后方刺探东西海岸情报及水文资料。
美国国内也有各种意见。一种是通过常规途径进攻北方,取得军事上的全面胜利。另一种则是采取常规地面进攻以外的行动,即把战场扩大到朝鲜之外,打击中国东北的机场,封锁中国海岸等。第三种是在朝鲜蜂腰部发动一次协同进攻,在蜂腰部建立新防线。
不过,第一种意见并不为艾森豪威尔所认可。在志愿军与人民军已经在朝鲜半岛建立了坚固的地下工事,且储备了大量弹药的情况下,这种进攻将使联合国军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参联会综合了各方意见,向国防部长威尔逊提出了具体行动计划。
参联会的行动计划共8条,大体内容为对鸭绿江以北的中国军事基地及其他目标发动空中打击,海上封锁,两栖登陆和空降作战,在北朝鲜实施追击和扫荡作战,支援国民党军队进攻大陆,以及必要时使用原子弹等。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45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参联会的军事方案,决定一旦停战谈判破裂或陷入无限期拖延状态就行动。
中朝做好反登陆准备
美国人的进攻计划,我们判断到了。中国方面认为,美国人在正面战线无所作为,谈判又处于停滞状态下,很可能会进行最后的军事冒险。
美国新一任领导班子中,艾森豪威尔是军人出身,国务卿杜勒斯又是主战派,更加大了进行军事冒险的可能性。至于冒险形式,尽管美国人一直叫嚣说要用原子弹,但考虑到苏联也有了原子弹,美国人有所忌惮,只能选择侧后大规模登陆。
不久,总参转来了苏联方面通报的情报,美国驻日军官今日传出,将在1953年2月,在朝鲜发动大规模攻势,准备占领北朝鲜全部,直抵鸭绿江。
这一情报基本基本坐实了前的判断,志愿军判断,敌人最有可能登陆的地点是汉川江、清川江和鸭绿江一线。为此,确定了「积极防御、坚决歼灭」的反登陆作战指导方针,下达了《粉碎敌登陆进攻部署》的命令。
在反登陆兵力部署上,以一部兵力组成有一定纵深的海岸防御;以主力位于纵深机动位置,这样一来可以歼灭敌空降部队,二来等一线部队将进攻的敌人消耗到一定程度后实施战役反击。
此外,加修新的铁路线,预先运储大量粮弹物资,以保证战时交通顺畅。所有准备工作中,构建纵深防御地带最为困难。
当时正值冬季,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冻土层有1米多厚。志愿军从国内调运了大量钢筋、水泥和木材等器材,每天有50万人昼夜不停施工。朝鲜政府命令矿工停工两个月,自带工具与志愿军一起挖坑道。
在中朝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到1953年底,在东西海岸设置了纵深达10公里的两道防御地带,挖掘坑道八千多条七百多公里,构筑了605个永备水泥工事及大量火器掩体。此外,从中国调来的一个海军布雷队,在西朝鲜湾航道上布设了大量水雷。两个海岸炮兵连也进入了西海岸阵地。一切就绪,就等着美军来了。
行动中止,双方回到谈判桌
志愿军的反登陆作战准备,自然逃不过中情局的侦察。中情局估计,约30万人被部署在可能登陆的海岸地区,一个大纵深的坚固防御体系已经形成。
克拉克也认为,雷区到处都是,大部分稻田被淹,变成战车的大陷阱,使美军的装备在泥沼中进退两难。在明知对手有所准备的情况下,美国人自然不会再去冒险,他们被迫又回到谈判桌上来。
1953年4月26日,中断了6个月之久的停战谈判重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