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不管印軍怎麼選擇新輕坦 也只是給我軍15輕坦送人頭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20年09月23日20:36:2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面對解放軍的高原15輕坦的巨大壓力,印度陸軍提出要裝備300輛新輕坦作為應對,據說首選為俄羅斯2S25“章魚”,備選為印度自研的新輕坦。但在15輕坦的壓倒性優勢面前,這些都是送人頭。

  15輕坦上高原,對印度壓力很大

  印度慌不擇路,有意買300輛俄羅斯2S25,這是送人頭了

  坦克的厲害之處在於火力、機動和防護的平衡。對於輕坦來說,重量限制決定了防護必然有所犧牲護,其次是火力,機動一般是保證的,這裡主要指速度和通過性,有時還對可空降性有明確要求。火力需要大口徑炮,機動需要大功率發動機,這些都是與重量直接相連的,但重量最大的還是裝甲。然而,坦克畢竟是坦克,火力、機動和防護缺乏平衡就不成坦克了。

  裝甲的重量與車體表面積直接相關,因此要求車體低矮,但這又不是那麼簡單。首先就是發動機前置還是後置的問題。坦克發動機前置後置都可以,但一般後置,這是因為發動機高度較高,但坦克炮要求有一定的壓低角度。

  坦克低矮很重要,二戰中美國“謝爾曼”坦克有很多缺點,其中之一就是太高大

  反斜面的好處很明顯,大大減小了伏擊時的暴露面積 

  即使在衝鋒中,也可以在首先開火後再暴露

  液氣懸掛可增加坦克姿態的調整範圍,這是日本74式坦克

  在伏擊位置上,坦克最好埋伏在土坎、山脊、壕溝的反斜面,利用土坎、山脊、壕溝作掩護,通常是處於上坡位置上。這實際上對敵人炮彈來說,還增加了首上裝甲和炮塔前裝甲的斜度,是有利於增加裝甲等效厚度的,但對坦克炮的壓低角度要求較高。底盤最好還配有液氣懸掛,不光改善越野行駛的平穩性,也可在射擊時調整姿態,增加實際可達到的壓低角度。同理,在山地作戰時,也可增加最大仰角,幫助坦克炮射擊高處目標。

  為了增加坦克炮的壓低角度,炮塔前的坦克車體不僅應該低矮,還應該短小。要是發動機前置,這就很難做到。

  主流坦克(如豹2A7)通常發動機後置,一部分原因就是避開高大的發動機艙,便於坦克炮的壓低角度

  發動機前置(如梅卡瓦4)的話,前車體高大而且較長,還要保證坦克炮的壓低角度,整車必然高大,重量隨之增加

  發動機總是有一定高度的。柴油機的氣缸衝程長度較長,有利於提高扭力,這對坦克是比馬力更重要的出力指標。水平對置可以解決一點高度問題,但帶來另外的問題,所以總是難以成為主流。較高的發動機後置的話,對坦克的後向壓低射界有影響,但坦克的主要射界是前向的,所以這點損失是可以接受的。

  除了射界,車體還需要重量平衡。炮管在通常狀態下是向前的,較重的發動機後置,有利於重量平衡,這對高速行駛中的操控和複雜地形的通過性都是有利的。發動機前置的話,炮管和發動機的重量都在前,但承力點在後,好像撅着屁股在後座騎自行車一樣,不是不可以,但總是比較彆扭,操控和通過性好不了。增大加重炮塔尾艙可以改善炮塔的平衡,但重量極大增加,重心極大提高,還是損害機動性和通過性。

  炮管在前,發動機在後,重量比較平衡,有助于越野和操控

  但發動機前置也是有好處的。發動機本身成為等效的裝甲,有利於前向的抗打擊能力。車體後半部的可用空間也連續了,空間利用率較高,還可通過車體尾門上下和補充彈藥。在緊急情況下,車內還可客串為運兵艙,臨時作為重步戰或者救護車使用。

  在現代主戰坦克中,以色列的“梅卡瓦”系列是唯一採用前置發動機的。這是結合中東戰鬥經驗設計的,很符合以色列的需要,但沒有得到其他國家的認同。以色列軍工產品通常因為按照實戰經驗設計,可靠實用,出口銷路很好,“梅卡瓦”是唯一的例外,無人問津。

  但現代輕坦採用發動機前置的大有人在,這是因為現代輕坦大多是從步戰或者自行火炮改裝而來的。

  步戰(德國“美洲獅”,上)和自行火炮(德國PZH2000,下)採用發動機前置是合理的

  但由此改裝為輕坦(上為通用動力“格里芬2”,下為韓國K21-105)就必然有高大和重量不平衡的問題

  步戰和自行火炮採用前置發動機是合理的。步戰需要寬大的運兵艙,頂板也要有一定的高度,便於士兵迅速進出。自行火炮也需要完整寬大的戰鬥室,還需要尾門,以便直接向彈藥架上補充炮彈。但改裝為輕坦,高度就太高了,不僅目標高大,還增加需要裝甲覆蓋的面積,重量急劇增加。

  但輕坦的裝甲不容忽視,否則這就成為自行反坦克炮了。輕坦和自行反坦克炮的差別之一輕坦具有平衡的火力、機動和防護,而自行反坦克炮就指強調火力和機動(如輕型自行反坦克炮),或者只強調火力與裝甲(如重型自行反坦克炮)。

  重型自行反坦克炮的火炮威力大,前裝甲厚,但機動性差,在機動戰中生存力差,也失去了重量輕、成本低的優點,在戰後淡出了。輕型自行反坦克炮還延續了一段時間,但因為缺乏裝甲,戰場生存力也太差。

  隨着反後座技術的發展,小車扛大炮是能做到的。但各種反後座技術都難免對炮彈精度有所干擾,使得輕型自行反坦克炮儘管裝備了大口徑炮,也難以在遠距離上精確擊中敵人坦克。制導炮彈解決了精度問題,但初速太低,一般在殺傷機制上相當於破甲彈,穿甲能力不如高初速動能穿甲彈。最主要的是,與其折騰帶制導的破甲彈,不如直接用重型反坦克導彈,導彈發射裝置比大口徑高膛壓炮管要簡單多了。

  自行反坦克炮在二戰和戰後初期流行過一段時間,很快就淡出了,就是因為缺乏裝甲,這是奧地利的斯泰爾SK105

  蘇聯有過可空降的ASU-57和威力更大的ASU-85,但使用太受局限,只能作為傘兵的火力支援使用,不可能當作裝甲突擊力量使用

  “斯崔克”MGS也是一樣

  M8更有“坦克相”,但可空降性對重量限制太死,所以防護也只有輕武器級,掛上外掛裝甲後,機動性下降太厲害,實際上更加脆弱

  瑞典CV90120配備120毫米炮,但還是因為重火力、輕機動和防護而不適宜當真輕坦用

  環顧世界,中國的15輕坦是唯一做到火力、機動、防護平衡的真輕坦

  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裝甲保護,在與坦克的對抗中,碰一下皮就是半條命,碰上具有反坦克武器(哪怕只有火箭筒)的步兵也是只有一溜了之。所以輕型自行反坦克炮很難用於進攻作戰,一般在防禦作戰中作為步兵的機動支援武器,也不宜作為獨立的機動反坦克力量使用。這倒不是各國對裝甲防護的重要性缺乏認識,而是輕坦通常有可空降性與兩棲性能要求,重量限制非常嚴格。俄羅斯的ASU-57和ASU-85空降自行反坦克炮就是這樣的,新型的2S25號稱輕坦,實際上也是輕型自行反坦克炮,前向防彈能力只有23毫米,周邊只能防禦步兵輕武器。美國的“斯崔克”MGS和下馬 的M8也是一樣,軍內正式稱呼是“機動火炮系統”,這實際上更符合真實定位。

  從重步戰發展而來的輕坦的裝甲保護有所改善,但車身高大,重量和平衡超過基礎設計的極限,使得機動性損失較大,失去了輕坦迅捷靈活的應有特點,瑞典CV90120就有這個問題,也因此長期叫好不叫座。

  中國的15輕坦不抄近路,老老實實從頭開始,不拘泥於可空降性和兩棲要求,按照輕量化主戰坦克全新設計,是現代唯一真正的輕坦,而不是自行反坦克炮,或者火力加料的重步戰。15輕坦採用改進的105毫米炮,口徑比不上現代主戰坦克,但更高的初速和新型彈藥使得正面擊穿早期第三代坦克(如印度的T-72)沒有問題,從側後更是有把握擊穿任何現代主戰坦克。在裝甲防護上,則相當於早期第三代主戰坦克,遠遠高於任何現有和規劃中的現代輕坦。在機動性方面,1000馬力的發動機幾乎兩倍於2S25,提供了驚人的功率重量比。而且這是為高原優化的,高原性能降級很小。15輕坦還具有不亞於99改的信息系統,在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現代戰場上的優勢不言而喻。15輕坦是真正的坦克,在進攻中可以衝鋒陷陣,在防禦中可以在機動固守。在可預見的將來,世界上沒有可以媲美的對手,包括美俄。

  2S25最大的亮點在於125毫米炮,但輕量化和低後座化使得初速下降,能發射大部分125毫米彈藥不等於達到同等威力和精度

  2S25的動力也缺乏高原增強,3500米以上動力掉得厲害

  重量輕還是有好處的,能兩棲浮渡,但這在高原上沒用

  印度新輕坦恰好把可能踩入的陷阱統統踩一遍。呼聲最高的2S25不僅裝甲聊勝於無,高原機動性也因為發動機的高原性能不足而大大下降,據說在3500米以上的高原,發動機出力下降可達30-40%,油耗增加30-50%。由於底盤從BMD-3傘兵戰鬥車發展而來,發動機倒是後置的。2A75主炮是從T-64到T-90都在使用的2A46發展而來的,並能共用大部分彈藥,但輕量化和低後座化使得威力和遠距離精度有所降低。火控也十分簡陋。在理論上,大大增強裝甲和發動機有可能接近理想的新輕坦,但偏離BMD-3的基礎太遠,實際上相當於全新設計了。

  在俄羅斯方面,除了最初訂購的24輛,後續訂單在2010年取消。2014年,俄羅斯空降兵訂購了新一代以BMD-4為基礎的輕坦,採用2A46M5炮,不僅底盤和動力得到更新,也可能說明俄軍對輕量化和低後座化後的2A75不滿意,但至今沒有已經研製成功或者定型的消息。在俄軍從突擊步槍到主戰坦克到戰鬥機到轟炸機驅逐艦到常規潛艇幾乎所有方面都亟待升級和換裝的現在,專供傘兵的輕坦不是換裝重點,繼續推遲將不意外。新輕坦的防護、火控可能有所升級,但可空降性使得重量限制最終無法突破。印度的急需可能加速研製,但這就需要印度買單了,而且以俄羅斯軍工的現狀,時間上沒有三年五載難以完成,批量列裝就要十年以後了。在15輕坦已經在高原馳騁的現在,印度陸軍要貨很急。

  印度軍工科研當局DRDO自己有兩個方案,一個是給BMP-2步戰換裝法國105毫米炮塔,這是死路,包攬了坦克設計中所有應該避免的問題。BMP-2的基本設計太輕,增重空間太小,發動機前置,裝甲防護太單薄,除了“印度製造”的標籤,綜合性能與2S25相比將一無是處。另一個方案是用韓國K9自行155毫米榴彈炮的底盤配比利時的科克里爾105毫米甚至120毫米炮塔,這個方案至少比前一個靠譜點,但離能與15輕坦對抗還差得遠。

  印度DRDO曾打算給BMP-2步戰配裝法國105毫米炮塔,後來不了了之

  韓國K9自行155毫米炮在印度深受讚賞。K9具有1000馬力的功率,還有液氣懸掛,以此為底盤改裝輕坦似乎是個好主意,實際上還是與15這樣的真輕坦有很大差距

  K-9的底盤基於西方技術,比BMP-2先進多了,還具有液氣懸掛。不過基礎設計與輕坦要求相距太遠,這是為了扛重炮而設計的,改作輕坦就像從皮卡底盤改跑車一樣,雖說該有的好像都有了,但什麼都不是一回事。而且作為自行榴彈炮,基礎防護要求低,動力也缺乏高原優化。最終整合會十分高大,重量相應增加。這是輕量化的“梅卡瓦”,與高原機動性要求背道而馳。

  這還沒有算入印度速度。在80年代啟動時,阿瓊的技術指標對還在59坦及其改進型里打轉轉的中國是高大上得一塌糊塗的存在,還能得到西方的各種技術加持,但阿瓊到現在也難說是否算形成了戰鬥力。DRDO的新輕坦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能實現。印度人耐心好,但也沒有那麼好。

  說不定這真是印度的心態

  DRDO方案估計只能作為備胎,在可預見的將來,印度陸軍還是只有槍榴彈就能打穿的2S25還指望得上,撞上解放軍的話,除了送人頭,還是送人頭。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共軍十一展示新武器
2019: ▲盧斯達:「中國正常化」實驗最終只得
2018: 九一八:你必須知道的8個歷史真相
2018: 關於劉強東一案的幾點意見
2017: 最最最反對“毛澤東思想”的正是毛澤東
2017: 毛澤東思想過時了嗎?
2016: 金庸:為什麼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能成功
2016: 一位中國軍人對懷疑解放軍戰力的回答:
2015: 港薹媒軆:國民黨軍隊的抗日真相令人震
2015: 中國,英國不容錯過的黃金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