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印軍閃電肢解巴基斯坦,真實呈現印度陸軍的戰鬥水平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20年10月14日20:26:4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1971年,東巴基斯坦地區(現孟加拉國)局勢動盪,近1000萬難民湧進印度避難,他們急需糧食援助——那時許多印度本國國民都吃不飽飯,哪有糧米供養這些難民呢?不過,這不是印度高層首要想到的問題,當時,印度軍方高層認為:“這是肢解巴基斯坦的最佳良機。但中國和美國都是巴基斯坦的盟友,印度唯有發動一場閃電戰,速戰速決,才能搶在中美兩國有所反應前完成這個目標。”於是,印度行動了……

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互為威脅,雙方紛爭不斷。1971年前,印巴已經打了兩場大仗。印度軍方一直對東巴基斯坦的存在感到不安,想將這顆“眼中釘”拔掉。因為只要印巴爆發衝突,那麼印軍就可能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

印巴分治時,東巴基斯坦選擇加入巴基斯坦,它是一塊不與巴基斯坦主體部分(即當時的巴基斯坦西部,現巴基斯坦)相接的外飛地,東巴和巴基斯坦西部被印度隔開,因而巴軍可以在戰時兩線出擊。在之前爭奪克什米爾地區的戰爭中,印軍一直憂慮東巴在其後院放火而不敢全力與巴軍作戰。

不過,隨着情勢的發展,巴基斯坦內部出現了矛盾,這給印度提供了一個絕佳時機。原來,東巴基斯坦與巴基斯坦西部之間隔着印度,距離相當遙遠,兩地語言也不通,東巴人口在巴基斯坦總人口中占據多數,但當地經濟水平卻遠遠落後於巴基斯坦西部。此外,全國政治實權也由巴基斯坦西部掌控。在此背景下,東巴開始謀求獨立——上世紀60年代末,拉赫曼領導的人民聯盟黨在東巴獲得廣泛支持。1971年3月,以拉赫曼為首的人民聯盟黨宣布東巴基斯坦為自主、獨立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這還了得,巴基斯坦怎能容許那麼大的地區脫離掌控,所以,時任巴基斯坦總統的葉海亞·汗立即宣布人民聯盟黨為非法組織,予以取締,並逮捕拉赫曼等人民聯盟黨的領導人。這引發了東巴境內的武裝暴動。

巴基斯坦領導人對東巴局勢實施了代號“探照燈”的軍事鎮壓行動。巴陸軍迅速將兩個師的兵力(第9師和第16師)運抵東巴首府達卡市。當時巴陸軍第14師也駐紮在那裡。巴軍先是在達卡實施了大規模搜捕,然後向其他地區出擊,打擊東巴獨立軍,以恢復巴基斯坦政府對當地的控制。至1971年5月中旬,巴軍已基本打垮獨立軍。

戰爭,永遠意味着人民遭殃。受戰火影響,大量東巴地區難民湧入印度避難。當時,印度經濟落後,大量本國國民還吃不飽飯,哪有糧食和住所,給這1000萬的難民呢?這些難民若在印度長期駐留下來,印度經濟就將崩潰。然而,當時印度高層雖然擔憂這個,但他們看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肢解巴基斯坦”。

時任印度總理的英迪拉·甘地立即開會,研究分裂巴基斯坦的策略。

此時,印度也擔憂,對東巴用兵,巴基斯坦的盟友中國和美國或將參與其中。當時,蘇聯支持印度,美國則實行“重巴輕印”的政策。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多次警告印度:“如果爆發印巴戰爭,一旦中國介入,印度將不能指望像1962年那樣獲得美國的幫助來對抗中國。”不過,當時美國不希望看到印巴開戰,因為巴基斯坦在軍事上很弱,無法與印度相抗。

印度陸軍總參謀長薩姆·馬內克肖尤其謹慎。他對英迪拉·甘地說:“印軍可以獲得勝利,但讓我來選擇印軍出擊的日期吧!”對於印軍而言,何時出擊,至關緊要,而且要速戰速決,於是,印軍開始進行行周密籌劃。

接下來的7周時間裡,印度工人在東部邊境悄悄建造了印軍集結基地、通信設施以及公路,大量山地戰裝備、彈藥也被運往東部邊境。在印軍出擊之前,馬內克肖將投靠印度的東巴獨立軍殘部改編為3個正規旅,同時還招募、培訓了約7萬名東巴游擊隊員,他們的任務是騷擾東巴地區的巴軍。

從1971年6月至11月,印軍多支精銳部隊不斷演練“突擊進入東巴地區”。通過演練,印軍獲得了十足的經驗,並制定了代號為“意外收穫”的突擊計劃。根據該計劃,印軍將對東巴地區實施閃電戰:印軍迅速進入東巴地區,儘量繞開巴軍防禦陣地,不與之糾纏,並儘可能多地占領當地土地,從而對當地巴軍形成包圍,使其孤立無援。

面對印度的大舉練兵,巴基斯坦軍方也不是不知曉,也不是沒有做預防。當時,東巴地區的巴軍指揮官尼亞茲將軍很為難,如果將部隊鬆散地部署在長達2171千米的東巴邊境線上,可能被集中兵力的印軍一舉突破。如果將部隊進行收縮部署,集中兵力保衛東巴首府達卡一帶,巴軍就必須先放棄東巴90%的土地。最終,尼亞茲將軍選擇了折中的方案:抽調部分兵力防禦邊境,同時在達卡附近設置了10座“最後防禦堡壘”。此舉分散了原本就有限的巴軍兵力——當時巴軍在東巴地區只有4個師,總兵力不超過13萬人。

1971年12月3日,戰爭爆發。印巴兩軍在東線和西線開打。過去的印巴戰爭中,印軍將主力集中於西線,以應對克什米爾地區的戰事。但這一次,印軍將13萬精兵集中在東線,即印度與東巴地區邊境。

在東部戰線的西南處,印度中將拉尼亞以第4山地師為左翼,第9步兵師為右翼,突入東巴地區,直取東巴地區西南重鎮傑索爾市。與此同時,印軍兩個裝甲旅為上述行動提供掩護,他們裝備了蘇聯製造的T-55主戰坦克以及PT-76輕型水陸坦克——PT-76堪稱水陸坦克中的“經典之作”,它可在水上航行,特別適合在東巴這樣水道密集的區域快速突進。

拉尼亞部隊的對手是巴陸軍第9師,後者在邊境線上散得太開,根本不足以對抗印軍的集中突襲。不久,巴軍第9師的防線就崩潰了,印軍快速突進。

在東線的北面,印軍的對手是巴軍第16師,巴軍同樣兵力部署過於分散,因而難以抵禦印軍的攻勢。

在東線的東部,印度撒加特·辛格率領的第4突擊兵團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他嚴格執行代號“意外收穫”的閃電戰計劃:他手下的印軍(包括3個山地師、3個裝甲戰車中隊、2個機械化步兵營以及大量東巴游擊隊員)由西往東推進時,幾乎不與巴軍纏鬥,而是以最快速度向達卡進發。同時,他的部隊切斷了一線巴軍向後方“最後防禦堡壘”撤離的回防路線,從而大幅削弱了巴軍防禦達卡的實力。

12月10日之後,巴軍邊境部隊才全力回防達卡,但為時已晚——突進的印軍控制了大量橋梁,掐斷了巴軍的後撤之路。同時,巴軍邊境一線部隊因兵力分散而遭受重創。分散的巴軍無法回達卡組成“拳頭”了。

達卡是東巴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印軍最終攻占的目標。隨着戰事的推進,印軍從西北東三面對達卡實施圍攻。

1972年12月11日,印軍各部隊競相向達卡迸發,都想搶占頭功。印軍動用了幾乎所有的直升機和船隻,運載人員、槍炮和坦克,越過河流障礙,向達卡逼近。為了加快挺進速度,印軍還利用直升機運送部隊,實施“跳躍式”前進。12月11日晚8時,印軍傘兵在達卡西北部實施空降,切斷了巴軍退路——當時達卡西北部上空布滿印軍傘兵運輸機,包括蘇聯造的安-12運輸機,美國造的C-82運輸機和C-47運輸機,加拿大造的DHC-4運輸機等。

數分鐘後,第二波印度傘兵着地。巴軍徹底開始喪失戰鬥信心。

至12月15日,印軍地面部隊已從東、北、西三面進抵達卡,印度空軍和海軍也對東巴實行了空中和海上封鎖,切斷了東巴與外界的聯繫。同時,印度還加強了對東巴地區巴軍的心理攻勢。印度廣播電台反覆向巴軍人播放勸降信,並在巴軍防區內空投了印有勸降信的傳單。同時,抵達達卡市郊的一名印軍將領,向巴軍將領寄了一封私人勸降信,上面寫道:“我們可以在數小時內拿下達卡。遊戲已經結束。我們來了。奉勸你們立刻投降。”

為加強心理攻勢,印度空軍還加大了對巴軍防禦地區的打擊力度,特別加強了對達卡城周圍32千米以內所有通道的攻擊。達卡巴軍在孤立無援、欲戰不能、欲退不得的絕境下,於12月16日宣布實行全線停火,向印軍投降。印度於12月17日,宣布實行“單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政府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議,戰爭遂告結束。

第三次印巴戰爭印軍傷亡1.1萬人,損失飛機41架、坦克81輛、艦艇1艘。而巴軍約有9萬人被俘,損失飛機86架、坦克226輛、艦艇22艘。印度通過發動這場戰爭,將東巴地區從巴基斯坦的版圖上肢解出去,東巴地區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通過此役,印度一舉解除了困擾印度多年的“東巴之憂”。

印軍之所以能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從軍事角度而言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周密計劃,精心準備;二是集中優勢兵力,實施多路向心突擊,分割圍殲,使巴軍首尾難顧;三是快速機動。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中共對台政策最糟結果是鬧到台灣人鄙視
2019: 庫爾德武裝迎來最大勝利,擊斃75名土耳
2017: 是誰製造了餓死4000萬人這個惡毒的政治
2017: 055艦垂髮數量確定 建造場景曝光工藝堪
2016: 兩個人要卷包袱走人滾蛋,蘇曉暉及耿爽
2016: 菲媒:杜特爾特向中國傾斜後菲律賓可走
2015: 美籍中國問題專家:毛澤東發動文革為打
2015: 中國全新設計生產航母阻攔索 外國曾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