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抗日戰爭中日寇侵占山西與河南後,為什麼沒有渡過黃河侵略陝西?
送交者: 中國海軍 2020年11月24日13:02:5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抗日戰爭中日寇侵占山西與河南後,為什麼沒有渡過黃河侵略陝西?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寇在僅三周的時間裡便迅速侵占了平津地區,之後其野心膨脹,更是從關外、國內頻繁調兵,一路沿平漢路、津浦路南下,試圖把戰火燒到整個華北平原。


為了給華北的中國軍隊作戰減輕壓力,南京政權雖然在上海一帶策劃會戰,牽制了一部分日本海陸軍精銳,甚至改變了日寇的主攻方向。可是,即便如此,黃河以北的抗戰形勢仍不容樂觀,1937年11月,山西省會太原陷落,而後,日軍一路南侵,接連占領臨汾、運城等晉南城市,由忻口戰場撤出的國民黨軍隊在衛立煌統帥下,隨即轉戰中條山區,並在那裡建立了新的陣地,而同一時期,中共領導下的八路軍主力,則在忻口血戰後陸續化整為零,分散進入敵後大片土地上,積極在敵人控制薄弱的鄉鎮地帶組織起抗日政權和自衛武裝,來壯大自己,消滅敵人。


抗戰初期急轉直下的形勢,讓許多位於內陸的省份很快變成了抗日的前沿陣地,大部分位於黃土高原地帶的陝西省,便是其中之一。在整個抗戰期間,陝西(延安)不僅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還是當時國民政府在西北的戰略要地,戰爭時期來自蘇聯等國家的軍事援助,都要經此轉運,輸送至抗戰前線,所以陝西在抗戰中的意義非同一般。而也正是如此,日寇為了摧毀陝西的抗戰基地,曾不斷出動飛機越過黃河,進行轟炸掃射,給陝西軍民帶來了不小的損失。

抗日戰爭中日寇侵占山西與河南後,為什麼沒有渡過黃河侵略陝西?


不過,占領了黃河中下游地區大片土地的日寇,並未進一步西渡黃河,向西北滲透,而是把大量軍隊運往南方,從戰爭發展的角度來看,日寇當時已經占領了與陝西相鄰省份的大片土地,而且敵軍在河南戰場也暫時占有一定優勢,為什麼卻沒有進一步入侵陝西呢?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簡單探討一下。


首先,造成日寇未能進攻陝西的第一個原因,是侵華日軍力量有限,在抗戰前期把戰略重心放在了中國南方,也就是奪取南昌、武漢和長沙等華中大城市之上。而在後期,也就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了奪取戰爭所急需的石油與橡膠等資源,東京方面不得已將重心轉向爭奪美英荷在亞太的殖民地。這種戰略措置,極大限制了日寇在華北,乃至於對黃河以西的用兵規模。


日方在武漢會戰之前,一直誤以為只要占領長江中游的政治、經濟中心,就能促使以蔣介石為首的重慶政權退回到談判桌上,因此在沿長江西進上可以說是"不遺餘力"。

抗日戰爭中日寇侵占山西與河南後,為什麼沒有渡過黃河侵略陝西?

(武漢會戰中的中國機槍手)

為了儘快奪取素有"九省通衢、華中樞紐"的武漢三鎮,迫使重慶當局屈服於其兵鋒。日本將當時的海陸軍精銳四十餘萬都集中於此處,而這便必然帶來一個結果,那就是日方在其他地區兵力捉襟見肘,僅能適當防禦,而無法同時發動進攻。


結果,日方想錯了,在湖北和江西戰場,中方以傷亡35—40萬人的代價,給予日寇沉重打擊。據中方估計,在武漢,日軍傷亡也達到了20萬人左右。到這場會戰結束之時,日方雖以疲敝之師草草攻占了武漢,但依然未能捕捉到中國軍隊的主力,更談不上全殲,抗戰由此進入到了相持階段。


此後,日寇為了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繼續向長江中游的兩湖地帶用兵,試圖掠取糧食等戰爭物資,於是便有了後來"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鄂北會戰"等大仗。而日軍對於湖南省會長沙的進攻,更達到了四次之多。至於1944年夏侵華日軍的"一號作戰"(即豫湘桂戰役),把目標放在打通湘桂和粵漢鐵路,更反映出是侵華日軍戰略重心在中國南部,而不是包括陝西在內的西北一帶。

抗日戰爭中日寇侵占山西與河南後,為什麼沒有渡過黃河侵略陝西?

(豫湘桂戰役中的日軍坦克)

不過,這些戰爭在1944年以前,大多以日方失敗而告終,這一方面是由於戰區的國民黨軍在南嶽軍事會議後,吸取以往作戰的經驗教訓,逐漸調整了以往死板的陣地戰的模式,改之以儘可能保存戰略預備隊,誘敵深入,然後從敵兩翼或後方進兵,以達到全殲敵人的戰略。第三次長沙會戰,1943年的常德保衛戰等均是此軍事思想的體現。而也正是如此,日寇在1940—1943年中的大規模入侵,不但很難鞏固對城鎮的占領,往往還傷兵損將,收效甚微。


另一方面,1941年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英對日宣戰,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的聯合艦隊於中途島海戰敗北,航母主力損失大半。為了支撐頹勢,日寇不得不謹慎出擊,同時又從本土與中國戰場調兵前往太平洋各大島嶼駐防,以抵禦美軍可能的反攻。這樣一種釜底抽薪的做法,自然更削弱了其在華的兵力投入,也相對減輕了長江中游國民黨軍的作戰壓力。

抗日戰爭中日寇侵占山西與河南後,為什麼沒有渡過黃河侵略陝西?


第二,雖說美英盟友的加入讓中國戰場的形勢多少出現了可喜的逆轉,可是在1942年之前,也就是日方還未和美國徹底撕破臉的時候,日寇為什麼沒能在進攻長沙等城市同時,分頭進攻中國西北地區呢?原因其實也不難猜測,那就是陝西外圍的國共部隊的積極防禦,牽制了日寇南下或西進的進攻。


在當時,進攻陝西大致有三條路徑,一為從內蒙古西部(即綏遠)迂迴進入陝北,但是此方案風險極大,因為陝北地區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經濟發展程度不高,日寇即便占領了,補給匱乏的殘酷現實也會讓他們不戰自退,更何況傅作義將軍領導下的晉綏軍主力活躍於此,更不會讓日寇輕易得手。

抗日戰爭中日寇侵占山西與河南後,為什麼沒有渡過黃河侵略陝西?

(傅作義將軍,左一)

第二條路徑,就是從河南西部突破,進入陝西境內,這對於敵人來說,也是一步險棋。因為相鄰豫西的中條山區是1941年夏以前國民黨軍在黃河北部的主要陣地,此處屯集着數十萬重兵,打退了日偽軍多次重兵進犯,從晉南方向牽制着日寇,使其難以輕舉妄動。而河南的國民黨軍,又以胡宗南、湯恩伯和劉峙等中央軍精銳為主,兵員和裝備相對充足,所以日寇由此進兵阻力也不小。


最後,還有第三條路徑,那就是由山西強渡黃河,攻打陝西。但這一方案也很快擱淺,因為八路軍在敵後的主動出擊,打亂了其軍事部署,也暴露了日偽在淪陷區統治的虛弱。


在1940年初,當時中共的情報人員曾分析認為,華北侵華日軍的頻繁調動,是為了進攻陝西,好切斷西北與西南的聯絡(事後證明仍然是對中國南方用兵),因此,彭德懷和左權將軍指揮下的八路軍正規部隊近40萬人,同華北地區的地方武裝、民兵相配合,發動了以交通破襲戰為主的"百團大戰",試圖一方面打破敵人利用縱橫相連的交通線進行殖民統治的"囚籠政策",另一方面也能通過這次作戰展現抗日決心,避免敵人覬覦黃河以西。

抗日戰爭中日寇侵占山西與河南後,為什麼沒有渡過黃河侵略陝西?

(百團大戰中的八路軍部隊)

可千萬不要小看了這種敵後交通破襲戰,據統計,從1940年8月20日到12月5日"反掃蕩",被我軍破壞的鐵路累計長度達474公里,被挖斷公路則多達1500公里。在戰爭中,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扒鐵軌、燒枕木。炸毀橋梁和電站。同時還抓住機會,在娘子關和武鄉以東的關家垴等處給予孤軍深入的日偽軍以重創,前後收復了三十多座縣城,戰果頗大。


為了修復被破壞而癱瘓的交通系統,日寇花了一月多時間方才勉強完成。這次"百團大戰"給日寇造成震動極大,根據地軍民的襲擾,不但讓華北地區的敵軍機動部隊因戰區交通的阻塞和混亂,難以迅速支援長江流域等戰區的入侵,還迫使侵華日軍高層又從其他戰場調兵回援,以鞏固其在華北的統治。


對於被游擊戰搞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來說,穩住華北的局面尚且不足,又何談西侵陝西呢?所以十四年抗戰中造成日寇始終無法染及陝西的主要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日寇實力不足與中國軍民的堅持抵抗。貪心不足蛇吞象,此言不虛矣。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評香港選舉:土共上層路線破產
2019: “孫中山”是一句罵人的話。
2018: 致敬!台灣韓國瑜以一瓶礦泉水贏得高雄
2018: 貿易戰背景下的九尾狐狸鬧白宮
2017: 印加爾哥答級驅逐艦有多厲害:可作反面
2017: 美軍撞船之後航母運輸機又墜海 事故頻
2016: 給老包科普一下滿洲人的親戚們
2016: 生在美國的外國蛆就不應該滾蛋嗎?
2015: 土耳其擊落俄機是對中國嚴重打擊
2015: 清剿國際毒害根源國家的機會來了!!!